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

2021-03-05 終生學習 大道至簡

阿德勒心理學又叫個體心理學,有幾個別於其它流派的思想和主張:

1. 目的論:人不是受過去的原因驅動,而是按現在的目的活著。你的現在決定了過去。人的常識或執念往往會讓我們陷在「可惡的他人」、「可憐的自己」的死循環裡找不到出口,阿德勒要我們跳出來問「以後怎麼做?」

2. 行為的目標:1)自立; 2) 與社會和諧共處  

3. 心理的目標:1)「我有能力」;2)「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4. 根本原則:阿德勒心理學是基於橫向關係的民主心理學,根本原則是尊重,即實事求是地看待一個人,並認識到其獨特個性;並努力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在實踐中就是共情,關心他人興趣: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阿德勒從個體出發,認為人類追求的人生目標是自由和幸福。自由就是自立,不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幸福就是在人際關係中挖掘「共同體感覺」,他認為人生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一切快樂也是人際關係的快樂。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時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工作、交友、愛,都是人際關係課題,只是距離和深度不同。

1. 工作關係是信任關係:信任是契約精神,如同抵押貸款。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出現了分工,工作只有社會分工不同,職業不分貴賤,人人追求利己心得結果就是他者貢獻。

2. 交友關係是信賴關係:信賴是無條件的信任,尊重與信賴是一體的。重要的不是給與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與的東西。不論什麼樣的對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賴,因為這隻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心。主動信賴,不管你是否信賴,我都信賴你,主動信賴。人與人無法相互理解,只能選擇信賴,付出才會有收穫。

3. 愛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徹底追求「我的幸福」的結果就會給別人帶來幸福,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這就是愛。愛是自立,是成熟,所以愛非常困難。幼兒因為被父母愛著所以才能活下來,我們的目標自然只能是「如何被愛」,被愛萬千是自我中心式,它一直探索如何集中他人的關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自立就是從「自我」中解放出來我們通過愛他人漸漸成熟起來,開始於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擴展到共同體至整個人類。如此,由愛,到自立,再到共同體感覺。主動去愛,不管對方如何看自己,只管去愛,這就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相關焦點

  • 阿德勒的心理學著作
    世界三大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讀弗洛伊德的作品,你就會理解到在潛意識裡的因果聯繫。而阿德勒的著作則引導人們認識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因果聯繫的假象。1911年,阿德勒被迫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同時帶走了幾位親密的同事,他們走進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拍桌子決定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體——自由精神分析協會。他們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要打破原來精神分析的框架與束縛。1913年,這個團體更名為「個體心理學學會」。阿德勒開始稱自己的理論為個體心理學。
  • 新課到|阿德勒心理學工作坊·初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奧地利的心理學家,與弗洛伊德和榮格並稱<心理界三巨頭>。阿德勒開創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被稱為"人性心理學的源流",他強調個體在其社會環境中有「自我決定」的能力,是一個有創造性、能負責的個體,朝著既定的生活目標前進。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工作坊】2018年4月9-10日,上海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2月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阿德勒雖然與弗洛伊德和榮格並稱<心理界三巨頭>,在亞洲的知名度卻不高。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20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生活的科學》《神經症問題:病例史手冊》《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等。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教你在人際關係中能遊刃有餘,只要做到三點!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不幸之源來自於人際關係,但是幸福之源也來自於人際關係。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教你獲得共同體感覺,並在人際關係中能遊刃有餘,只要做到以下三點:1,對他人寄予關心在直面自己人生課題的前提下,做好「課題分離」後,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寄予關心。
  • 俞敏洪:自卑比狂妄更糟糕,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告訴你如何自信成長
    阿德勒創建了個體心理學,被後世稱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與佛洛依德 、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成為心理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大師之一。阿德勒的著作裡,最出名的就是這本《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我很早就看過, 但之前並沒什麼感覺。
  • 心理學:自卑的出路在哪?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來告訴你答案
    導語無論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還是以教育相關的領域出發,自卑都是一個值得研究與探討的話題。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增長,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更加緊密與複雜,自卑也就成為了抑鬱與焦慮等心理障礙的根源性問題。自卑,不僅具有廣泛性,同時具備不可消除性,就像矛盾一樣,只可以降低或減少矛盾,但不可以消除矛盾。至於原因,我們做出如下分析。
  • 好書推薦 |《自卑與超越》--阿德勒
    「阿德勒這本《自卑與超越》我讀了至少五遍,讀了十年。」一位曾經很自卑的小姐姐Summer這樣說道。「十年前,我還是心理系大一的學生時,在《人格心理學》這門課上,學精神分析流派,對弗洛伊德、榮格均無感,看到阿德勒的理論,一秒鐘被擊中,像是一種解放,一種救贖。
  • 重磅新書 | 最權威、詳實、客觀的阿德勒傳記——《人生的動力》
    阿德勒開創的個體心理學相信,決定我們生活軌跡的主要不是弗洛伊德所稱的「力比多」,而是我們如何展示對掌控、能力和權力的內在追求。個體心理學是一種樂觀取向的心理學,它的自卑、補償、過度補償等概念,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它對家庭、婚姻、父母、老師、孩子、人際關係等等的觀點,在當代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證實,並被廣為接受。
  • 《自卑與超越》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走向輝煌人生,你需要有點自卑
    奧地利有個4歲的男孩叫阿德勒,儘管家裡比較富裕,但自己卻長得矮小,體弱多病,還長得不太好看,4歲了才勉強會走路說話。但阿德勒的哥哥卻非常聰明,也生的好看,所以阿德勒母親非常偏愛哥哥,這讓4歲的阿德勒特別自卑,一度跟哥哥和母親的關係都不太好。幸運的是阿德勒有位好父親,一直鼓勵他。在父親的鼓勵下,阿德勒的自卑心理,成為他向哥哥和母親證明自己很優秀的動力。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1,為什麼我們會討厭自己?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迴避自己要做的人生課題的情況叫做「人生謊言」。阿德勒心理學還有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為方面:學會自立,學會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具有自己有能力的意識,具有「人人都是我的夥伴」的意識。我們只有直面人生課題,才能夠實現這些目標。
  • 新書書訊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 ——給你隨時改變的勇氣
    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因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問題」等,這些話時至今日依舊令我們震撼。書中的100句話幾乎涵蓋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所有領域,包括自卑、自我決定性、勇氣、情感、性格、團體意識等。
  •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只有從這三個束縛中解脫出來,你才能自由!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沒有人不曾渴望過自由,但卻只有很少的人能夠真正獲得自由。大部分人渴望自由,但是卻又不得不被各種束縛牽絆住了心靈,難以邁開奔向自由的雙腳。
  •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圖文來源:網絡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心理學家,開創個體心理學。我原本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只偶然一次,在地下書街隨意翻看,上頭那句話就如此赤裸裸地出現在我眼前。——岸見一郎 從那天開始,我陸續閱讀了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並且試著把它們當成人生的指南。 那是二十週以前的事了,買下這本書時,我在社交軟體上隨手上傳了書封的照片。雖然近日掀起一陣對社群媒體的反思熱潮,但此刻又很感激它幫我記錄下了這天。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02從電影的兩個主要角色的視角,看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的重要性《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哲學家提出了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項理念:
  • 阿德勒: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阿德勒的哲學同樣強調當下的意義,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後,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 阿德勒50句心理學洞見丨在迷茫時期給予勇氣
    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
  •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人可以超越自卑,創造另一個自我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 心理學家阿德勒:因為每個人都會自卑,所以才要追求優越和完美
    這是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主要觀點,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心理學家和醫學博士,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代表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與《理解人性》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