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之下,明年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將被拋棄?

2020-12-23 騰訊網

文:餘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買房的人也越來越多,房價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對於開發商來說,他們自然希望把利益最大化,所以樓盤也開始越建越高,現在很多地方的商品房都已經超過了30層,一棟樓就可以容納上百戶人家。開發商自然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而高層住宅對於購房者來說其實也是有吸引力的,一般來說高層住宅的通風以及採光,往往都會更好,所以還是有不少人更傾向於買這類房子。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我國就有了23.5萬棟高層住宅,居世界首位,經過三年的發展,到今年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大。

然而,高層住宅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樓住宅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了。經過好幾年的風吹雨打過後,高層住宅也難免會變得老舊,其中管道老化、牆體損壞以及電梯故障等問題也可能會相繼出現,這也會給高樓住戶帶來很多的不便,而且與低層住宅相比,高層住宅修理起來也很麻煩,並且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

而且對於高層住宅來說,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如果高層住宅出現火災等警報,逃生也是相對困難的。據資料顯示,我國的消防逃生雲梯高度一般在50米左右,根據很多小區的高層顯示,這一高度最高也就就只能達到16層。但是如果是20層以上發生火災等警報,無論是救援還是自身逃生都很困難的,一旦發生事故,可能就很危險了。

因此,北京大學教授朱國鍾曾經也坦率地說,高層住宅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貧民窟」。考慮到高層住宅將帶來的諸多問題後,國家出臺了新的規定,此前,住建兩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也就是所謂的「限高令」,規定顯示,對於250米以上的新建築必須要嚴格限制,100米以上的建築也要進行嚴格審批制度,同時也必須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從明年起,100米以上的高層住宅建築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一層的高度為3米,也就是說,超過33層的高層建築可能很難獲批了。此外,新規還指出,中小城市也要嚴格控制新建建築高度。至於縣城,則主要以多層住宅為主。而「多層住宅」,一般指的是4-6層的住宅,達到7-9層的住宅就屬於中高層住宅了。10層及10層以上住宅就算是高層住宅了,而4層以下的樓房則都屬於低層住宅。

這樣的新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舉修建高層建築,導致的大量空置房出現。根據之前的有關規定,最高和最低距離超過16米的住宅樓都是要加裝電梯的,或者是7層以及超過7層的住宅都應該安裝電梯。不過,在此次最新的住房新規中規定,室外設計地面與住戶入口層的樓面之間的距離超過9米住宅樓,或者4層以上的新住宅都必須安裝電梯。

如今,北京也頒布了新的住宅建築設計規範。根據有關規定,室外設計地面與居民入口層的距離在9米以上,或者是4層以上新建樓房都是要加裝電梯的。並且,也不僅僅是北京而已,很多省市也都相繼出臺了這樣的政策,如江蘇、浙江等都有相關政策,就跟原先的「舊改」代替「棚改」一樣,而這一政策也都是為了改善許多小區的環境。這對於那些長期居住在老房子的住戶來說,無疑算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在城市裡很多以前的六層左右的房子,都是沒有帶電梯設施的。而隨著「舊改」代替「棚改」,這些房屋也將不再拆遷了。因此,國家就通過安裝電梯,增加停車位,美化環境等措施來幫助居民優化居住環境。

加裝電梯,這對於很多老人和小孩來說,也將會更方便了。並且在城市裡有許多年輕人也喜歡租這類房子,對於這類年輕人來說也時常需要搬家搬重物,因此加裝上電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然而,對於一層住戶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舒服了,因為住在一樓的用戶很少有機會使用到電梯,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支付維修費,而且加裝電梯還可能遮擋住他們的採光,因此,許多一樓的居民對此很不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只要有一家住戶不同意安裝電梯,就不能安裝。但根據一些地區頒布的新規,如今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同意安裝電梯,就能安裝了。並且對於一層的住戶來說也不會再「吃虧」了。根據新規,一樓的居民除了不需要支付安裝費外,還可以獲得補償。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一樓居民的不滿。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家也在不斷出臺新規,以此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此新規的出現不僅改善了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房地產市場的亂象生長。而未來三、四線城市也將會以多層住宅為主,房地產商再想建20-30層的高層建築來牟利,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了。

相關焦點

  • 新規出臺: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消失?
    而今,我們國家也出臺了新規,從明年起,不再建造高樓,高層住宅或將會消失?根據住建部所發布的新規,對於超過250米的新建建築需要進行嚴格的限制,而超過100米的也需要嚴格的執行相應的審批制度,同時也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 樓市新規 「掀波瀾」?高層住宅或將消失,4層以上要裝電梯
    因此朱國鍾專家(北大教授)曾表示:高層住宅的生活不便利性,可能會使高層住宅最終淪為「貧民窟」。畢竟在當前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情況下,高層住宅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不僅如此,我國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製度,預計不再建高樓。新的高層住宅或將全面消失?
  • 4樓以上住戶注意了,住宅迎來新標準,高層「停建」?兩類人受益
    數據顯示,中國擁有8層以上、超過24米的高層建築34.7萬幢,百米以上超高層6000多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高樓最多的國家,整個2019年,我國建造了56座兩百米以上的高層,數量佔比50%。就建造高層技術來說,已經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為什麼開發商這麼熱衷於建造高層住宅呢?
  • 新規出臺:4層以上加裝電梯,「限高令」發布,多地已經著手降高
    在欣慰祖國發展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高樓真的越多越好嗎?」很多人選擇住高層是因為享受高處的風景及舒適,但其實住高層缺點也不少:其一就是高層住戶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較多,乘坐電梯是一個問題,對電梯的依賴性十分強,尤其趕時間的時候。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擁有200米以上高樓860座。 同時,我國還是擁有超高層住宅最多的國家。最近幾年,不僅一二線大城市熱衷於建高樓,連一些普通縣城,也開始迷戀建設高樓。一些人口不足50萬的小縣城,高層住宅甚至都已經蓋到了三四十層了。背後的原因我不說聰明人也都猜得到,住宅蓋得越高,開發商賺得就越多。
  • 明年起,高層「不再建」?住宅「新標準」出臺,造福2類人
    這就造成城市的住房供應緊張,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大量人口的住房需求而不得不建設大量的高層來容納這麼多人口。高層確實也有其一定的優勢,高層上下樓有電梯,出行很方便,另一方面高層的視野效果、通風效果、採光效果都非常地好。因此高層剛剛興起時確實吸引了大量的人去購買,在北京、天津的周邊,甚至有人賣掉自家的四合院而去市中心買套高層。
  • 4樓以上的注意了,高樓停建,住房迎來「新標準」,簡直就是福利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4樓以上的注意了,高樓停建,住房迎來「新標準」,簡直就是福利高樓大廈,一向被視為城市財富的象徵,無論哪個城市,只要產業足夠強大,經濟足夠發達,就必然要建起1-2幢超高層建築來作為城市的地標建築,打造成城市的「閃亮明星」。但是,如果你參觀過歐美國家,你就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這些國家的大城市,除了極個別的國際大都市外,很少能看到高樓大廈。
  • 一道「限高令」,高層住宅被「打入冷宮」?住建部出手,高樓停建
    需要城市提供大量住房來滿足這些人居住需求,在有限的城市土地制約下,建高樓無疑是土地利用最大化有效方法,或者說隨著電梯房盛行,「住的高看得遠」的高層住宅也是發展趨勢,因為有越來越多人推崇住在這樣環境中。 有權威機構表示,到2019年底國內100米以上高樓佔全球1/3;200米以上高層建築達到900座。
  • 明年起,高樓「停止建設」?住宅採用「新標準」,兩類人從中受益
    但在後來,很多開發商或地方政府都迷失在面子工程中,覺得只有建得更高,才有面子。因此,根據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擁有200米以上高樓860座。也正因如此,帶來了許多麻煩,比如爛尾的情況,像天津117大廈,建了600米高之後,因為資金問題,到現在已經爛尾了許多年,也沒人願意去接手。
  • 住房新規明確,四樓以上統一裝電梯,老年人受益很大,方便生活
    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現在很多購房者去買高層住宅、新的小區樓房等,那麼剩下的一些老房子就得像今年一樣不斷的拆、改造。我老家的朋友告訴我說,我們那邊的年輕人都不斷地跑向市中心買房子,老城區的一些老房子就只剩下一些老人留守。他們不喜歡老房子的原因是什麼?
  • 住房再出新規,高樓「限高令」來了,這「2類」房子或迎來升值
    而且隨著高層住宅越建越高,弊端也在不斷顯現出來。首先,是消防安全,由於我們國家目前的消防技術只能救援到15樓作用,也就是50米之間。因此,對於一些超高層的住宅,如果發生火災的話,是真的一些辦法都沒。其次,就是電梯安全了。一般情況下,電梯的使用壽命在15-20年,然後就需要更換使用了。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將會從中受益
    這些超高層住宅今後將面臨玻璃老化、電梯故障、設備陳舊、維修困難等一系列難題,再改造成本相當高,很可能成為「永久性貧民窟」。從明年開始,高層建築「完全消失」?而高層住宅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無法忽視的,並且這些不足之處都難以解決,對購房者來說,這些也會影響他們以後的居住體驗。
  • 限高令出臺,高層將「全面消失」?住宅出臺新標準,3類人將受益
    很多年輕人也喜歡住在高層,視野開闊,採光和通風效果都很好。在高層住宅剛剛面世時,很多人都以住高層住宅為光榮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的弊端慢慢被體現了出來。主要有以下3點問題: 1、高層住宅的電梯問題。電梯是高層住宅的靈魂,高層住宅離不開電梯。電梯是機械設備,就算保養的非常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慢慢老化,更何況大部分小區的電梯保養的都不好。
  • 5年後,樓梯房和電梯房哪個更加保值,新規下,答案很清楚
    另外開發商也可以選擇建更高的樓層來獲利,不過今年國家出臺了限高令,開發商想通過不斷建高來獲利也非常難。基於以上3個方面的分析,未來高層電梯房也將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雖然說樓梯房已經逐漸被淘汰,但是電梯房同樣還不夠成熟,未來存在很多隱患,因此電梯房和樓梯房的保值問題依然是很多人十分關心的問題。
  • 高層住宅將被拋棄,20年後,小矮層和樓梯房或成樓市新寵
    現在建房已不再像以往,只能建6層高的樓梯房和11層高的電梯房。回首過去,我們會看到,從2007年後,房屋逐漸往高層住宅方向發展,23樓,32樓,48樓的高層住宅比比皆是,且目前一手樓盤開發商建的,也是這樣的高層住宅。仿佛,樓梯樓和小矮層從樓市上消失了。實際,樓市上最受購房者歡迎的依舊是電梯小矮層,依次才是高層住宅,往後才輪到樓梯樓。
  • 3樓以上住戶注意了,住宅迎來「新標準」,3類房源或「有價無市」
    宏觀上是房價上漲,而直觀上是無數高層的建設以前人們住宅一般都是小平房以及多層住宅為主,但人口流入導致住房需求增加,對於城市來說也不能一味向外擴張,因此只能將房子往高處建,因此越來越多的高層住宅便出現了。早期的高層住宅還是非常受購房者歡迎的,有良好的視野、便捷的出行、看起來也比較氣派。
  • 高層住宅淪為「過去式」?「限高令」真的來了,這類房可能會增值
    普通家庭的居民,基本上都住在一整棟樓裡的某一層。因為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也使得這樣的高樓越建越多。很多小區的住房,都已經來到了20多層,假設每層樓高3米,一整棟的高度就達到了60米。尤其是東部沿海城市,土地面積有限,但是人口總數龐大,使得高樓大廈隨處可見。稍微矮一點的小樓,往往都已經有點「年紀」了。
  • 2021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建部一紙「限高令」,這類人卻受益
    隨著時間的推進,高樓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這是因為成本太高了,拆30層的樓,可能需要建五六十層才能收回成本。所以,高樓住宅增值空間也不大,有專家表示高層住宅在未來將成為「貧民窟」。 面對高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住建部發布了「限高令」,高樓都將受到嚴格的監管。具體來說就是500米以上的將不再批覆,250米以上需要省級相關部門審批,100米以上的也要充分論證,嚴格執行。
  • 老房裝電梯再出新規,低樓層或反對無效?內行提4點解決方案
    主要的反對聲音出現在一樓、二樓的業主上,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加裝電梯。而且很多小區的業主都擁有「一票否決權」,所以出現了一些對是否加裝電梯的討論聲音。一樓、二樓的業主反對主要有幾大原因。對老舊小區的來說因為大多數都不是高層的原因,一樓房價並不是很便宜,有些一樓還會贈送花園、地下室等,而且因為頂樓上下不便等原因,一樓房價會高出20%以上。
  • 樓市變成「高樓荒漠」?1億套房荒廢,高層建築出現「隱患症狀」
    現在,且不說動輒幾百米的超高層地標,各地新建的百米高層住宅,早已使樓市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樓荒漠」。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高樓?箇中原因很複雜。 建的樓多了,閒置的房子也必然會增多。 根據西南財大的報告,我國城鎮空置房數量在2017年就達到了6500萬套,房屋空置率在22%左右。 注意:按照國際常見標準,空置率10%以下為較合理區,房屋供求基本平衡;10%~20%之間為危險區間;20%以上為房屋庫存嚴重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