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味道? | 豫記

2021-02-08 豫記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間是個神奇的東西,它與食物相連,孕育了食物生長,又在大自然的調和之下,二次加工食物,重生、轉化後形成各種美味。

 

時間的味道在鹹菜、醬菜、乾菜、腊味等食物中都能找到答案!

 

 

鹹菜很鹹

配稀飯就剛剛好

 

「頭伏蘿蔔二伏芥,進入三伏種白菜」,醃菜的材料一般都在夏日播種,秋收,醃製,無論是蘿蔔、芥菜還是白菜,都是做鹹菜的好選手。

 

蘿蔔乾,是近些年最火的鹹菜,沒有之一。

 

它對不愛蘿蔔的朋友很友好,醃製之後口感立馬升華,沒有生蘿蔔的澀味,哏啾的口感,加點辣椒,真的上頭。

 


芥菜是鹹菜中的名門望族,一大家子都是寶,葉用型的雪裡蕻、莖用型的榨菜、薹用型的芥蘭、根用型的大頭菜,都是它的親戚。

 

河南人記憶裡多是芥菜絲,從大缸裡現撈出來的整顆芥菜,拿回家自個切絲,炒或者涼拌,都是極佳的。

 


前段時間有幸嘗了大名鼎鼎的登封芥菜絲,不同於一般的醬黑色,它是白色的,味道更嗆一些,也很好吃。

 

醃白菜好做,水靈的白菜醃過之後依然多汁,本來令人嫌棄的白菜梆子,最令食客欲罷不能。

 

童年時期唯一接受的蒜製品,就是臘八蒜。

 

第一,它長得好看,在醋的浸泡下,呈現小清新的綠色;第二,它味道好,褪去了辛辣,中和成了酸甜口味。

 


有蒜離不了姜,河南有一種姜,洋姜。

 

名叫姜,也不算是姜,裡面的果肉是白色的,生吃起來汁水多,脆生生的,還有點回甘。

 

鹹菜空口吃很鹹,但是配上稀飯和饃就剛剛好,反正鹹菜河南人沒有吃煩過。

 

 

食物的本味

鎖在醬菜裡

 

鹹菜除了口感好,就只剩下了鹹。

 

醬菜就不一樣,醬菜入口鹹,留在舌尖的是食材的本味。

 

春天的韭菜極嫩,適合炒,清香的味道,嫩脆的口感,讓無數食客停不了筷子。

 


韭菜老了就會開花,韭菜花更適合做成韭花醬。

 

傳統的韭花醬是用磨盤碾出來的,上了年紀的人對此尤其講究,小時候就曾在毛毛雨天陪奶奶找磨盤做韭菜花醬。

 

韭菜的甘甜以及微微辣全都濃縮醬裡,配粥、就饃都很完美。

 

醬豆也是經典,醬豆就是黃豆醬,做醬豆呢,一定要找大晴天。

 

新鮮的黃豆煮熟,與麵粉混合之後,恆溫捂出菌絲,再與陽光見面,曬後封壇發酵,經過一段時間,便做好了。

 


還有一種讓人難以想像的醬,就是西瓜醬。

 

沒吃過的人可能覺得這是什麼黑暗料理,其實是在醬豆封壇之前加入西瓜瓤,就是香甜的西瓜醬了。

 

對季節變化敏感的人,最渴望能把時令的味道留下,春天的香椿芽和夏天的十香菜因此得以留存。

 


當然,愛這個味道的人視若珍寶,接受不了的趨之若鶩。

 

手巧的人還會自己做豆瓣醬,大家肯定也都見過。

 

 

美食界

奇妙的化學反應

 

它很黑醜,但很美味,用來形容松花蛋再合適不過了。

 

鴨蛋和石灰兩個毫不相干的東西,在時間的牽引下,兩者發生反應,凝固變黑,就成了松花蛋。

 

我最愛的皮蛋瘦肉粥,靈魂就是松花蛋。

 


松花蛋也叫皮蛋,涼拌皮蛋,在涼菜界佔有一席地位,不過我覺得黃皮蛋涼拌更好看。

 

黃皮蛋是用雞蛋做的,將鴨蛋換成雞蛋,其它步驟基本一樣。

 

荊芥皮蛋是河南的特色,兩種奇妙味道的碰撞,是無法拒絕的味覺盛宴。

 

除了和石灰反應,鴨蛋和雞蛋也愛和鹽一起玩,玩著玩著就成了鹹鴨蛋,鹹雞蛋。

 

我對鹹鴨蛋的印象最早來源於汪曾祺先生文章裡的高郵鹹鴨蛋,滋滋冒油的鴨蛋黃畫面感過於強,後來知道在河南人也會自己做鹹鴨蛋。

 


大學室友,每次中秋回來,總要帶一些鹹鴨蛋給大家吃,剝開的一瞬間,學過的文章便在腦海浮現,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

 

還有鹹雞蛋,沒鴨蛋那麼齁鹹,一刀兩半,早上配白粥吃。

 

奇奇怪怪的食物總也有美味藏匿,比如毛豆腐。

 

毛豆腐,是臭豆腐的半成品,發酵產生的白色細絲的茂盛程度標誌著毛豆腐的好壞。

 


可愛的小白毛茁壯成長就代表毛豆腐離上餐桌不遠了,物極必反,臭中帶香的毛豆腐,炒成菜食客的筷子就難以停下。

 

不只豆腐塊,也有毛豆腐卷。同是豆腐,豆腐乳就稍微沒那麼黑暗一些。

 

開封蘭考的豆腐乳,據說明朝時期已經盛行,醬紅透明,細膩黏軟,鹹中透香,香中帶甜。

 

 

光曬、風乾

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陽光暴曬一段時間可以使蔬菜迅速脫水,成就了另一種美味,乾菜。

 

乾菜,是蔬菜界的標杆,最懂為人處世的哲學,從不嫌貧愛富。

 

做好之後,便和之前的脆嫩水靈毫不相干了,重新泡發後,口感就變得勁道有勁。

 


與肉食一起烹飪的時候,看似是個配角,實際絲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又不會覺得喧賓奪主。

 

和素菜一起做包子,也好吃。

 

做乾菜沒有什麼大講究,只要樂意做,無所不成乾菜,黃心烏、蘿蔔纓等葉子菜可以做,南瓜、刀豆等時令蔬菜也可以做,曬乾之後,可以存放小半年。

 


除了蔬菜,水果曬乾也是常見的,當火紅的柿子掛滿枝頭,離變成柿餅也不遠了。

 

最有季節氣息的當然是滿身年味的腊味了,冬季做辣腸十分普遍。

 

豫南的信陽對腊味尤其鍾愛,雞鴨魚豬都難逃被做成臘肉的命。

 

我信陽的朋友說她媽媽從十一前後就開始準備食材了,做成的腊味能吃整整一個年。

 


腊味很排場,當配菜或者硬菜上餐桌都不會有違和感。

 

儘管現在網上什麼都可以買到,只有媽媽做的腊味充滿著家鄉的味道,每年堆滿行李箱、後備箱帶走的除了食物,滿滿的都是鄉愁。

 

 

好味知時節

 

時間的神秘之處還在於可遇而不可求,很多美味都是在焦急的等待情緒之後才可以吃到。

 

到過南方的人會發現,那裡的大米不香,是因為南方熱,水稻生長周期短,糖分難以沉澱。

 

在黃河邊的水稻,一年就那麼一季,當然香甜了。

 

還有一些美味有著最佳食用期,應季也就那麼幾個月,錯過了就沒了。

 

讓大多數河南人慾罷不能的野菜,只要一開春,漫山遍野的人都在剜,生怕沒吃到這春天的味道。

 


白蒿、薺薺菜、香椿芽都賊好吃,沒趕上就要下一年。

 

洋槐花也是如此,只有那個花開的季節,才最新鮮、最香甜。

 

三門峽盧氏的花菇,就是香菇界的「曇花」。

 


哪怕是同一地帶生長的香菇,只有特定的溫度和環境下,傘蓋上才能出現漂亮的小雲朵,長成花菇。

 

不只是食物季節性強,生活在中原的人們時令感也是槓槓的。

 

出了中原,二十節氣差不多就宣告失靈了,偏南或者偏北的城市甚至難以感受到四季分明。

 

這便是大自然賦予專屬中原人民的寶藏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藍家夏夏| © 撰文

XIAXIA| © 版式


推薦閱讀

河南的主食是什麼味道? 

在河南,哪些村兒有來頭?


© THE END


點擊下面小程序

了解豫記區域合伙人計劃



以下連結也可幫你了解合伙人計劃

豫記區域合伙人是什麼?看這6問6答就夠了

豫記發布區域合伙人計劃:與同道中人為老家盡點本份!


如你有意向,敬請聯繫我們

聯繫微信號:janesnake

請備註「豫記合伙人+有意向區域」如「豫記合伙人  南陽」

期待與你相遇



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點擊下方小程序,購買豫記好物



投稿郵箱:yujimedia@163.com

   商務合作:salome1203(微信添加)

豫記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本帳號是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走在希望的中原|豫記
    豫六一豫記昨天中午,看到了「廣州兩位路人勇救暈倒老人」的新聞,心裡頗覺溫暖。而到了晚上,才從楊桐處得知,出手相救的兩位路人,正是豫記成員:《國際商報》的王冰和《廣州日報》的喬軍偉!一面是豫記十周年,從最早的「豫記胡辣湯」到今日之豫記,全國2000多位省外河南籍媒體人已有1000多位相互聯通;而另一面,則是疫情不消,各地嚴陣以待。機運很是給力,在11月的月底,豫記十年大會成功召開,近百名豫記成員出席參加大會。
  • |豫記
    豫六一豫記說河南不適合發展旅遊?你錯了!河南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河南的地下文物全國首位,地上文物全國第二,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待發掘。於是,深耕河南的文化公司和旅行公司走到了一起,成立了豫記文旅。豫記文旅是詩和遠方的牽手天天聽、天天說河南的歷史文化深厚,相信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總的來說就是,地下文物全國首位,地上文物全國第二。
  • 鋤頭,連接大地最好的橋梁 | 豫記
    看一個人可不可交,吃一次飯就知道了 點擊下面小程序了解豫記區域合伙人計劃↓↓↓以下連結也可幫你了解合伙人計劃↓豫記區域合伙人是什麼?看這6問6答就夠了豫記發布區域合伙人計劃:與同道中人為老家盡點本份!如你有意向,敬請聯繫我們聯繫微信號:janesnake請備註「豫記合伙人+有意向區域」如「豫記合伙人  南陽」期待與你相遇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 |豫記
    豫六一豫記過去,我親眼見過不少人,滿口河南普通話,卻說自己是安徽人、山東人、蘇北人。只有廝混得熟了,才會悄悄說上一句:老哥,俺也是駐馬店類。有母親在的地方,家,就更多了一層味道。疲於應酬的時候,不自覺地把「俺娘喊我回家吃飯」掛到了嘴邊。民以食為天,老鄉聚會,最頭疼莫過於去哪找河南菜。河南人家、鄭記燴麵、董記燴麵,還有棠下村那條街上的各種小攤兒,總讓人既愛又恨。
  • |豫記
    豫六一豫記昨天一則好人好事登上了廣州地區的微博熱門,兩名男子救助當街摔倒流血不止的老人,其中一位仗義出手的「英雄」就是豫記成員之一,他叫王冰。豫記成員只是在外河南人的一部分,河南人普遍見義勇為,在好人好事、感動中國人物中,河南人是佔比最多的,王冰、豫記以及全體河南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這就是河南!這就是俠肝義膽、古道熱腸的河南人!
  • 祖傳老中醫告訴你,三伏天哪些野菜最養生 豫記
    豫記兩位作者寫出了他們自己的經驗。伏天食三青,不找醫生範孟廣 | 文豫記微信號:yjhltxdjm父親說,「伏天食三青,不找醫生」。他最喜歡的「三青」是薄荷葉兒、絲瓜尖兒和馬齒菜,它們都是清熱祛火,消滯除溼的妙品。再加上蒜醋薑末調味兒,又生發陽氣,排汗降溫,殺菌開胃,提神醒腦。
  •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豫」字是什麼意義?
    這樣的簡稱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省的簡稱「豫」。「豫」字除了作為河南省簡稱運用之外,最多也就在「猶豫」這個詞裡呈現過,除此之外根本上就見不到了,也是一個比擬奇異的字。那麼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豫」這個奇異的字是什麼意義?「豫」字最早的呈現要歸功於一個起名者,他就是大禹。
  • 比起故鄉撈麵,各大名面都成了浮雲 豫記
    水不一樣了,面也有差異,超市裡買來的無論多麼金貴的掛麵煮出來始終都不是那個味道。撈麵條要選用剛軋出來的溼麵條為好,若是幹掛麵實在是不好掌握那個火候,煮的時間短了,面芯裡還是夾生的;煮的時間稍微長些軟塌塌的,筷子拈都拈不起來。所以,每次想吃撈麵我都要坐十幾站公交車到城中村去買新鮮麵條,一家北方人開的專門賣加工好的麵條、餃子皮的地方。一次買回十塊錢的,分十袋裝,拿回來在冰箱裡凍著,大概就夠一個星期吃了。
  • 丨豫記
    豫六一豫記河南從豫A到豫U 共有18個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一座城市、一種生活、一種文化。說古老,很多人要笑了。畢竟在大家心目中,鄭州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她每次說起安陽,提到的一定不是什麼勞什子甲骨文和殷墟,而是安陽既暗黑又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安陽人對血有迷之喜愛,在外地遊客看來簡直暗黑到了極限。比如內黃筲灌腸。豬血、腸子,就憑這倆關鍵詞,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 河南的ou年,離不了ou肉 | 豫記
    相信大多數河南人和王敏一樣,胃裡都藏著一款好吃的牛肉,那是專屬於老家的味道,新年的味道。 河南畜牧業生產規模大,每年出欄量二三百萬頭,穩居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畜牧大省」。其中就有肉牛和奶牛。 河南的牛肉品牌遍地開花,牛肉吃法五花八門。
  • 日本唯一的千年古都,原來叫洛陽 豫記
    ,起初會說「鄭州」,多數人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即便補充一句「是河南省第一大城市」,對方也一臉茫然,最後只能說,「距離古城洛陽不遠,有少林寺」,對方才恍然大悟。洛陽——這個名字對日本人來說無人不曉。豫記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豫記QQ社群:365802781合作電話
  • | 豫記
    蓮菜脆生生的,香菇、蝦米味道極其鮮美,配上韭菜的清香,十分解膩。 本以為,大年三十吃素餃子的人不多,後來才知道,這也算不上什麼稀罕事。 鹿邑有個習俗,大年三十待春晚倒計時一過,也要吃一碗素餃子,以表對牲畜的尊重。 這農耕時代留下的傳統,教習人們懂得感恩,尊重萬物。
  • 豫記太極雲臺論劍 文旅盛會再創輝煌
    由河南中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太極網(TAIJI.NET.CN)聯合主辦,河南金城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和修武縣文旅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豫記太極·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於10月25日開幕,500餘名運動員經過兩天緊張激烈的賽場角逐,10月27日晚上,300餘名拳友在雲臺山徵雲大酒店共同參與大賽閉幕式及頒獎典禮。
  • 「豫記」10年:一群以夢為馬者在中原大地上的篤情行走
    鍵指財經11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指導,豫記主辦的河南形象全球化傳播暨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20餘名河南籍知名新聞工作者相聚鄭州,共話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河南對外形象傳播。
  • 豫記
    殺了義帝,項羽認為再也沒有什麼「制度」障礙了,他就可以「王」天下了。漢書曾說項羽「仁而敬人」,他的理想秩序,可能就是秦之前的傳統,做個天下共主,號令封臣。這個秩序是權責對等的,「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項羽封了18個王,有財權,有兵權,世世永饗,權責對等。然後他自己衣錦歸鄉,做西楚伯王。
  • 豫記
    推薦閱讀:河南小縣城埋了四位世界級哲人沒有這條河,周家口永遠變不成周口市豫記有件大事,你來摻和不?—END—豫記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豫記QQ社群:365802781合作電話:13503998760投稿郵箱:yujimedia@163.com豫記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 暴雨下的河南溫度:生活有多殘酷,就有多溫柔丨豫記
    本文來源: 豫六一豫記隨著雨帶北移,淮河、黃河形式嚴峻起來。20日,河南防汛應急響應由Ⅲ級提升為Ⅱ級。大概也就是從那天開始,網絡上不斷爆出河南暴雨受災的視頻和圖片。才有了生活的風平浪靜9固始泉河鎮救援結束被救小男孩有點緊張消防員試著和他聊天奶奶說他們來救你,你要記著
  • 安陽,最硬的古都 | 豫記
    常看豫記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們最近在做一系列河南新地標的文章。經過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如今輪到安陽了,我理所應當的被承接了安陽稿件的任務。 然而,這相當要我把最怕的事情形成書面。古董商以及販賣甲骨的人為了壟斷市場,提高甲骨價格,對出土地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滿口胡謅,什麼湯陰、衛輝,騙了不少人無功而返。最後,還是劉鐵雲的親家羅振玉多方打探,這才弄清了甲骨真正出土地——安陽小屯村。 小屯村,是殷墟的所在地,三千多年前,商王朝在這片土地綿延國祚273年。
  • 地坑院裡的童年:銅火鍋熬出美味佳餚 豫記
    每年總有兩段時間回村裡來,一是過年,二是收罷秋。1986年,我和妻子在老院子合影,那裡有我童年的記憶早些年,前邊的二奶在世時,二爺回來的次數多一些。二奶娘家是南灣村的,離我村不遠,往西走5裡地,過去好陽河就是。二奶娘家兄弟、娘家侄子常來。二奶娘家過事情,我們這邊也是傾巢出動。
  • | 豫記
    麗娃 | 文豫記微信號:hnyuji 看群友爭相回憶潛水的我想起外婆偷南瓜的辛酸往事 圍著那張老南瓜照片,群裡的老鄉開始回憶。我靜靜潛水,看群友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老味道、老做法、老記憶和老鄉情,思緒浮沉。 很多往事,恰恰就像那一個個躺在記憶草叢中的老南瓜,讓我摘拾起,幾許沉甸甸苦澀又甜蜜的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