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花是吃甜的還是鹹的?上海人早餐喜歡吃鹹豆腐花,再加紫菜

2020-12-18 何色兒

如果不是現在的信息這麼發達,大家應該都不會了解除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一些生活習俗吧。比如吃豆腐花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我之前在網絡上發了一個去澳門吃一家店的豆花的視頻,表達了一下不太能接受甜豆花的想法,結果收到了很多廣東一帶網友的回覆。

全廣東都是吃甜的吧,鹹的接受不了

豆腐花本來就是甜的。

廣東的豆花基本都是甜的

豆腐花不應該是甜的?

不接受就不要吃,廣東的豆花全是甜的,想吃鹹的回北方去吃。

豆花從來都是甜的,沒吃過鹹的。

感覺只要是涉及地域習慣的問題,我收到最多的就是廣東網友的回覆。

我曾經在臺北和馬六甲也吃過甜的豆腐花,感覺偏南方的地區是把豆腐花當作甜點來吃的,所以是甜的。這對於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吃鹹豆腐花的人來說,簡直有點顛覆三觀。

那麼在上海吃豆腐花是怎麼吃的呢?

吃豆腐花的習慣一般是早餐的時候配一些點心吃的,在點心攤,很多都是賣豆漿,賣豆腐花。豆腐花裡面還加了紫菜,榨菜碎,蝦皮和蔥花,再倒一點鮮醬油,相比甜豆腐花來說,更像是一道菜。

從小到大習慣了早餐這麼吃,大概真的是一個地區的習慣吧,雖然我有看到過豆漿有賣鹹的,但是還是喜歡甜的。

那麼你們那裡是吃甜的豆花還是鹹的豆花呢?留言告訴我吧,下次我們再來討論其他的話題。

相關焦點

  • 豆腐花,嫩滑豆香,應該是鹹的還是甜的?
    前段時間,肯德基上新了三款鹹豆花新品,鹹甜豆花之爭的話題,好像又要重新被挑起了。吃豆腐花你pick甜還是鹹?是偏愛北方的鹹香豆腐腦,還是南方鮮嫩原汁原味的甜豆腐花呢?對於南方的我來說,對甜豆腐花情有獨鍾,即便嘗試了各種各樣酸的、辣的、鹹的豆腐花,也不能動搖我對甜豆腐花的衷心。
  • 豆腐花,你pick甜還是鹹?老廣表示坐不住了...
    前段時間,肯德基在廣州上新了三款鹹豆花新品,收到風的小in第一反應就是,熱議了800年的鹹甜豆花之爭話題,又要重新被挑起了。食豆花,你pick鹹還是甜?是偏愛北方鹹香的豆腐腦,還是南方溫潤細嫩原汁原味的的甜豆腐花?
  • 【品牌推廣】豆腐花的各種吃法----苗家婆山水豆腐花
  • 吃在銀川:閒話豆腐,豆腐腦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北方人喜歡吃豆腐腦,南方人喜歡吃豆腐花!那豆腐腦和豆腐花有什麼區別?按工藝來說,從豆漿點滷開始,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用筷子夾不起來,只能用勺吃;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不一定可以用筷子夾起來吃);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所以製作豆腐的流程就應該是這樣的:豆漿——豆腐腦——豆花——豆腐——老豆腐。像銀川市面上還有什麼老豆腐啊之類的,其實都是凝固程度的不同而已,壓瓷實就成了!
  • 魔都甜豆花/鹹豆花/鹹豆漿/甜豆漿世紀之爭,你到底要哪一碗?
    甜豆漿還是鹹豆漿,甜豆花還是鹹豆花?、蔥姜蒜甚至紅油甜豆漿:豆漿加白砂糖鹹豆漿:豆漿加油條、榨菜、蝦皮、紫菜、香蔥、醬油、醋但是!推薦:現點鹹豆花(8元)據老闆說,豆花是黑豆磨的,吃起來蠻細滑,加了蝦皮、紫菜,喜歡吃辣的小夥伴還可以加辣油。
  • 千變萬化的豆腐花的吃法,你試過哪種?
    豆腐花亦稱豆花、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可分為甜、鹹兩種吃法。一般來說,甜食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甜豆腐花),後者則為中國北方(鹹豆腐腦)。
  • 老上海的早餐吃法,少不了四大金剛,物美價廉,你知道是哪些嗎?
    上海人的早飯,早飯與早點心是有區別的,在上海,早飯通常指的是吃「泡飯」,早點心絕大多數是麵食、糕點之類的,而且花樣繁多,一次也不次於北方,今天來總結一下上海人的早餐,看一看有你喜歡的嗎?大餅因為很多上海人喜歡吃甜的,大餅分為鹹味和甜味,疏鬆的餅皮和內餡裡微化的白砂糖,餅皮上沾著不少白芝麻,烘得微焦出爐,微微燙嘴的時候最好吃,這是甜大餅,而鹹大餅,更像是蔥油餅的口感一樣,同樣十分鬆脆,鮮香可口。
  • 甜到齁的無錫人,吃的每道菜都感覺在炫富?
    外地人吃拌麵不會加糖,但無錫人一般都要加糖,外地人常常因此感慨,這不是一般的甜,簡直已經甜到齁,甜到憂傷。但無錫人卻覺得這都還不夠甜,應該再加點糖!因此你在無錫品嘗到的各種名菜,基本都帶著甜,而且是獨屬於無錫人的甜。
  • 豆腐腦的鹹甜之爭,北方喜鹹南方喜甜,各有各的特色美味
    在我們南方,其實並不叫豆腐腦,而是叫豆腐花,南方是在豆腐花上澆上糖滷或砂糖吃,甜甜滑滑的非常美味。而阿柒也是最近才了解到,原來北方的豆腐腦是鹹的,對我這種只吃過甜豆腐花的南方人來說那真是很稀奇了,北方的豆腐腦上澆的湯汁是特意熬製的滷汁,有著醇厚的清香,想想都是非常美味的,所以一定要自己做來嘗一嘗,鹹豆腐腦到底是個什麼味道,當然,也會分享甜豆腐花的做法,畢竟一方水土一方口味嘛。
  • 明明「南甜北鹹」,可為啥北方不吃鹹豆漿鹹豆腐腦呢
    要論吃甜這事,事實上莫論南北方,全人類都喜歡——這是人類基因裡帶著的愛。跑到中國北方去看看:老北京的糕點,是不是能甜的齁到你?粽子,北方人更好裡面藏著小棗的,肉粽?北方人第一次跑到上海吃包子,把肉餡兒吐了出來,這什麼味道?又甜又鹹?上海人:糖吊鮮的呀,沒有糖怎麼鮮的起來?所以,大家都欣賞甜味,但區別在於,北方人無法理解南方人「糖可以提鮮」這個口味。
  • 甜豆花VS鹹豆花的「世紀Battle」,在今天有了終結
    不過倒是可以做一道爽口滑嫩的豆腐花,犒勞一下最近努力工作的自己! 關於豆腐花,知乎上曾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公然支持鹹豆腐花,引發過南北方人一場不亞於如今人氣愛豆粉絲之間的互掐。 南方的「甜豆花」派表示,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視!
  • 豆腐腦也有鹹的和甜的,你們那裡流行吃鹹味兒還是甜味兒的豆腐腦呢?
    粽子、月餅有鹹甜之爭,豆腐腦也有鹹的和甜的,你們那裡流行吃鹹味兒還是甜味兒的豆腐腦呢? 第一次吃鹹味兒的豆腐腦,跟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樣。以往吃豆腐腦,我都是買甜的,大概是從小就這麼吃,感覺豆腐腦就應該是甜甜的,上面簡單的灑層白糖即可。
  • 澳門 不二情書:當佳記京都醬面遇上李康記豆腐花
    佳記面家的京都醬面可能是澳門最出名的京都醬面,因為我從來吃過其他家的京都醬面,它色澤鮮紅,甜中帶酸,鹹裡藏辣,面醬層次豐富,招牌全蛋面煙韌彈牙(對於面的評價見仁見智,其實我覺得有點硬,因為喜歡吃軟面)。
  • 豆腐腦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
    我自己家做了十幾年的早餐生意,也賣了十幾年的豆腐腦,南來的,北往的顧客也都接待過,這豆腐腦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這就要說地方飲食習慣了,南方人大都覺得甜豆腐腦好吃,北方人大都覺得鹹豆腐腦好吃,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覺得鹹豆腐腦好吃,也嘗試的喝過甜豆腐腦,真的很不理解為什麼甜豆腐腦為什麼在南方那麼受歡迎啊
  • 中國版豆腐腦甜鹹分布,這麼多年,北方人誤解南方人了
    一個北方人再熟悉不過的早餐豆腐腦,價格只要一塊錢一大碗,上面還給加多半勺雞蛋木耳滷料,早上再配2根一元一根的油條,3塊錢就能吃得飽飽半天不餓。說實話,沒到過南方前,從來沒覺得這種吃法有啥稀奇,直到去過湖北一些地方。湖北人吃豆腐腦咋吃?覺得不敢嘗,當然是和北方人喝豆腐腦方法不一樣。
  • 通過信封看歷史:上海老行當之賣豆腐花
    文/ 聞鍾集郵 楊文忠6月20日,上海郵政又推出了「上海老行當」系列郵資機宣傳戳中的「賣豆花」。第一次聽到豆花這個詞語,是在電視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地道的中國傳統小吃,區別就是受地域的影響,出現了多種味道,北方偏鹹,南方偏甜,川渝一帶偏辣。說來豆花與豆腐、豆漿有很大關係,今天的人們能食用精美的豆腐,要感謝2000多年前的劉安,就是第二代淮南王,這位淮南王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的實踐者,主持編寫了《鴻烈》(就是《淮南鴻烈》,也稱《淮南子》),他還是豆腐的創始人。
  • 端午吃粽子,怎麼能少了鹼水粽,沒有包餡料卻可甜可鹹,愛了!
    關於端午節的冷知識我們現在很多人一提起端午節,都知道這是一個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事實上,是先有端午節,再有屈原投江。端午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那時候並不叫端午節,而是叫夏至節,主要是為了迎接夏天的到來,每家每戶都會打掃庭除和做一些祛暑的活動。而粽子的出現,也早於屈原的時代之前,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
  • 豆腐花
    若要說起鮮明的特色,東鄉人的吃食著實有些乏善可陳,上不了臺面。有人說起鹹鵝,倒是一例,不過那是東鄉臨山一帶的名氣。東鄉街上,讓人念念不忘的有一碗豆腐花。              豆腐花本不是奇貨,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極為普通。
  • 豆腐腦到底是該吃甜的,還是該吃鹹的,你真的會吃麼?
    豆腐腦在南方跟北方都是非常受大家喜歡的一種美食,不過這種看似很簡單的食材,在南北方卻有著不一樣認識。南方人特別喜歡吃甜豆腐腦,北方人都喜歡吃鹹豆腐腦,關於豆腐腦到底是該吃甜的還是該吃鹹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全國人民。北方人之所以喜歡吃鹹豆腐腦,是因為在北方的飲食文化當中,豆腐腦是一種菜品,所以在吃的時候,自然要吃鹹的。
  • 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別爭了,還有第3種選擇
    剛剛看到一位朋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哈哈,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真不知道要爭到什麼時候!大家好,我是小白菜多肉美食,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又想笑了。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年年都有,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