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到底行不行?

2020-09-05 魯舒天


近日,一名傳統武術「大師」被業餘選手3秒KO的視頻火遍網絡,再度掀起「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疑問,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首先說明一點:

一批格鬥門外漢能如此這般地火起來,本就是媒體在「爆款新聞」面前失德的表現,對明知是假的對象不加引號、不加注釋,任由無辨別能力的看官混淆,這種作為離去偽存真很遠,離譁眾取寵很近,沒比空談「接化發」和「點到為止」的「大師」們高出多少。


假大師寫真



中國的傳統武術起源於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後因朝廷禁武,才「脫槍為拳」流入民間,結合戰場實際去解釋原理,方能化腐朽為神奇。

先不說搏殺,且看《長安十二時辰》對唐代僱傭軍選拔條件的一段描述,就足以抵消那些質疑古代軍營兵技的歷史虛無主義式抬槓:

「募兵考核嚴苛,須著全副三甲、頂盔,操十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荷戈、帶劍、裹三日之糧,奔跑一百裡,半日內跑完,方可入伍。」

一個穿甲冑、持重械的軍人,體能保持決定生還概率,傳統武術的非負重型訓練看似無用,實際有助於強肺、調整重心、減輕發力負擔,呼吸若不暢,就是死路一條。

正如十一人制足球考驗視野,五人制足球注重微操,不同的武術派別來自於不同的戰場實踐。世界上的武術風格主要分三種——戰陣風格的大槍大劍流、搏擊風格的徒手格鬥流、混戰風格的爪刀短棍流。中國的傳統武術屬於第一種。


戚家軍的「鴛鴦陣」


跆拳道沒有「起腿三分險」的禁忌,在於古代高麗罕見戚繼光《紀效新書》那種「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的群戰,整體協同才讓位於個體發揮。

所以,中國古代廝殺不是蜂擁而上,而是列陣作戰,陣腳大亂必被屠殺。人若摔倒,被踩死的可能性大於被捅穿。傳統武術「樁功」的意義就在這裡,下盤若不穩,也是死路一條。

傳統武術講究螺旋勁,如形意拳的「鑽拳」、詠春拳的「寸拳」,因為雙方兵器一旦抵住,不存在拳擊裡擺動的餘地,只能就地變力。「晃身抖肘」亦是器械之理,會抖槍桿,才能扎穿敵人鎧甲,力道若不變,還是死路一條。

傳統武術強調整勁重擊與卡位控制,精髓體現在與器械的結合,如今愈發風靡的戰場復原運動——「全甲格鬥」,恰好成為前者洗刷汙名的練兵場。


全甲格鬥了解一下


在幾年前一場俄羅斯隊與澳大利亞隊的比賽中,大多數人是190cm/100kg的澳大利亞隊在身高體重上足以碾壓大多數人是170cm/75kg的俄羅斯隊,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身型高大的前者被後者幹倒。

這個在現代搏擊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的場面引起了在場中國選手的興趣,當他們詢問一位走位風騷、出手兇猛的的俄羅斯選手時,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就是你們中國的傳統武術。」



那麼,這樣的武術是怎麼失傳的呢?

電影《一代宗師》的醫學顧問王滿成說過一段話:

「在中國現在看到的真實的武術技能越走越遠,特別是現在的競技武術,它從另外一種美學上讓人去看武術,它展現的是武術的另外一面,武術真實的一面沒有了,就會讓人們產生無限質疑。」


功夫IP


如果以「大眾化」來定義失傳與否,那麼我想說的是,傳統武術一直未能大眾化,時代的今天,它更多是由顯學再次轉入隱學。可如果把眼光放到全球,你會發現中國的傳統武術早已「牆內開花牆外香」。至於它在國內「失傳」的原因,則暫歸以下幾點:

外界原因:


a 時代因素(冷兵器榮光已逝)

b 土壤因素(武術在國內是否被允許展現它最本質的一面)

自身原因:


c 傳承因素(收徒狹窄、價格昂貴、意識保守)

d 傳播因素(既不學術又不公共,既脫離知識分子,又脫離人民群眾)

其中,a是最不重要的,因為如果把鍋全甩給時代,就無法解釋日、韓、泰、巴的武術就搞得很好;至於b,看看《江湖兒女》裡的大哥後來只能混去看門,就能理解「土壤」是在講啥;這裡主要來拆解一下c和d。

先看c項。過去學武是又貴(門檻高)又難(門縫窄),所謂窮文富武,像詠春這樣的「閉門拳」只有土豪才學得起。


傳統武術在海外聲勢隆盛


《一代宗師》裡的葉氏是當地望族,文鹹西街南北行生意留下的祖產,夠「佛山王思聰」前半生只練武不工作,如果不是因為戰爭,葉問能一生衣食無憂。《師父》裡的陳識亦如此,兵變遭災之前,他家「號稱九十九樓」,一人扛起一片租房市場。而今天,在美國學詠春「八斬刀」,一刀也要一萬美金。


再看d項。國博館講解員河森堡曾做過一個「宗師沒文化,功夫傳得差」的對比。

中國跤來自清廷內衛部隊——善撲營,辛亥革命讓撲戶下崗後,這些人就發現,自己可以把最兇狠的刺客摔到親媽都不認識,卻由於不識字,連一條嘚瑟的狀態都編不出來。而同樣以「把人撂倒為己任」的柔道,其創始人嘉納治五郎是東京大學畢業的教育家,明白「頂級流量、出圈效應、廣告勝於療效」的重要性,於是就有了柔道的今天。

國術遭遇的窘境,作家刀爾登談《考工記》時也講過:


「古代對技術沒有設立專門的學科,也沒有專門的知識系統,讀者不會、會者不讀。技術發展固然自有其進程,只是無法鑽入讀書人的法眼,成了地下的暗河。」


中國跤


既有能力著述,又通傳武之事的人,歷來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的譏諷者,往往既無著述能力,又對武術傳承不明所以,只是想當然地結論先行。對武術進行潑汙和矮化——無科學訓練、無有效技術、上不了擂臺、打贏靠傳說——雖可滿足普羅大眾談奇說怪的吃瓜剛需,卻有違於一類基本事實與道德。


本文由作者魯舒天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到底行不行?看看武術家「醉鬼張三」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這些個問題歷來爭論不休。這兩年趕上信息爆炸的風口,自媒體盛行,小視頻、直播等交互方式眾多,於是一些假傳武大師紛紛跳出來作妖,能騙則騙,露餡也無所謂,有熱度可蹭即可,能撈錢即可,哪記得臉為何物? 像前些年「太極」閆大師假髮功就被人「扒皮」。現在的雷大師施展『』太極」、田大師祭出「裡合腿」統統讓徐猛男的現代「打假拳」揍了個鼻青臉腫。
  • 馬保國到底是什麼人,中華武術到底行不行?
    馬保國雖然在當時的實戰中被打的落花流水、狼狽不堪,但本人認為馬保國是懂功夫且有一定功夫的,原因有三:1.馬保國言論中對於傳統武術理論的描述和概括是有依據的,「接、化、發」確實是傳統武術種類之一的太極拳最講究的三點概論。2.馬保國的身手雖看來荒唐至極,但是卻是有一定功底和發力的,並非都是即興亂舞。3.馬保國備戰的姿勢是比較標準的。
  • 太極大師30秒被KO,中國武術到底行不行?日本人:這兩種武術最強
    自徐高調挑戰傳統武術開始,國內掀起了一陣「傳武打假」的浪潮,就在前些日子,又一位「傳武大師」被拉下神壇,號稱「太極大師」的馬保國,竟然被一個50多歲的業餘搏擊愛好者在30秒之內被KO了三次。最有意思的是,他在開打之前還號稱要為傳統功夫正名。
  • 太極大師30秒被KO,中國武術到底行不行?日本人:這兩種武術最強
    自徐高調挑戰傳統武術開始,國內掀起了一陣「傳武打假」的浪潮,就在前些日子,又一位「傳武大師」被拉下神壇,號稱「太極大師」的馬保國,竟然被一個50多歲的業餘搏擊愛好者在30秒之內被KO了三次。最有意思的是,他在開打之前還號稱要為傳統功夫正名。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自從太極大師馬保國,雷雷在舞臺上3秒被KO之後,關於傳統武術的討論就一直爭論不休,很多人說傳統武術只是花拳繡腿,沒有實戰能力,和國外的格鬥術,拳擊相比簡直就不堪一擊。也有的人說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只是出了很多像馬保國,雷雷這樣的江湖騙子招搖撞騙,真正的高手都藏在民間。
  • 馬保國被KO,霍元甲後人:馬保國不行!並不能代表傳統武術不行!
    霍元甲後人評馬保國被KO,霍元甲都無法代表傳統武術,他更不行!最近傳統武術太極大師馬保國被KO之後在網絡上引來了網友們的紛紛議論,大家都對於傳統武術中技擊能力表示了失望,認為無法與現代搏擊相提並論。也因此,霍元甲的第五代玄孫,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霍氏練手拳代表性傳承人霍靜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馬保國並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武術,他不行也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武術不行,而傳統武術也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武術。」那麼霍元甲後人的表達中我們能夠讀到和領略到什麼東西?
  • 中國人摔跤大賽全軍覆沒,中華傳統武術真的不行了麼?
    中國傳統武術流失的嚴重這是公認的事實了。難道中華武術真的要完了麼?在這樣下去,下一代人,基本上就完全不在認可中華武術了。誰在反思?誰能改變?都說江山代有人才出,這一 次,難道就沒有人能夠再站起來了麼?不要說擂臺賽傳統武術不行,不要再說,插眼,踢檔,等等的藉口了,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武術真的不行嗎?這7招傳統動態技擊術告訴你真相!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武術從誕生起事不是很行,西方的搏擊才是老牛的!其實這種論斷和幾十年前的各種鼓吹西方好是一樣的!西方搏擊的發展其實也是近幾十年的產物,工業革命開始之後,西方將搏擊的管理和鍛鍊理念量化、數位化,這是文化的理念的不同,而我們傳統武術講究的循序漸進、講究人性化,以人為本!在此之前,西方的搏擊和傳統武術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當時也是各種套路的健身。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中國傳統武術到底有無實戰能力,再度引發了廣泛爭議。        也曾「十步殺一人」根據常理推論,傳統武術肯定具有實戰性。因為依據自然淘汰規律,如果武術不具備實戰能力,是不可能流傳到今天的。最初的武術是一種求生保命的技能。
  • 霍元甲後人評價馬保國被KO,霍元甲都不能代表傳統武術,他更不行
    前言今年的5月17日的一場搏擊賽上,網絡紅人馬掌門被50歲業餘人士在極短的時間內擊連續KO3次,這一尷尬局面一度讓這位馬掌門成為了網上的寵兒,同時太極拳和中國傳統武術再一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不斷有網友開始質疑中國的傳統武術是否真就那麼的實用?針對這個情況,霍靜虹表示:"此次事件的當事者只能夠代表自己但是不能代表我們傳統武術界,他不行並不能證明我們中華武術不行,同時傳統武術也不可以代表整個中國的武術。"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都說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到國外旅遊都要向老外展示一下「chinese kuang fu」,滿滿的自豪感。然而,最近大家總會在網絡上看到各種傳武大師被民間業餘格鬥愛好者輕鬆KO的新聞。就在前幾個月有一位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師傅被30秒KO的視頻成為熱搜。
  • 為什麼傳統武術幹不過散打?
    傳統武術流傳到今天已經不適合擂臺競技了,擂臺競技的天下好像是拳擊和散打的。很多傳統武師門不服,上擂臺挑戰散打名家,結果輕易被打敗,還丟了人氣。那為什麼傳統武術幹不過散打?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實戰?
    近兩年來,類似於現代搏擊對抗傳統武術的比賽越來越多,每一次都能穩穩上熱搜!比賽多以傳統武術練習者被暴打而結束,那麼,問題來了,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打? 近兩年來,最為出名的就是徐某冬,以武術打假的名義,秒殺「太極雷雷」,一戰成名,隨後,很多傳統武術練習者都向他發起挑戰,「太極馬保國」、「詠春餘昌華」、「裡合腿田野」、「點穴大師」呂剛等等,結果都不行,被打的相當狼狽!
  • 現代武術散打與傳統武術技擊
    為了能夠儘快地塑造出武術散打賽的理想形象,武術散打的理論研究必須科學地闡明下列問題:1·挖掘、繼承同改造、發展的關係;2.現代武術散打與傳統武術技擊的區別和聯繫;3.現代武術散打的民族風格究竟是什麼;4.散打在國際賽臺上的形象和地位。
  • 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
    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隨著武術打假之風愈演愈烈,網絡上、現實中對傳統武術實戰性的全盤否定態度也越來越成為一種主流的「正確」。一方面,這對傳統武術的去偽存真、正本清源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目前針對傳統武術的評價存在矯枉過正的現象,一部分媒體並未深入了解、客觀評價一些傳武相關的事物,而是借武術打假之名夾帶私貨,大肆趁機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肆無忌憚的打壓國人的文化自信,以致於武術界談傳色變,平時僅通過媒體輿論了解的朋友,更是對傳統武術嗤之以鼻,認為都是老年人鍛鍊身體的體操,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 前專業武術運動員揭馬保國式騙局: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
    然而,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能不能對抗自由搏擊等項目在實戰中的衝擊,依然引發著不斷的討論,有人甚至還是覺得,只是馬保國這樣的騙子不行,如果真的有傳統武學大師,說不定真的可以一戰。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現在,又有一位前專業武術運動員站出來,從另一角度解釋一切,那就是,傳統武術的專業運動員,為何都是花架子,為何真的不能打?這位看著有點陌生的小夥子名叫馮瀟,現在是一位汽車博主,同時,他也是一個從6歲就開始學習傳統武術的前專業運動員,而且是長期習武。這次在視頻中講解時,他的動作依然看起來非常專業。
  • 零基礎能學好武術嗎?——傳統武術100問
    大家好,為了幫助朋友們更好的理解傳統武術和學習傳統武術,我們推出了新的專輯——傳統武術100問。歡迎您留言提出問題(關注才能留言哦),我們將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納入專輯,並盡所能為大家提供詳細解答。
  • 傳統武術的革命與創新
    身邊有很多人練習傳統武術,不乏功力精深者。有能開磚斷石的鐵砂掌硬功夫,有站樁幾十年推手如推孩童的推手高手,有太極拳聽勁一流的太極大師,有硬橋硬馬的少林功夫高手。不可否認這些人都是有功夫的,對付個把小青年還不在話下,打打學藝不精的業餘散打還佔點優勢。
  • 傳統武術到底有沒有實戰能力
    說到傳統武術,大家一定會立刻想到,那些十幾秒就被KO的假大師們,他們為何如此不堪首先一點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傳統武術,基本上都是在演練套路,就是花架子,怎麼好看怎麼來,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打出來確實好看,由於電影電視的需要,所以基本上都是發展套路
  • 馬保國30秒被KO,霍元甲後人評論,馬保國代表不了傳統武術
    她認為:「傳統武術是一個非常博大精深,非常寬闊的一個概念,所以它的含義,絕對不僅僅是要去戰勝對方那麼單一,任何 一個個人,包括一個群體的行為,都不能代表傳統武術,包括我的高祖霍元甲,也無法代表傳統武術。」她的觀點,一個人不能代表傳統武術,霍元甲不能,馬保國就更加不能了。同時,武術並不只是擊技,還有強身健體,帶給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