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催生企業新機會,太庫科技CEO談疫情危機下的線上轉型

2020-12-22 中華網

真正難的企業,可能悄悄就死掉了。

繼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發聲5天獲得4.3億銀行授信後,昨夜,前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寫了一篇文章刷屏。

有創業者站出來感慨,「出來哭窮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其實真正的小微企業,如果扛不住了,基本什麼也不會說,默默的就關門了事。」

那一位位還沒發聲的老闆們,不是不苦,而是他們很明白,「有問題的是大環境大氣候,瘟疫不過雪上加霜,短期措施不可能把冬天變成春天。」

是啊,人們期盼著「春天的故事」,但眼下最迫切的是活下去,活到市場開放,現金流好轉的那一天。

不想死,那麼就只能自救。

一片哀嚎之下,企業該如何自救?在已經來臨的裁員潮中,個人又該如何自救?

2月10日,投中網與PropTech研習社舉辦的第三期線上Vtalk沙龍,聚焦黑天鵝事件裡的中小企業,探討他們的自救之道。

本期沙龍,我們邀請到了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太庫科技全球CEO唐亮,58科創集團董事長吳闊共話中小企業紓困之道。

對於最為敏感的「裁員」話題,毛大慶沒有迴避,直言裁員也要有方法論,「裁員並不是一個新玩意,但是不可裁了以後把自己給裁殘了。」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共同困境——不開工就沒有現金流,吳闊建議「在危機的面前,還是把原有的存量客戶放到第一位去做,聚焦老客戶,活下來才是王道。」

更重要的是:不管復不復工,都不能停止思考。

談裁員&復工:

不復工也不能停止思考

切記不可裁員把自己裁殘

復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宣布減員500人,K歌之王宣布破產。

談及裁員,毛大慶表示,無論是什麼行業,裁員都是一個非常基礎的做法。

「我並不排斥裁員,但裁員這件事要有一定的邏輯和考量。裁員並不是什麼新的玩意,在經濟退縮時,可能大家都要在人力成本上去做一些節省,但是切記不可裁員把自己裁殘。」毛大慶稱。

58科創集團董事長吳闊主張企業應有內生淘汰機制,針對疫情大規模裁員不可取。當然,「如果實在是資金不夠的話,你沒辦法,還是得優化,要不然公司活不下去。」

那什麼樣的員工容易成為被裁的對象?

毛大慶表示,有專業能力的人,在崗位上能幹實事的人,一專多能的人,無論是在創業公司、上市公司還是大公司,這三類人永遠都是被大家所需要的。

截至2月10日,全國近七成的城市已經允許開工。然而,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復工還差很遠。

吳闊呼籲企業儘快積極復工,否則得不償失。「時間不等人,已經立春了,馬上就到夏天了,如果你還在家裡省半個月的工資,以調假的方式,最後這個市場的機會沒有了。」

那等待覆工期間,中小企業可以著手做哪些準備?

毛大慶表示,不復工或者局部復工的期間,大家不能停止思考,要做好復工以後快速恢復的準備。

在毛大慶看來,在疫情期間企業可以從三個方面自我審視:一是成本節省,最大極限降低到什麼程度;二是人力或職能部門是否過於臃腫,可以再瘦身;三是再提高運營效率,即在生意相對清淡的過程裡,做好練兵的工作等。

「早晚讀書」創始人李國強近日也發布內部信稱,「居家是對抗疫的貢獻,但中小企業活下去才是對社會的貢獻。」疫情之下,中小企業要如何活下去?

談「自救」:

現金撐不過半年

亟需開啟緊急節流自救

中小企業「自救」其實最簡單來講無非就四個字,開源節流。

「開源」,即業務轉型,改善企業自身造血能力,加強融資能力,拓展銀行授信,求助股東等;「節流」即控制現金流,嘗試「慢付快收」等。

上述手段無一不是為了增加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量。而現金流,是中小企業經營的命脈。

吳闊表示,在疫情危機下,創業公司控制現金流很重要,現金流的管理是保證企業能夠活下去的重中之重。公司需要根據疫情的情況調整公司經營目標,儘量做到收入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如果現有的現金活不過半年的話,建議大家都可以開啟緊急的節流自救措施。

節流方面,吳闊建議暫時擱置從0到1的創新業務,危機面前還是把原有的存量客戶放到第一位去做,聚焦老客戶,活下來才是王道。

唐亮表示,從現金流的角度,企業可以嘗試延期的支付,各種折讓的出貨,各種減支,在「慢付」之外可以有「快收」,有低價的回收、賣掉應收、求助股東、增加投資等。

開源方面,毛大慶表示優客工場年初推出了「Together,Stronger」合伙人計劃,旨在承接市場上經營困難的單體項目,目前思微聯合辦公(坂田店)已經納入優客工場版圖。

「我們也預計災情過後有一些中小的聯合辦公,包括一些孵化器可能也是獨木難撐,我們願意通過我們品牌平臺在各城市發展更多的合伙人,讓大家加入到平臺上,一起來抱團取暖。」毛大慶稱。

站在開源的角度,唐亮認為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揮靈活機動的優勢,有很多顛覆式的創新往往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

除了企業想盡辦法開源節流,目前各地政府推出的政策對於企業來說管用嗎?

昨夜發文叫苦的前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稱,目前出臺的政策對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基本沒什麼作用。那麼沙龍現場的三位嘉賓如何看待呢?

談紓困政策:

扶持力度空前

落實還需時間

毛大慶表示,這次紓困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出臺速度之快,確實也是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但現在感覺這些政策還是存在著一些實操和落地的問題。

毛大慶認為,推遲、減免稅收對緩解今天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沒有直接作用,五險一金遞延可以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產生一些作用。同時,地方上現在執行的力度還是比較低,雖然有政策出臺,但一些部門沒有得到明確的指示,在執行上尚有待落地。

至於企業的房租成本減免,目前給到的政策是減免一個月或者幾周。但從上遊對於下遊的影響,在疫情過後,實際上產業恢復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現在如果說是減免一個月或者幾周,實際上是難以解決企業真實的困難。

此外,無抵押物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獲得新增貸款額度的能力還是比較弱,這些在執行落地上,恐怕還不像我們在文件上看見那樣的快。

但毛大慶對目前存在的問題也表示理解,「這些新政出來時間都比較低短,也比較倉促,真正執行落實到企業身上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太庫科技全球CEO唐亮則表示,從各地陸續出臺的減負措施來看,更多的還是針對普通的中小企業,對於孵化器行業特別關注的科技創新類企業的針對性還不夠高。

唐亮呼籲各地政府有針對性的扶持科創企業。

唐亮認為,科創企業本身是輕資產、缺少抵押,關於貸款、關於流動性等相關的政策支持,不一定能起到效果。而這些科創企業,他們未來對於中國的產業升級會起到非常重大的一個作用。在股權投資市場處在寒冬的情況下,科創企業面臨的情況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人們常說危中有機,實體經濟也是如此。在此次疫情中,哪些企業反而發現了一些新的機會?此次疫情催生的新機會和17年前非典時期有何不同?

談新機會:

危中取機

線上轉型或許是一條出路

太庫科技全球CEO唐亮表示,在疫情場景下,人們必須要減少線下接觸,所以帶來了一系列的非接觸場景下的需求。

唐亮稱,回憶上一次2003年SARS之後就有電商,以及一些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這一次的疫情之後,有更多的線上服務業迎來新的機會,比如說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的價值在新的場景上得到了放大,再藉助這一次疫情能夠更快的被市場所接受。

「這兩次也有明顯的差別的,從體驗的要求上來講,電商比線上協作要容易很多,當時可能注重的是價格和品類的豐富。 現在則更注重於效率和體驗,對於非接觸式的場景本身還有很多的體驗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 唐亮稱。

毛大慶則認為,這次疫情以後,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都會發生一些比較大的變化,包括人們更在意公共安全、社會公共衛生,消費習慣變得更加的自我等。「每個企業都值得去思考一下,我覺得即便已經叫新經濟的這些公司,可能需要再一次革新和再一次去琢磨。」

除了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短視頻、虛擬遊戲等行業提前完成一季度KPI,新零售標杆盒馬近日因「租用」西貝、海底撈、雲海餚等企業數千名員工而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針對盒馬的靈活用工模式,毛大慶表示,盒馬的線上線下結合能力實際上是很強的,在這個根本之上,它又是一個在線下需要勞動力的公司,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它就可以很快的通過這種方式去吸納一批餐飲業的員工。

「這裡可能值得總結的並不是它去吸收這些員工,而是說它的靈活性,它的彈性,包括線上線下共同發揮作用的這種模式。目前來看,組織形式越靈活,生產單元越有彈性。」毛大慶稱。

在唐亮看來,除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盒馬還擁有非常強大的大數據能力,對於需求能夠精確到附近的一兩公裡,甚至對於某些模塊的需求能夠提前預判,知道接下來幾周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力來完成這些任務,同時在技術方面它的店內又使用了機械化的自動分揀系統。

站在孵化器的角度,唐亮表示,行業自救的方法之一就是線上轉型。首先梳理線下工作是否有標準化的流程,把這些能夠標準化的程序、能夠反覆利用的內容都放到線上來,把一些線下受局限的、人力成本高的任務進行標準化、智能化的優化。

「把我們的服務流程數位化、進行更好的數據沉澱,這些都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用更低的人力成本來實現。」唐亮稱。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春天的故事透露出一些苗頭。

毛大慶透露,近期有一些租客因無法承擔甲級寫字樓壓力而轉向聯合辦公。在疫情之後,成本更低、租賃方式更為靈活的聯合辦公反倒優勢突然凸顯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太庫科技、億歐聯合舉辦的首屆「太庫之星」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自4月1日正式啟動報名至4月16日結束,本屆「太庫之星」大賽共吸引了近百家企業報名參與,上萬人關注及參與,收穫專家及業內人士點評千餘條。太庫全球CEO唐亮博士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通過線上的方式舉行創新創業大賽,打破時空界限,增強了大賽的互動性和多元性。
  • 貝恩公司:疫情陰霾之下 科技企業如何轉危為機?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近幾年保持高速增長的科技行業如今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帶來的諸多挑戰。然而,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近日發表報告稱,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新的機遇,疫情必將推動企業和政府進一步認識雲服務、大數據、AI等數位化技術和服務的價值。
  • 歐孚科技解讀:新冠黑天鵝突襲,人才公司六大生存法則
    作者簡介:侯正宇,暢銷書《平臺化管理》作者,歐孚科技創始人2020年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當前形式尚未明朗,為了加強疫情防控,做好隔離和排查,不少企業都選擇了延遲復工。突然間,馬路上、地鐵裡、商場裡和高鐵上都空蕩蕩的,整個中國經濟好像按下了一個暫停鍵。
  • 武昌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走進太庫 4個項目籤約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郭彩霞)12月18日,武漢市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科技孵化器四周年慶典落幕,4個科技成果項目現場成功籤約,8家太庫武漢在孵企業榮獲「明星企業」稱號。
  • 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
    12月18日下午,由武昌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主辦、Techcode太庫承辦的「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周年慶典」成功舉辦,4個科技成果項目成功籤約,8家太庫武漢在孵企業榮獲「明星企業」稱號。
  • 疫情催生線上業務發展,北京銀行「京惠雲」線上拓客平臺應運而生
    1月12日,正式發布「京惠雲」普惠線上拓客平臺,平臺同步上線運行首個普惠試點產品「e惠融」,從普惠服務源頭端入手,打造普惠拓客平臺,依託大數據賦能、藉助平臺精準拓客,苦練內功,釋放普惠金融服務生產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 復旦EMBA同學-同程CEO談面對疫情衝擊企業如何轉型自救
    他們所在的同程集團在應對疫情的同時,已經積極展開自救轉型。,正式創立於2004年,2020年的這場疫情是這家公司第一次經歷的重大危機。在投入大量的人力保障用戶順利出行的同時,同程藝龍還出臺了針對供應商和產業鏈的救助計劃,包括免除旗下加盟酒店的加盟管理費,利用自己的平臺免費為旅遊城市提供線上推廣服務等。
  • 狂欠6000多億,又遇疫情黑天鵝,孫正義遭遇空前危機!
    疫情肆虐下,歐洲淪陷,美國陷入危機,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最近,日本首富、阿里大股東孫正義,已經瘋狂甩賣4.5萬億日元資產,應對危機。那麼,孫正義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危機,導致連阿里股份都要拋售?2孫正義的危機來自兩方面,一是新冠疫情這隻超級黑天鵝。
  • 雲徙科技包志剛:越是頭部企業,對數位化轉型越焦慮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對勇敢者來說,絕非暫停鍵,而是迭變的加速鍵。這個特殊的時期,【雲鋒Talk】推出【迭變】系列,每期專訪一位雲鋒基金portfolio企業家,與他們探討危機中的機會、行業中的變革、創業中的自我迭代。希望能帶給你啟發。線上化、數位化轉型,是我們在疫情期間頻頻聽到的關鍵詞。
  • 浪潮集團王興山: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是企業的不二選擇
    有的員工在家辦公時,出現了視頻軟體並發量不足、帶寬不夠、文檔無法在線協同等問題;有的企業開展市場推廣時,不能像網際網路企業那樣實現精準定位和觸達目標客戶,線上線下無法打通,銷售過程跟蹤和預測困難;降低成本時,由於缺少大數據分析支撐,企業無法精準定位,只能採取簡單粗暴的砍業務、砍費用等手段;疫情之下製造業企業同樣遭受巨大衝擊,尤其對於智能化水平較低的工廠,因工人無法返崗,復工之路挑戰重重。
  • CEO說| 智聯招聘CEO:疫情下企業別應激反應, 避免員工背鍋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多個行業深受影響。網易財經《CEO說》,特邀頭部企業負責人,分享疫情下的自救措施及行業觀察。2月26日,智聯招聘CEO郭盛在網易企業大學-總裁雲課堂直播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觀察到了中小微企業的三種現象。
  • 獲得場景視頻CEO董世永: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如何快速轉型
    近期,獲得場景視頻CEO\聯合創始人董世永,在饅頭商學院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疫情之下,線下機構如何快速轉線上」的公益直播講座,吸引了大量的教育圈從業者前來觀看、交流。2020年開端,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給教育行業的線下培訓帶來「迎頭痛擊」,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宣布中小學延期開學,全國多數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暫停線下課程。
  • 從線下到線上,直銷企業都是怎麼玩的?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直銷企業在線下無法開展業務,因此轉移到線上尋求突破。包括安利、無限極、康寶萊、隆力奇、三生、尚赫在內的多家企業,不僅順應了新形勢下的變化,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還各發揮自身競爭力,湧現出很多新玩法、新主張,他們的創新值得肯定。
  • 當代金融家|走出疫情特別報導:數十金融家手書戰疫信心 與企業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在此特殊時期,《當代金融家》雜誌特邀金融業領導,以手書一句話的形式,展示金融人積極響應「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的必勝信念;並圍繞新冠「黑天鵝」給金融業帶來的影響,邀請金融業內知名專家,結合各行業自身特點,針對更好地組織機構變革、制定轉型戰略、創新產品服務、提升營銷水平,嘗試給出今後的發展方向。
  • 2020實體增長新機會在哪裡?這場峰會告訴你答案
    但受到疫情「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消費習慣已經悄然發生改變,經濟和用戶性形態的巨變也在倒逼企業數位化轉型加速。數位化、私域流量……正在成為驅動連鎖企業增長的新引擎。如今,企業數位化轉型正從此前的「轉不轉」變化為「轉什麼」以及「怎麼轉」的新課題。面對趨勢,企業應該從哪裡起步?
  • 面對仍在持續的疫情,線下實體店如何成功轉型?
    疫情仍在持續,線下實體店,包括餐廳、線下教育、網吧、咖啡廳,統統關閉。之前,萬達宣布減免租金,讓很多實體店還能再堅持一陣子,但對於規模比較小的店來說,如果業主不免租金,斷一個月的流水就足以讓商家們捉襟見肘,斷兩個月那簡直是滅頂之災。
  • 張掖甘州區科技局「線上線下」科技服務,助推企業創新加速
    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主體,其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的總體質量。目前經濟受疫情影響,市場缺乏活力,更應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科技服務,激發創新活力,使企業更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發展機遇。為此,張掖甘州區科技局深化落實服務,「線上線下」兩手抓,主動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加速度」。
  • 148家企業問卷調查報告:直面疫情的數字科技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數字科技、5G、物聯網、冷鏈物流等新興行業在破解醫療、救災、政務、物流、零售等現實難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預見未來生產生活業態將朝著智能化、線上化發展,同時將催生出新業態、新機遇。02「新冠」疫情中數字科技企業困境疫情的突然爆發,對經濟和企業的影響巨大。
  • 從線下到線上,引爆數據分析新機遇
    受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各行各業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 線下營銷到線上營銷:營銷思維顛覆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使得傳統的線下營銷方式受到巨大衝擊,線上營銷飛速發展,而疫情的到來又加劇了這一趨勢。疫情期間,絕大多數人都足不出戶,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直播、電商等形式實現線上營銷,電商市場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