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早餐——北方篇

2021-02-17 你的學姐啊

早餐分布廣泛

也許就在你的樓下

每天就有早餐攤在營業

早餐可以很好地彰顯了當地特色

每份早餐都讓人眼饞

現在就帶大家來看看

北方的早餐吧

煎餅餜子,是中國天津、山東、河北等地的著名小吃,天津人以它為早點。煎餅餜子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餜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腐乳、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

說起煎餅果子大家就會想起山東或者天津,這兩個地方的煎餅果子不僅美味,而且有著久遠的歷史,不過哪一個地方才是正宗也是大家都很好奇的事情。關於這個問題,首先,煎餅是產自山東地區的,關於煎餅在山東還有一個歷史故事。說是當初諸葛亮剛開始輔佐劉備的時候經常被曹軍殺的四散而逃,有一次諸葛亮以及將士被圍困在沂河、湅河之間,因為做飯的炊具丟失,諸葛亮便讓將士們在銅鑼上造出了煎餅。

後來,這種製作煎餅的方法慢慢流傳了下來,現如今在山東臨沂大部分地區,人們的主食還是煎餅,雖然煎餅起源於山東,但是煎餅果子起源於天津地區,在天津地區流傳著關於這種食物的種種傳說,在明朝的時候,天津地區有很多來自各地的商人,有山東來的商人帶來了煎餅,也就促使了煎餅果子在天津產生。而且,天津地區的煎餅果子已經申請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相當於確定了天津煎餅果子的正宗地位。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河間一帶,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滷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河間一帶,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滷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

驢肉火燒經過了不斷地發展和推廣,最終聞名大江南北。在華北地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驢肉火燒的店鋪,完全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最直觀的區別在於保定的驢肉火燒是圓的,而河間的驢肉火燒是長方形的。據史書記載,驢肉火燒源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

熱乾麵(Hot dry noodles)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也是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其採用鹼水面,並以食油、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蘿蔔丁、酸豆角、滷水汁、生抽等為輔助材料。熱乾麵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麵條中加入食用鹼以防變質,這就是熱乾麵的前身—切面。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切面豆絲幹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

20世紀初,食販李包延續前人切面做法,將面煮熟、瀝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風味獨特的熱乾麵。後蔡明偉繼承了李包的技藝,並反覆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藝流程,打造了「蔡林記熱乾麵」,以其「爽而勁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著稱。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甘肅省蘭州市的一種風味小吃,屬於西北菜,該菜品也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史料記載中,蘭州牛肉拉麵創始人是陳維精 ,熱鍋子面是馬保子於1915年始創的,當時馬保子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他在家裡製成了熱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裡沿街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入牛肉麵,其香撲鼻,大家都喜歡他的牛肉麵。接著他開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賣了,就想著推出免費的「進店一碗湯」,客人進得門來,夥計就馬上端上一碗香熱的牛肉湯請客人喝,爽,醒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傳統特色食物之一。

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由於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鬱醇香,獨特風味   。

肉夾饃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鬆脆,其內綿軟的白吉饃。滿嘴香醇可口的臘汁肉和白吉饃的誘人味道,不由你不滿口生津,真是人生一小快樂。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貴州(三)——貴陽美食之早餐夜宵篇
    上碗時,切肉成薄片蓋糯米飯上食用。貞豐糯米飯,米香肉酥,油而不膩,色彩美觀,味濃爽口,堪稱獨特的傳統美食。用紅油辣椒、醬油、醋、味精、麻油、花椒油、姜蒜水兌成汁澆淋在米皮上即成。對挑嘴的貴陽人來說,早餐如果沒有肉,有時候會讓一整天無精打採。而在眾多哨子中,小排,大排,紅燒肉和豬蹄又是許多吃肉一族吃麵時候的最愛。貴陽人嗜辣,所以小排的做法以辣子小排為主。精選上等小排加入花椒,桂皮,八角,貴陽特產餈粑辣椒烹飪,肉質軟而不膩,香辣可口,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寬面的口感。
  • 最有名的中國美味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兩次
    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流行好幾年了,我相信每個美食家都看過這個節目,一個關於中國食物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每一集都是視覺和語言的碰撞,三分鐘的舞臺表演,十年的工作,那些在節目中呈現的美味,都是經過無數人的精心挑選,品嘗,文案,拍攝等,終於呈現在人們面前。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抵達貴州黎平的第二天早上,當地朋友說「今天咱們不吃酒店的自助早餐,到了黎平,帶你們嘗嘗侗鄉特色的早餐」,於是他帶著我們來到一個看起來並不出眾卻人氣很旺的小店——黎平米粉。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舌尖上的瑤寨:彩色糯米飯篇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瑤寨:臘肉篇舌尖上的瑤寨:大瑤山黃瓜篇舌尖上的瑤寨:樹心蟲篇舌尖上的瑤寨:馬蜂篇支持瑤族文化,關注瑤族生活掃碼關注
  • 【舌尖美味】蒙古早餐
    美味的早餐是喚醒人們味蕾的興奮劑。美味的早餐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傳承。我的家鄉準格爾旗地處祖國的正北方,以蒙漢民族為主,我們的早餐既吃當地大漢族的酸粥、拌湯、豆漿油條以及各種面。也吃我們蒙古族的豪華早餐。受蒙古文化的影響,這裡的人們非常喜歡吃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早餐:比如蒙古包子、蒙古餃子、喝奶茶泡炒米,更有甚者一大早就要吃一頓手扒肉。
  • 鄭州胡辣湯上舌尖上的中國,6元1碗10點還排隊,早餐吃出春節年味
    這期我就帶大家去喝一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現在已經在鄭州開店的胡辣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逍遙鎮胡辣湯這家胡辣湯店在科源路與文博東路交叉口,在科技市場和正弘城的中間。另外特別要說的是這家胡辣湯館大概是我見過的裝修最豪華的專做早餐的飯店。會過日子的我不由得擔心起了價格,會很貴嗎?
  • 舌尖上的漳浦
    黑袋,超級懷念的早餐!馬蛋,早餐滿分!舌尖上的漳浦,請你徵服!每一個漳浦人都應該吃遍漳浦無敵手(•̀ᴗ•́)و~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騰訊微博,分享舌尖上的漳浦,把所有人都饞得團團轉。
  • 新生的freestyle┆舌尖上的桂工——雁山
    (馨香苑)桂工食堂的叔叔阿姨獨創的漢堡有肉有素,還有煎得正好的雞蛋早餐營養一步到位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通通靠邊桂工漢堡引領時尚潮流(嘉香苑)可作早餐,也可作宵夜羊肉粉的湯汁是經過很長時間慢火的熬製因為湯汁,羊騷味很淡,更多的是鮮味鮮香辣伴隨著高溫是對舌尖味蕾的一場痛快的刺激第一口,辣到喉嚨
  • 《舌尖上的中國II》「樂山嫩豆花」不一樣的風味,登全國人早餐桌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小夥伴都知道,裡面的美食相當多,並且讓人直流口水,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樂山嫩豆花成了炙手可熱的美食。裡面的養蜂人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們不僅從勞動中獲取美味的蜂蜜,還能在家創造出鮮嫩的豆花,是一對熱愛生活的一對夫婦!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紀錄片的走紅,樂山嫩豆花不斷出現在全國人民的早餐桌上。
  • 80年代的《舌尖上的中國》曝光,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竟然吃這些?
    網友稱它為現實版的《中華小當家》、大陸版《飲食男女》、80年代版《舌尖上的中國》。 這部80年代的美食紀錄片涵蓋的食物堪稱是80年代的《舌尖上的中國》,所以餓著肚子的一定要慎看。
  • 武漢的過早文化,舌尖上的武漢,果然名不虛傳!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出門旅行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更是舌尖上的享受。對於小編而已,出遊食慾為最,美食不僅可以讓我們的味蕾得到滿足,而且還可以更加的對出行的地方加深影響。前段時間看一個綜藝節目,他們在武漢旅行時吃了武漢眾多美食。
  • 「舌尖上的軍校」第九站:國防科技大學
    從西餐糕點到八大菜系科大「飽」您滿意「舌尖上的軍校」第九站走進國防科技大學位於長沙的校區為了照顧各省學員在湘菜的基礎上匯聚各方美味色香味俱全早已讓人流連忘返!早餐小菜文字:丁玉輝  劉 瑞  齊旭聰 圖片:王澤文  曲晟暉  祁迎春  產國兵 丁玉輝  張藝巍  梁峻銳  董正綜(排名不分先後)往期回顧「舌尖上的軍校」第一站:武警工程大學「舌尖上的軍校」第二站:陸軍工程大學「舌尖上的軍校」第三站:武警警官學院
  • 舌尖上的龍成
    那麼今天讓小編先帶你領略一下「舌尖上的龍成」吧!> "白粥、海蠣排骨粥、豆漿、包子、荷包蛋、花生米、白雞蛋"   中餐:"龍成金排骨、紅燒巴沙魚、蒜茸大蝦、蔥油香菜、清炒包心芥菜、香菇鴨胗湯、海鮮炒麵、白米飯" 晚餐:"潮味紅燒肉、幹炸帶魚段、鮮肉炒雞腿菇、鹽水豆芽、薑汁上海青、蟲草花排骨湯、三鮮炒米粉、白米飯" 早餐
  • 這菜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南方常有北方很少見,加貝殼肉炒太香了!
    這菜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南方常見北方很少見,加貝殼肉炒太香了!它叫酸筍,舌尖上的中國拍攝酸筍的地在廣西。廣西和廣東飲食習慣有很多相似之處,酸筍在廣東客家,尤其是粵北一帶,家家戶戶都有酸筍罐,可見受歡迎的程度。廣西的酸筍是一種地理位置標籤,螺螄粉裡的靈魂食材就是酸筍。
  • 舌尖上的揚州,從這家飯店的包子開始,最貴的35一個,遊客:值得
    說到揚州,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來就是風光秀美的風景城、人文薈萃的文化城,也是一座舌尖上的美食之都。走進富春飯店,就被這裡忙碌的氣氛吸引了,作為一個北方人,包子是最常見的早餐之一了,富春包子作為揚州美食的一張名片,始於1885年,經歷漫長時光的沉澱,如今已經是老字號知名品牌。富春包子具有性格鮮明的揚州地方特色,已經成了揚州人的驕傲,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到揚州不到富春,就等於沒有來過揚州。
  • 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作品《舌尖上的青城味道:來二兩燒賣》榮獲...
    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作品《舌尖上的青城味道:來二兩燒賣》榮獲新華社《小康中國·千城早餐》優秀獎 2020-12-12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六期】舌尖上的警院·拉麵篇
    來自北方的漢子們,是否很想享受大快朵頤的感覺?別急,工程食堂一樓的大盤雞拌麵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一大碗面分量十足,再加上大塊細密雞肉和綿軟土豆塊,你還有理由拒絕它麼?暖溼的白氣騰起,食堂姐姐為你添上金黃的荷包蛋,撒上切碎的蔥花,再籠上幾片牛肉,看著一位接著一位捧著碗,帶著滿足的笑容找上一個空位大快朵頤。
  • 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
    武漢多家小吃店復工營業,熱乾麵攜一眾美食歸隊,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美食家蔡瀾稱武漢為「早餐之都」。蔡瀾說:「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裕而處於消失之中,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也許把武漢譽為早餐之都,廣東人會不服氣。廣東人坐在茶樓裡,慢條斯理地飲早茶,這對於形色匆匆的上班族實在有些奢侈。而武漢受碼頭文化影響,過早講求飽腹和快。
  • 舌尖上的臨武——麥市篇
    郭文龍,筆名:青松,湖南臨武人,從2002年開始古典文學創作,系湖南詩詞、嶽麓詩詞、郴州詩詞、臨武縣韓山詩社會員,詩詞常在《湖南詩詞》、《嶽麓詩詞》、《九州詩詞》《詩詞月刊》、《詩詞世界》、《深圳詩詞》、《郴州老乾詩詞》、《武水文學》、《韓山詩苑》等刊物上發表
  • 北方早餐店必備的鹹菜做法,佐粥吃餅脆爽又開胃,比炒菜受歡迎
    導語:北方早餐店必備的鹹菜做法,佐粥吃餅脆爽又開胃,比炒菜受歡迎我們可以發現,在北方的許多餐館中都有免費的小鹹菜,尤其是早餐店更是如此,早餐人們喜歡喝粥吃餅,而搭配一碟小鹹菜,可以幫助打開食慾,吃飯也能更加香,芥菜疙瘩炒黃豆便是最為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小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