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孩跳樓砸死父親:青春期是成長特殊期,叛逆有利孩子發展

2020-12-14 檸檬讀書育兒

前兩天老媽過來幫我帶娃,聊起我青春期的事情,那時候上高一,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從地裡回來讓我給他去買盒煙。

我當時正在看電視,就說不去,明天再說。媽媽看我這樣不樂意了。對著我一通說:她和我爸怎麼怎麼辛苦啦,我整天在家不幹活啦,一天到晚看電視懶得不行啦……

最後我拿過錢去了商店,回家路上越想越委屈,跑到家附近的水渠上哭了好久,心中暗暗發誓要好好學習離開家,再不給我媽說我的機會。

直到現在說起這個事,我媽還是覺得我小題大做,多大點事,那時候她和我爸忙裡忙外掙錢養家,我只要看書學習就行了,有啥好氣的。

昨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非常痛心:15歲女孩跳樓自殺砸死父親。事後據其母親說,孩子患有抑鬱症。

憂愁,很多時候是莫名的憂愁,是青春期的一個典型特徵。因為,青春期處於一個不斷「喪失」的階段。

青春期必然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脫離對父母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前者意味著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著獲得,是迎新。

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孩子仍然會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如果前者佔據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主導情緒。

這時候的孩子情緒不穩定,鬧著要獨立但是力量卻很小,而很多家長是不理解孩子這些情緒的,他們喜歡「聽話的好孩子」。

在家裡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是好孩子的形象。而那些不理解父母的壓力,經常和大人對著幹,父母讓「往東」,他們非要「向西」,這是「壞孩子」的表現。

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成為聽話的好孩子,但這其實是在擠壓孩子的獨立空間。讓孩子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為父母而活,學習、生活的動力均來自父母的壓力。

「好孩子」更容易出問題

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如果一個人以正常的速度走完叛逆期,在18歲左右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逐漸知道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

但是如果在此期間,孩子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成為「好孩子」。比如父母控制欲望過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一般會造成兩個惡果。

1、叛逆期推遲。

曾經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件事:一位男士,到了36歲才開始他的叛逆期。他離了婚,因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

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說:「我已經36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為你們活著,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2、缺乏生命力。

「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

因為,他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都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

但是很多情況下,他們對努力得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所謂」,仿佛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曾經見過這樣一個女孩,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很好,她哥哥說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是家裡人的驕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對人對事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

為了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鬱症,心理學家胡慎之建議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

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幹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

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控制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再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

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

胡慎之說,如果孩子比較叛逆,你起碼不用擔心他會想到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會有較強的生命力。

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抑鬱症的一個重要源頭,是本來向外的憤怒不能表達,轉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達憤怒,而好孩子則容易將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攻擊自己。

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關鍵時期,作為父母,應該讓他們獨立成長,讓他們自己去體味生命的酸甜苦辣,並最終成為他自己。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這段特殊的成長之路雖然對每個人來說長短不一,但卻都同樣迷霧罩罩,荊棘叢生。電影《狗十三》講述的就是處於青春期的13歲女孩李玩,因為一條叫做「愛因斯坦」的狗,從最初的叛逆執拗,到失望妥協,直至最後麻木地成長為大人眼裡的好學生,看似懂事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青春期叛逆的隱痛和折磨。而這樣一個掙紮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在意李玩的痛苦,甚至沒有一個大人為自己的錯誤道歉,沒有人陪她走過那片荊棘叢。
  • 3個叛逆少年的青春期,父母伴子如伴虎:孩子比看起來更需要你
    而一個叫張釗的18歲男孩,讀高三時談戀愛,之後就輟學了,他把女朋友帶到家裡住,把父母趕出家門,父母不敢回家,因為怕兒子一氣之下去跳樓。這些孩子處於完全失控的狀態,他們就像一個個火藥桶,父母伴子如伴虎,擔心孩子出事,又不敢靠得太近,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把孩子送去特殊學校。
  • 青春期父母:叛逆更是一種成長的力量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13歲的齊敏在瀋陽市瀋北新區一所初中念初一。之前,齊敏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在班級裡還擔任班長,是老師同學都喜歡的好孩子。就在大家都斷定齊敏未來一定前途無量的時候,齊敏的父母卻在這個時候離異了。
  • 南京17歲高中生持刀殺死母親!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在幾個月前,廈門15歲少年砍殺父母,致母親當場死亡,父親受傷。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青春期的孩子弒親事件,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了。除了弒親外,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早戀、自殺事件也頻頻發生。一般女孩在10歲前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會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
  •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4月20號,南京世貿濱江新城小區,14歲初二男孩,從自家42樓跳下身亡。該男孩,就讀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因到校未帶學習用品,家長被請到學校談話,晚上因為玩電腦,被媽媽批評,雙方發生爭吵,孩子自殺身亡。4月20日,杭州開學第一天,杭州大關東七苑小區,有個14歲左右的男孩從六樓墜下,幸好孩子被搶救過來,但腰椎、胸椎骨折,有輕微腦震蕩。
  • 青春期12~18歲孩子心理發展特點
    前面我們講到整個小學階段孩子發展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就進入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發展。青春期是從兒童期到成年期的過渡階段,它的開始與結束並沒有明顯的標誌,有的孩子,可能會稍微早一點,有的孩子可能稍微晚了一兩年的樣子。青春期大約持續10年的樣子,基本上都是從11歲或12歲開始到20歲左右結束。
  • 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叛逆,但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我們知道,人生中有兩個階段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時期,一個階段是3到6歲的時候,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在這兩三年的時間裡,孩子對性別、出生環境、家庭、人員都開始有認知了解,這些了解大多來自家庭,這些認知有時候能左右人的一生,也是我們人際關係的基石。
  • 【家長薦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這20條建議送給家長!
    一般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厭學,輟學,早戀,離家出走,親情淡漠等等。很多父母會直接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只找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叛逆呢?
  • 千萬別和青春期叛逆孩子吵架!吵贏了,家長,你也輸了
    都市小七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別叛逆,小時候父慈子孝,一到青春叛逆期就雞飛狗跳。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心裡可以罵'臭小孩',但千萬別和青春期叛逆孩子吵架。因為吵贏了,家長,你也輸了。對峙中,家長總說,這小孩太叛逆了,一點不象小時候。常常氣的七竅生煙,就差一口老血吐出來。親愛的'臭小孩'卻不屑地說,怪我咯!?那到底怪誰呢?斯坦利.霍爾是第一個提出青春期理論的心理學家。他的著作《青春期》認為:14歲15歲到25歲都是青春期,期間是一個動蕩的大過渡階段。
  • 原來男孩突然「暴躁」、「叛逆」,不是變壞了,而是進入了青春期
    經過一番的詢問,我才知道表姐家的孩子今年已經11歲了,正是進入青春期的年齡,而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叛逆、發火、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相信不止表姐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 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請抓住孩子青春期最後的機會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沒有這種耐心,面對表現不良的子女,他們仍然延續著十幾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5歲時遭到父母責打,15歲時還在忍受這種皮肉之苦。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存在方式:我是不被父母關愛的(5歲時),我是不被環境接納的(15歲),那麼再過十年,25歲時,這個人就有可能發展出反社會人格或自虐傾向,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些疼痛和羞辱將永遠伴隨其左右,地獄由此形成。研究證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殺率相當高。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在你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青少年,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人從13歲到19歲年齡段的少年和青年。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從青春期開始到個體獨立的整個發展時期。。我們總是在說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種壞毛病,和他們完全無法溝通。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能夠了解青少年的大腦。
  • 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10多歲的孩子叛逆起來,仿佛就像變了個人,總是格外難以管教。其實,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是有方法可依的哦~——鹿媽孩子小的時候,即使再叛逆,父母們似乎都有辦法「收拾」他們。不管方法是軟是硬,反正孩子們總會很容易就能消停下來——至於是否很快又反覆,另當別論。但是,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 14歲女孩偷看「小電影」,至今已懷孕兩次,孩子父親是七旬大爺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嬰兒拉扯大,孩子上了學,父母要操心孩子的學業問題,進入青春期之後,更要擔心孩子是否會叛逆,或是做出什麼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有一個14歲的小女孩,明明該是一個青春活潑的女孩子,可是她卻皮膚暗淡身材臃腫,面容的憔悴呆滯讓她沒有一絲活力。這個女兒已經是2個孩子的母親了,而孩子的父親卻是七旬大爺,而且還不是同一個人。女孩的父母不明白為什么女兒自從上了初中之後,人生突然之間就失控了。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總為孩子叛逆而發愁?德國心理學家表明:越叛逆,越獨立
    每個孩子一生會有3次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發生在2歲左右,叫做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發生在7到9歲左右,叫兒童叛逆期。而最難搞定的第三個叛逆期發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生理的二次發育,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正漸漸成為一個「大人」,但同時他們心理還不是很成熟。身體上的成熟與心理上的不成熟形成一種反差,讓孩子不知所措。這時孩子很容易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來臆斷,形成與父母意志的強烈反差,所謂的叛逆就形成了。
  • 河北武安14歲女孩想要跳樓輕生,女孩父親解釋稱因為一點小事
    消防人員在接到電話後,武安消防救援大隊指揮中心迅速調集了一部搶險救援車,還有七位指戰人員趕往觀瀾城小區,行車途中消防人員與報警人員確認了事發的具體地點就在觀瀾城小區的十一號樓一單元,並不斷詢問輕生女孩的情緒狀況。十二分鐘後消防人員趕到了現場,發現五樓的空調外機上坐著一個大約十四歲左右的小女孩,並且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 天津好的【青春期叛逆教育學校】有用嗎_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
    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都會導致孩子叛逆,父母的關係不和,家庭破裂,教育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嘮叨、抑鬱,父親的衝動、反社會,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欺負、虐待等等,這些環境都會導致孩子到了青春期變得非常叛逆。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王玉新開篇先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將家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0—9歲早期家庭教育,10—19歲青春期家庭教育以及成人階段的家庭教育。青春期是什麼?王玉新表示,一般女孩10歲以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進入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定義在10-20歲,而人腦的發育要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
  •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歲,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換了個人,變成了一個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脾氣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傢伙?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這一段成長時期叫做「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