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外來巨頭在邕城栽...

2020-12-14 騰訊網

圖片來源:unsplash

*來源:辦學指北(ID:banxuezhibei),作者:Ora

經過近15年的發展,中國培訓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入教培行業,各類培訓機構呈爆發性增長,已經形成了多種辦學主體的市場格局。為了豐富區域性辦學數據,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組成區域深耕6人組,將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南寧是我們的第三站,跨越2500公裡,我們從北京飛往廣西南寧,走訪了南寧5個區20+家教培企業,與100名教培企業的校長、校區負責人、學科負責人、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深度對話,參觀考察南寧K12教培行業的發展現狀、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其中多個教齡超10年的資深從業者,為我們提供了百餘條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在此,我們深表感謝。

在歷經半月有餘的調研工作後,我們輸出了這份近21800多字的行業報告。希望能為南寧K12教培企業的發展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南寧當地的教培行業從業者、關注南寧教培市場者能在此報告中獲取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下為報告正文:

前言: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在南寧教育意識最強的青秀區,每10個學生中,就有6-7個參與課外培訓輔導。從2017年-2019年,短短兩年時間,教育培訓機構迅速發展。截止2020年,本地機構桃李園發展了20多家分校;東方益學發展了16家分校;作為教育巨頭,外來機構新東方發展了25家分校;學而思也選擇入駐南寧,開設了一家分校。現在南寧市共有培訓機構約1600家,相較於2017年,教育培訓學校增加了約一倍。

2017年以前,南寧最大的本土機構之一桃李園才有五六千的學生規模,當時,南寧本地沒有一所萬人校。教育培訓學校市場規模普遍較小,只有800-900家教育培訓學校、發展普遍比較落後、正規化運營比較差。各教育培訓學校的校長在開設各個分店時,價格、產品和服務形式等都不統一,股權結構和管理呈現出比較混亂的狀態。

作為一座整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廣西南寧為何快速成為各教育培訓學校的兵家必爭之地?背後的戰略是什麼?通過本篇文章,我們一起走進廣西南寧教培行業,重構南寧教培市場的認知。

一、區域教培行業綜述

1、人口規模:全市常住人口734.48萬人,城鄉可支配收入差距大

根據《2019年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81.97萬人,其中市區人口397.77萬人,比上年增加10.64萬人,增長2.7%。全市人口出生率11.6‰,人口自然增長率6.1%。全市常住人口734.48萬人,其中市轄區常住人口449.2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467.88萬人,比上年增加15.26萬人,增長3.4%,城鎮化率63.7%。

2020年2月,國家統計局南寧調查隊發布2019年南寧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查數據顯示,去年南寧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675元,同比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7元,同比增長10.2%。城鄉居民生活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9元,增長8%。在四大項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仍是城鎮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具體如下圖所示:

分行業門類看,2019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7824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1.4倍;金融業103138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1.3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01726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1.3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40913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53.5%;農、林、牧、漁業48490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63.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50297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65.8%。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是2.6:1,與2018年相比,差距有所縮小。

2、公立教育:中小學幼兒園1459所,重點中學競爭激烈

根據南寧市教育局發布的《2018/2019學年度南寧市教育基本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3249所,在校人數152.76萬人,專任教師8.42萬人。其中,幼兒園1765所,在園人數32.2萬人,專任教師1.53萬人;小學1098所,在校生68.46萬人,專任教師3.78萬人;初中266所,在校生28.59萬人,專任教師1.95萬人;普通高中81所,在校生14.37萬人,專任教師9212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9所,在校生9萬人,專任教師2139人;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生0.14萬人,專任教師260人。

全市共有教育部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1459所,學生1112465人。其中小學1044所,學生人數最多,在校學生607639人;特殊教育學校8所,在校學生 1145人;初中199所,學生251653人;普通高中59所,學生123810人;中等職業學校13所,在校學生56636人;幼兒園136 所,在園人數71582人。

南寧市重點公立小學代表包括天桃實驗小學、濱湖路小學、民主路小學;重點公立中學代表包括14中、37中、邕寧民族中學;重點高中代表包括二中、三中。

南寧二中、三中錄取分數線:

19所公辦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

作為南寧重點公立高中,二中、三中在公立學校初中升高中的過程中,2018年南寧市97名全A+優秀考生共有94人被二中、三中搶走,其中南寧二中28人,南寧三中青山校區66人。初升高競爭十分激烈。

小升初方面,在搖號之前,南寧公辦校的小升初佔比率的60%都是奧數試題,30%是課內的知識點,所以,小升初取消之前,南寧的小升初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家長的教育培訓意識較高。現在小升初取消後,改為搖號和劃區域入學,家長的意識仍比較高。桃李園東葛校區的莫校長表示,「小升初即使取消,但仍會是機構開拓的重點業務,一方面,家長對本地教育已經提前進行了解,另一方面,入學後學習進度的跟進和優秀教育資源也是家長注重小升初的關鍵」。此外,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南寧生二胎的家庭增多,學生數量增加,家長對教育的投資意識、市場的成熟度、機構的競爭力的了解都越來越強。

3、民辦教育情況:中小學幼兒園1759所,民辦學校備受追捧

根據南寧市教育局發布的《2018/2019學年度南寧市教育基本數據》顯示,全市共有民辦中小學、幼兒園1759所,學生392756人。其中,小學48所,在校生73743人;初中63 所,學生32474人;高中 21 所,學生19882人;中等職業學校14所,在校生24703人;幼兒園1613所,在園人數241954人。其中,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生人數最多,與南寧教培市場重視小學業務呈正相關。

12所民辦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

南寧市重點民辦中學包括西大附中、三美中學和新民中學,也被稱為「三私」。民辦校搶奪生源的能力較強。以南寧三美中學為例,它是一所國有的民辦學校,成立於1996年,目前約有學生2000人,體量較大,在當地認可度高,第一,學校提供的服務好,第二,分數高的學生很多可以免費學。因此,很多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這類學校。

與公辦校相比,南寧市的家長們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民辦校。家住南寧青秀區的家長張鋒(化名)告訴我們,選擇民辦校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民辦學校的升學率更高,初升高,民辦學校可以達到70-80%,公立學校只能達到50%-60%。即在民辦學校10個人中有7-8個人可以升學至高中,而在公立學校卻只有5-6人。二是民辦學校的師資配比和學習環境都是最好的,他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學有所獲且學得開心。在南寧,很多家長都和張鋒一樣,熱烈追捧民辦學校,擠破頭都想進入「三私」(西大附中、三美中學和新民中學)。此外,南寧的很多頭部培訓機構也是將業務主要放在小升初上,如新舟和桃李園,都是將重心放在小升初,5、6年級的學生是主角,他們會進行本地教研,個性化定製升學班,幫助學生們進入理想的院校。

4、頭部機構

5、本地學情考情:教材以人教版為主,小升初考試取消

目前,南寧市的教育教學主要使用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其中,主要以人教版教材為主。在升學制度上,2019年,南寧市已取消小升初的考試,目前,小升初的過程中,學生的招生方式主要採取劃區域和搖號的方式進行。

2019年,小升初考試開始在南寧取消。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完善招生考試制度」,要求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後,教育部多次召開工作會議部署2020年招生工作,要求各省、市、縣、學校一盤棋,齊步走,確保中央文件要求落實到位。2020年1月21日,自治區教育廳印發《關於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桂教規範〔2020〕2號),進一步明確了全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相關要求。

小升初考試取消後,一方面,南寧少部分的家長選擇了自由升學,而大部分的家長仍然在選擇課外輔導,小學仍然是南寧教育培訓學校的重要市場。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家長教育意識提升,入學後跟上學習進度是家長報班時考慮的重要方向;第二, 小學通過輔導提升,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資源,對於初中升學有幫助;第三,部分學校在選擇學生時,仍然會看重學生的在校成績。而另一方面,小升初考試取消的政策出臺以後,以前初中做一對一的教育培訓學校,基本上都在尋求初中班課的轉變。

在機構分區方面,原來的策略不是靠學員的分布來決定班課還是一對一的形式,而是根據家長的富裕度來決定的。例如,改革前南寧西鄉塘區做班課的特別多,青秀區做一對一的比較多。目前,一些中小的教育培訓機構,例如南寧青秀區的龍騰,昂樂英語原來都是專門做一對一的,現在也在發展初中的班課,該校校長表示,小升初考試取消後,對初中的班課市場比較寄予厚望。

初中升高中方面,根據南寧教育局官網顯示,2018年南寧市市區參加中考的考生人數為38231人,普高錄取人數為22040人,普高率僅為57.64%。尚有1.6萬多名考生未被錄取,需選擇職業教育學習和其他方向。此外,南寧的普通高校之間,各個學校的錄取率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作為公立學校的佼佼者,南寧二中、三中的錄取率為9.24%,而備受追捧的民辦學校,西大附中,錄取率才0.92%,可見,南寧普高教育競爭之激烈。

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南寧的教育發展與分配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城區和縣城的教育資源不均勻,優質的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區。例如隆安縣的人口37萬,和興寧區、江南區是差不多的,但是教育資源和興寧區、江南區的差距很大,一方面教育資源不平衡,另一方面,縣裡的家長教育培訓意識相對較弱,學生大多是寒暑假放假,春秋季封閉式管理,在學校實行寄宿制。因此縣裡的學生更多的選擇的是長線班。第二,市區之內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南寧市內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培訓機構主要集中在青秀區和西鄉塘區,學生上課以一對一為主,而其他發展相對較弱的區域則以班課和託管班為主。其中,青秀區和西鄉塘區小升初,初升高的升學率平均可達60-70%,而其餘的區域平均升學率為50%多。第三,學區房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好的學區房,2019年南寧市小升初考試取消後,實行劃區域和搖號的形式來入學,好的區域和學區房,成為家長們的首選,教育資源好,相對較差的學區房教育資源相比之下會較差。

二、區域教培行業發展環境

1、政策情況:搞好校外培訓,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

2010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發展民辦教育、搞好校外培訓,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增強教育發展活力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之初,培訓學校作為民辦教育的萌芽,首先破土而出,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培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用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自身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歷史性發展。

10多年前,作為廣西首府的南寧,其教育市場還很平靜。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國-東協博覽會落戶南寧以來,南寧經濟發展一日千裡,各類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迅速增長。據調研,廣西南寧現有培訓機構主要分為兩大類:綜合型培訓機構,如廣西科技館培訓中心、南寧市少年宮、南寧市中小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專一型培訓機構,如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環球雅思等。

南寧的校外培訓和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的形式一樣,有以下四種基本形態(形式):個人上門服務、家庭模式、補習社和規模連鎖多元化地區企業,並經歷了個人上門服務家庭模式補習社規模連鎖多元化地區企業的發展過程。個人上門服務即傳統的家教。家庭模式一般指退休教師在家輔導一些學生。這兩種模式主要以講習者的學識和講授技巧取勝。補習社已經有 「機構」的雛形,往往人員不多。針對學科專項培訓而言,以上三種形態基本都是體制外的。規模連鎖多元化是培訓機構的成熟模式,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南寧市達到規模連鎖多元化的培訓較少。

(1)取消小升初考試

從政策上來說,2019年開始,南寧市取消了小升初,現在改為搖號和學位派遣方式進行升學,之前家長對於教育的認可度是非常高的,很多的機構都是主打小升初,此外,在南寧做得比較好的教育培訓機構,像桃李園、新舟、領路、金太陽,都是做小升初起家的。小升初考試取消後,一方面,南寧的小學仍然是各教育培訓機構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各個教育培訓機構也開始布局初中班課的發展,與政策同步,拓展市場。

(2)先有辦學許可證後辦營業執照

在南寧辦教育機構,原來就是先辦營業執照後辦辦學許可證,2019年政策開始發生改變,必須拿到辦學許可證,才有資格申請營業執照。辦學條件的提高,對於一些託管班以及不合規的教育機構進行了相關的洗牌,辦學更加規範化。其中,南寧市的教育機構增長最快的是在2016-2018年,2018年年末開始進行資格審核,教育機構辦學速度開始減慢。

2、經濟發展:廣西GDP生產總值最多的城市,重視教育投入

南寧市常住人口715.3萬人,戶籍人口756.9萬。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萬億元,是廣西省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最多、GDP生產總值最多的城市。根據《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報告顯示,廣西南寧、柳州挺進100強,分別排在第40名和第98名。南寧市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06.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7.27億元,同比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1044.97億元,同比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2954.32億元,同比增長5.2%。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1.2%、23.2%和65.6%,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9%、20.7%和67.4%。全市361家超億元產值企業完成產值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88.9%,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4個百分點,新增企業數量再創新高。

根據2019年南寧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顯示,2019年南寧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了3.4%,其中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的比例排名第二,達到了3.3%。通過南寧市居民對於教育文化消費指數的投入,我們可以看出在廣西南寧,居民對於教育投入的重視。具體如下圖所示:

根據2015年—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顯示,從2016年開始,南寧的消費價格漲跌幅度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相比於2016年,2019年南寧的消費價格漲跌幅度增加了兩倍多。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與教育資金的投入呈現緊密聯繫。

3、社會文化: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市民熱心好客

南寧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偏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及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 22112 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242平方千米。南寧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地處亞熱帶,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是華南沿海和西南腹地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及東南亞經濟圈的連接點,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

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 「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設南寧為自治區首府;至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現今。

廣西南寧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廣西南寧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回族、滿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築形態各異,特色鮮明,風俗也多種多樣。南寧人善良、內向、熱心助人、樸素務實。此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使得南寧成為一座活力之城,多次被評為宜居城市,多次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4、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高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結構

2017年0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三五」廣西教育發展目標、三大主題、八項重點任務、七項教育改革等進行了論證說明。

「十三五」廣西教育發展目標既有定性目標,也有定量目標,其中,定量目標主要包括:學前三年毛入園率2020年目標設定為9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2020年目標設定為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2020年目標設定為90%。高等教育發展指標到2020年,廣西每10萬高等教育在校生數目標為2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目標為40%。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政策說明,第一,公辦幼兒園入學需求擴大 ;第二,未來廣西將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優質化發展,民辦學校的辦學將會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發展空間也會更大。

《規劃》明確,提高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是「十三五」廣西教育改革發展的三大核心主題。「十三五」廣西教育發展八項重點任務分別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調整高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加快國際化步伐,提升教育對外開放水平。隨著八項重點任務的落實,廣西的教育無論是在學生的規模數量上,還是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上,都會極大提升。

5、科技創新: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步普及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各類網際網路資訊、網際網路遊戲、網際網路平臺等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快速拉動了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根據南寧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南寧市共有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1056個,比2013年增長9.9倍;共有從業人員0.45萬人,增長3.6倍;實現營業收入15.04億元,增長5.2倍;合計資產總計28.17億元,增長10.2倍。在2018中國「網際網路+」總指數城市100強中,廣西佔3席。其中南寧市排名第23位,柳州市排名第69位,桂林市排名第79位,但與北上廣深、武漢、長沙等全國一、二線城市相比,南寧的科技創新程度仍然較低,還有很大的上升發展空間。

6、資本與併購:百強企業營業佔據廣西主導,工業經濟落後

截止2020年5月18日,南寧A股上市公司有13個,其中包括桂冠電力,ST南化、五洲交通、南寧百貨、廣西廣電、綠城水務、豐林集團、陽光股份、皇氏集團、八菱科技 、百洋股份、潤建股份和博世科等。

南寧本土著名企業:廣西的百強企業中,南寧市入圍48家,總部在南寧市的百強企業營業佔據廣西經濟的主導地位。其中,成立於1988年的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國有資產經營實體,是廣西首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雖然南寧的經濟在廣西佔比較高,但和鄰省省會長沙萬億GDP相比,作為廣西首府,南寧的工業短缺,工業經濟落後,工業經濟的帶頭輻射作用並不強。

7、當地高校情況:廣西高校最多的城市,高校影響力不足

南寧共有34大學,其中本科學校15所,專科學校19所。南寧本地沒有985大學,有廣西唯一的一所211大學,廣西大學,南寧的高校是廣西最多的,不過知名度都不是太高,在全國的影響力和排名都比較低。目前廣西除了一所廣西大學211外,其他的高校基本上就排不上號了。所以急需重點發展1到2所大學來提升影響力。

本科學校中,有公辦學校9所,民辦學校6所。公辦學校主要包括廣西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南寧師範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廣西警察學院、廣西職業師範學院等9所。民辦學校主要包括南寧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南寧師範大學師園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廣西外國語學院等6所。

人才就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現在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才引進及補貼政策。在人才引進政策方面,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含教育部認定的留學歸國取得同等學歷)人員,可申請辦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南寧市居民戶口登記。2019年2月14日,《南寧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實施辦法》正式出臺,將在南寧市工作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依其業績和貢獻、行業和社會認可的不同,劃分為A、B、C、D、E五類。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可獲得相應的「英才卡」,享受購房補貼、子女入學和醫療優診服務等人才政策相關待遇。

三、 市場分析

1、教培機構對當地經濟的貢獻

南寧一共有7個區5個縣,相當於12個行政單位。根據南寧市教育局發布的《2018/2019學年度南寧市教育基本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3249所,在校人數152.76萬人;全市共有民辦中小學、幼兒園1759所,學生392756人,民辦學校是南寧市全部學校總數的54%,佔據了南寧市全部學校總數的半壁江山。

目前,在南寧市共有教育培訓機構約1600家。各教育培訓機構的市場收費上,小學班課的平均費用為60~70元/小時,初中班課的平均費用為80~90元/小時。這是一個中間值,相比較而言,南寧富裕的地方,平均費用會更高;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平均費用相對會更低一點。南寧補課的入口年級大部分都是三年級,一年級開始做的相對較少。

在南寧市,經濟發達、教育意識強的青秀區,每10個人裡有6-7個人參與了課外培訓,整個南寧市的平均參培率可達50%—60%。參培人數呈現漸漲的態勢。2019年南寧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了3.4%,其中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的比例排名第二,達到了3.3%。可見,南寧市居民對於教育文化消費指數的投入,佔據南寧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的比例相對較高,本地居民對於教育投入非常重視。

2、教育培訓機構的市場開拓方式

在廣西南寧,各教育培訓機構開拓市場的方式主要有特價班和成立招生團隊。作為營銷策略,做特價班主要是進行引流,第一年是不贏利的。特價班的收費方面,有99元、1元和免費等幾種模式,學生通過低價或免費的形式可以學一學期,第二學期需按照正常價格進行收費,競爭非常激烈。

桃李園教育東葛校區的學科負責人劉老師介紹:「桃李園的特價班主要放在小學入口一、二、三年級,為機構小升初的特色升學項目輔導做準備」。不僅是桃李園,選擇一個學齡段,低價引流,是南寧各個機構招生引流的慣常做法,有的機構甚至小學學科全是特價班,初中再說。目前在南寧只要有招生動作的教育培訓機構,基本上都是特價班,2020年5月底6月初,南寧新東方新成立了8家分校,暑假招生模式80%都是採用的特價班的模式來進行引流。特價班的班級容量方面,2018年特價班開始的時候,每個班都會達到10人以上。效果上,2018年、2019年,南寧做特價班的效果是最好的。現在,隨著家長的教育意識增強,有部分的特價班教學效果不明顯,特價班的報班效果也開始減弱。慢慢的,現在大的教育培訓機構還是在用特價班來開拓市場,小機構基本上就不做了。

招生團隊的形式主要包括地推上門拜訪、公開課、留客、轉換等模式。招生團隊收的都是正價班。但相比於做特價班,做招生團隊的好處是教育培訓學校可以最低淨賺10%以上的營收額。因此,在南寧的市場開拓方式上,招生團隊成立,也是各個教育培訓學校非常重要的一種市場開拓手段。

3、外來巨頭和本土的競爭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教育意識的增強,目前南寧市的教育機構已形成頭部效應,其中,本地巨頭的代表有桃李園、新舟、東方益學、領路、金太陽,外來巨頭的代表有新東方和學而思。

作為外來巨頭的代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東方學校發展壯大而來,是一家集教育培訓、教育產品研發、教育服務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育科技集團。南寧市新東方培訓學校隸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是新東方集團直接管理的直營分校,成立於2008年,依託於新東方集團強大的教研實力和完善的教師培訓體系。目前共有教職員工500人,教師平均年齡27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到90%。在南寧新東方,職能崗位員工周末雙休,每天7.5小時工作時間,教師崗位員工主要上課時間集中於周末兩天,教研時間每周兩到三天,具體參照每季度課程計劃,每周休息兩天。K12教師薪資6000—8000元。新東方有些班是25-30個人,每名老師最大限度能帶200名學生。

截至2020年6月,新東方先後在南寧市共開設了25家分校,其中包括舊校區幼師校區、桃園校區、天桃校區、民族大道校區、三美校區、匯春校區、金湖校區、鳳翔校區、華潤校區、西大校區、魯班校區、廣源魯班校區、雲景校區、翡翠園校區、桂雅校區、霖峰壹號校區、望園校區等17個綜合校區。2020年5月30日—6月7日開設的新校區,東葛校區、廣園校區、魯班新校區、北湖校區、霖峰校區、高新校區、人民路校區、北湖優活校區。

新東方在南寧經營較好,第一,用戶在選擇產品時會看品牌;第二,教學上比較成體系。從今年來看,新東方整體的開店速度非常強勢,最近開設了號稱南寧最大的校區,預計3000平,南寧新東方校點布局已達25個,總體而言,新東方在南寧的很多校點還比較空,目前學員規模達1.3萬—1.5萬。此外,南寧新東方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所有的年級所有的客戶都做了低價班,進行引流。

學而思2018年入駐南寧,目前僅一家學校,在南寧市興寧區新民路59號太陽廣場二層。南寧學而思有教室20多間,教師11人,學生400多人。所有業務都是雙師課程,全部為小班課,每個班25人。業務主要包括小學和初中,其中小學主要以數學為主,初中以數學和物理為主。每個年級的課程包括三個體系,優秀體系、校優體系和創新體系,其中創新體系是最難的,一年舉辦兩次選拔,全國統一,選拔通過才能入學學習;校優體系則是比較貼近校內的。課程收費上,一次課2小時,180元,其中暑假班有10次課,一門學科1800元,秋季班15次課,每次課2小時,一門學科2700元。

根據學而思課程顧問王雪老師(化名)介紹,與南寧本地的其他頭部機構相比,學而思的課程在價格和課程上呈現了兩點不同:第一,學而思的課程,與本地頭部機構相比貴1000元;第二,學而思的課程全部為小班課,雙師課程,每個班25人。學生通過學前考試,即可入班學習。

相比於新東方等入駐南寧的外來巨頭,作為本土機構,新舟教育選擇的是差異化的競爭,例如,初中會專門設置一些針對本土的名校班,針對西大附中和三美中學的,打法上主要是學習內容上的針對性。同時,新舟會選擇打造有溫度的活動和市場,進行招生引流,與新東方劃分不一樣的客戶群體。南寧新舟教育業務負責人彭總說:「新舟教育的對標不是新東方、學而思等外來巨頭,我們對標的是別的機構有,但是我們沒有的,例如東方益學10萬+的線上粉絲運營,是我們想要提高來擴大學生招生規模的」。

面對外來巨頭,桃李園等本地機構主要是進行教材改革,對教材進行了核心調整,通過家長在不同階段對孩子的需求,對教學產品進行研發,服務大班課,完成基本的課外輔導與授課。同時,機構會組織每日一練,根據孩子做題,來進行個性化補充和小視頻的講解,給予孩子長期的學習建議。同時,在大的戰略方式上,桃李園用加盟店和直營店相結合的方式,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同時向縣級地區進行市場下沉。

四、當地教培行業角色畫像分析

1、教師畫像:教育師範類本科超6成,薪資差異化明顯

在南寧的1600所教育培訓學校中,教師的平均年齡以26-28歲為主,平均教齡在3年以內。一周授課時長平均為10小時,一個月40小時。每位教師平均帶班4-5個,教師的男女比例為3:7,其中,本科畢業的教師比例能夠達到60-70%,教育師範類背景的教師佔比60-70%。

教師的工資包括底薪、課時費和獎金。在薪資方面,南寧市大型教育機構的教師最高可拿2萬,平均薪資5000-6000元;中等規模的機構,教師的平均薪資5000-10000元,小型機構的平均薪資3000-5000元。

在課外補習的費用上,在南寧,小學班課是40-80元/小時,一對一課程130-160元/小時;初中班課是60-80元/小時,一對一課程150-180元/小時;高中班課為70-90元/小時,一對一課程170-200元/小時。

2、家長畫像:80、90後為主,學歷高且重視教育投入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南寧教育培訓行業的家長群體開始從上一個時代往下一個時代切入。家長由原來的年齡大、學歷低向年齡小、學歷高的特徵轉換,其中主要以80、90後為主。本科學歷的家長佔到60%—70%,參培率方面,不同時代的家長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之前的家長參培率可能只有30%左右 ,但80後的家長,參培率上升到了60%-70%。在職業上,家長職業佔比最高的是公務員,其次是公司高管、私企業主、白領和事業單位。目前,南寧的教育培訓行業中,家長的平均薪資為4000~5000元,每月家長用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可達1000元-3000元。

不同的家長類型,選擇課程時考慮的因素是不一樣的。公務員家庭的學生,在報課時,家長最看重的是教學質量,普通家庭的學生,在報課時,價格導向偏多。此外,不同地區的家長,在選擇不同產品時,考慮的因素也會存在不同。在青秀區家長的教育意識更強,在選擇產品時,主要看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是否能幫助學生提高分數;西鄉塘區作為比較成熟的教培圈,在選擇產品時,家長會綜合評估品牌、價格和教學質量;其他如壯錦區或教育意識相對較弱的地區,在選擇教育產品時,家長會更看重價格。

每一個區域在選擇教育產品時,需求都會不一樣。但是總體而言,家長們最看重的還是教學質量、品牌和價格。根據新舟教育調研本地家長的問卷顯示,在南寧當地,教育意識比較強的區域,90%的家長願意支付超出他們支付能力的教育費用,費用的支出主要看教師能是否幫助學生提高分數。

3、學生畫像:參培率高,英語報班佔比9成

目前,南寧的教育培訓行業處於一個增量市場,很多機構都非常看好,大型的品牌也在陸續入駐。在南寧市,教育培訓行業比較成熟、教育意識較強的青秀區和西鄉塘區參培率可達60%—70%。其他區域的參培率會低5%—10%。其中,參與培訓最多的是小學,本地家長非常重視小升初教育。

在參與培訓輔導的費用方面,不同年級的費用是不同的。小學一年需要13000元左右;中學一年需要20000元以上;高中一年需要的費用更高,主要以一對一為主。其中,學生一年報名一門課程的費用為5000—6000元,平均每位學生報班科目為2.5科。

在南寧的教育培訓機構中,不同學科的報班佔據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其中英語科目的報班佔比可達90%;數學科目的報班佔比可達70%;語文科目的報班佔比可達30%。其中理科佔比15%-20%。課程方面主要包括一對一、一對多和班課,有正價班和特價班。教師方面,有名師和普通教師的輔導。

在名校的認知上,初中的認知度比小學高,教育意識強的地區比教育意識較弱的地區認知高。其中,小學階段,學生對於名校的認知主要源於家長,學生本身的認知相對比較低。在南寧,家長外出的比例佔據了40%,學生主要由爺爺奶奶等監護人看管。市區的學生以走讀為主,縣區的學生以寄宿為主,學生一周回去一次。

4、校長畫像:教育類背景佔6成,品牌和教研成管理重點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從戰略層面來看,教育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行業認可。房地產、基礎建設行業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教育培訓行業。在南寧市的教育培訓行業中,校長是教育背景出身的佔比可達62.5%;校長是私企業主的佔比達25%;校長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出身的佔比達12.5%。

在學歷方面,由於大多校長70後偏多,校長是大專本科的居多,佔比70%,校長是大專以下的佔比30%。其中,校長的男女比例為3:7。

此外,在南寧教培圈,不同的校長在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痛點。大型的教育培訓機構經營和管理的痛點主要在於校區學生規模的擴大、品牌的升級和教研產品的迭代升級能滿足家長的需求;中小型的教育機構經營和管理的痛點主要在於能招到好老師,加強老師的管理、增強教學和教研產品的研發能力以及學生的留存問題。

作為南寧典型的中小機構代表,好享學教育培訓學校校長黃國延表示,作為培訓機構,他最關注的問題是教研,有教研才有口碑,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第二是薪酬制度和個人的晉升機制。他說,好的教研讓學生滿意,完善的薪酬制度讓教師滿意,這是教培企業非常重視的兩方面。

與中小機構不同,大型頭部機構紛紛在擴大市場規模,開設分店,往縣域下沉。桃李園的加盟店和直營店需要統一管理,未來將繼續擴大加盟範圍,增強品牌效應;新東方快速擴張,在南寧開設25家分校,13000-15000的學生規模,直接問題是學生規模與校區規模相匹配,校區滿員是目前較為迫切的;成立兩年的新舟教育業務負責人彭總表示,今年最大的目標是擴分校,要將新舟教育做成萬人校,擴大線上粉絲,學習線上運營招生技巧。各教育培訓學校,都在通過解決各自的問題,在南寧市場上搶佔一席之地,提高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口碑和影響力。

五、頭部企業的調研

1、桃李園教育

(1)公司簡介

廣西南寧桃李園教育培訓學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3月,總校區位於廣西南寧西鄉塘區魯班路89號。學校擁有20多個校區,分布在南寧,柳州,桂林,崇左,扶綏,上思,岑溪,蘋果,天等,梧州,賓陽等地區。學校著力於中小學個性化教育研究和培訓,是獲得南寧市工商局批准成立的教育諮詢機構。

(2)發展歷程

作為廣西本土大型個性化教育輔導機構,桃李園在廣西南寧已經成立12年,業務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公司在創立的過程中分為兩個事業部,精品班事業部和一對一事業部。公司從一對一開始做起,2017年開始設立精品班事業部。目前公司有20多家校區,其中直營店11家,加盟店10多家,是廣西南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教育培訓機構。小升初業務是桃李園教育最有名的,主要是五六年級的學生比較多,在職教職工人數達700餘人,共教育學生數十萬人。根據桃李園教學負責人劉老師介紹,家長們在選擇課程的過程中,最看重的是教學、服務和品牌。

(3)學生規模

目前桃李園有2萬多的學生規模。其中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業務板塊,主要是以小學和初中為主。小學開設三、四、五、六年級的教培輔導比較多,在南寧桃李園東葛路校區,六年級學生佔該分校人數的40%;初中主要是數理化科目;高中主要是高中數學、英語、物理和化學。疫情期間的續班率接近70%。

(4)擴張模式

桃李園現在有20多家分校區,其中直營店11家,加盟店10多家。近兩年,公司的重點是開拓加盟校和經營直營校區。選擇加盟校,第一是為了擴大品牌,第二是把最好的教育資源下放到縣,在南寧,縣教育資源非常稀缺,在市區補課往返時間長,因此,選擇在縣開設加盟店。今後會加快本土化的教研、加大校招力度。

教師管理的獨到之處在於,分配在加盟校的老師周末上課,周中教研時間總部統一管理。加盟校的老師會回歸到總部,與總部老師一起進行備課、磨課,討論教研、教學。星期一統一休息,星期二至星期日,統一待崗。其中,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教師統一教研,周五回到校區,周末上課。

(5)盈利模式

目前,桃李園教育的營收額中,一對一和班課的比例各佔一半。為了招生引流,南寧大多數本地培訓機構會打造各式低價班,即通過免費、1元、99元等低價的報班方式學習,讓學生在下一個學期正價購買課程。桃李園東葛校區的莫校長介紹:「桃李園的低價班主要是低年級,小學二、三年級比較多,在引流方面,2017年正價續班達50%,2018年正價續班達40%多。」

(6)班型設置

在班型設置上,桃李園主要有精品班、一對一、一對多三類班級。其中一對多主要包括一對二、一對三和一對六。以小組課的形式授課,精品班以大班教學為主,大班人數在15-20人左右。針對本土,桃李園最大的優勢是小升初,五六年級的學生,學生生源主要是通過口碑轉介紹而來,對本土的學情和考情比較了解。

2、東方益學

(1)公司簡介

東方益學教育是經教育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中小學課外教育機構,培訓對象為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培訓科目涵蓋語、數、英、物、化等學科,專注於「一對一個性化輔導」和8-15人超小精品班,秉承「快樂學習,高效學習」的教育理念,為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提供全科個性化學習培訓。

(2)發展歷程

東方益學教育(廣西東方益學教育集團)成立於2010年,2012年在南寧成立分公司,之前總部在桂林,目前總部搬遷到廣西南寧,是一家以提供小學、中學一站式綜合學習平臺為主導的教育培訓學校。截止2020年,東方益學教育集團在南寧、柳州、桂林、佛山等城市擁有28個教學中心,其中在南寧市有16家分公司,目前有在職老師780人,大學本科學歷佔比100%。

(3)學生規模

在南寧市,東方益學有學生15000人左右,其中初中的學生人數是小學的4-5倍,與公司的主要業務相對應。

(4)擴張模式

截止2020年,東方益學教育集團在南寧、柳州、桂林、佛山等城市擁有28個教學中心,其中在南寧市有16家分公司。接下來,公司會將產品進行打磨,模式化後進行進一步擴張,其中包括縣級地區。根據東方益學的包老師介紹,在擴張模式上,東方益學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來進行推進:

第一,東方益學會往外進行學習,與好未來進行合作,打造廣西本土化的課程,將線上線下進行結合,學習經驗,資源共享,互利共存。

第二,作為南寧TOP3的教育培訓機構,東方益學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合伙人制度,即每名老師都有可能成為東方益學校區、分校區以及分業務部的合伙人,讓老師成為自己校區的老闆。成為合伙人的前提條件是將教師對業務部的貢獻程度來進行考核,對老師秉承不讓雷鋒吃虧的精神。目前,在南寧成立的16家公司,大部分的校長都是通過合伙人制度來選拔考核設立的。

(5)盈利模式

在招生引流方面,東方益學成立了專門的課程運營中心,類似於OMO,在線上,通過免費的形式讓學生體驗課程,學生體驗課程有成果後,再轉到線下班課上課。此外,五年前,東方益學就開始布局線上運營,目前有10萬+的線上粉絲量,線上口碑廣受好評。與此同時,和其他機構一樣,地推、續班和市場活動也是東方益學的常規引流方式。疫情期間,東方益學的平均續班率為60%-70%,在東方益學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比例可達60%多。

(6)班型設置

東方益學主要班型包括一對一、小班、微班和大班,其中以小班課為主,是一對一和微班的兩倍,每班20人。與桃李園、新舟等頭部機構打造小升初不同,東方益學初中的業務是小學的4—5倍,有自己獨立的教研團隊和師訓團隊進行本土教學研發。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是自主研發的本土化教材,是成體系的。

3、金太陽

(1)公司簡介

廣西金太陽教育機構推行全優精英教育,致力於培養孩子「全優」(作文好、奧數好、英語好),提升孩子「三力」(自信力、動力、能力),提高孩子「三商」(情商、逆商、財商),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全優精英。以「智能快速作文」為龍頭,拓展到智能快速數學·奧數、新概念英語、劍橋英語、中小學生各科同步輔導、書畫、舞蹈、繪畫等各科領域。

(2)發展歷程

廣西金太陽教育機構創辦於1996年,是一所集基礎教育研究、培訓、學校、幼兒園及軟體開發為一體的文化教育機構。設有南寧市金太陽教育培訓學校、南寧市金太陽實驗學校、南寧市金太陽實驗幼兒園。教育培訓分布在南寧、柳州、桂林、北海、崇左、上思等城市。現有教職員工500多人,是廣西規模較大,項目齊全的綜合類教育培訓機構。

(3)學生規模

每學期學員均達五千多名,在校教師有500多名,其中一級,高級教師佔75%以上,都經專業院校培訓並取得教師資格證,並且有著一批專業的奧杯教練員。

(4)擴張模式

金太陽主要是自己打造名師,目前在南寧有17家直營店,在市區、縣區和其他市有合作校,是一家全國性的連鎖店。

(5)盈利模式

在招生方面,金太陽一方面通過線上小程序和相關活動進行招生,另一方面,在線下,金太陽也通過了傳統渠道續班、地推、特價班等形式來招收新的生源。在線上小程序方面,學生可以先免費試聽課程,再通過金太陽小程序商城直接購買課程,課程的設置方面,包括線上課和線下課,正價班和低價班,學生和家長的選擇較為多元。在線下課程方面,特價班較多,目前暑假的招生主要是特價班,價格有0元、1元、49元、99元,形式有單獨購買和三人成團。

(6)班型設置

金太陽的輔導課程主要包括智能快速作文、智能數學、庭藝英語、各科同步輔導。在班型設置上,主要有班課和一對一。其中智能快速作文有預備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和創作班,智能數學主要包括小學各個學段的奧數的學習;庭藝英語的授課內容主要是《新概念英語》和《劍橋少兒英語》,小學段的學生和初中段的學生都可以學習。金太陽教育各科同步輔導分為「中小學個性化輔導」和「中小學各科同步輔導」。

4、新舟教育

(1)公司簡介

「新舟教育」品牌是總部授權南寧子舟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在廣西地區使用;是一家課外培優機構,致力於促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個體教育的四維一體化。2018年,將上海一線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資訊,引進南寧,為南寧學子提供學習資源。

自創立以來,已憑藉其多元化的授課模式、專業的教學態度,為逾數萬青少兒提供課外輔導、能力發展等課程,並榮獲2017年度知名教輔品牌」以及「2017中國品牌實力教育集團」。

(2)發展歷程

南寧新舟教育是2018年創辦的,總部在上海,在發展速度上,2018年-2019年發展的是最快的,2018年新舟教育從上海來到南寧,首開了三家校區,2019年發展比較緩慢,開了一家校區,濱湖校區。公司的策略主要是慢下腳步探索教學和教師服務埠。業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對一和班課。

(3)學生規模

在學生規模方面,新舟教育目前有8000多名學生,根據新舟教育業務負責人彭總介紹,小升初是新舟的強勢金牌項目,今年新舟的目標是做到萬人校,會在市區和縣級區域開設幾家分校,五六年級是新舟教育比較穩定的生源,同時根據這兩個年級,下沉到三、四年級,主要打造英語和數學學科,初中主要打造區域化的教研。

(4)擴張模式

在業務的發展上,除了在發展市區的業務外,目前,南寧新舟教育也在計劃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帶到南寧市的縣,選擇向南寧市的縣下沉市場,進行擴張,目前正在籌備運轉。縣的學生體量是市區的十分之一,主要開設班課的業務,開設數學單科為主,培養學生的專研精神。在招生模式上主要是採用的地面招生的方式,組建兼職團隊,輻射校區三公裡以內的居民小區,對居委會物業管理進行關係維護,通過物業帶來很多生源,目前已經在市區開設了4家分校,縣裡一家,接下來將再開三家縣級的分校。

(5)盈利模式

新舟教育主要靠續班和舉辦相關活動,做新生源。今年暑假新生源達20%,續班的80%。

(6)班型設置

新舟教育主要做中小學方面的業務,班型設置方面,有三類課程:一對一、一對六和班課。現在班課用的高思數學和高思語文,受疫情影響後,目前班課有2000多名學生,小學和初中的學生各佔一半,平均每個班13—14人。新舟教育的班級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用提高版的教材,強化版的教材和突破體系的教材,滿足不同班級基礎的學生需要。

未來,新舟的經營目標是做到萬人學生規模。現在的重點是發展班課,用班課來打造品牌。截至目前,續班率達到80%多,低價班續班率達50%,班課的服務體系和教學體系相對比較成體系了。

一對一課程方面,小學和初中的比例是7:3。「目前,在南寧雖然取消了小升初考試,但是好的學校仍會找機會招優秀的學生,學生通過輔導提升能夠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銜接初中,今後公司還是會把重心放在小學,初中班課每所學校的課程進度都不一樣,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課程需求,小升初的市場仍然活躍,佔據了南寧教育培訓市場的主體,」新舟教育校區埠負責人李潔瓊老師表示。

5、領路教育

(1)公司簡介

領路集團,創辦於2009年,總部位於中國長沙,是一家全國性綜合教育科技公司。集團業務包括英語培訓、中小學全科輔導、教育企業管理培訓與諮詢、在線教育、國內外遊學、品牌策劃與推廣等,旗下擁有領路教育、求漁學院等多個子品牌。

(2)發展歷程

南寧市領路教育成立於2009年,做小學業務發家,從英語起步,主要業務包括英語培訓,中小學全科輔導,在線教育等。在年級上,目前的重心主要是小學和初中,高中課業繁重,學生輔導的相對較少,教師薪資平均6000-8000之間。目前在南寧有9家分校。

(3)學生規模

目前,領路教育在整個南寧區域有18000名學生規模,小學生佔到了約三分之二,中學生佔到了約三分之一,高中生佔據的比例相對比較少。

(4)擴張模式

在擴張模式上,領路教育主要是通過將總部湖南長沙的優質教研進行複製,在廣西進行推廣,目前在南寧有9家分店,學生18000人左右。

(5)盈利模式

領路教育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續班、拓展新生源和開設新的分校區。學費方面,初中生暑假班1700-1800元/科,小學生1900元/科,在暑假一共是15次課,每次課2小時,與學校每學期有多少周是一樣的。

(6)班型設置

領路教育的班型主要包括一對一、一對多和班課,其中主要以班課為主,少部分一對一。領路教育的李老師表示,班型設置上,領路教育的一對一主要是針對基礎相對較差,自覺性較弱的學生;一對多主要是學生自己組合;班課分為常規班和培優班,常規班學習的內容是比較基礎的知識點,培優班主要是強化和提高,進度更快,教師授課內容相對更難。班課人數20個人左右,輔導的課程與學生在校內學習的課程內容同步。

6、新東方

(1)公司簡介

南寧市新東方教育培訓學校是新東方集團直接管理的直營分校,是經南寧市教育部門批准成立的正規培訓機構。成立於2008年,累計培訓學員超過40萬人次。目前共有教職員工500人,教師平均年齡27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到90%。新東方南寧學校培訓課程覆蓋幼兒、小學全科、中學全科、雅思、託福、SAT、GRE、GMAT、成人口語、考研、四六級等課程。

南寧新東方學校,職能崗位員工周末雙休,每天7.5小時工作時間,教師崗位員工主要上課時間集中於周末兩天,教研時間每周兩到三天,具體參照每季度課程計劃,每周休息兩天。K12教師薪資6000—8000元。新東方有些班是25-30個人,每名老師最大限度能帶200名學生。

(2)發展歷程

南寧市新東方教育培訓學校隸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成立於2008年,依託新東方集團的教研和教師培訓體系,先後在南寧市共開設了幼師校區、桃園校區、天桃校區、民族大道校區、三美校區、匯春校區、金湖校區、鳳翔校區、華潤校區、西大校區、魯班校區、廣源魯班校區、雲景校區、翡翠園校區、桂雅校區、霖峰壹號校區、望園校區等17個綜合校區。2020年5月30日—6月7日,東葛校區、廣園校區、魯班新校區、北湖校區、霖峰校區、高新校區、人民路校區、北湖優活校區,新東方在南寧市又新開了8大校區,截至目前,新東方在南寧共創辦了25家校區。

南寧新東方學校目前共有教職員工500人,平均年齡27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到90%。在南寧新東方,職能崗位員工周末雙休,每天7.5小時工作時間,教師崗位員工主要上課時間集中於周末兩天,教研時間每周兩到三天,具體參照每季度課程計劃,每周休息兩天。K12教師薪資6000—8000元。

(3)學生規模

截止2020年6月,新東方已在南寧開設25家分校,總學生規模達13000—15000人左右。在K12領域,主要以做小學和初中為主,高中相對較少。同時,新東風在南寧的校區小學和初中大多是分開的,少部分兼有中學和小學。例如,新東方南寧天桃校區主要是做小學的輔導,南寧新東方桃園校區主要是做初中為主。

(4)擴張模式

從今年來看,新東方在南寧市整體的開店速度非常強勢,最近開設了號稱南寧最大的校區,預計3000平,同時,2020年5月30日—6月7日,東葛校區、廣園校區、魯班新校區、北湖校區、霖峰校區、高新校區、人民路校區、北湖優活校區,新東方在南寧市又新開了8大校區,南寧新東方將完成25個校點的布局。

總體而言,南寧新東方目前只是將校點開設出去了,但新東方在南寧的很多校點仍比較空。此外,南寧新東方的業務覆蓋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K12教育全覆蓋,在課程方面,新東方所有年級的課程都做了低價班進行引流。

(5)盈利模式

目前,南寧新東方無論是2020年5月底6月初新開設的8家分店,還是其他已經建好的分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所有的年級所有的客戶,南寧新東方主要的盈利模式採取的是做低價班進行引流,增加新生源,獲得盈利。

(6)班型設置

目前南寧新東方的課程設置主要包括一對一和班課、其中以大型班課為主,佔比90%,一對一佔比10%。

六、南寧教培行業前景預測

1、機遇和挑戰

(1)優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的教育意識增強。

競爭激烈,學生的參培率高。

經濟發展較快,居民購買能力較強。

房租、工資等企業擴張成本低,便於企業快速發展擴張。

(2)劣勢

缺乏大型領先的教培上市企業做帶頭示範作用。

對技術不敏感,缺乏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

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縣級等更大市場開拓較慢。

(3)機會

北京上海的技術服務下沉,帶來技術機遇。

本土教培機構存在快速擴展發展的機會。

家長教育意識強,學生參培率高。

學生家長具有教育輔導消費習慣,消費能力被驗證。

(4)威脅

新東方、學而思等全國性教育巨頭入場。

當地本土教育的崛起和擴張。

其他替代性教育產品和服務出現。

1)優勢+機會

利用南寧當地成熟的教培行業經驗和資源,大型教育機構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加強教研和教學,在市區內擴張的同時,注意縣級地區的市場下沉,加強渠道建設。

2)優勢+威脅

一方面,教培機構可以加強本土教研的研發,定製化教培輔導學生,有效提升成績;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陷入既有的成熟套路模式,注意教培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將兩者相結合,規範個性發展。

3)劣勢+機會

南寧的教培行業可以適當地向人口規模較大的縣級地區擴張,加強品牌定位,注重品牌升級,形成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利用新技術解決教師匱乏的問題,利用新營銷解決招生獲客問題。

4)劣勢+威脅

教培機構需根據自身發展特點,注重中小學教育制度、教育課程和教材變化的

相關焦點

  • 惠州教培行業報告:鵝城,外來巨頭的「噩夢」
    惠州是我們區域深耕小組的第四站,這裡有一半的人口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流動性強;本地機構並不把新東方、學而思當作競爭對手;惠州的參培率較高,但整體的教培發展較緩慢。未來,惠州的教培市場如何?各機構的擴張趨勢怎樣?通過調研,我們輸出了這份12561字的行業報告。
  • 重慶教培行業報告:被外來巨頭裹挾的115億級潛在市場
    作為行業中人,我們總想為大家做點兒什麼,為此,我們啟動【全國教培行業調研項目】,從第三方視角出發,以城市為單位,通過實地調研、機構走訪、觀察剖析等形式,從當地教培行業發展環境、市場競爭、角色畫像、頭部企業調研、前景預測等角度,為你構建一座座鮮活的城市教培生態,希望能給教培行業中的你帶來啟發和思考。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重慶。
  • 許昌教培「圍城」:外來巨頭進不去,本土機構想出來
    總面積499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500萬的人口,僅有的2區、2市、2縣的轄區上,孕育著火熱的教培市場。50%的參培率、異常聚焦的理科培訓氛圍、年均1萬的培訓支出……無不吸引著本土豪強和外來巨頭的垂涎,但一反常態的是外來巨頭在這座三線城市進而不得,本土機構卻想著走出去。 那麼,到底許昌教培競爭生態如何?
  • 台州教培調研報告:「巨獸」奇襲,本土機構攔不住了
    儘管區域發展失衡,但面對77.15%的參培率、85.8億潛在空間的教培市場,本地教培機構再怎麼競爭廝殺,最終受益者要麼是台州本土機構,要麼就是浙江省內的本土豪強,都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買賣。 去年,這一格局被學而思新東方打破,教培領域的「狼」來了。
  • 巨頭下沉:教培行業做「慢生意」的時代過去了
    · 時至今日,再不是原來的時候了,教培行業做「慢生意」的時代已經過去。 · 巨頭下沉進程遇阻,在這段時間裡本地化機構該如何思考與布局? 巨頭開始下沉,本地化機構被動應戰 河南省某地級市的一個普通夜晚。
  • k12 教育市場:2020最值得關注的5個進展
    好未來2020財年的營收達32.73億美元(其中約有23%來自k12網課),逼近新東方。好未來服務付費學生人次達300萬。也受到線上業務大力投入的廣告成本,好未來財年利潤為虧損,這打破了它多年盈利的經營模型。中小機構在疫情下的脆弱,直接體現在線下教培機構的倒閉上。今年以來已經不乏「暴雷、跑路」的k12培訓機構事件,這還直接加速了政策層面對培訓機構預收費模式的監管到來。
  • 西安教培報告:搖號政策後,小學段培訓市場內卷?
    3.營銷團隊 走訪發現,西安無論是本土大機構還是外來巨頭,都設有自身專屬、專業的市場營銷團隊,儘管當前家長對營銷路數反映疲軟,但卻是市場已經驗證過的路徑。 教培市場分析一、教培市場:競爭「慘烈」且有「攪局者」,外來巨頭衝擊強勁 走訪可得,當下的西安教培市場總體呈現3大特點: 1.市場競爭「慘烈」 近年來,西安家長的培訓意識不斷增強,據當地一些校長和行業內人士預估,「當前西安的孩子基本都補習,參培率達不到100%
  • 金華教培調研報告:教培巨擘折戟,沒有一個本土機構是無辜的
    很多教育品牌準備開拓浙江市場時,往往都會選擇金華作為第一站,比如剛進入浙江市場不久的樂樂輕課今年6月份也開始做金華市場。我們發現了這個有意思的現象,於是去當地走訪了一些教育機構輸出了一份金華市教培行業全局報告。 金華雖為三線城市,但因其地域優勢,整體經濟水平不亞於一線城市,地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遠高於其他同級別城市。
  • 半月談|市場自淨?教培機構一年關停超萬家
    近期,上海警方調查發現,號稱擁有強大資方背景的許某等人,從2018年10月以來,以教育綜合體名義,在市場上尋找經營困難或急於轉手的教培機構,累計收購上海10多家教培機構的30多家門店,圈錢跑路。此外,有的教培機構打著分期交費減輕學費壓力的名義,誘導學員辦理分期貸款。「我們都沒想到像韋博這麼大的培訓機構也會跑路。」
  • 教培機構攻略一:80%從業人員都誤解的教培行業,其本質是什麼?
    國家教育的出發點是這樣的:保證所有的孩子得到同樣的教育,教學效率要為社會公平讓步,而教培行業內的機構的本質是:踏踏實實把分層教學做好,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才是立足根本!而且,教培行業其它的服務行業不同,教培行業是一個既重視體驗又重視結果的行業,這導致這個行業既有情感黏性又有邏輯黏性。
  • 教培機構攻略二:教培行業究竟是教育行業,還是服務行業?
    一位從事教培行業多年的楊老師和其妹妹聊天時,他妹妹說:「你也算半個教育行業的人了,對疫情的影響有什麼看法?」,當時,這位楊老師就蒙了,半個?楊老師做教培機構比他妹妹當老師時間都要久,為何在其妹妹眼裡只算半個教育人?
  • 南昌教培行業報告:百萬學生存量、多方覬覦,誰會是最後贏家?
    為了區域數據豐富性,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南昌市是我們的第1站,我們走訪了當地20+家機構、10+所公立校周邊,與超過100位校長、校區負責人、學科負責人、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交流。
  • 南昌教培行業報告:百萬學生存量,多方覬覦,誰會是最後贏家?
    從宏觀來看,教培行業全局數據已較豐富,但區域性數據尚不完整。為了區域數據豐富性,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南昌市是我們的第1站,我們走訪了當地20+家機構、10+所公立校周邊,與超過100位校長、校區負責人、學科負責人、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交流。
  • 教培行業蓬勃發展,K12賽道劍指萬億規模
    來源:校長邦,作者:無限 編者按: 教培行業始終是消費領域不變的剛需,仍然是前景可期、前途無量的藍海市場! 教培行業的生存趨勢越來越艱難,但是行業整體發展仍是樂觀向上。
  • 蘇州教培報告:江蘇最有錢的城市,半數學生上不了高中
    教培行業前景分析一、優勢和劣勢1.優勢·蘇州是江蘇省經濟、人口No.1,教培行業發展後勁足;·教育資源區域分布相對均衡,利於教培行業的持續發展;·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教育支出的不斷攀升,為教培行業發展提供溫床;·蘇州普高率較低,教育焦慮加劇,倒逼教培市場需求逐漸清晰
  • 教培機構攻略十九:行業競爭已白熱化階段,校長如何盈利升級?
    教培行業發展到2020年下半年,相信大部分校長都已經深深被以下問題所困擾: 1、老生留不住,新生招不來,招生問題嚴峻。 2、教培師資人才持續匱乏,加上教師資格證,稀缺無人選。 3、核心競爭力不足,無法持續盈利。
  • 新高考改革,下沉市場崛起:未來十年的教培風口在哪?
    而當下深耕高考教培市場的教育機構不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家長、學生尋找優質高考培訓機構的訴求強烈。有人算了一筆帳:二三線城市高中1對1課外輔導,平均消費是每小時200--300元,整個高中生涯輔導費需要10萬+元。
  • 2020教培行業城市回憶錄|南京教培機構都遭遇了什麼?
    編者按:2020年是教培行業歷史上特殊的一年,從年初開始,整個行業從疫情重擊、突然停擺,到漫長極夜、祈求曙光,再到逐漸回暖、行業復甦。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年末階段,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站立在年末,回首這一整年教培行業的奮鬥歷程,實在有太多經歷想要去講述。通過訪談與整理,我們收集著不同城市、不同機構、不同從業者們的故事。
  • 利瑪竇黃平:現在是擴張的好機會,明年是線下教培大年
    整理 | 教培校長參考 郭之禎原創 | 教培參考 X 伯索雲學堂1、政府對教培行業的監管,只會加強,不會減少,並且會越來越嚴。以下為黃平演講分享內容,經《教培校長參考》整理編輯。01教培行業巨變,但線上不可能取代線下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線下教培未來三年演變的觀察和思考。
  • 疫情後洗牌的教培行業,新的格局趨勢是什麼?
    教育培訓在中國一直是剛需型的市場,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從資料來看到,教培行業一直是熱點話題:  2015年,教育行業O2O爆發,近八百家平臺廝殺  2018年,網際網路融合的教育行業試圖挑戰傳統教培行業,但並未發生本質改變。  今年的疫情可能是學而思和新東方這樣的巨頭向海外擴張的好時機;而中小企業可能還沒有擺脫困境,將面臨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的局面。  從表面上看,這場疫情加速了網絡教育企業的發展,並引發了線下機構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