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也可以「考古」了

2021-01-10 幼兒園設計中心

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幼兒園城中園區裡古樹林立,有柏樹、香樟樹、女貞、胡太子樹(學名:胡頹子樹)……它們在蘇州的一隅土地上佇立了數百年,也陪伴這個幼兒園百年的成長歲月,蘊藏著悠久的歷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資源。

日常嬉戲玩耍間,一代代孩子們與古樹結下了情緣。今年一次偶然的發現,讓孩子們圍繞著「古樹」開啟了考古之旅。透過一系列的「微項目活動」,孩子們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和親身體驗去了解一棵樹,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知人與自然、過去與現在、幼兒園與本土文化的聯繫。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實驗小學幼兒園創辦於1911年,前身是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婦女解放運動先驅楊紉蘭在宣統三年(1911年)開辦的江震第一蒙養園。後獨立建制發展為吳江區實驗幼兒園,城中園區是其發源之地。園中古樹歷經百年風雨和歷史變遷,其中胡頹子樹是蘇州地區同類樹中最古的,翻開古樹名錄,它的編號為「吳江07」,至今已有136歲。

以下活動案例來自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幼兒園城中園區

文章作者、執教教師:袁國萍

01 /

緣起

孩子們在小操場上進行活動,小操場圍牆邊有5棵高大的200多歲的古柏樹。他們在活動歇息的時候,經常喜歡坐在柏樹下喝水聊天,有時還會觀察一下柏樹的秘密。

這一天,晨晨發現柏樹樹皮掉了下來,他拿著掉下來的樹皮跑來問老師:「老師,這棵大樹它很老了嗎?它有幾歲了呢?」「那它們有那棵拄拐杖的胡太子樹爺爺老嗎?」

孩子們發現柏樹樹皮剝落,樹幹露出斑斑駁駁,由此產生了柏樹很老的概念,又生發了與園內另一古樹——136歲的胡太子樹比較誰更老的問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契機,結合園內的古樹資源,開展了《親親我的古樹》的考古之旅。

02 /

古樹調查篇

一、倡議書:「童年——我與樹的故事」

我們倡議大家調查老樹的前世今生,利用家長資源,徵集幾代人發生在城中園區的與樹相關的故事。通過講故事、寫文章、照片展的形式講述和挖掘人與樹之間的故事,更好地闡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教育價值。

公眾號的徵集活動

那麼,我們幼兒園的古樹到底有多老呢?我們來問一問在這個學校裡上過學的爺爺奶奶吧,請他們講述這些古樹的故事。

老校友講述與老樹的故事

聆聽著古樹的「前世今生」,孩子們領略到了幼兒園厚重的歷史,也在心中種下了保護古樹的種子。

二、親子活動:「尋訪古樹」

古樹名木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積澱。一座城市,承載了千年輪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棵古樹,風雨百載,見證著城市的潮起潮落,閃爍著光彩絢麗的歷史色澤。蘇州作為一座古城,隨處可見一些古老的樹木。

活動正值國慶黃金周,大家利用外出遊玩、回老家等機會,尋訪身邊的古樹,走近家鄉的老樹,感受其獨特的風姿,探尋它們背後的故事,了解更多的「樹文化」,感受祖輩的愛樹情懷。

每一棵古樹,都見證著一段歷史,演繹著許多故事。我們的家鄉有多少古樹?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吧!

孩子們尋訪到了許多歷史悠久的古樹,並用記錄紙把古樹的故事記錄了下來,回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古樹的故事。

1. 家長和孩子利用外出遊玩,在同裡、光福、東山等古鎮上偶遇了古樹,了解了旅遊景點的古樹,探尋了古樹背後的歷史故事。

2. 在幼兒園周圍也有古樹,孩子在和家長的尋訪過程中尋訪到了三角井的銀杏廣場的古銀杏,圓通寺裡有一公一母兩棵古銀杏,松陵公園也有古樹。

3. 回到老家,老太公給孩子講述了自己家裡的48歲的香樟樹的曲折古樹,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了下來,並回到幼兒園裡與同伴分享「我家古樹的故事」。

03 /

親近古樹故事一

《美好的心願》

老師帶著孩子一起去校園中尋找古樹,通過看看、摸摸、量量、說說的方式來了解古樹的特點,並從近看、遠觀、仰望和俯視等不同角度觀察古樹。第一次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同時也有了很多對古樹的新發現。孩子們由衷地讚嘆道:這是真正的古樹爺爺啊!

浩浩:「老樹真老呀,原來爺爺在這裡上學時它已經在了,真是一棵老老樹爺爺。」

芸芸:「老樹太老了,我希望它還會更更更老下去。」

老師:「這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呢,我們怎麼讓大家知道我們的美好願望呢?」

萱萱:「我們可以製作一張心願卡掛在老樹上,我跟媽媽去旅遊的時候就掛過。」

睿拉:「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願望畫在心願卡上,告訴古樹爺爺。」

於是,孩子們討論起來製作心願卡的事兒。

凡凡:「心願卡我覺得可以用一張紅色的心形的紙來做,因為它代表我們的心。」

睿拉:「對啊,就像我們做新年賀卡一樣。」

沐沐:「我們快點把我們的小小心願悄悄地告訴老樹爺爺吧。」

好辦法得到了大家的贊成,製作心願卡的活動就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了。大家排好隊,在老師的幫助下把一張張紅色的心願卡掛在了胡太子樹上。

老師:謝謝小朋友們告訴樹爺爺這麼多美好的心願。樹爺爺也有一個小小心願,希望小朋友們喜歡古樹,愛護樹木,和樹木做永遠的好朋友。

04 /

親近古樹故事二

《鳥窩裡有些啥?》

在掛心願卡的時候,孩子們有了新的發現。

俊俊一仰頭,叫了起來:「快看,樹上有個鳥窩。」

「哪裡哪裡?我看不到。」小小的洋洋馬上跑了過來。

「喏,在那邊。」順著俊俊的手指尖的方向,洋洋終於看到了隱藏在茂密的樹葉間的一個小小的鳥窩。

「鳥窩裡有小鳥嗎?」沐沐問。

「鳥窩裡有鳥媽媽嗎?」果果問。

「說不定小鳥還沒有孵出來,只是鳥蛋呢。」小傑說。

「好想去看一看啊。」欣怡說。

小小的鳥窩掛在了樹上,也掛在了孩子們的心尖上。回到教室,孩子們還是不停地討論著用什麼方法可以看到鳥窩。

萱萱:「我想用梯子爬上去看一看。」

卉卉:「我想爬到樹上去看一看。」

瑤瑤:「我想站到椅子上去看一看。」

晨晨:「我想操控無人機去拍一張鳥窩的照片。」

戶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發現攀爬梯是個很好的可以看到鳥窩的工具。於是,大家七手八腳地把攀爬梯搬到了胡太子樹下,排好隊輪流上去,終於看到了鳥窩。

但是,事實有點出乎大家的預料——鳥窩裡啥都沒有,沒有小鳥,沒有蛋,只有兩片黃黃的樹葉。

浩浩:「肯定是小鳥跟著鳥媽媽外出找吃的了,到了晚上會回來,因為這是它們的家。」

洋洋:「小鳥長大了,自己會飛出去找吃的了。」

瞧!這是孩子們經歷了猜想——計劃——實踐的過程。

05 /

親近古樹故事三

《古樹長啥樣?》

芸芸站在高高的玩具小屋裡向下觀望著,說:「我在上面看胡太子樹爺爺,發現他像一棵大大的西蘭花。」

小康和包子在樹下抬頭看著胡太子樹,小康說:「站在下面也可以看呢,從下面看老樹就像一把大大的傘。」

凡凡:「跟你們說,這是胡太子老爺爺,你們看,這是他拄著的拐杖。」說著,他就在支撐著老樹的鋼管邊轉了起來,一邊轉一邊開心地笑著,笑聲引來了沐沐,倆人一起圍著鋼管快樂地轉著圈圈。

俊俊:「太神奇了,每個人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出來的樹長的樣子就是不一樣的。」

老師:「對啊,就讓我們把我們眼裡看到的胡太子樹爺爺的樣子畫下來吧。」

大家回教室拿來了畫畫工具,各自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位置,開始進行「胡太子樹寫生畫」活動。

俊俊:「我覺得老樹雖然樹葉是綠的,他的形狀也很像一朵花。」

凡凡:「你們看我的胡太子樹爺爺畫得像嗎?這是他的拐杖,這是他的樹幹,上面還有好多的花紋呢。」

萱萱:「好想到食堂的樓上去畫一畫胡太子樹爺爺啊,因為樓上那麼高,肯定能看到不一樣的老樹爺爺的樣子。」

古樹的秘密將隨著孩子們一次次的觀察、記錄不斷地得以展現,通過親身經歷學習的方式一定能讓孩子們收穫不一樣的認知體驗。

07 /

親近古樹故事四

《古樹真有心跳嗎?》

班級活動「故事大王」開始了,雨卉給大家講的故事名字叫《聽聽老樹的心跳》。有趣的內容馬上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洋洋說:「太好玩了,老樹真的有心跳嗎?」浩浩跳著說:「老師,我們也去聽一聽老樹的心跳吧。」

大家來到了操場,浩浩用耳朵湊近香樟樹樹幹聽了聽,說:「樹幹硬硬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呢。」

芸芸在樹屋上聽著樹屋裡的樹,她認真地趴在樹上聽了好久,說:「真的沒有聲音,故事裡是騙人的。」

凡凡:「我爸爸給病人看病的時候是用聽診器放在病人胸口去聽心跳的。」

萱萱:「對的,我咳嗽的時候我媽媽就是用聽診器放在我這裡聽的。」邊說她還邊演示著。

第二天,孩子們回家收集來了醫生用的聽診器,決定鄭重地去實施這項重大的活動了。

帶著好奇,大家各自找到了自己要傾聽的樹,用聽診器在自己選定的樹幹上找到了「聽點」。峻峻選擇的是聽香樟樹的心跳,芸芸選擇的是聽柏樹的心跳,茗茗選擇的是聽胡太子樹的心跳……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樹,認真地聽著。

沐沐:「我聽到大樹在耍賴的聲音——嗯嗯嗯的。」

芸芸:「我聽到了水流動的聲音,譁啦譁啦的。」

睿拉:「我聽到了噗通噗通的聲音。」

俊俊:「我聽到了打嗝的聲音。」

老師:「把聽診器緊貼於樹幹上,不要動,多試試幾個地方,不同的部位聽到的聲音是不是也不一樣呢?」

孩子們分享完畢自己的感受和傾聽後,我們又傾聽和感覺了自己的心跳聲,讓孩子們了解每一個生命的聲音——富於變化、旋律動人。通過聽大樹的「心跳」,幼兒與自然界融合;帶著自然遊戲,共享自然,真正的走進自然,體會自然的神奇力量。

08 /

親近古樹故事五

《哪棵樹下有寶貝?》

洋洋跑過來對老師說:「老師,你看,我找到了一個寶貝。」說著,攤開了手心,上面有一顆亮晶晶的藍色的『鑽石』」。

「哇!是寶石哎。」邊上的萱萱發出了羨慕的驚嘆聲,問洋洋:「洋洋,你在哪裡找到的,我也想去找一找還有沒有其他寶貝。」

「我跟你一起去吧。」萱萱的好閨蜜卉卉說著,倆人結伴去了香樟樹下尋寶。可是,尋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只能遺憾地空手而歸。

萱萱:「老師,你說哪棵樹下還可以找到寶貝呢?」

老師:「這個老師也不是很清楚,要麼我們一起好好商量一下,來一次尋寶之旅?」

「太好了!太好了!」好多孩子都驚喜地跳了起來。

尋寶遊戲,果然是孩子喜歡玩的遊戲主題啊。那棵樹下可能藏著寶貝呢?孩子們議論紛紛,各有各的想法和理由。

浩浩:「我覺得小操場那裡的樹下可能會有寶貝,因為那裡的古樹下有好幾個樹洞,洞裡肯定藏著寶貝。」

萱萱:「我覺得胡太子樹下可能藏著寶貝,因為它是最老的,肯定是寶貝最多的。」

最後,大家再次回憶幼兒園地圖,決定請老師幫忙把幼兒園裡不同古樹區域拍照列印,製成「我的尋寶圖」,孩子們拿著不同的尋寶圖,將用他們的智慧找出寶藏。

09 /

親近古樹故事六

《尋寶小分隊》

老師跟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考古尋寶的有關知識,了解了考古尋寶需要的工具、材料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去探尋古樹下的寶貝,需要準備些什麼呢?

洋洋:「我們還沒有尋寶工具呢!要像考古學家一樣帶上很多的工具。」

萱萱:「需要挖的工具,因為寶貝可能藏在泥土裡,我們要把它挖出來。」

俊俊:「還需要放大鏡,有的寶貝可能很小,我們要放大一點才能找到。」

卉卉:「要塗防曬霜,我媽媽說太陽太大了,會曬黑的。」

小傑:「還要帶上驅蚊藥水,因為樹下有很多蚊子、蟲子。」

丁丁:「還可以帶上手電筒,因為樹洞裡很黑的。」

探尋寶貝的過程中,你覺得會遇到什麼?

浩浩:「我覺得樹下的洞洞裡可能還會有蚯蚓和螞蟻。」

老師:「有可能,所以我們在尋寶的時候還要注意保護自己,讓自己不受到傷害。」

洋洋:「可能會遇到蛇。」

茉茉:「我們會遇到小精靈來給我們引路。」

家長們聽說了孩子們要考古尋寶了,非常支持,大家一起商量著為每個孩子準備了考古的服裝和工具。

孩子們拿著自選的「尋寶圖」,興奮又好奇地找到目的地,開始他們的尋寶之旅,尋覓著古樹下的秘密。

· 胡太子隊

卉卉:「我在胡太子樹下找到了一塊藍色的石頭,上面還有正方形的花紋。」

芸芸:「我找的寶貝可是太多了,老師你看,有5個呢,我覺得這個海螺最好玩了。」

萱萱:「我發現了有好多的小螞蟻,排著隊在運小麵包。」

· 樹屋隊

洋洋:「我在樹屋這裡找到了一段小樹根,我想把它從泥裡挖出來,可是怎麼也挖不出來,它可能是大樹的根。」

俊俊:「我來用放大鏡找一找,下面有什麼東西拉住了。」

承恩:「我找到了一塊石頭,可是太老了,我看不出它是什麼顏色了。」

· 柏樹隊

妍妍:「老師,這裡的泥土也太老了,有點挖不動。」(南面向陽,泥土比較幹、結實。)

瀟瀟:「我發現了兩塊巨石和一塊像子彈的石頭,你看,這個石頭的一頭是尖尖的。」

軒軒:「我在樹下發現有個洞,我覺得裡面肯定藏著寶貝,我和睿拉挖了好久,挖到了幾塊磚頭。」

· 香樟樹隊

沐沐:「這兩塊石頭為什麼在籠子裡?」

夕夕:「我來看看,好像上面都是甲骨文。」

順順:「這塊圓形的石頭上面是一朵大大的花,還有一瓣一瓣的花瓣呢。」

幼兒講述考古發現

每個孩子都通過自己的尋覓找到了心中的「寶貝」,雖然「寶貝」很普通,但取得「寶貝」的過程還是經過了幼兒用心的探究。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有遇到各種挑戰,但始終未放棄,有這個經歷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確認。

10 /

親近古樹故事八

《爬樹大冒險》

浩浩:「老師,樹屋那裡的樹上有個洞,裡面可能也有寶貝,可是我太矮了,看不到,下次我們能不能爬到樹上去找一找樹上有沒有寶貝?」

老師:「這個遊戲有點危險呢,需要好好計劃計劃。」

老師設計了一張調查表,請孩子們回去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爬樹的危險和解決的辦法。

早上,芸芸背著鼓鼓囊囊的一個大包進來了,來到老師跟前,重重地一扔,驕傲地說:「老師,諾。」

老師被嚇了一跳,問她:「什麼東西?你為什麼帶個大包來。」

「爬樹的工具呀。」芸芸彎下身子打開大包拉鏈,將一樣一樣東西擺到了老師面前的地板上,介紹起來:「這是護膝,爬樹可以不痛;這是頭盔,帶著可以防止樹枝掉下來被砸到;這是繩子,可以掛到樹上……」

這時,丁丁也來了,也帶來一大包的爬樹工具,有手套、望遠鏡等。

晨間談話時間,老師請大家來介紹自己的調查表。孩子們都興致高昂,看來都跟父母進行過了仔細的探討。

萱萱的記錄表內容豐富:「這是我和媽媽一起討論的記錄表,爬樹首先要吃飽飯才有力氣爬。然後還要穿上方便的褲子,不能穿裙子,頭髮也要紮起來。要是再有一雙有釘子的鞋就更好了。」

沐沐:「這是我的記錄表,我覺得樹上可能會有小螞蟻,要小心不要掉到脖子裡,會癢的。然後還要挑一棵粗一點的大樹才可以爬,因為細的樹有可能會斷掉,人會摔下來。」

夕夕:「這是我的記錄表,我覺得爬樹前要先做一下熱身運動。」果然,紙上畫著一個正在彎腰踢腿的小女孩。

爬樹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了,防護裝備也準備好了,就要爬樹了。哪些樹可以爬,怎麼爬?

芸芸:「我們可以去搬個長長的梯子架在大樹上,然後排好隊就可以爬上去了。」

老師:「還有沒有其他不一樣的方法也可以爬到大樹上面。」

晨晨:「我覺得可以有個蹦床,一蹦就蹦上去了。」

茉茉:「如果有個大吊車可以把我們一下子就吊到樹上了。」

茗茗:「熱氣球也可以讓我們爬到大樹上。」

凡凡:「直升機也可以讓我們到大樹上。」

萱萱:「穿個有釘子的鞋子,可以定在樹幹上面,然後一步一步就爬到樹上了。」

老師請孩子們小組討論爬樹的方法,併合作用圖畫記錄下來。很快,孩子們經過熱烈討論後,小組爬樹計劃書出來了,方法多多,充滿童趣和想像。

充滿期待的爬樹尋寶活動終於在孩子們的摩拳擦掌中開始了。大家排好隊來到操場上,首先選擇爬的樹就是幼兒園最高最大最粗的香樟樹。因為他們覺得又高又大的香樟樹是最容易爬上去的。

丁丁帶來的長長的繩子是大家覺得最可行的工具了,在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指導中,老師幫忙把繩子甩過了香樟樹的最粗的一根樹枝,垂了下來。

芸芸穿好了護膝護腕頭盔等全套裝備,自告奮勇地舉手第一個要求來試試。只見她大步前來,將繩子套在身上,用力地往大樹上一縱,四肢牢牢地吸附在了樹幹上,可是再也不能進一步往上爬了。

芸芸尷尬地笑笑,說:「老師,我爬不上去了,快把我抱下來吧。」老師抱她下來後,接著又來了幾個自告奮勇的男生徒手爬樹,結果也都以失敗紛紛告終。

大家坐在地上一籌莫展,突然,浩浩指著遠處的攀爬梯說:「我們可以去搬梯子過來呀。」「對呀對呀。」大家豁然開朗,七手八腳地一起去把攀爬梯搬了過來,架在了樹幹上。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大家都可以順利地排好隊爬到樹上去瞧一瞧了。

田田用望遠鏡望到了在高高的樹枝那裡有一片「小草地」(那裡有一片苔蘚長得比較肥沃);軒軒用放大鏡找到了樹皮縫隙裡有一隻小螞蟻在爬來爬去;欣怡用自己的小眼睛找到了樹幹高處有一個釘子,上面還有一段黑黑的繩子,大家都在猜測這一定是一個巨人釘上去的,說不定巨人也來爬過這棵香樟樹。

梯子爬樹很方便,還有什麼方法也可以方便地爬上去呢?聰明的萱萱又說了:「還有人梯,我看到解放軍叔叔搭成人梯也可以爬到很高的地方。」大家又沸騰了,爭著來搭人梯。

這可是一件考驗身體的體力活,大家兩兩結合,按照萱萱說的方法,一個人坐到另一個人的肩膀上,可是沒有一個人能站起來,大家在操場上東倒西歪,樂得哈哈大笑。萱萱又說了:「小朋友的力氣太小了,背不起另外一個人,要大人才行。」

於是,老師要求加入遊戲,說:「你們看老師行不行?」「太行了。」大家意見一致。於是,老師就在萬眾矚目中穩穩地託起了順順,順順順利地看到了大樹高處的樹枝截面有一個年輪。

11 /

交流分享

《我與樹的故事》

遊戲後,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講述自己在遊戲中經歷或看到的事情。卉卉說:「我們就把這件考古的事情畫下來吧。」大家紛紛同意,就做成了繪本《我與樹的故事》,每天午餐後孩子們都要爭著去閱讀交流分享。

幼兒講述自己的故事書

結語

CONCLUSION

-

當古樹遇上小小少年,歷史的深邃與生命的感動,相互滲透、和諧共存。當古樹遇上小小少年,好奇、接近、擁抱,敞開自我,就擁有了一種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次活動以「古樹」為主體資源,以「樹的故事」為活動資源。先讓孩子聆聽園內古樹的故事,再去找尋講述園外古樹的傳說故事,最後通過孩子的親身實踐創造、講述自己與樹的故事,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樹文化」的薰陶,提高了探究與創新能力。

相關焦點

  • 我是小小考古家|鶴琴幼兒園總部小七班了解恐龍化石
    當天,鶴琴幼兒園總部小七班在主題活動《瘋狂的石頭》背景下,了解各種各樣的石頭,化身小小考古家,讓恐龍從「化石」中「走」出來,孩子們戴著口罩,有的拿錘子,有的拿錐子,有的拿刷子,有的拿放大鏡,對恐龍化石充滿著好奇,其中還有團隊小任務等著小朋友們哦
  • 考古青年:人生的寶藏,就在考古的田野裡
    考古青年這樣評價自己的事業。 背上行囊、走向田野,考古青年似乎離人群焦點有些遠,卻是離人類歷史本源最近的人。他們用雙腳丈量廣袤中國大地,用雙手拂去歷史塵埃,為滄海桑田撥雲見日,為往聖絕學承上啟下。 上下求索 考古青年的浪漫主義 談到與考古的結緣,考古青年們十分坦誠:有的是因為一顆好奇心,有的是因為機緣巧合。
  • 中國大學裡的考古系
    一方面促成了中國考古學的產生一方面培養了中國的專門考古人才和考古學者為中國考古教育的萌芽提供了重要條件▲殷墟婦好墓考古現場。圖源/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由於歷史久遠,遺蹟遺物大多埋藏地下所以進行考古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和發掘它們田野考古實踐成了考古系學生的基本功 考古系的設立除與所在城市發展水平及學校傳統有關與遺蹟遺物的分布更聯繫緊密即便是高等教育如此發達的今天全國也僅有50多所大學開設有考古系或相關課程
  • 其實,考古也可以有意思還很好玩
    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名譽理事 李伯謙鄭州考古還可以「大顯身手」「東趙遺址的發掘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次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又獲得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一等獎,我作為從事考古工作的鄭州東趙村人
  • 在羅布泊荒漠的22天:影像裡的樓蘭考古往事
    在羅布泊荒漠的22天:影像裡的樓蘭考古往事 文博中國 2020-12-2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
  • 高原幼兒園裡來了「新朋友」
    新華社拉薩11月17日電 題:高原幼兒園裡來了「新朋友」新華社記者金一清五顏六色的童車整齊擺放在操場上,每一臺童車旁邊都配有一個頭盔和一套護具。拉薩市實驗幼兒園執行園長普珍介紹說,這是西藏首屆「兒童滑步車運動進校園」活動,對於豐富孩子們的體育活動形式有著重要意義。讓孩子們接觸到更有趣味的運動方式,有助於孩子們喜歡體育運動,養成鍛鍊的好習慣。
  • 聊聊魔獸世界裡丟失的考古進度,幾年過去仍未恢復,往事不堪回首
    魔獸世界有諺云:「工程窮三代,考古毀一生」。考古學是大地的裂變版本加入遊戲裡的專業,所謂的「考古毀一生」其實是說把考古的精良神器都考出來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通過考古,玩家可以獲得玩具、坐騎、寵物、武器幻化、鍊金龍圖紙等很多好東西,現在仍然有很多玩家為了各種考古物品奔波於挖掘場之間。在後面的版本,考古學升級點數變得簡單,不過遊戲裡先後加入了每種神器考20個的成就和全古樸神器的成就,沒有最坑只有更坑。一個全古樸成就足夠花掉一個月的時間。
  • 魔獸世界:考古真的毀一生?來看看這些可以挖出來的寶貝
    在魔獸世界中,有著許多的專業技能與生活技能,玩家能通過它們製造道具來增加戰鬥力,或可以用來搜集材料發家致富。但在玩家圈內,卻素來有「考古毀一生」這樣的名言。難道考古學就真的一無是處?下面,遊戲日報嘉陵就來給各位玩家說下那些能通過考古挖出來的寶貝。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家長知道後,孩子在幼兒園裡會更吃香!
    其實,幼兒園就如同一個「小社會」,經常搗蛋的孩子,自然不受其他小朋友和老師的喜愛,這一點,老師不明說,家長也是心裡有數的。畢竟,幼兒園並不專為自己服務的,不過,作為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老師、小朋友的歡迎。幼兒園是有潛規則的,家長早些知道,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受歡迎!
  • 山西五裡後墓地發現金剛杵 系元代考古中首次出現
    五裡後M2墓葬出土的元代金剛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隰縣五裡後墓地發現元代隰州刺史韓昇墓碑,並出土隨葬的金剛杵,這也是中國元代考古中首次發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臨汾市文物局、隰縣文物局聯合對五裡後墓地展開發掘,其中發掘唐墓3座、元墓4座,及北宋、明墓各一座。
  • 幼兒園即將開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被迫宅家的這段日子裡,不少幼兒園老師們都在假期裡通過網絡形式與幼兒互動、做家長工作,在自己原有的專業水平之上又增加了一層「不屬於自己」的「主播」特質。面對已經到來或即將到來的開園時間,不少老師心想,這讓人哭笑不得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但與此同時,另一股使命感也隨之而來——幫幼兒減輕長假後的入園焦慮、促進幼兒適應新的幼兒園生活。
  • 香山裡幼兒園升旗儀式
    朝陽在東方升起,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在這充滿希望的春天裡,迎來了香山裡幼兒園第二周升旗儀式。
  • 濱江這家幼兒園可以打高爾夫學攀巖
    有這樣一所幼兒園,蒙臺梭利雙語教學,16.8米挑高前廳,6000餘方戶外活動場地,25米錦標賽級常溫泳池,還可以學高爾夫、學攀巖……這樣的幼兒園在濱江?對!沒錯!想想以後濱江的孩子可以在這樣的幼兒園裡,那是多麼的高大上!
  • 宏立城花果園裡的幼兒園讓你的孩子發揮想像!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裡的幼兒園大家好,我是張子萱,我來自陽光幼兒園大六班,現在將由我來為大家播報新聞;歡迎光臨陽光銀行;接到火警的報警電話,小消防員們快速的換裝出警……在宏立城集團花果園D區5棟的陽光幼兒園教學樓裡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掛牌成立
    4月10日上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廣場掛牌成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兩家單位和相關職責,今後將負責全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承擔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重點課題研究等。
  • 春天裡幼兒園夏季幼兒消暑清熱飲品
    青島春天裡幼兒園——不負好「食」光夏季幼兒消暑清熱湯
  • 北大考古「團寵」引熱議:你可知考古系早已是女生居多?
    於是,鍾芳蓉在短短幾天時間裡收到了包含《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發現湖南系列叢書》、《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經遠艦」調查工作紀實報告》作者籤名蓋章版、《新樂文化論文集》、《黃淮七省考古新發現2011-2017》、《考古河南》、《廣州考古六十年》、《廣州出土珠飾研究》等來自全國各地文博系統單位的叢書。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 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 我在家裡挖「文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幼兒園裡開起了草坪音樂節
    幼兒園裡開起了草坪音樂節 2020-12-09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