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劉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他愛哭,有點虛偽,其實在很大的程度上,劉備的這些種種作為,是建立在極高的道德底線上。
01怒打督郵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以為怒打督郵是張飛做的事情,其實歷史上是劉備打的,他並不像演義中那樣的柔弱,黃巾起義的時候,劉備迅速組建了一個社會組織,通過立下汗馬功勞得到了轉正,然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朝廷突然不認這些憑藉軍功轉正的人了,派個督郵搞監察。
查到了劉備這後,劉備謹小慎微,想著探探口風,還能不能有這份工作,結果督郵是喜歡阿諛奉承的人,覺得劉備不慣著他就怒了,劉備更怒,在我的地盤搞這套,當眾就打了督郵兩百下。就最後的結果來看,劉備一點都不虛偽, 反而讓人們看到了他快意恩仇、剛正不阿的一面,比阿諛奉承的人要強得多。
02以誠動人
劉備其實在丟了徐州之前是有立足之地的,那就是平原縣,劉備就是靠著這點家底支援的孔融,並且硬抗曹操的進攻,此後劉備算是名揚天下。另外,在劉備治理期間,樂善好施深得民心,然而卻惹怒了當地豪強劉平,他不甘心被外來人搶風頭,於是派出刺客殺劉備。
這天刺客潛入縣衙,看到劉備點著昏燈,一絲不苟的在處理文件,他就這樣錯過了刺殺時機,被發現後劉備讓人置辦酒菜,吃飽喝足了才問刺客,兄臺夜晚前來何事?刺客深受感動,說出劉平的計劃走了,還讓劉備多加注意。
要知道在古代刺客都是冷血的,想要靠假仁假義感動刺客是萬萬做不到的。更難得的是劉備始終如一,在後期黃權投靠魏國,有人散播劉備殺他全家的謠言,黃權不以為然,劉備這邊不光沒殺,反而厚待黃權一家,還說「辜負黃權,權不負孤也。」生逢亂世,每個人都多個心眼,假仁假義的小伎倆,斷然是瞞不過別人的。
03多次救人於水火之間
黃巾軍餘黨圍困孔融的時候,太史慈突圍找劉備求援,劉備二話沒說就去了;公元194年,曹操為報仇攻打徐州,陶謙派人往各地求援,只有劉備和田楷來了,其他人都畏懼曹操,此後劉備更是說什麼都不願意佔據徐州,生生是被推舉上位的。
第一次的時候,劉備本著仁義之師的目的來救援陶謙,就像是救援孔融那樣,根本沒想到要什麼回報,結果把陶謙感動了,這個時候劉備還是有些不信的,覺得這是場面話,殊不知陶謙是動了真心;
第二次曹操剛退兵,跟劉備的關係其實不大,陶謙的身體狀況實在不好說,如果狀態不好可能就讓了,如果狀態突然變好,讓出去就尷尬了,所以劉備依舊沒有多想;
第三次的時候陶謙實在是病重,他知道劉備素來仁義,所以想把家人託付給劉備,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富人,突然把全部的財產給了一個窮人,像劉備這樣的窮人,必然會照顧好陶謙的家人,所以劉備也就沒再讓了。值得一提的是,演義和歷史是有區別的,劉備是拒絕了兩次,第三次才答應。
04屢敗屢戰
這也是曹操和陳壽認為劉備是英雄的一個原因,劉備在眾多諸侯中起家是最艱難的,靠著鎮壓黃巾軍的功勞獲得了轉正,但不久就因為不願意阿諛奉承得罪小人,被迫棄官逃亡,比劉備年長6歲的孫堅,黃巾軍還沒打完,就獲得了別部司馬,曹操這邊更厲害,直接當了東郡太守;
後來何進派毌丘毅募兵,劉備在中途加入,還立下戰勝盜賊的功勞,官位稍微高一點,不過後來又被盜賊攻破,無奈投奔公孫瓚,這個時候才獲封別部司馬,後來劉備和田楷一起對抗袁紹因為軍功成了平原縣縣令,再後來劉備終於憑藉自己的才能被曹操請去青梅煮酒。
劉備這一生屢敗屢戰的例子太多,在袁術、呂布、曹操等人的手上都吃過敗仗,但是卻贏得眾多名士的尊重,袁紹、劉表都迎接過他,這份屢敗屢戰不服輸的豪氣,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半生漂泊,時年46歲的劉備終於遇到了諸葛亮,此後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佔領荊州五郡、入川、佔涪城、綿竹,入成都,奪定軍山斬夏侯成漢中王。在劉備這一生中,遇到了很多人,不知道覺得劉備虛偽的人,有沒有換個角度想問題,你看了幾本書後覺得劉備「虛偽」,那麼為什麼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孫權、陳壽等人不覺得劉備虛偽,他們都「有眼無珠」嗎?
05白帝城託孤
桃源夢碎後,劉備白帝城託孤,有人覺得這個時候劉備在試探諸葛亮,殊不知此刻的蜀國已經內憂外患,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外部主將損失良多,內部派系又不和諧,諸葛亮真就是力挽大廈於將傾,劉備真的沒有必要做「君可自取」的試探。
就連易中天都說,白帝城託孤,是歷史上君臣關係的頂峰,諸葛亮、劉備,兩個人都有著極高的道德要求,這樣的人無需試探,要知道自古套路不得人心,唯有真心換真心。這樣的君臣關係,是後來的君權高度集中和強化的明清後世,難以理解的秦漢風骨。
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寫《出師表》,用行動證明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之後的蔣琬、費褘盡心盡力,諸葛亮的兒子、張飛的孫子、黃權的兒子等人都戰死了,姜維得知劉禪投降後想的是「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這些人受到諸葛亮、劉備的影響都做到了「報先帝之殊遇於陛下」。
相比魏國和吳國差別太大,尤其是吳國,司馬炎滅了吳國的時候,其丞相張悌陣亡前說:君臣如果都投降,確實無一人戰死,這不也是恥辱嗎!可見劉備的英雄品格並非虛偽,而是建立在極高的道德上,一般人不懂他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