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講命門後撐和腰隙虛實轉換的文章,感到很好,現摘錄部分轉發如下,共同學習。
著名太極拳家顧留馨先生在其著作《太極拳術》一書中講道,陳、武兩式拳家在講究身法時,主張全身整體勁的蓄髮相變是需要「一身備五弓」的。五弓以身弓為主,身弓以腰為弓把,腰脊命門穴始終以意貫注,中定而不搖擺。動作時以命門穴為軸心,以兩腰腎的抽換來變換身體的虛實。顧先生的論述,強調了「身弓」對於身法的重要性。我們知道,身弓備則腰脊堅韌有力,富於彈性,上與兩臂相系,下與兩腿相隨,腰脊一轉周身皆動,貫串協調主從不亂,既可八面支撐,又能八面轉換.確實體現了腰脊的主宰作用。而命門穴位於身弓的中心位置,是關鍵的節點,故命門運用得當,則有助於身體的動態平衡,體現的是身法中的中定作用。
重視命門部位的鍛鍊,在陳式太極拳套路的練習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如護心捶定勢時,雙臂合勁向前搠發,腰背部有後撐的微動,術語稱之為「前去之中必有後撐」。由前搠、後撐所呈現的,是一幅中正安舒穩固紮實的功架,習練者本人也會有支撐穩固、勁力集中的感覺。再如「六封四閉」之定勢,隨轉體雙手斜下按時,對腰背部仍有命門後撐的要求。此時的動作是「開」,勁力的運用為「放」,勁往前去,命門後撐。顧留馨先生在闡述「前去之中必有後撐」時說,身手腿前去時,襠勁下沉,足底著力,而內勁由襠中往上翻,經背脊透達於掌指而直射,腰脊命門穴須微往後撐,這是「有前必有後」的對稱協調的練法,也可說是前後的對拉拔長,目的是為了求得全身不失中正安舒的基本狀態,使前進的慣性運動受到制約,不致破壞自身的平衡(《太極拳術》,上海教育出版社)。顧先生的解析透徹明了,對我等後學者正確掌握「命門後撐」的細緻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身弓備命門後撐,強調的是「內動」,重視的是「意」的運用。正如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極拳》一書中所講,習練太極拳必須靠意識的支配來獲得「張弓」和「放箭」的效果,「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旨在用意,而不在於用形,切莫彎腰駝背。這樣看來,「張弓」強調的是「以意代形」,是「求其勁而非求其形」。同樣,也如顧留馨先生強調的「腰脊命門穴始終以意貫注」,是「在內而不在外」。所以,「命門後撐」技法的重要之處在於以意貫注之,它所體現的仍是「意之所注,真氣從之」的鍛鍊法則。
虛實轉換在腰隙
清·王宗嶽《十三勢行功歌》云:「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腰隙,俗稱腰眼,位置在後腰部腎腧穴處;該穴對應於兩腎,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約5cm),屬足太陽膀胱經。兩腎腧穴的中間是命門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屬督脈。前輩名家指出:身法虛實的變換,關鍵在以腰脊命門穴為軸心的左右腰隙(兩。腎)的抽換;兩腎抽換變化虛實,是全身總虛實的樞紐所在。所以,兩腎抽換變化虛實,是太極拳習練時不可輕視的技術法則。
轉換之法,各派太極拳家都十分重視。郝少如先生著《武式太極拳》一書,專有一個章節講轉換之法。郝先生寫道:「轉換時,命意源頭在腰隙……邁左步時,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託起左腰眼,而右腿實股須精神貫注,左腿則氣勢騰挪;邁右步時,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託起右腰眼,而左腿實股須精神貫注,右腿則氣勢騰挪。」郝先生強調:「兩個腰眼總須一上一下,一虛一實,從實託虛,虛與實又要相吸相依。」這樣看來,郝先生講到的這個技法,可以理解為:兩腎抽換乃是陰陽互根、陰陽相濟的關係,這種練法反映了太極陰陽學說在行拳走架時的具體運用,是一種細緻的練法。
楊式太極拳,欲左腳向前上步以移動身體重心,意念一動,先是右側腰腎漸漸下落,右胯根相隨內收下沉;左側腰腎緩緩上提,左胯根提帶左足跟離地,此時仿佛是右腎在託左腎。隨著左側腰腎繼續上提,左胯根將左腿屈膝提起向前邁出;然後,左側腰腎漸漸沉落,右側腰腎緩緩提升;右腳蹬地右腿內旋使軀體平穩前移,左腳踏實。這樣的練法,表明身體重心的移動與腰腎的虛實轉換密切相關。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之時,腰腎管著兩腿:腰腎落實的這邊,下面的腿也落實;腰腎松虛的那邊,下面的腿也有松虛的意味。就是說,以步法上虛實的轉換來變換身體的重心,是由腰腎的內動來支配的,動步時應首先動腰腎。顯然,這也是太極拳的細緻練法。為什麼要這樣動步呢?顧留馨先生說過,凡欲往左邁步,右腰隙先下抽落實,右胯同時內收落實,左腿邁步就輕靈,反之亦然。這是「意欲往左,必先往右;意欲往右,必先往左」的原理在步法上的運用(《太極拳術》)。
虛實轉換在腰隙,是太極拳動作要領中重要的一項,它的重點處仍是強調「由內及外」。至於腰腎提升沉降的程度,則在於個人練拳時的揣摩與體悟。從生理結構方面來講,兩腎均為筋膜脂肪所固定,不可能有明顯的位移。腰腎的移動,它的抽換升降,實際上是反映在空間運動軌跡上的。對於一側腰腎沉降的感覺,主要是習拳者在意念上加重了對這一側腰腎的關注,是「意之所向,全神貫注」所產生的效果,相比之下,另一側腰腎則顯得松虛自在。如此這般地反覆調整意念上的關注,「意之所注,真氣從之」,就達到了鍛鍊腰腎的目的。兩腎抽換於拳術動作上是虛實轉換,於強身健體的客觀效果上是「活腰壯腎」,這種鍛鍊方法有利於人體精氣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