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餘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買房的人也越來越多,房價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對於開發商來說,他們自然希望把利益最大化,所以樓盤也開始越建越高,現在很多地方的商品房都已經超過了30層,一棟樓就可以容納上百戶人家。開發商自然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而高層住宅對於購房者來說其實也是有吸引力的,一般來說高層住宅的通風以及採光,往往都會更好,所以還是有不少人更傾向於買這類房子。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我國就有了23.5萬棟高層住宅,居世界首位,經過三年的發展,到今年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大。
然而,高層住宅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樓住宅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了。經過好幾年的風吹雨打過後,高層住宅也難免會變得老舊,其中管道老化、牆體損壞以及電梯故障等問題也可能會相繼出現,這也會給高樓住戶帶來很多的不便,而且與低層住宅相比,高層住宅修理起來也很麻煩,並且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
而且對於高層住宅來說,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如果高層住宅出現火災等警報,逃生也是相對困難的。據資料顯示,我國的消防逃生雲梯高度一般在50米左右,根據很多小區的高層顯示,這一高度最高也就就只能達到16層。但是如果是20層以上發生火災等警報,無論是救援還是自身逃生都很困難的,一旦發生事故,可能就很危險了。
因此,北京大學教授朱國鍾曾經也坦率地說,高層住宅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貧民窟」。考慮到高層住宅將帶來的諸多問題後,國家出臺了新的規定,此前,住建兩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也就是所謂的「限高令」,規定顯示,對於250米以上的新建築必須要嚴格限制,100米以上的建築也要進行嚴格審批制度,同時也必須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從明年起,100米以上的高層住宅建築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一層的高度為3米,也就是說,超過33層的高層建築可能很難獲批了。此外,新規還指出,中小城市也要嚴格控制新建建築高度。至於縣城,則主要以多層住宅為主。而「多層住宅」,一般指的是4-6層的住宅,達到7-9層的住宅就屬於中高層住宅了。10層及10層以上住宅就算是高層住宅了,而4層以下的樓房則都屬於低層住宅。
這樣的新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舉修建高層建築,導致的大量空置房出現。根據之前的有關規定,最高和最低距離超過16米的住宅樓都是要加裝電梯的,或者是7層以及超過7層的住宅都應該安裝電梯。不過,在此次最新的住房新規中規定,室外設計地面與住戶入口層的樓面之間的距離超過9米住宅樓,或者4層以上的新住宅都必須安裝電梯。
如今,北京也頒布了新的住宅建築設計規範。根據有關規定,室外設計地面與居民入口層的距離在9米以上,或者是4層以上新建樓房都是要加裝電梯的。並且,也不僅僅是北京而已,很多省市也都相繼出臺了這樣的政策,如江蘇、浙江等都有相關政策,就跟原先的「舊改」代替「棚改」一樣,而這一政策也都是為了改善許多小區的環境。這對於那些長期居住在老房子的住戶來說,無疑算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在城市裡很多以前的六層左右的房子,都是沒有帶電梯設施的。而隨著「舊改」代替「棚改」,這些房屋也將不再拆遷了。因此,國家就通過安裝電梯,增加停車位,美化環境等措施來幫助居民優化居住環境。
加裝電梯,這對於很多老人和小孩來說,也將會更方便了。並且在城市裡有許多年輕人也喜歡租這類房子,對於這類年輕人來說也時常需要搬家搬重物,因此加裝上電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然而,對於一層住戶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舒服了,因為住在一樓的用戶很少有機會使用到電梯,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支付維修費,而且加裝電梯還可能遮擋住他們的採光,因此,許多一樓的居民對此很不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只要有一家住戶不同意安裝電梯,就不能安裝。但根據一些地區頒布的新規,如今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同意安裝電梯,就能安裝了。並且對於一層的住戶來說也不會再「吃虧」了。根據新規,一樓的居民除了不需要支付安裝費外,還可以獲得補償。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一樓居民的不滿。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家也在不斷出臺新規,以此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此新規的出現不僅改善了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房地產市場的亂象生長。而未來三、四線城市也將會以多層住宅為主,房地產商再想建20-30層的高層建築來牟利,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