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發射新型載人飛船實驗船,官方:太過先進無法展示

2020-12-22 新國策略

官方開玩笑,必然不簡單。日前,中國航天科技官博,發了一條博文,內容顯示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研發成功,並且將在今年進行測試,而配圖是幾個醒目的大字「太過先進 無法展示」。

網友一下子被這個圖片吸引到了,字如其意,想必我們的航天集團已經取得了載人航天的又一突破。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對於中國航天而言,是個豐收年,我們累計發射34次航天活動,位居世界首位。而2020年,中國航天將再接再厲,將發射次數增加至40次以上。在新的一年裡,載人航天和空間站將是重點,所以中航科技宣布的新技術,即便沒有真實的配圖也吸引了眾人的關注。

據相關人士指出,我國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且全部是嶄新的技術,讓我們在天地往返運輸技術領域從跟跑西方到不相上下的水平。通過為其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可以適應近地運輸和載人登月任務。在之後的試驗中,有兩個項目比較重要,一是負責運送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另一個就是載人飛船。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該系列的升級版,運載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起飛重量837.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可用於空間站的發射。至於載人飛船,就是官博所謂的「太過先進 無法展示」。媒體結合之前的報導,這很可能是新一代的神舟12號試驗艙。「12」的意義非凡,它代表著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十二次任務,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第7次任務。神舟12號也是一個開始,因為從它開始,中國神舟號太空飛船與太空站的對接任務將形成慣例模式,即定期向空間站輸送太空人。而這件事,此前基本上只有美國宇航能定期做到,所以當西方媒體得知中國航天的進度時,也不禁驚訝,中國不僅已經追上了西方的腳步,甚至還有超越的趨勢。

相關焦點

  • 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航天科技:太過先進 無法展示
    2019年中國航天發射34次,蟬聯世界第一,特別是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2020年中國航天將發射40+次。今年的航天活動中,新一代空間站及載人飛船會是重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剛剛宣布2020年我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而且「太過先進 無法展示。」
  • 中國載人新飛船試驗船今年發射:太過先進 無法展示
    新一代載人飛船為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使中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實現由跟跑到並跑的跨越。 網易科技訊 1月18日消息,昨日晚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簡稱中國航天)在微博介紹,2020年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黑科技」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
  • 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新一代載人飛船露出真面目,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圖為中國新式太空船在長徵5號火箭取得圓滿成功,讓世界目光轉向東方之後,中國新一代的載人飛船也終於問世,露出真面目了,這款飛船的外形讓美國人此料不及,因為它採用了時下最新潮的模塊化設計,但細節方面卻又被遮蓋,引得網友戲稱難道是它太過先進無法展示嗎?
  •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太過先進,無法展示 / 2019年華為十大黑科技出爐
    新一代飛船:太過先進,無法展示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消息,2020年,我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而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
  • 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即將首飛,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2020年的航天發射任務很多,有火星探測也有月球探測,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將於4月下旬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此時此刻已經矗立在發射架上了,正整裝待命。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來主要執行的是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比如空間站的組合艙段發射任務。本次發射任務搭載的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擇機發射,前往月球開始「挖土」之旅;而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已經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離火星越來越近。△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過去五年,中國平均每年宇航發射任務在30次左右,這是當今世界最密集的發射頻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長徵2F火箭這次發射的是長徵5號的新型號——長徵5號B,這也是它的首次發射。這次發射搭載的負荷,就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艙,即將用於後續的空間站運送航天員。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1986年,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聯合提出的《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出決斷,不宜拖延」的重要批示,「863計劃」由此誕生。該計劃的實施,使我國載人航天相關技術正式列入了國家重點發展計劃。  1992年9月21日,經中央批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
  • 「新箭」送「新船」!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廠房中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進入軌道新一代載人飛船,顧名思義,就是全面升級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面向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深空探測等任務需求,飛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未來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以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
  • 全面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看這一篇就夠了
    因此,它能大大降低載人飛船的飛行成本,而至今發射過的所有載人飛船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設計特點是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和模塊化。此次發射的試驗船主要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七大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為未來載人航天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今天第三步空間站建設階段大幕拉開。
  • 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外媒:中國新一代飛船成功著陸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已與美俄相仿
    根據消息,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出,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中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今年春季將首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根據飛行任務規劃,空間站建造分兩個階段實施,此前已圓滿完成長徵5號B首飛任務,後續將相繼完成11次發射,包括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4艘貨運飛船以及4艘載人飛船。 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核心艙發射等6次飛行任務。
  • 核心艙「天和」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運抵發射場 中國空間站在軌...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昨日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同時,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出廠評審。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明早發射! 出徵前,兩位航天員說了些啥?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計劃將於10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一號此次發射主要承擔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飛行30天,而這也將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今天10時30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這也是神舟十一號航天員第一次公開亮相。
  • 國家航天局:未來兩年計劃發射4艘載人飛船
    「十四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有何計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然後要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據說10月13日,聶海勝還在神舟六號飛船上度過了自己的41歲生日。兩年前,也就是2003年,在同一個地點,我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從這裡走向太空,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楊利偉搭乘的神舟五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繞地球飛行21小時,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