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眼力:你能一眼分辨雍正仿宣德青花嗎?

2021-02-22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先來考考大家眼力,愛玩兒瓷的你,看看以上兩件青花兒,能一眼鑑別出哪件是明宣德,哪件是清雍正出品嗎?當然,相信各位早已明眼如炬,一眼就能看出來第一件為 清雍正青花龍紋盤,第二件為 明宣德青花十稜葵瓣式洗。問題是,這兩件明明出產年份相差數百年,可無論從青花發色,還是紋飾特點,以及龍爪龍紋這些小細節來看,為何都形神皆似呢?對於青花兒著迷的人知曉,說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雍正爺的「造假」能力已達爐火純青之境,如不細細咂摸,定會「明永宣,清雍正」,傻傻分不清。。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雍正爺驚為天人的「造假」能力。

要說「造假」,先說基本功,正所謂向來高手方能出高仿,雍正爺本人首先就是有清一代的制瓷高手。
說青花瓷在雍正時期儘管不是官窯主流產品,但其質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而且重視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對於要燒造的御用瓷器,都必須經他本人審定,方可燒造。為此,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年希堯、唐英根據雍正旨意,匯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盡全力燒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可以說,雍正爺本身的審美情趣,對這時期瓷器的造型、繪畫藝術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景德鎮御窯廠受雍正皇帝影響,仿燒前朝作品達到高潮,其中尤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以及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青花最具水準。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高37cm(「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成交價 4590萬港元,201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我們謹從仿燒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專家們所稱之的"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具體而言,雍正仿明代早、中期青花作品,追求形神俱似;雍正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尤其精美,某些方面甚至明顯超過永宣水平,又加帶雍正本朝柔媚俊秀的風格特色。舉例來說,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與真品相比較,真品圈足未經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則多經過打磨而呈滾圓的泥鰍背狀;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見火石紅,雍正仿品淘洗精細底部無火石紅;真品青花中有分布自然、深入釉底的鐵鏽斑,雍正仿品青花中無鐵鏽斑而有重筆點染、分布規則的藏青點;真品青花中可見小筆繪畫的痕跡,雍正仿品青花中無此筆痕。以如下這件長頸膽瓶為例,其上穿蓮龍紋可見於永樂朝天球瓶,其上纏枝花地密緻,曾作於各式器形,包括瓷瓶、盤、盌等,整器形制修長,古風滿滿,頗有永宣神韻。

說到這,有人可能會問,雍正爺這是沉迷於「造假」不可自拔嗎?意欲何在?事實上,雍正爺從來不止於仿古摹古,一方面,出於雍正本人的品位高雅,他在製作每一件仿古器之時,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能重新找回當時的輝煌,畢竟有明一代青花,曾經創造了青花史上的巔峰。因為雍正爺向來摹古而不泥古,對於古瓷燒制上存在的缺陷,他又利用新技術去克服。

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是拉坯製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採用模具倒出來;宣德時期的青料採取的是水洗法提煉青料,導致鐵鏽斑無法完全清除,造成品相上稍有瑕疵,雍正時期則對青料採用火鍛法提煉,這樣解決了青料中鐵鏽斑的bug;
同時考慮到鐵鏽斑出於青料的緣故,所以當時制瓷工匠們又轉換思維,只是在繪畫時使用青料點染,這樣一來同樣可以達到宣德青花明豔無比的效果,同時又在成品中不見鐵鏽斑,由此使得一瓶一罐,看上去更加完美至善。

綜上我們說,縱觀雍正一朝,僅僅在制瓷這點上,上自君王,下至督陶官,都秉持著精益求精和銳意進取的勤勉精神,這不僅僅對當朝瓷器製作影響巨大,同時也是雍正一朝整個時代不斷向上的縮影寫照。所以,再看當下拍場,儘管有些雍正款,明明就是「造假「或者說高仿,大家依然不惜千金購藏。


聲明:分享好文章,傳遞正能量。本著傳播收藏文化為宗旨,圖文、背景音樂選自網絡,文化傳播需要您的力量!我們尊重原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及時糾正刪除。


長按二維碼進入青花小店:

更多熱度文章:

喜歡我們就點個「贊」和「在看」支持

相關焦點

  • 宣德青花的特徵及辯偽,這五大鑑定要點吃透從此不打眼
    玩瓷器,真正的玩家一直都是在學習的路上,對於別人的看法能真正的虛心接受,結合自己所積累的經驗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話不多說,我們今天就聊聊瓷器中的青花瓷。青花瓷在研究考察發現最早出現於唐代,而到了元代,青花瓷燒造技術則日趨成熟,而在燒造技術上明代宣德時期青花瓷可謂到達了巔峰,以至於瓷器裡有「青花首推宣德」的這一說法。對於宣德青花瓷器文物的喜愛,應該是每一個熱衷收藏朋友心中的痛!
  • 耿寶昌:藏家必知的宣德青花五大鑑定,學會這幾招從此不打眼
    關鍵詞:宣德青花鑑定玩收藏,玩瓷器,誰不希望能收藏到精品?但精品名瓷畢竟是少數,目前市面上各類古瓷琳琅滿目,但是其中又有多少真品?在利益的驅使下,當下很多古玩市場上充斥了太多的仿製品,其中的精品是少之又少,現在能夠從中淘到一些老普的藏品都是甚好的結果了。如果你連這點都沒搞懂,那懷疑你沒入行。
  • 【收藏故事】宣德官窯與宣德皇帝
    作為古陶瓷第一高峰的宋朝,誕生了名揚四海的五大名窯——「汝、官、哥、定、均」;到了第二高峰期的明宣德年,產生了以青花為勝的諸多品種,幾乎囊括明以前的所有出現過的器形和種類,前朝有過的,它產生了,前朝沒有的,它也創燒了,其品類之多,色釉之豐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三大高峰,當然數清朝康雍乾三代而莫屬了。本文重點敘述第二高峰期,即明宣德的官窯佳器。
  • 明宣德千萬級的青花葵花式洗
    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葵花式洗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價 1,500,000 — 2,500,000宣德皇帝對燒瓷一事尤為關切,故使江西景德鎮御器廠發展迅速。儘管中國青花瓷在此之前已經遍及亞洲,甚至遠輸東非,可謂名揚四海,然而中國士人普遍仍崇尚宋代素雅之風,視青花流俗而不以為然。直至十五世紀初,景德鎮窯廠制瓷技術屢創高峰,青花精品層出不窮,各式器形古樸莊雅,紋飾繪畫精美絕倫,遂漸為世人所推崇。宣德以降,官款青花瓷器燒制幾乎皆由宮廷管控,不可外傳。
  • 耿寶昌:永樂青花鑑定四大基本細節,牢記這些特徵,讀懂文物
    對於永樂宣德青花瓷器文物的喜好,應該是每一個愛收藏的朋友心中的痛!筆者著文三百,卻很難下筆對於此時期的瓷器文物進行深刻的論寫,原因無他,王冠太貴,不堪其重!永樂宣德時期是我國瓷業生產的頂峰。遑論是否為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那種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文物,就已經是國之瑰寶,為世人珍視了。
  • 絕世珍瓷:宣德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發現記
    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國文物鑑賞大系》一書中《中國陶瓷鑑賞圖典》談到薩迦寺宣德青花五彩器時說:「此器是目前所發現燒造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宣德青花五彩器,國內僅見兩件,極為珍貴。」            入明以後,釉上彩不斷發展,宣德官窯率先創造了青花五彩品種。然而,誰都沒有親眼看到過宣德官窯的青花五彩實物。它在哪裡?
  • 細說元明清三代青花鑑別特徵,從青料斷代看本文就夠了
    由於明朝使用的鈷料產地不同,其內部所含有的各種礦物質也有所區別,導致成瓷後的青花發色也就 不盡相同了。由此形成了三個時期:一: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洪武、永樂、宣德時期所用青料為的「蘇麻離青」料。洪武時期的傳世品不多,主要是青花和釉裡紅瓷器, 繪畫風格與元代相同或類似。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洪武中、晚期的釉裡紅較多呈純正紅色,同時還經常帶有露釉、淌釉等時代特徵,總體而言,時代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很容易與其他朝代製品區分,如下圖,此器為洪武后期製品可能性比較大,釉裡紅髮色呈暗紅,由於釉水厚,器足出現明顯淌釉現象(現在仿品一般沒有相似的淌釉現象)
  • 最新拍訊|看看這次華辰拍賣的宣德碗能拍多少?(總85件)
    Lot:0271 清雍正 青花海水紋海獸高足杯尺寸:高7.5cm款識:大清雍正年制估價:RMB  150,000-180,000說明:宣德海獸紋高足碗為宣德時期名貴品種此杯精巧玲瓏,胎骨潔白細膩,紋飾清晰,濃淡相宜,對比鮮明,從器形到紋飾都仿自宣德同類器物。全器形制典雅,青花發色濃重鮮豔,紋飾灑脫流暢。足雙圈內底書「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參閱    1.《明代宣德官窯箐華特展圖錄》,臺北故宮博物院,1998年,頁202-203,圖742.《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冊,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頁330-331,圖177
  • 從青花鈷料了解青花瓷——我國青花瓷器鈷料使用歷史
    宋青花瓷顏色為灰藍色或灰黑色,也有直接呈現黑色的。裝飾技法上,宋青花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紋飾上,宋青花瓷圖案紋飾多為牡丹、菊花、花草紋、樹木、圓圈紋、波浪紋、文字等,到了宋代晚期,紋飾發展的更加複雜。器形上個,宋青花瓷趨於實用器物,如碗、盤、罐、瓶、枕等,器形大小不一。
  •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往年部分成交明清青花瓷器鑑賞
    器身滿飾青花纏枝花卉紋,枝葉錯落有致,繁而不亂。青花色澤濃豔,仿明代永宣青花暈染的風格效果,這與清中期「仿舊須宗其典雅,肇新務審其淵源」的宗旨相合。口部及圈足分別裝飾纏枝花卉紋及卷草紋,上下均以青花雙線紋相隔。底足內雙圈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字體秀雅端正,舒朗有致。)
  • 古玩市場上,3千元淘到一隻乾隆青花碗,看看值不值
    雖然清代瓷器的燒造水平已經具有較高的規格,但是能夠傳世的精品還是有限,最近藏友老王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就一眼相中了一隻青花瓷碗,攤主告訴他這隻瓷碗是乾隆時期的民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3000元的價格成交。那麼乾隆時期的青花瓷碗到底值不值這個價格呢?這個時期的青花瓷碗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該怎麼辨別呢?
  • 這些瓶子您都能叫得出名字嗎?
    今天,就從器型和用途的角度,來教你如何正確地稱呼一隻瓶子! 【葫蘆瓶】 常見青花,五彩。清光緒及民國時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較為多見,然胎體較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
  • 耿寶昌:成化鬥彩與雍正鬥彩有何不同?五大鑑定圖文詳細對比!
    應該說,在雍正粉彩沒有出來之前,當得起雅致這個詞的瓷器,唯有成化鬥彩。成化鬥彩可是收藏品中的當紅炸子雞。也難怪,從一出世,這個專為皇帝私享的御窯瓷器,就名氣極大。萬曆時期離成化不遠,當時御前有成杯一對,值錢十萬。可見這個成化瓷從古至今都是大神級別的名貴文物。直到現在所提到的雞缸杯都是以幾個億來結尾的。鬥彩在所有的彩瓷品種中,最為顯著的特徵是柔和淡雅,也因其價格高昂,越來越多的仿品出現於市場上。
  •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
  • 中國青花瓷器的發展
    明 宣德 青花瓷花澆明 宣德 青花白地瓷洗明  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大碗永樂、宣德時期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青花瓷已達到又一高,這一時期的青花瓷,胎骨堅、釉精細、青花濃 豔、造型多樣和花紋優美而負盛名,被世人稱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永、宣時期採用的青花料有三種:一是進口釉料,色澤鮮豔,帶有黑色鐵鏽斑點,產地來自南洋的「蘇泥勃青」,據說是由鄭和出洋帶回來的鈷土礦,含氧化鐵較多。二是國產料,青花較深為藍色,比較柔和,多用於民窯產品。
  • 《陶瓷鑑定實用操作十二講》第七講 看「青花」瓷(一)
    (3)永樂青花瓷胎永樂青花瓷胎的特點是劃時代的:胎骨細膩光滑,用手摸有潤滑感。胎釉結合緊密,胎透光。色白而細的砂底上往往有小塊鐵色斑。盤、碗類器皿都有下凹現象。(4)宣德青花瓷器胎宣德青花瓷器胎質很細,瓷工講究。使用景德鎮附近的麻倉山所產「麻倉土」,質料非常好。胎與釉結合小,質量較重。
  • 宣德官窯殘器(百餘件)高清鑑賞
    明宣德青花寶相花紋小盤明宣德青花茶菊紋梅瓶明宣德青花螭龍紋梅瓶明宣德青花鳳穿花紋碗明宣德黃地青花葡萄紋盤明宣德祭紅釉直壁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