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帝王不是正兒八經的文化人,卻也能寫詩填詞。
例如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原本是個不愛讀書,遊手好閒的地痞無賴,文化水平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處於下遊。
但他卻寫出了一首千古名篇《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詩渾然一體,大氣磅礴,千年流傳。
清朝的乾隆皇帝,號稱寫了四萬多首詩,可是卻沒有一首為後人所熟知。
而劉邦這首詩,歷經2000多年,依然傳唱不衰,足見水平有多高了。
還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被南唐使臣嘲笑沒文化,他當場念出兩句詩,短短14字秒殺李煜。
這兩句詩是: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根據《後山詩話》記載,當時宋軍攻打南唐,都城金陵被圍,後主李煜派使臣徐鉉出使宋朝。
徐鉉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辯,此前也曾使宋,謀求和平。
宋朝官員早聞他的才名,怕在言辭上輸給對方,弱了宋朝的威名,都不敢出頭,宋太祖趙匡胤便特意選了幾個沒什麼文化的侍衛前去接他。
徐鉉見到來接他之人後,侃侃而談,無奈對方根本聽不太不懂他講什麼,也不應答,說到最後連他自己也覺得無趣,便不再多言。
而此次金陵被圍,南唐危在旦夕,徐鉉臨危受命,試圖以口舌解圍。
徐鉉先是諷刺宋太祖沒什麼文化,然而又大肆誇耀後主李煜的博學多才,稱其有「聖人之能」,
還特意念了一首李煜所作詩歌《秋月》,道「天下傳誦之」。
而宋太祖是怎樣反擊的呢?
他說「寒士語爾,我不道也」。
什麼是寒士?多指那些出身寒微的讀書人,比如唐朝的孟郊、賈島這些詩人,就屬於寒士,「郊寒島瘦」,孟郊也被後世稱為「寒酸夫子」。
李煜好歹是一國之主,卻被稱為「寒士」,諷刺意味不可為不深。
徐鉉聽後自然不服,便當場請宋太祖賦詩一首。
宋太祖道「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雖然只有兩句,但氣勢磅礴,豪氣沖天,連一向自恃才華的徐鉉聽後,也不得不嘆服。
其實除了這兩句殘句,趙匡胤還有一首詩,名為《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將旭日東升的壯麗景象描繪得如在目前,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氣象非凡,意境闊大,歷來為後世所讚賞。
縱然李煜在才華上遠勝趙匡胤,但是兩人一個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亡國之君,一個是結束亂世,開創帝業的雄才霸主,所以雖然同是君王,兩人在氣勢上有天然的區別。
無論是《詠月》殘句還是《詠初日》,不說遣詞造句,藝術手法,單就氣勢而言,足以秒殺李煜。
可惜的是趙匡胤這首《詠月》只有兩句,兩宋文人也沒人敢續寫帝王之詩,400多年後,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續了6句,使其成為一首完整的七律。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朗朗浩浩照長夜, 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恆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問鼎開太平。
大概是因為兩人同樣是開國之君,有著相同的雄心抱負,所以朱元璋的續詩和宋太祖的殘句,銜接無縫,渾然一體。
尤其是氣勢上,一脈相承,令人嘆服。
除了這首詩,你還知道哪些帝王寫的詩?歡迎一起來談論。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