法媒又質疑中國驅逐法國記者,法國作家都看不下去了

2021-01-15 環球網


法國駐華記者郭玉元旦前離開北京。因為歪曲報導中國反恐,郭玉沒有獲得2016年的籤證。《新觀察家》以及部分法國媒體記者紛紛抱以同情,不過這次,法國作家都看不下去了。



法國《新觀察家》駐京記者郭玉。


  法國《新觀察家》雜誌網站在2015年11月18日發表一篇其駐北京記者郭玉(法文名為Ursula Gauthier)的長篇文章,該文對中國關於莫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的呼籲做了非常刺耳的評述,同時猛烈抨擊中國新疆的民族政策,直接宣稱「新疆暴力更多的是由於受到無情的鎮壓」。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康在12月26日表示,郭玉發表報導公然為恐怖主義行徑、為殘忍殺害無辜平民行徑張目,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公憤。郭未能就她為恐怖主義行徑張目的錯誤言論向中國民眾作出嚴肅道歉,已不適合繼續留在中國工作。陸康同時強調,中國一貫依法保障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在華採訪報導的合法權益,但決不容忍為恐怖主義張目的自由。



視頻:外交部回應法國記者郭玉離開中國


  在中國外交部表態之後,《新觀察家》以及部分法國媒體記者發聲支持郭玉。對此,法國作家、資深記者馬克西姆•維瓦斯(Maxime VIVAS)12月30日發表文章對郭玉的文章進行了駁斥。


  馬克西姆•維瓦斯指出,郭玉本身對事件知之甚少,卻試圖說服讀者相信「殺人者是為了反抗此前遭遇的侵略」;郭玉宣稱「新疆的少數民族受到無情鎮壓」,但那些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高於反中感情的觀察家已經證實了這一論斷的錯誤。他表示,郭玉甚至弄虛作假,試圖操控讀者。


  在馬克西姆•維瓦斯看來,郭玉為恐怖主義真相進行掩飾,然而中國卻面臨實實在在的血腥恐怖主義,且後者還擁有來自境外的支持。郭玉在一段視頻中稱自己並未支持恐怖主義,但她也從未揭露過恐怖主義,從未對中國的恐襲遇難者表示哀悼,更從未對中國政府為保護民眾免受無妄之災的措施表示絲毫理解。



央視公布新疆武警追擊56天殲滅暴恐團夥畫面。



  馬克西姆•維瓦斯認為,郭玉應首先向讀者說明新疆對中國的重要性,比如新疆擁有大量天然氣及礦產資源,讀者才能夠理解北京方面在面對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及分離分子時的緊張感。


  馬克西姆•維瓦斯還指出,如果郭玉以相同筆觸報導巴黎恐襲事件,那麼等待她的將是法國司法部,以及被所在雜誌社解僱。


來源:環球網


往期精彩回顧


你要的好生活絕不在美國


為恐怖主義張目的法媒女記者,請你滾出中國!


這檔節目是臺灣最正常最具理性的電視節目!


這條消息意味著:中國已擁有對抗美國「先發打擊」的手段了!


飯局上不能帶的十種人,帶了掉自己身份!


相關焦點

  • 法國記者質疑中國瞞報死亡人數 駐法大使盧沙野回應
    【法國記者質疑中國瞞報死亡人數 駐法大使盧沙野回應】駐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消息
  • 在法國當記者,「衝鋒陷陣」不減當年勇
    做回記者,對於黃冠傑來說可謂是雁回高空,魚歸大海。在《歐洲時報》工作伊始,他利用自己是留學生的優勢,以及對留學世界的洞察,寫出了不少有關留學生的深度報導,而在這之前很少有人觸及。像《李李「間諜案」系列報導》《留學法國:你能跨過幾道坎?》《居留證,擺不掉的噩夢》《安全警鐘為留學生而鳴》等都在中法兩國引起強烈反響。
  • 「法國從中企手中奪回塞爾維亞地鐵項目」?法媒報導純屬臆測
    【環球時報駐塞爾維亞、法國特約記者 李曉雯 潘亮】塞爾維亞政府26日宣布,2021年年底開始啟動首都貝爾格勒的地鐵工程建設,法國政府承諾為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5.81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兩國官員當天籤署意向協議。塞政府同時稱,希望與法國和中國合作夥伴籤署諒解備忘錄,推進該項目。
  • 法國當紅作家在鄉下寫「封城日記」,遭強烈諷刺
    兩年前在中國舉辦的法國活動月,蕾拉·斯利馬尼在中國幾座城市的讀者見面會,也讓她在中國讀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被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欽點為「全球法語推廣大使」,她在中國的名聲更是從文學讀者群體蔓延到高校法語學習群體。
  • 法國作家菲利普·索萊爾斯:我是「中國人」
    在中國影響力逐漸擴大的今天,許多研究中國、走進中國、講述中國的法國作家也逐漸被發掘、被傾聽。這群法式「中國通」常常包含對中國的探索熱情,用自己的方式向法國展示著中國的社會風貌。中國——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在他們的幫助下似乎不再難以觸及,因為一扇扇跨國文化之窗已經悄然打開。
  • 日媒稱法國將與美日舉行聯演,法軍將領:展示我們的存在,向中國傳遞...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2月6日援引日本《產經新聞》消息稱,美國、日本和法國將於2021年5月首次舉行聯合海陸演習。為此,法國海軍參謀長向日媒表示,此舉旨在「向這一地區展示法國的存在」,並向中國傳遞一個「關於多邊夥伴關係和『通行自由』的信息」。
  • 法國作家書寫《時間裡的中國人》
    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見面會上,佳玥用流利的中文表示:「對比歐洲人的時間觀念,我覺得中國人看待時間的態度非常不同。在我看來,怎樣看待時間,就等同於怎樣生活。」
  •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只要中法相互理解和尊重 就沒有什麼能夠...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賈延寧、呂茜):中、德、歐領導人會晤將於當地時間14號舉行。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雙方關係發展面臨重要機遇。日前,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就中法關係、中歐關係發展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的專訪。
  • 法國確診病例突破29萬例 法媒稱球星內馬爾確診感染
    (抗擊新冠肺炎)法國確診病例突破29萬例 法媒稱球星內馬爾確診感染中新社巴黎9月2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新冠病毒傳播當地時間2日仍在加速法國媒體稱著名球星內馬爾當天確診感染。根據當晚發布的疫情數據,法國2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7017例,法國官方累計確診病例當天突破29萬例,達293024例。最近7天巴黎的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已從8月底的3.9%升至目前的4.3%。
  • 中國駐法大使談中法關係: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外部,我們對法國輿論...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9月24日消息,9月22日,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使館舉行中外記者會,現場回答記者提問,涉及中法關係、中歐關係、涉疆、涉港、南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權等問題。有關答問實錄如下:總臺央視記者: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法關係?
  • 全球戰疫:法國疫情趨緊 留法中國學生如何應對?
    中新社巴黎3月11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法國疫情趨緊 留法中國學生如何應對?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法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日益趨緊,截至當地時間10日晚法國確診病例已經增至1784例,死亡病例增至33例。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宣布國家處於疫情流行的開端。數萬留法中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如何應對?
  • 看新鮮 法國技擊術來到中國
    (記者 王笑笑)由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賽法鬥聯合會、北京博克森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功夫·賽法鬥」系列賽事日前在京啟動。國際賽法鬥聯合會執委、中國賽法鬥聯合會主席劉小紅表示,這項源自法國的古老技擊術,將有望作為全民健身項目在國內推廣發展。
  • 當他們鼓譟新一輪抹黑中國時,連本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看到西方對中國的種種「甩鍋」式言論,不少國家及民眾第一時間站了出來。中國援助物資不達標?當事國一一澄清此前甚少關注和報導中國抗疫援助的西方媒體,這幾天,卻正罕見地頻繁談論這個話題。其中就包括荷蘭。3月28日,有荷蘭媒體報導稱,荷蘭召回了60萬從中國進口的口罩,理由是這些口罩抽檢「不合格」。
  • 法國作家「封城日記」引發爭議
    漫畫家高妍是臺灣首度與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合作繪製書風的創作者,年僅23歲的她,畫風溫柔細膩。去年日本《玄光社》曾刊出高妍的作品,經出版社引薦,輾轉獲得村上春樹的賞識,「我很喜歡書,但從沒畫過封面,我很欽佩日本出版社願意推薦一個名氣不高的創作者,也很謝謝村上春樹給我的信任,他在看過我的作品後,對出版社說全部交給她吧,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 解封進行時,法國卻排不進全球安全國家?法國人又怎麼看各國?
    這項調查的信息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1016名18歲以上的法國人調查問卷的結果;——2020年4月20日至26日,在法國推特上出現的有關冠狀病毒的170多萬條推文;——2020年4月20日至26日,法媒發布的有關疫情的27322篇新聞文章。
  • 在北京生活近二十年,法國作家佳玥寫出《時間裡的中國人》
    一位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法國人,會如何看待中國人的時間觀呢?答案可以從柯思婷·佳玥的新書《時間裡的中國人》中尋找。11月28日,佳玥在北京的讀者見面會上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觀察與思考。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致力於搭建一個中法兩國文化藝術界高端交流對話的平臺;她是「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先後創立了法國青年藝術家獎、中國青年藝術家獎和中法工藝交流計劃,多年來不斷支持兩國青年藝術家駐地訪學;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
  • [乳法時間]二戰法國為何投降?
    結果動起手來被一個愣頭青一拳放倒,跪在地上唱徵服,這畫面實在太美,以至於全世界都忍不住笑出聲來。乳法段子歷經八十年層出不窮,可見其頑強的生命力。 在可預見的未來,除了法國能夠單挑三體人,否則投降這個梗,他們是永遠也過不去了。
  • 法國外籍軍團裡的中國僱傭兵
    法國外籍軍團也有如國內軍隊這樣的徵兵政審,但軍官只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即考察你是否會在軍團待下去。考生的回答一定得讓面試官覺得軍團的生活比現在要好,會堅持下去。初步錄取的新兵還會接受法國安全部門的檢查,「一般在國內小偷小摸之類的案底都沒事,只要不上國際刑警組織通緝名單,都能過關」。楊帆說。
  • 「專訪」法國作家埃裡克-埃馬紐埃爾· 施米特:每個人都是利己主義...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被譽為法國國民作家的埃裡克-埃馬紐埃爾· 施米特(Eric-Emmanuel Schmitt)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說,他準備手寫一封信,告訴遠在法國的愛人,自己第一次來到中國,吃了什麼樣的米飯、遇到什麼樣的趣事。「過去一封情書要十天抵達,那樣的場景迫使我們把愛拉得很長。可是如今,愛卻有了新的語境。」
  • Greg's法餐館:法國美食撬動中國味蕾
    格裡高利對《北京周報》記者說。他花了6年的時間在法國的餐廳裡提升烹飪技藝,直到新的機會出現在他面前。「當時,我最好的朋友在中國廣州發展。2003年,我跟隨他來到了中國。剛到廣州時,我身上只有5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