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麗邨汙水倒灌入屋惹爆疫危機

2021-02-23 龍週報

本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個公共屋邨疑因喉管導致社區爆發。深水埗海麗邨上月亦接連出現八宗確診個案,以及有部分單位飽受汙水倒灌入屋困擾。有住戶向《龍週》反映,除了地下喉管,更有臭水從廁所及廚房噴回屋中,擔心病毒有機會從汙水臭氣中傳播。

過去一年,不少地方皆發現新冠病毒有可能經環境而傳染,上月彩雲邨豐澤出現確診個案前,就發現連續有四個汙水樣本驗出新冠病毒。有專家到場視察後直言,一旦地下渠管嚴重淤塞,會引致回流及可能倒灌,使病毒經過渠管的空氣和氣溶膠傳播。

在上月接連出現八宗確診個案的海麗邨,有兩宗來自汙水倒灌情況最嚴重的海禧樓,並且皆是低層住戶。近來海禧樓住戶都人心惶惶。住在低層的黃先生表示,家中去水位經常有帶泡沫的汙水從去水口倒流入屋,嚴重時企缸會水更如「噴泉」般湧出,除導致水花四濺外,亦會發出嚇人如水滾的聲音。

另一名住戶林女士更指出,其單住的廁所及廚房都會有水噴出,疫情下一家人都十分擔心,不敢輕易使用家中的廁所。她說,曾向房屋署及海禧樓樓下的當區區議員楊彧辦事處反映問題,但都不獲正視。

▲企缸會水如「噴泉」般湧出

民建聯深水埗社區幹事吳婉秋向《龍週》證實,近來她接獲多個低層住戶投訴,指家中的渠口有倒灌,當中以海禧樓情況最為嚴重。她表示,汙水倒灌的問題早於2019年已存在,惟近期情況轉趨嚴重,有住戶擔心會增加疫情傳播風險而深感困擾。

吳婉秋認為,汙水倒灌位置極近民居,確實容易影響低層住戶健康,故她接獲居民反映後,已即時向房屋署及相關工程承辦商反映,跟進更換部分汙水喉,惟倒灌情況至今仍未徹底改善,估計是因為汙水喉排氣喉仍然使用舊零件,或汙水渠地底配件未更換所致。她希望房屋署盡快委聘專家盡快解決倒灌問題,或為倒灌嚴重的單位安裝止回閥,消除水浸危機。 

專家料受渠管設計或垃圾積聚影響

住宅單位出現汙水倒灌,多數是因為渠管設計或垃圾積聚等因素影響。資深驗樓師賴達明接受《龍週》訪問時解釋,若渠管較窄及迂迴,容易造成雜物積聚,導致排水不良。若渠管於低層彎曲,則會較容易積聚垃圾,故一般汙水倒灌情況易出現在低層,高層倒灌則較少見,惟去年5月有荃灣私人屋苑高層因屎水倒灌,導致單位被「屎水」淹浸。他補充指,若渠管設計正常,則不排除是有裝修工人於排水口扔垃圾或英泥造成淤塞。

賴達明表示,若居民擔心渠管淤塞,可用棒子敲打水管作簡單檢查。如果聽到空心聲音意味著水管暢通;但若是實心聲,即有可能是渠管有積水或未能正常排水,應該找專業人士跟進。

掃一掃,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


歡迎瀏覽全頁版: https://issuu.com/KowloonPost

網站: http://kowloonpost.hk

FACEBOOK: 龍週 KowloonPost

WECHAT: 龍週報 kowloonposthk

相關焦點

  • 三屋苑渠管設計 三大弊端易播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全港多個屋苑都出現渠管播疫疑雲,香港文匯報記者巡察其中三個屋苑:九龍灣麗晶花園、馬鞍山錦豐苑及大埔廣福邨,發現它們各有建築設計上的三大弊端,以及住戶擅自改裝的問題。這些情況並非個別情況,而是全港住宅屋苑都可能會出現的爆疫危機。人人自危下,專家們提供四招自保。
  • 【港古】擁有漢代遺跡的屋邨——李鄭屋邨
    1955年,在李鄭屋邨準備興建徒置大廈,期間發現了一個古墓。在李鄭屋邨發掘出來的古墓經修復後,在1957年6月由華民政務司開放予公眾參觀。1954年11月,即將清拆位於李鄭屋的寮屋。李鄭屋邨是香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共屋邨。而李鄭屋邨前身為李屋村和鄭屋村,處於尖山(或稱鷹巢山)及筆架山(畢架山)的山腳交匯。
  • 香港最有特色的邨屋|彩虹邨
    現如今,彩虹邨已經成為香港十大拍攝景點之一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 香港第一政府公共屋邨──石硤尾邨
    石硤尾大火之後(詳見筆者早前的文章〈香港唯一私營廉租屋邨──大坑西邨〉,載於2020年6月24日《龍週‧九龍故事》),香港政府撥款在深水埗區石硤尾興建多層徙置大廈
  • 愛、恨、想的香港屋邨記憶
    在《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一書的序中,作者之一範永聰這樣寫道。文:Trista Luo拍攝:陳文樺、邱澤銘剪輯:邱澤銘香港的公屋,又稱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給低收入市民,是香港絕大多數基層人士的家。
  • 遊丨香港有一種文化叫「屋邨故事」
    屋邨的房屋結構大多狹窄、緊湊,但是也正是因此,屋邨的鄰裡關係往往非常融洽。在早年間,大多數的香港居民都有過在屋邨居住的經驗,而有一些年紀的香港明星們,比如曾志偉、梁家輝、劉德華等人也大多都是從屋邨成長起來的。因此,說屋邨是最具有香港特色的居住環境也毫不為過。
  • 歲月·光影 | 香港的公共屋邨,藏著多少尋常人家市井煙火?
    磚越時光. 荔景邨~2018單車.中秋屋邨龍. 華富邨~2017(文中圖片來源:《邨越時光——一種屋邨情懷》、Facebook)
  • 屋邨學校見證港人集體回憶
    筆者:梁思韻亞洲兒童教育協會主席聖公會聖十架小學前身為靜山小學和日修小學,發展如香港歷史縮影,坐落於其中之一最老牌屋邨──彩虹邨,經歷嬰兒潮到區內人口老化,學校由學額緊張到縮班,下年將遷入啟德新校舍。最初導演只是找我們借場地拍攝,後來知道電影需要小演員,我們就為同學提供一些讀對白、演戲的訓練,同學們都非常雀躍應徵,更有一位成為女主角。我們只需要提供機會,學生就可以發揮所長。就算是俗稱「屋邨學校」、「屋邨學生」,一樣可以登上大銀幕!另外,今年四月我們代表香港到美國參加VEX-IQ比賽,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擴闊眼界之旅。
  • 【風波】鉛水事件影響持續擴大 再增三屋邨水鉛超標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大公網8月4日訊(記者曾敏捷)鉛水事件影響持續擴大,再多三個屋邨水辦驗出含鉛量超標,包括黃大仙東匯邨、紅磡邨二期和石硤尾邨二期,其中紅磡邨二期有16個樣本超標,含鉛最高達44.4微克,是政府目前發現含鉛最高的水辦,超出世衛標準3.4倍。
  • 你不知道的香港B面 | 一棟公屋邨,半部香港建築史
    我也是基於此知道了彩虹邨。彩虹邨鄰近港鐵彩虹站,邨如其名,不管晴天還是下雨這裡都能遇見彩虹。它的外牆被粉刷成彩虹的顏色,每一行都是統一顏色,布局整齊,邨內的七條街道以彩虹七色作為首字,創意獨特至極,曾獲得過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 【港故事】香港公屋邨,絕不僅是網紅拍照打卡地那麼光鮮.
    說到香港最美的屋邨打卡腦海裡總會浮現以下幾個地方:「彩虹邨」「樂華南邨」「南山邨」「勵德邨」.緊接著,香港模範屋宇會和香港經濟屋宇會也都相繼成立,推出公共屋邨項目。其中,位於北角的「模範邨」是香港模範屋宇會發展的唯一項目,也是香港現存樓齡最長的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作為香港住房最主要的福利政策之一,一直都保持著由政府或者志願團體興建,並以低於市場價格租給基層市民的運作模式。
  • 政府設社區園圃 天水圍元朗居民爭崩頭 寧於屋邨樓下種草藥香草
    「天悅邨」花槽變身小農場 天水圍園圃設於天秀路公園,部分居民更要跨區淋花。梁麗欣指:「照顧植物,當然想一落樓下就係。」她慨嘆:「居民還要付400元,才可得到2.25平方米麵積。」天水圍居民邵女士認為園圃不適合上班族,工時長加上園圃地點遠,即使自己有興趣種植,也沒打算參與康文署的社區園圃。
  • 彩虹,讓彩虹邨不再平凡;彩虹邨的五彩紛呈,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香港
    為了了解更多的「彩虹邨」信息,坐在地鐵上我特意查詢了「度娘」,「網紅打卡地」、「香港公屋」、「籃球場」,是關於彩虹邨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我向女兒請教」邨」的說法,她便笑著說:香港中西文化交融,自然公共屋邨的命名充滿了異國風情,其實也就相當內地的廉租房吧。
  • 探訪香港最「色」的街區——彩虹邨
    這一期,小編決定走懷舊路線,帶大家一起探秘舊式屋邨老區,去到坪石、彩虹邨一帶,看一下有什麼好玩好吃的東東。想去彩虹玩耍的朋友,趕快mark住啦!
  • 【真實的香港】說說香港現在最熱門的網紅景點~彩虹邨
    我設計香港家庭定製旅遊,經常安排客人走一些屋邨線路。在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屋邨內,找個地方,喝個早茶,吃個特色點心,走走菜市場,從晾衣服的樓下往上看,哦,這就是香港。此邨廣泛認為是最善最美的公共屋邨,並且成為當時香港女生下嫁的理由是因為有私家廁所!下面是當時50年代的彩虹邨,遠處就是獅子山,中段還可以看到皇家空軍基地。
  • 有形的末世危機
    來到末世,眾生的危機是愈來愈多,有形的、無形的危機都環伺在眾生及徒兒們的身邊,徒兒感受得到嗎?(感受得到)真的? 還是為師把徒兒保護得好好的,所以徒兒們都沒有感受到?有形和無形的危機,都是因眾生貪妄造作因果形成業債、共業所結集而形成(造成)的劫難。
  • 香港街市魚檔爆疫 紅磡土瓜灣七魚販確診
    本港昨新增80宗確診,包括紅磡街市兩名魚檔檔販,該群組累計已有15人染疫,當中五名魚販分別在四個魚檔工作;相距一公裡多的土瓜灣街市,也有一名魚販中招,至今兩魚販確診。衞生防護中心懷疑確診個案有關連,《大公報》接獲消息稱,土瓜灣街市一名魚販曾探訪的親友早前已確診,疑將病毒帶入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