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產品商業化的六章經

2020-12-22 運營之術

面對正走向勃發的To B市場,及時沉澱經驗,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在這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發揮價值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個經歷過產品從0到1,再到完成商業化閉環過程的To B運營,這一路走來,有許多思考。本文就是筆者對自己的To B產品商業化經驗與思考進行梳理的部分呈現,主要分為六個部分,框架如圖:

背景概況:J產品,是垂直於J行業的一款數據服務平臺。團隊在垂直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數據結構化經驗和產品經驗後,認為能夠將對於行業數據價值的理解和產品能力相結合,開發出一款具有通用價值的產品,去取得一定的商業化成果。在此背景上,我作為早期成員加入了這段創業旅程。最終產品上線,通過免費功能吸引用戶,維持流量,通過年費訂閱模式等付費方式,進行了商業化探索。

一、產品設計

因為我負責的這款是提供數據服務的工具型產品,前期也並未開放數據接口、定製化系統等,因此情況與SaaS有些許不同,但產品面向群體的特徵大體還是一致的,那就是,實際用戶角色是C端,但是付費客戶角色是B端。

從前端頁面角度來說,工具型產品更加側重產品功能的使用和簡潔易用的界面體驗,從交互上來說,無需酷炫複雜,最重要的是降低使用門檻,讓核心價值直白體現。當然,我們需要區分的是,易操作的功能並不等於單一的頁面信息瀏覽。

在團隊過去的產品經驗上,無須考慮商業化,可以說是僅考慮功能實現,而沒有關注細節、文案、用戶體驗優化等等。但是在這款產品上,我們優化了數據結構,在前端頁面上也進行了許多人性化的設計。從簡潔的功能按鈕、指引小貼士,到自助下載數據報告、充值金幣、開通個人版與企業版會員,再到人工問詢、方案定製的全部路徑,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

從業務目標角度來說,我分別在引導遊客註冊(留下線索)、引導用戶體驗高級功能(感受價值)、引導用戶自主獲取解決方案(篩選與分層)、引導用戶購買體驗會員(意向獲取)、引導用戶添加客戶經理微信(意向獲取)等各個環節均進行了功能優化。並根據完成了不同動作的特徵進行用戶分層,事實證明,經過篩選的用戶成單率明顯較高。

不同的行業和產品適合不同的策略,深入了解一線用戶需求,凸顯產品價值,對症下藥才能見效。

二、定價與成本

(一)產品定價

之前有人開玩笑地總結B端商業模式有四類:

一是跪著掙錢:做強定製的項目(project)

二是站著掙錢:有可複製的產品(product)

三是坐著掙錢:年費訂閱模式(subscription)

四是躺著掙錢:分潤模式(commission)

對於具體場景而言,可能會同時涉及2種模式,比如我之前負責的產品,就是以年費訂閱模式為主的複合模式。

在與CEO、產品經理一起做了市場調研後,我們的定價方案設計為根據產品的VIP服務(按年付費)和金幣充值進行收費(單筆服務次數付費),後來基於VIP會員服務過程的需求挖掘,3個月左右進一步開展了提供針對某個單項價值點的解決方案的新業務。

(二)財務模型

財務模型包含了收益模式、成本結構和利潤模式等。

簡單來說,在準備階段時可以根據主營收來源,對平均銷售能力作出評估,分析團隊的營收曲線,測算在銷售經驗可複製的情況下,團隊到多大規模的時候,能夠實現收支平衡,進而根據邊際收益擴大營收,合理規劃編制。然後按照這個模型,匹配資源,組建團隊。當然也還要留一定的風險儲備,以備問題發生或預案失敗。

人力與績效,是進行商業化初期需要衡量的重點,這關乎團隊的KPI,也是除了產品價值以外,最能影響實際銷售情況的因素。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始終監測變量,完善模型,從而達到可持續的目標。在主營收線掌控度較好的情況下,可大膽開拓新的創收方式了。

總的來說就是要關注成本測算、人力與績效,以及可持續性。由於我有過客戶經理工作經驗和基本的財務知識,因此與CEO共同推進了這方面工作,但正常情況下,產品運營可能不會過多參與財務規劃或決策,我就不展開了,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與我進一步交流。

三、服務運營管理

探索商業化的過程中,我專門學習了《服務運營管理》這門課,因為To B產品與To C產品最大的區別就是客戶的決策周期與我們的服務周期較長。我認為想要做到極致服務,應該要針對全流程進行服務設計,僅僅做好產品運營對於商業化來說是不夠的,想要搞定我們的客戶——一家公司或一個組織,就要做好面對複雜情況的準備。

因此,我從規劃服務流程、服務角色分工、質量監督指標三個方面進行了經驗梳理。

第一步 規劃服務流程

B端產品不像C端產品通常都可以自助式使用,即使一個公司或組織中的部分崗位能夠理解產品 、自己上手,但對於其他崗位的關係人而言,可能並不能很快地get我們產品的價值。因此,我們的服務的人群範圍可不止某一類,服務的時間跨度也不是短期的。從用戶導入到結果交付的各個環節,都應予以重視。我們產品的服務流程經過簡化後,如圖所示:

第二步 服務角色分工

B端產品通常不是一個能一次性交付的產品,往往交付後,還需要進行客情維繫,質詢答覆,增值空間挖掘,乃至續費等等。因此,可以根據階段分為售前、售中、售後三個角色。

在大型團隊中,售後可能會有客戶成功團隊負責,而對於規模有限的創業團隊而言,我們的客戶經理需要同時負責售中和售後,並未設置客戶成功經理的角色。這是基於服務周期、資源條件、行業特性(關係營銷)等方面的考慮而定的。每家都有自己的服務特徵和資源特徵,根據產品和服務特徵而定就好。

第三步 質量監督

質量監督,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

定量分析,也就是數據分析,可以通過CRM、工單系統等,記錄並監控各環節的數據,針對每個環節點,提出優化策略,再進行前後對比,如此反覆,即可實現一個向上的螺旋。

定性分析,則主要是針對難以形成量化或結構化指標的服務行為而展開,如各個動作的用戶反饋、用戶體驗分析等。

以售前的用戶篩選為例,數據分析方面,我們需要關注其電話接通率、有效通話時長、微信添加成功率等;定性分析方面,則要關注其通話交流中的用戶篩選有效性、服務態度等。

四、團隊建設與支持

第一步 團隊搭建

為什麼把團隊建設拿出來說呢,因為to b產品的一個特殊性就在於行業壁壘。從產品團隊到客戶成功團隊,如果毫無該行業背景,那麼就需要接受培訓,這也就意味著一定的時間成本。如果時間成本難以降低,人才流動性卻很大,那麼產品商業化進程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

我們的營銷團隊按照服務角色分工,主要設置了兩大崗位:諮詢師/客服、客戶經理。在招人的過程中,前者更看重是否有網際網路產品的客服經驗,後者更看重綜合能力和線上營銷經驗。

在篩選人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可複製性。因為目前大量領域的To B產品還沒有進入紅海,挖到有成功商業化經驗的標杆團隊的人才也相對困難,所以自家的規模化通常需要建立在同事們的方法論沉澱和經驗快速複製上。

通常產品和運營對銷售團隊或客戶成功團隊的建設工作參與程度較低,但是在銷售支持上可是重要角色。

第二步 配套支持

在人才培養的環節上,產品運營是發揮著一定的價值的,培訓中有關產品和用戶的相關素材,通常都是由產品運營這邊來產出。除此之外,銷售團隊或客戶成功團隊在工作中的大量配套支持,也是產品運營相當重要的工作。

可以從對外和對內兩個方向分別展開策劃與支持。

首先,針對使用人或實施人與決策層分開的情況,需要搞清楚,前者更在意產品的易用性,以及能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什麼好處;後者更在意產品的價值,在行業價值鏈上,使用或購買這項服務能否發揮作用,同時其是否可靠或是否權威。那麼針對這些特徵,我們可提供的配套便可以不斷細化與優化,採用對不同角色的說服力最強的配套。

其次,內部團隊的工具也應該為銷售賦能,例如標準話術,用戶使用場景分析,客情維護技巧,轉介紹方案等等,這些都是配套支持的重要部分。

五、相關方管理

在項目管理的概念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就是做好相關方管理,在我們的產品商業化中,產品發起人、合作渠道、代理商、客戶等都屬於相關方的範疇,在此我們最需要重視的是渠道和代理商。當產品價值得到驗證,那麼擴大渠道,開放代理,是快速做到規模化的極好方式。關於如何設計代理政策與方案,本文暫不展開探討。

六、商業延伸

商業延伸方向可以分為橫向與縱向兩種。橫向是指跨行業,發現一些不同行業能夠通用的模式,進行業務拓展。縱向則是指繼續在當前行業裡深耕,切入某些細分的價值點。

如何尋找延伸方向?做好商業分析是基本功。通過持續的行業分析,以及與用戶互動,收集可作為付費的點,然後進行規模分析,經過調研與交叉驗證後,快速迭代上線。最終,我們的延伸方向為向縱深發展,在垂直領域裡深耕,開展的新業務也更加專業化。

有時候其實我們是在被用戶推著走,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敏銳地察覺到用戶的需求,快速響應。很多SaaS公司創始人的根本動因也就是從認知業務痛點出發,SaaS只是實現解決痛點這個目的的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多種解決方案,做To B的思路必須是開放的,不然就會錯過商機。

結 語

產品力、品牌力、服務力,是To B產品商業化之路的三駕馬車。

其中,產品力是核心,產品能夠貼合垂直的業務場景,解決客戶的困難是驅動客戶掏錢的最大法寶。而服務力則要考驗運營的能力,在這方面,我認為可以多結合一些服務運營管理的思維。

除此之外,運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也是至關重要的,跨部門溝通和協調資源,在項目管理的學問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我之前學習的是《服務運營管理》課程、PMP課程,以及《PMBOK》,如果擔心枯燥,也可以看看同主題的解讀性書籍,相信一定會有所幫助。

作者:吳美儀 一個社科學習者、一個網際網路從業者二線思考

相關焦點

  •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2):產品定義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是一個實踐方法論,將用一個文章系列連載(七篇),這個方法論試圖提煉出從0到1設計商業化產品的通用思路,重點介紹宏觀設計邏輯,即具備普適性的全鏈路商業化產品設計流程,而不傾向於介紹某款單品類產品的設計細節。
  • 第10000臺國六b產品交付 歐航歐馬可引領行業邁入國六新時代
    當很多品牌的國六產品還處於試水階段時,歐航歐馬可國六b產品已經實現交付10000臺。5月26日,"超級卡車 價值風暴"全新一代歐航超級卡車R系列產品發布暨歐航歐馬可國六b第10000臺產品交付儀式在鄭州舉行。而這一天,距離歐航歐馬可完成行業首個"國六產品的批量上市"剛剛一年。
  • 如何找到產品商業化的競爭壁壘?
    如何去做產品的商業化壁壘?我們可以從產品屬性、產品矩陣、內容這三個角度去做一些思考和行動。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產品在創立之初就開始注重商業化模式的打造,畢竟歷史上有太多實現了上億流量但卻苦於商業化模式不明朗而遲遲沒有變現的產品。
  • 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時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的漢譯經書,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為我國譯經之濫觴,亦為東土有佛法之始。第一章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 《道德經》注音誦讀版(61章-81章)
    大dà 國guó 不bù 過guō 欲yù兼jiān 畜xù 人rén, 小xiǎo 國guó 不bù 過guō 欲yù 入rù 事shì 人rén 。夫fú 兩liǎng 者zhě 各gè 得dé 其qí 所suǒ 欲yù ,大dà 者zhě 宜yí 為wéi 下xià 。
  • 以翻譯產品為例,探討工具型產品商業化路徑
    一、產品為什麼要商業化?商業化作為產品發展的一個最終目標,是任何產品都無法逃避的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產品無法建立起來合理的商業模式實現盈利,缺乏可持續的增長點和變現方式,這個產品最終也會逐漸走向衰落。 商業化的實現對產品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只有實現了商業化,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去幫助產品發展壯大,為產品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3):交付設計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是一個實踐方法論,將用一個文章系列連載(七篇),這個方法論試圖提煉出從0到1設計商業化產品的通用思路,重點介紹宏觀設計邏輯,即具備普適性的全鏈路商業化產品設計流程,而不傾向於介紹某款單品類產品的設計細節。
  • B端運營:產品商業化過程中,運營要做什麼?
    作者從事B端運營崗位5年,經歷了新產品/成熟產品/廢棄產品線存量維護的多個階段。本文想從一個產品誕生至成熟,以產品發展進度軸的方式,介紹B端運營相關的工作。01 在產品未商業化前,運營在做什麼提到運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拉新,促活,加留存/轉化相關工作,這些其實都是在產品正式投入市場後,運營會涉及的。
  • 鵾遠基因完成 10 億元 B 輪融資,推進癌症早篩產品研發及商業化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鵾遠基因成立於 2014 年,致力於新一代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圍繞腫瘤的預防、發生和發展,開發系列解決方案,尤其是基於專利甲基化檢測平臺的腫瘤無創早期篩查和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 老子道德經全文:第 1-20章
    《道德經》——《老子道德經》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故 常 無 ,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觀 其 徼 。
  • OSTEOPORE與MAGLOY TECH合作將骨移植產品商業化
    3D列印植入物開發商 Osteopore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衍生的Magloy Tech合作,將其新的OrthoMag骨移植產品商業化。「憑藉Osteopore的專業知識,數據和人力,我們旨在跟隨他們的腳步,將我們的產品商業化並為新加坡的醫療設備行業做出貢獻。」 OrthoMag 3D列印的植入物(如圖所示)是可生物降解的,這意味著一旦受影響的顱骨區域癒合,它就會溶解。通過Osteopore拍攝。
  • 安進血液瘤產品倍利妥國內獲批 百濟神州負責商業化
    今年1月,百濟神州和安進公司正式達成的全球腫瘤戰略合作,獲得了倍利妥在中國的商業化權益。值得注意的是,該上市申請獲批是倍利妥在中國的首項獲批,也是百濟神州從安進公司授權引進產品中首款全新獲批的產品。目前,包括最新獲批的倍利妥在內,百濟神州共有7款商業化產品。
  • 六看快手:短視頻第一股的成長邏輯和商業化版圖
    在此之後,公司正式改名為快手,產品形態也逐漸確定。依靠相對超前的技術架構和產品邏輯,快手在2014年一年間就新增用戶9728.4萬,2015年初日活突破千萬,2016年4月註冊用戶突破3億,成為繼微信、QQ、微博之後的第四大手機應用。
  •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序》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掌諸路頭陀教特賜圓通玄悟大禪師頭陀僧溥光法師奉敕撰3.《注四十二章經·序》宋真宗皇帝制4.《佛說四十二章經》迦葉摩騰法師共竺法蘭法師奉詔譯宋真宗皇帝注5.「至後漢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夢金人身長丈六赫奕如日,來詣殿前曰:『聲教流傳此土。』帝旦集群臣令佔所夢,時通人傅毅對曰:『臣覽周書異記雲,西方有大聖人出世,滅後千載當有聲教流傳此土。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遂遣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訪佛法至月氏國,遇摩騰竺法蘭二菩薩,將白氎上畫釋迦像及四十二章經一卷載以白馬,同回洛陽。
  • 嘉和生物登陸港交所:多款拳頭產品商業化再提速 未來盈利可期
    產品管線優勢顯著   根據介紹,目前嘉和生物擁有15種候選藥物,其中進度靠前的靶點包括:PD-1、CD20、VEGF、HER2、TNF-α。其中,成熟的商業化團隊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公司目前正在組建內部商業化團隊,以支持前兩至三款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藥物資產(包括GB226)的上市。
  • 讀經心得聖經舊約歷代志上13章:大衛做王期間
    讀經心得歷代志上13章。本章講述的是大衛做王期間所發生的事件。1大衛謙卑求問1-4b大衛做王的謙卑。身為君王,他可以一人說了算。但他沒有,而是招聚首領與百姓一起商量搬運約櫃的事。一方面是讓全國人民看重此事,另外一個方面,看到大衛王的謙卑。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因為B端產品的業務價值往往很難衡量,比如,你很難讓一個B端產品經理描說楚他做的每一個功能帶來的業務收益。 而如果是商業化對外售賣的SaaS產品,又有專職的銷售和CSM團隊,你能說銷售業績不好,是產品經理的鍋麼?
  • 經開區全面啟動低效工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商業化」專項整治清查工作
    融媒體訊 12月21日,縣委常委、縣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謝長兵主持召開縣經開區低效工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商業化」專項整治清查工作動員會。
  • 加科思-B(1167.HK)登陸港交所,創新研發打開商業化前景
    並且,加科思擁有2個產品,覆蓋眾多實體瘤適應症,從數量上來看也強於其他三家對手。公司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將使得產品不斷可持續地孵化創新能力決定優勢地位,商業化前景無限其實,加科思的牛氣從很多側面都可以反映出來,公司執行董事、執行長兼董事長王印祥博士在製藥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是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曾擔任耶魯大學Koleske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專注於分子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研究多年
  • 加科思-B(1167.HK)登陸港交所創新研發打開商業化前景
    並且,加科思擁有2個產品,覆蓋眾多實體瘤適應症,從數量上來看也強於其他三家對手。公司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將使得產品不斷可持續地孵化創新能力決定優勢地位,商業化前景無限其實,加科思的牛氣從很多側面都可以反映出來,公司執行董事、執行長兼董事長王印祥博士在製藥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是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曾擔任耶魯大學Koleske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專注於分子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研究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