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美育的作用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是培養人們認識美、欣賞美、嚮往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基層連隊,應當針對青年官兵處於思想、心理成熟期的特點,加強審美教育,如通過演唱軍旅歌曲、觀看紅色影視、開展讀書演講、組織文藝晚會、舉行競技大賽、外出觀摩學習等形式,使官兵通過對美的謳歌、感悟、理解和欣賞,實現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的升華。

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美育與德育一樣具有很高的教育功能,俄國美學家岡察洛夫說:「每逢美感突然落在人的心靈上的時候,就會馬上控制他的全部身心。」美育能幫助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一切美的東西總是積極向上的,發出的是正信息,傳播的是正能量。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育,可以從慷慨悲歌的歷史、威武不屈的人物、精湛完美的藝術、出神入化的技藝和美好社會圖景等中發掘內涵,使官兵在審美過程中自覺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美育能促進官兵身心健康發展。一切美的東西都是為人所愛的東西。因為愛的因素滋長,人們就更加真、慈、善、仁、禮、義,提高品德修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美育還能起到「弛」的作用。軍營生活的相對枯燥會導致官兵出現精神抑鬱,甚至成為訓練管理中的障礙。而審美教育可以使官兵在美的欣賞和感悟中,衝淡和化解不利因素,充滿對美好的嚮往,實現心理調適。美育能幫助官兵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尖銳複雜,特別是網絡背景下的文化領域,各種封建、低俗、庸俗、惡搞、色情文化內容隨處可見,十分容易腐蝕年輕官兵的思想。這就需要我們以積極的態度抓好對青年官兵的審美教育,提高他們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美好的生活情趣,抵禦假惡醜的東西,塑造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美育?為什麼要進行美育?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 美育對學生成長的意義
    美育對學生成長的意義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當代教育倡導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這五類教育內容中的任何一項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五育中以藝術教育為核心的美育,它對於學生的素質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促進和優化作用。
  • 以美育人:以美育培養時代新人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美育對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同志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這要求我們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推動美育工作同步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
  • 美育及其重要性!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狹義的美育是指「藝術教育」,一般的定義認為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於各科教學後形成的教育。
  • 家庭美育是什麼?
    美育是培養人認識美、感受美、熱愛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對幫助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家庭美育、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是美育的三大方面。
  • 「美育教學」提升素養·創新思維 發展中心代表參加準格爾旗美育...
    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近年來美育已成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開展「美育」的重要意義
    「美育」簡單地理解為「美的教育」,那麼美的教育是一個怎樣的教育,它存在的價值在哪,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它又與其他教育有什麼不同。在「素質教育」的統籌之下,「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美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意義不可取代。
  • 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張燚)
    選自《音樂周報》當前如火如荼開展的第九次全國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美育價值得到凸顯。我國教育整體上已從「上學好」途經「好上學」來到「上好學」的新時代,美育隨之越來越重要。這對於音樂從業者無疑是重大利好,隨之而來的是音樂課更受重視了,音樂教師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音樂課程基本能開齊開足了……但正如《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判斷,「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急需改進」。所以,這裡仍有一個基本問題亟待釐清: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
  • 教育部:配齊配強師資隊伍更好落實體育美育
    師資隊伍規模的擴大有力保障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美育工作的開展。「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如果要實現體育、美育的高質量發展,體育、美育教師的人數和質量就一定要提升,特別要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配齊配強體育、美育教師。在鄉村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首要任務是配齊。當前,鄉村體育、美育教師不足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個別鄉村學校,由於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學校只能採取包班制,即一位教師負責一個班所有的教學任務。
  • 美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
    在人的整體發展歷程中,美育不可或缺。美育作為一種化育,能使人獲得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終促進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和人格的完善。本期組織3篇文章,就美育的價值內涵、特性和現實作用進行深入分析和論述,突出了美育的功用和時代價值,希望能引發學界進一步探討。
  • 「以美育人,多元發展」——鄭州市第四中學讓美育之花盡情綻放
    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州市第四中學提出了「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雪域藝術團引領作用,帶動各學科進行美育教學,從而全方位深層次挖掘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讓美育之花盡情在這裡綻放。
  • 新時代呼喚大學美育教育新作為
    作者: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湯旭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當前我國美育教育的發展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人民對於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大學美育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和發展。  新時代美育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美育實踐和美育意識,中西方古已有之。美育作為獨立的學科體系,由席勒提出來。他的著作《美育書簡》強調重視審美教育規律、美育教育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意義。這為近代西方美育教育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 美育中考意味著什麼?
    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了一個重磅新聞,力爭在2022年之前將美育納入中考。目前已有四個省份實行了美育中考,從趨勢來看,美育中考勢不可擋。美育中考意味著什麼? 一、意味著孩子的學習負擔更重了,壓力更大了。 說實話,如今的孩子太累了。
  • 米多多美育: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紹到中國的是王國維,而真正倡導美育並建立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人是蔡元培。
  • 泰安五中組織師生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美育雲端課堂泰安五中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78周年之際,根據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推文明校園建設,用藝術陶冶情操
  • 以美育課程群提升學生內涵品質
    ——編者部長原聲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發展美育最豐富的資源、最基本的根基,要做到在審美中育人、在育人中審美,在審美中成長、在成長中審美。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深化美育工作,要構建適應國情、符合學生成長規律要求的美育制度體系、課程體系、評價體系,發揮「指揮棒」作用。
  • 「美育」進中考,沒有特長的孩子將越來越少,如何提高美育能力?
    美育的課程進入中考,這可能是教育部近兩年來對中考做出的最大變革。本來與語數外之類的主要考試科目相比,體育美術音樂這些科目一直就是給學生用來放鬆的課程,但是它們一旦也需要考試,可能給很多地區的教育會帶來很大的衝擊。對孩子美育的培養,考試並不是目的。
  • 美育進中考丨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的現狀下如何有效加分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正式和公眾見面。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目前全國已經有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同時還有6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了中考美育的計分……下一步我們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得更加紮實,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 面對美育工作改革,我們到底要給孩子怎樣的美育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 義務教育階段要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 高中階段豐富審美體驗,開闊人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
  • 對美育的最新認識和剛性要求
    春秋時期孔子提倡的詩教、樂教即是美育,他主張通過「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步驟塑造一個人的人格。正式的美育思想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提出的。受席勒美育思想的影響,中國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極力倡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