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更應該看的這本書/窗邊的小豆豆

2021-01-14 範兒的閱讀書籍

小豆豆,一個一年級的小姑娘。才上了幾天學,就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

因為:

她上課的時候總是把桌子上的抽屜開了關,關了開,開了關,關了開。

她上課的時候總是喜歡站在窗戶邊上,這是為了和宣傳的藝人打招呼,招來一群藝人吹吹打打。

表演完了還是不願意回到位置,她擔心萬一還有藝人來了可不能錯過啊。

她站在窗臺邊和窗戶上的做窩的燕子聊天,說話........

老師讓上美術課畫畫,結果她畫的滿桌子都是........

於是乎,小豆豆被退學了。

這個讓人生厭的孩子沒人要了。

可是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老師沒有責怪他,只是覺得問題的存在了。老師客氣的讓他轉學,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正常學習。

媽媽沒有責怪他,媽媽雖然心裡著急,但還是平心靜氣的給她找新的學校。

路過地鐵站的時候,小豆豆想把第一次坐車的車票留下來做個紀念,工作的大叔說:不可以哦。

看到車站裡有那麼多的車票,小豆豆立馬想長大了當一個賣票的人,媽媽沒有一點吃驚,她笑著說:你不是說要做間諜嗎?

那我就裝作售票員的樣子,其實是一名間諜吧。

小豆豆是一個典型的孩子。面對無數的問題,媽媽耐心的面對。

媽媽幫小豆豆找到了一個新的學校,叫做巴學園。

這裡的教室全部是電車做的。

這裡的每個班的孩子很少,一年級只有九個孩子。

這裡每天上課都是自習課,老師把這一天要學的課程全部寫在黑板上,然後孩子開始了自己最喜歡的一門課開始學習,有的畫畫,有的做物理實驗,有了問題可以隨時請教老師,學起來非常的輕鬆有趣。

這裡的孩子沒有任何的歧視,小豆豆最喜歡的一個同學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痺症,但是大家都不會去取笑他。

為了讓孩子們不挑食,校長要求每天的午餐都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樣葷素搭配,即使家長沒有來得及準備的話,校長也會免費提供的。

校長對小豆豆最初的面試就是跟小豆豆聊天,不知不覺聊了四個小時,從來沒有人願意聽小豆豆這麼樣說話,真是太有愛了。

這樣的好學校,這樣的好老師,這樣的有愛心,是不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啊。

這本書範兒看了幾遍,看完了就跟我說:你真應該好好看看這本書啊。

所以真心建議各位家長給孩子買這本書,同時自己也看看這本書。

相關焦點

  • 今日讀書《窗邊的小豆豆》
    檢票員叔叔一邊匆忙地收票一邊回答說:「不是我的,是車站的。」「喔……」小豆豆戀戀不捨地低頭瞧著票箱說:「等我長大了,也要當個檢票員!」檢票員叔叔這才瞟了小豆豆一眼,說:「我的兒子也說想到車站工作,你們一塊幹好啦!」小豆豆稍走開一點,瞧著檢票員叔叔。
  • 上學記(女生版)——《窗邊的小豆豆》
    同學泰明患有小兒麻痺症,從來沒有爬過樹。小豆豆用各種辦法,最後頂著泰明的屁股,把他弄上了樹頂。豆豆一邊理著汗淋淋的頭髮,一邊鞠躬說:「歡迎光臨。」泰明倚在大樹上,笑著答:「打擾了。」對泰明來說,這是第一次在樹上看風景,他高興地說:「我知道了,原來爬樹是這樣的。」 兩人在樹上待了很久,說了很多話。
  • 童年裡最美的底色——《窗邊的小豆豆》閱讀推介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描繪的學校"巴學園"是真實存在的,是小林宗作先生於1937年創辦的實行幼小一貫教育的學校。小豆豆其實就是作者本人,她在巴學園長大,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黑柳徹子的童年生活回憶錄。1984年2月,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成功人士,在初入校園時,被多所小學的校規、老師、同學所厭棄,她的逆襲和華麗蛻變統統源於她與"巴學園"這所學校的幸運邂逅,她在巴學園中成長的那幾年,可以說奠定了她一生的生活基調:樂觀自信、開朗陽光,所以長大後,她把這段在"巴學園"裡的美好時光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我們才得以有幸體驗到那所小學裡令人無限嚮往的童年生活。
  • 《窗邊的小豆豆》:帶你揭開著名作家逆襲到學霸的秘密
    這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記錄了小豆豆到達新學校後的真實時光。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可以看作是「回憶錄」或「自傳體小說」。2: 工作總結:從兒童的角度來看,整本書以記憶和童趣活潑的語言,讓我們回到戰爭邊緣的時代,但卻是極其溫馨。
  • 曾被退學的問題學生,寫了巴學園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在灑滿溫暖的窗臺上,有一本攤開的書,陽光落在書頁上,把字裡行間蒙上了絲絲的暖意,文章攜著自由流在指間,更是流在心田。這如水的文,滋潤著我心中那對純真、自由的童年的無限遐想與渴望。在曾經,我看這本書時,只覺得小豆豆很天真、很可愛,她可愛稚氣的臉總是浮起在書上,巴學園裡的笑聲在我的腦海此起彼落,這聲音並不雜亂,甜甜地迴蕩著。當時的我只想加入他們的遊戲,跟他們一起在餐桌上品味「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唱著飯前歌,跟他們在電車教室裡自由輕鬆地學習,跟他們同跳起「韻律操」。
  •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是喚醒一個靈魂
    實際上「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學校,也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小林宗佐創辦了巴學校,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在巴小學時,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了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出版,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中文簡體版的銷售量超過了1100萬。
  •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童書見證了中國與日本當代的漫長溝通與艱難...
    這是小豆豆的故事,亦是黑柳徹子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種教育理念的實現和一個完整地保護了一群孩子童年的故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的寫作與傳播歷時久遠,它承載著某種教育理念和價值關懷,沒有被時間衝淡,反而在時間的滌蕩中日益顯出光輝。迄今為止,當不同國家持不同語言的人試圖去溝通和理解對方時,書籍仍舊是最為重要的媒介。
  • 《窗邊的小豆豆》:如何教育「熊」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長對於「熊」孩子,很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作者:黑柳徹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會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
  • 《窗邊的小豆豆》:累計發行超750萬,書中教育理念,現代仍適用
    註:「窗邊」指被排除在外。「小豆豆」是黑柳徹子的小名。小豆豆,因為太淘氣了,就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無奈之下,媽媽把小豆豆送到了一個叫巴學園的地方。學校裡的午餐也非常的特別,總的分為兩種:「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雖然我們都很清楚這兩個名詞指的是什麼,但是聽上去,就感覺這些食物,似乎變得更美味了。
  • 《窗邊的小豆豆》: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應該是孩子的守護神
    窗戶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主持人,演員,「日本文學俱樂部」會員,有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在內的諸多頭銜,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在日本獲第十二屆新評獎,第五屆山本有三紀念路傍之石文學獎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
    本書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導讀 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
  • 《窗邊的小豆豆》:一段沁人心脾的溫暖故事,蘊含3條育兒啟示
    文|心語愛《窗邊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來,一年內熱銷了450萬冊,目前已再版過很多次,在豆瓣評分高達9.1。令人感嘆的是,這本書出版了近40年,為什麼它依然熱度不減?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本書作者黑徹柳子以「小豆豆」的身份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每一段文字猶如一股暖流,一點一點深入人心。同時,因為小豆豆的故事,黑徹柳子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了「親善大使」的稱號。這本書也是我和6歲女兒一起共讀的親子書,每一次拜讀,都獲益頗深。
  • 2020星星薦書25——《窗邊的小豆豆》
    今天推薦的來自日本的同行、前輩黑柳徹子的一本親身經歷寫的書《窗邊的小豆豆》。一個被其它學校退學的小女孩,來到了巴學園,第一次見到小林校長,她就嘴巴不停地說了4個小時,然後各種異於常人的方式,但是小林校長領導下的巴學園用特別的教育方式接納了她,引導了她,讓她學會了理解與愛,也改變了她,小豆豆不僅變成了大家都接受的孩子,而且巴學園的一切成就了她,成就了她成為日本主持界的常青樹,主持節目壽命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黑柳徹子,2019年,她頂著自己獨有的洋蔥頭登臺,獲得了VOGUE
  • 閱讀積累|《窗邊的小豆豆》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讀後感+閱讀測試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首次出版於1981年。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無條件"即不管來訪者的身份、經歷、性格、家庭、品質、情感和行為,心理諮詢師都會友好、熱情對待他,這就好像父母給予孩子的"抱持性環境"。雖然說"無條件積極關注"是心理界的一個名詞,但是心理關乎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所以"無條件積極關注"有時在其他人際關係中有所運用,尤其是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中,比如《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的母親和小林校長。
  •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經朋友推薦,我翻開了《窗邊的小豆豆》,新穎有趣的故事內容吸引了我的目光。故事記敘的是黑柳徹子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原來是一個天真可愛、又有點頑皮的小女孩,因為天真的她上課不老實,被學校退了學,轉到了「巴學園」。
  •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不能否認,這些教育方式很迎合升學提分的需求,但是這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教育嗎?孩子們的教育裡只能有分數、補習班和升學嗎?答案是否定的。《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就以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分數和課堂紀律方面,孩子需要的教育應該是從孩子心理建設、人格塑造和興趣培養出發。作者黑柳徹子,也就是書名中的小豆豆。
  • 《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得學習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推薦給所有人看,裡面包含了親子教育、老師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真實想法等內容,它真實記錄了黑柳徹子上小學的故事。在學校,總會有那麼幾個淘氣的孩子是讓老師頭疼的,但是有的老師卻沒有發現這些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常常覺得他們是「壞學生」。
  • 《窗邊的小豆豆》問題學生常有,巴學園卻不常見,應做好幼小銜接
    讀過《窗邊的小豆豆》又有誰不喜歡巴學園,又有誰不喜歡小林宗作校長呢?可是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年年有,但巴學園卻不常見。這是事實,也是大環境下教育的悲哀。作為家長,在沒有巴學園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變成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問題學生」呢?答案很簡單,提前做好幼小銜接。
  • 《窗邊的小豆豆》: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其實「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同時它也是一所真實存在的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創辦了巴學園,1981年,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創作成了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書籍一經出版,很快在全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僅僅是中文簡體版銷量就突破了1100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