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二代子女多「六親不認」 舅舅姑姑叫叔叔阿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獨二代子女多「六親不認」 舅舅姑姑叫叔叔阿姨

  「如果你媽媽只有一個妹妹,請問你爸爸的連襟的外甥是誰?」昨天,在一堂興趣課上,某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呂靜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張冠李戴的稱謂令呂靜哭笑不得。

  現象 不少獨二代子女「六親不認」

  呂靜說,之所以節後第一天就給孩子出這道「考題」,源於中秋節當天遇到的一件事。她丈夫的侄女一家三口來走親戚,在媽媽的授意下,四歲的孩子開口向她和丈夫叫:「爺爺、奶奶好。」呂靜聽起來倍感彆扭。「我丈夫的侄女的孩子應該叫我外婆,可四歲的孩子直呼奶奶,叫我丈夫爺爺,對我的女兒叫姑姑。」呂靜說,她發現這個問題,給孩子糾正。可是家長從孩子會說話時,就只教了孩子說「爺爺、奶奶。」即使是侄女的母親,孩子也叫奶奶(應該叫姥姥或外婆),孩子對兩個奶奶的唯一區別,就是「西安的奶奶」、「外地的奶奶。」

  發現這個問題後,呂靜在小區裡對10名5到11歲的孩子進行調查,發現不少孩子都弄不清親戚之間的稱謂。一名8歲的女孩,對親戚中的男人一律叫叔叔,女人全部叫阿姨。10歲的男孩對嬸嬸叫阿姨,還有的孩子,經常把爸爸的弟弟和媽媽的弟弟都稱作叔叔,把爸爸的妹妹叫做阿姨。

  「我在興趣課上提出這個問題後,全班50個孩子全都在翻字典,查什麼叫做連襟,但最終搞明白這個問題答案的只有12人」。呂靜老師說,這些親戚關係和稱謂問題,孩子們搞不清楚,問題還是出在大人身上,孩子們平時很難接觸到這麼多的親戚,有的孩子父母就是獨生子女,本身就沒有那麼多親戚。還有很多孩子的家人在稱謂上就是錯的或者簡化的,比如把表哥、堂哥和姐夫都統一叫做哥哥,還有些家庭同輩親戚之間都直接叫名字,這讓孩子根本沒有學習稱謂與親屬關係的大環境,應該引起人們重視。

  調查 一些宗親稱謂正在慢慢消失

  記者在對西安市社會科學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相關專家的採訪中了解到,對於第一代獨生子女而言,一些親屬稱謂已經在逐步失去,由於他們的平輩中沒有兄弟姐妹,那麼在晚輩中他們也就沒有了侄子、侄女和外甥、外甥女。對於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而言,如果生育的是獨生子,後代中不會出現外孫和外孫女,自己不會成為外祖父母。如果生育了獨生女兒,後代中不會出現孫子和孫女,自己也不會成為祖父母。

  而對於第二代獨生子女,從父親方面看,他們沒有伯伯、叔叔和姑母。從母親方面看,他們沒有舅舅、姨媽,相應也就沒有舅母和姨父。如果丈夫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對於丈夫而言,由於妻子沒有兄弟姐妹,丈夫自然就沒有大舅哥和小舅子,也就沒有大姨子、小姨子;對於妻子而言,則沒有了大姑子、小姑子。

  專家 要為子女後代保存傳統文化根基

  「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傳統稱謂相應變少,不少人把很多原來有敬意的稱謂簡化了。」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方言與民俗研究中心專家說,宗親稱謂的問題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包含有很多民俗和傳統文化的東西。例如,陝西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的弟弟或者比自己父親年齡小的叔叔輩。傳統上,陝西人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bei),二伯,把自己的爸爸叫大(da,讀二聲),把爸爸的弟弟叫大大,如果自己的爸爸排行老大,則把自己的爸爸叫伯(bei,讀二聲)。「這些宗親稱謂把一個民族一個家族凝結在一起,雖然比較複雜,但卻有明確的指向性,如果統稱為叔叔阿姨,很可能造成誤解。」專家表示,80後、90後的年輕人成家後,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符合政策的可以生第二胎,那麼這些直系的稱謂就又恢復了。目前已有不少人開始關注到宗族稱謂消失的問題,有些人開始重修族譜,通過族譜修訂,讓孩子們重新了解家族稱謂,讓這些宗親稱謂不斷地保存和發揚下去。」(三秦都市報 首席記者 趙麗莉 實習生 白圩瓏)

相關焦點

  • 人們常說的「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誅滅九族是哪「九族」?
    引言前言:從古到今,我們在評論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會用「六親不認」來評論,大概意思就是我們可都是好兄弟,你做事居然不講情面。實際上多用在不講人情的時候。那麼古人為什麼會說「六親」呢?難道古人的親人只有六個?
  • 7成年輕人搞不清"堂表" 獨生子女對親戚稱謂漸陌生
    首批調查結果顯示,7成以上的年輕人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  對1979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後出生的人群調查顯示,7成以上的年輕人都是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調查小組隨機提問50名獨生子女大學生,僅有19人清楚這一堂表區分方法。
  • 媽媽的舅舅叫什麼?姐姐的婆婆喊什麼?過年走親戚,喊對人不尷尬
    既然有長輩在,叫人是少不了的。但因為接觸不多,不是很熟悉,所以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2)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爸爸的伯父,叫伯祖父;爸爸的叔父,叫叔祖父;爸爸的舅舅叫舅公。 3)爸爸的媽媽,叫奶奶;爸爸的姑媽,叫姑奶奶;爸爸的阿姨,叫姨奶奶。 4)爸爸的哥哥,叫伯父;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姑媽/姑姑。
  • 對「獨二代」的妖魔化預言必將失敗
    80後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如今他們也進入了「而立之年」,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被稱為「獨二代」。著名社會學家周孝正表示,第一代獨生子女失去了手足之情,到第二代,這種情況雪上加霜。不但沒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殘缺將比第一代更加嚴重。
  • 春節走親訪友,各種長輩的稱謂你會叫嗎?
    「兒子還不會說話,我代他回禮表示感謝時,卻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小鄭尷尬地笑了笑。釐清這張家譜圖時,小鄭自己也被繞暈了。可親戚關係,必須得理順。要不,豈不成了「六親不認」?一大家子,頭腦風暴了半天,最終還是小鄭80多歲的外婆把關係給釐清了:天天喊爸爸小鄭的表兄弟,兄為伯,弟為叔,表姐妹為姑姑;喊爸爸小鄭的舅舅們為(大小)舅公,舅媽則是(大小)舅婆。
  • 古代皇帝為什麼與叔叔是仇人,與舅舅卻是親上加親呢?
    由於古代皇帝的至尊無上,也是一門高危的職業,皇帝由於處理國家政事不僅日理萬機身心疲倦,而且要防止身邊的人,如皇帝的兄弟、叔叔、外戚、權臣、太監,甚至自己的老婆(如武則天)等奪走自己的權力,活著可謂是戰戰兢兢!一 皇帝與叔叔很多時候是敵人我們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權力,一般都是重用舅舅,卻不重要自己的叔叔。
  •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後漲知識了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的真實含義。
  • 「六親不認」又是哪六親?
    成語中國的文化中,成語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一種表達方式,往往一個四字成語,雖然大部分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遠比幾十個字要豐富得多。而幾乎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常用的成語。這兩個成語我們應該很熟悉了,但是,這其中的三急,和六親是什麼意思呢?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解惑一波。人有三急從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看,三急往往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排便急、排尿急和「放屁急」。
  • 抖音爸爸的爸爸叫什麼是什麼歌 家庭禮貌稱呼歌歌詞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曲,歌詞是「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爸叫爺爺」。抖音爸爸的爸爸叫什麼是什麼歌?家庭禮貌稱呼歌歌詞介紹?
  • 「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指的是什麼?看完漲知識
    倉頡造字,聖人留書,成語作為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大部分的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意義要比幾十個字還要多。這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但是其中的三急和六親指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來說一下「人有三急」。從現代的角度出發,三急往往指的是生活中所遇到的排便急,排尿急和放屁急。之所以這三急成為我們現代人的三急,是因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三種情況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特別是在十分緊急的情況,這三件事是難以克制的。
  • 「六親不認」到底是指的哪六親?你們可知道嗎?
    六親不認:是形容不重天倫,不通人情,對親屬都不顧。有時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無情。那六親到底是指的哪六親呢?你們可知道嗎?
  • 「六親不認」,哪六親?我們的理解粗淺了
    在面對像「人有三急」「六親不認」這樣的詞時,因為隨著語言的發展,這些成語大都被當作名詞或者是形容詞使用,我們只是大概了解這個成語表面的意思,卻很少去深究其中蘊含的深意。比如「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指的是哪六親?
  • 古代皇帝為何信任舅舅卻猜忌叔叔?是因為叔叔面相不好嗎?並不是
    古代的皇帝的確非常願意重用舅舅而不用叔叔,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動用叔叔,保不齊第二天皇帝就不是自己了。你只認我做娘舅之親……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認你做外甥。那對於皇族來說,舅舅有著怎樣的特殊之處,導致一些帝王寧願用自家舅舅也不願意用本家的叔叔大爺呢?皇族的傳承順序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在皇族是有一系列的傳承規則,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明朝時期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兄終弟及以及一系列的傳承。
  •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是哪三急?道理很深刻
    我們常常聽到「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等之類詞彙。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它,那我們大概就會明白,他們大概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但是如果具體研究起來就會發現,真正了解答案的人並沒有那麼的多。就從「人有三急」這句話來講,它常常用在某個人有非常要緊的事必須要離開的場景。但如果追問起來,其中的「三急」到底是什麼意思?卻很少的人會回答上來。
  • 人們常說「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指哪三急?
    人們還常說「六親不認」,你知道是哪「六親」嗎?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兩種說法的意思,但並不一定明白這「三急」和「六親」的含義。今天,小編就來解釋一下,這兩種說法的含義,看完你就明白了。關於「人有三急」的「三急」,有三種說法。其中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指尿急、便急、屁急。
  • 60歲的阿姨 為何還堅持叫民警「警察叔叔」?
    「真的要好好謝謝警察叔叔!雖然我已經六十幾了,但我還是要叫你一聲警察叔叔。有困難找警察叔叔,這句話我從小聽到老,真是一點都沒有錯!」日前,在諸暨市公安局店口派出所,馬阿姨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勁兒誇著民警的負責與貼心。
  • 什麼是五服、六親、九族與祖宗十八代,你真的知道嗎?
    二服主要是兄弟姐妹、孫子孫女、親侄子、親伯親叔、親姑姑等,發喪的時候要穿較破的衣服。二服的話,死者的親爺爺是大家的共同祖先。三服是本家的堂兄弟、堂姐妹、堂姑等人。所謂三服,就是死者的曾祖,也就是其爺爺的父親,是大家共同的祖先。四服是更遠的,通常大家不是很近,卻又都是死者的爺爺的爺爺(高祖)的直接後代。
  • 你爺爺的女兒的兒子的舅舅的女兒和你的關係...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 「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看完漲知識了
    當然了,這樣說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無論是飲食還是排洩都是一個正常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有時候也是憋不住的。因此在這裡,所謂的「三急」便指的是尿急(小便)、便急(大便) 和屁急。這樣說是不是有點粗俗了?其實這也沒什麼,畢竟這些都是一個人每天都會經歷到的。但是除了喻指飲食和排洩之外。
  • 教育辯論:「叔叔」和「舅舅」誰更親近?漢字分析,給你答案
    血緣關係上,叔叔和舅舅一樣親。 叔叔和舅舅誰更親?這個話題估計很少有人仔細想過。還有人會說:這不廢話嗎?一個是父親的弟弟,一個是母親的兄弟,當然是一樣親了。您說的沒錯,從血緣關係上來說是這樣的。但從咱們中國傳統的家庭關係及地位方面講是這樣嗎?先了解一下「舅」和「叔」的漢字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