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有一條重要的法則是:尊重別人,讓對方獲得自重感。如果我們能夠做的話,將會擁有許多朋友,還會得到無盡的快樂。如果你希望別人喜歡你,你就需要說一些讓對方高興的話。當然,這些話是關於對方的,而不是關於你自己的。
接下來我們分享下關於卡耐基的一個這方面的故事:
有一次,卡耐基去紐約的一家郵局郵寄一封掛號信,由於郵寄東西的人比較多,所以需要排隊等候。卡耐基開始觀察那位工作人員,發現他對自己的工作好像很不耐煩,不停地稱信件、取郵票、找零錢、開收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單調的工作。
於是,卡耐基在心中思考:「如何才能讓工作人員喜歡我呢?顯然,如果想讓他喜歡我,我一定要說些他聽到後感覺高興的話。當然,這些話是關於他的,而不是關於我的。」
不過,當你面對一個陌生人時,想要說出讓他高興的話確實不容易,但幸運的是,卡耐基很快發現了他身上的一個閃光點。當他給卡耐基稱信時,卡耐基熱情地說:「你的頭髮真好啊!我也希望有一頭這樣的頭髮。」他聽到卡耐基的話抬起頭來看著,顯得很驚訝,但很快臉上就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現在要比以前差多了。」他謙虛地說。卡耐基誠懇地說:「雖然以前更有光澤,但現在依然很好。我真的很羨慕你的頭髮。」顯然,卡耐基的話讓他很高興,他們愉快地交談起來。最後,他高興地說:「許多人都說我的頭髮好。」
卡耐基相信,他那一天的心情肯定很愉快;晚上回到家裡之後,可能會將這件高興的事跟他妻子分享;甚至會對著鏡子喃喃自語:「我的頭髮真是太棒了!」有一次,卡耐基在一個公共場所講述了這個故事。這時候,一個人問我:「你這樣稱讚他,可以從他那裡獲得什麼呢?」
確實,這是許多人的疑問,我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麼?如果我們如此自私,只想得到回報的話,那麼,我們無法帶給別人快樂,更不會給予別人真誠的讚美。如果我們的心胸如此狹隘,我們只會遇到失敗,從來不會遇見成功和幸福。不錯,我對他的讚美確實得到了回報,這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東西。我的讚美讓他得到了快樂,但他無以回報,而這種感覺是美好的,甚至是無價之寶。即使這件事情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我依然會記著它,每次想到都會覺得很美好。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條重要的法則是:尊重別人,讓對方獲得自重感。如果我們遵守這條法則,不僅會得到許多朋友,還會獲得無窮無盡的快樂。然而,如果我們違背了這條法則,便會遭遇各種挫折。杜威教授曾說:「在人類的天性中,自重是最強烈的欲望。」詹姆斯教授也說:「人類最深層的欲望就是得到別人的重視。」我在前文指出,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這種欲望,它推動著人類的文明進程。
千百年來,哲學家一直在思索人類的相處法則,終於悟出一種觀念。其中,這個觀念不是新知識,在很早以前的波斯和中國,還有印度和耶路撒冷等地,先哲們就在傳播這種觀念,這就是中國先賢孔子說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者,亦施於人。」
你希望周圍的朋友稱讚自己,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肯定,希望受到他人的重視;不願意聽見虛偽的諂媚,渴望得到真誠的讚美。其實,所有的人都希望如此。那麼,我們一定要記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別人。你需要時時刻刻牢記這句話,隨時隨地實踐,這樣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