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使臣嘲笑趙匡胤沒文化,他當場念出兩句詩,短短14字秒殺李煜

2021-02-08 解憂詩詞

古代有很多帝王不是正兒八經的文化人,卻也能寫詩填詞。

例如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原本是個不愛讀書,遊手好閒的地痞無賴,文化水平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處於下遊。

但他卻寫出了一首千古名篇《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詩渾然一體,大氣磅礴,千年流傳。

清朝的乾隆皇帝,號稱寫了四萬多首詩,可是卻沒有一首為後人所熟知。

而劉邦這首詩,歷經2000多年,依然傳唱不衰,足見水平有多高了。

還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被南唐使臣嘲笑沒文化,他當場念出兩句詩,短短14字秒殺李煜。

這兩句詩是: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根據《後山詩話》記載,當時宋軍攻打南唐,都城金陵被圍,後主李煜派使臣徐鉉出使宋朝。

徐鉉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辯,此前也曾使宋,謀求和平。

宋朝官員早聞他的才名,怕在言辭上輸給對方,弱了宋朝的威名,都不敢出頭,宋太祖趙匡胤便特意選了幾個沒什麼文化的侍衛前去接他。

徐鉉見到來接他之人後,侃侃而談,無奈對方根本聽不太不懂他講什麼,也不應答,說到最後連他自己也覺得無趣,便不再多言。

而此次金陵被圍,南唐危在旦夕,徐鉉臨危受命,試圖以口舌解圍。

徐鉉先是諷刺宋太祖沒什麼文化,然而又大肆誇耀後主李煜的博學多才,稱其有「聖人之能」,

還特意念了一首李煜所作詩歌《秋月》,道「天下傳誦之」。

而宋太祖是怎樣反擊的呢?

他說「寒士語爾,我不道也」。

什麼是寒士?多指那些出身寒微的讀書人,比如唐朝的孟郊、賈島這些詩人,就屬於寒士,「郊寒島瘦」,孟郊也被後世稱為「寒酸夫子」。

李煜好歹是一國之主,卻被稱為「寒士」,諷刺意味不可為不深。

徐鉉聽後自然不服,便當場請宋太祖賦詩一首。

宋太祖道「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雖然只有兩句,但氣勢磅礴,豪氣沖天,連一向自恃才華的徐鉉聽後,也不得不嘆服。

其實除了這兩句殘句,趙匡胤還有一首詩,名為《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將旭日東升的壯麗景象描繪得如在目前,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氣象非凡,意境闊大,歷來為後世所讚賞。

縱然李煜在才華上遠勝趙匡胤,但是兩人一個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亡國之君,一個是結束亂世,開創帝業的雄才霸主,所以雖然同是君王,兩人在氣勢上有天然的區別。

無論是《詠月》殘句還是《詠初日》,不說遣詞造句,藝術手法,單就氣勢而言,足以秒殺李煜。

可惜的是趙匡胤這首《詠月》只有兩句,兩宋文人也沒人敢續寫帝王之詩,400多年後,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續了6句,使其成為一首完整的七律。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朗朗浩浩照長夜, 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恆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問鼎開太平。

大概是因為兩人同樣是開國之君,有著相同的雄心抱負,所以朱元璋的續詩和宋太祖的殘句,銜接無縫,渾然一體。

尤其是氣勢上,一脈相承,令人嘆服。

除了這首詩,你還知道哪些帝王寫的詩?歡迎一起來談論。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趙匡胤的兩句殘詩,兩宋無人敢續,400多年後朱元璋補成七律
    清朝的乾隆皇帝,號稱寫了四萬多首詩,可是卻沒有一首為後人所熟知。而劉邦這首詩,歷經2000多年,依然傳唱不衰,足見水平有多高了。還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被南唐使臣嘲笑沒文化,他當場念出兩句詩,短短14字秒殺李煜。這兩句詩是: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 趙匡胤對李煜說:「你的詩不行」,李煜隨口念了10個字,流傳1000年
    人人都說,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不得不承認的是,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然而他的名氣,可不是後來才有的。早在千年前,他還在世之時,就已經詞名在外了。話說當時,宋太祖趙匡胤派遣軍隊攻滅南唐,將南唐後主李煜俘虜押解到東京汴梁,由於李煜曾經拒不服從命令,趙匡胤耿耿於懷,於是封李煜為違命侯。趙匡胤素來聽說李煜是個吟詩作詞的高手,於是在一次宴會上對李煜說:"聽說你善於寫詩,可以把你的得意詩句說給朕聽聽。"
  • 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當場回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
    他信奉佛教,喜歡作詩、填詞、寫字、畫畫,皇位對他來說一點都不感興趣。趙匡胤御駕親徵要滅南唐公元960年,趙匡胤效法後周太宗郭威,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公元975年,趙匡胤派曹彬率軍攻略南唐,後來宋軍破城,大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戰死。無奈的李煜奉只能投降,自願去國號帝位、改成藩主以自保,從此南唐滅亡。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
  • 趙匡胤:聽說你會寫詩?李煜輕吟兩句,趙匡胤:難怪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既是亡國之君,又是千古詞帝,作為皇帝,他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他又足以光耀萬世。(出自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太祖開寶八年》)是年十二月,南唐為北宋所滅,李煜肉袒出降,從九五之尊淪為階下之囚。南唐滅亡後,末代君主李煜被趙匡胤封為充滿諷刺意味的「違命侯」,囚禁於北宋國都汴京。據葉夢得所著的宋代史料《石林燕語》記載,李煜被俘後與宋太祖趙匡胤的初次見面,二者之間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對話。
  • 趙匡胤一詩能抵十萬兵,滅了南唐威風!
    宋太祖趙匡胤,像世間的大多數開國皇帝一樣,是個馬上皇帝。民間傳說他是紅臉大漢,擅長使用一條棗木棍,與二弟鄭恩先是跟著大哥柴榮打天下,然後黃袍加身又給自己打天下。所以,世間關於他的傳說,多以徵伐有關。其實,骨子裡,他還是粗通文墨,能夠寫幾首歪詩的,雖然無法與南唐皇帝李煜媲美,但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應了他的胸襟才略。
  • 李煜歸降時說的兩句詩,趙匡胤聽完之後盛讚:好一個「翰林學士」
    這是趙匡胤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非常有氣勢,極具感染力。其實這裡也是他在一語雙關,說的太陽,也是在說自己的威風。而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李煜了。兩人雖都是君王,但風格截然不同。「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這是李煜在歸降時,趙匡胤讓李煜拿出自己最得意的詩。
  • 李煜的南唐往事
    只是他從父親手裡接過的,已不是 943 年春天祖父留下的江山。南唐 董源(傳)龍郊宿民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估計李昪怎麼都想不到,當初那個對自己含淚點頭的兒子,其實一句話都沒聽進去。李璟在位的 19 年裡,有 14 年在打仗。他本不是好鬥之人,卻總是在朝臣們的鼓動下自我膨脹。
  • 趙匡胤欲滅南唐,李煜:我稱臣行不?趙匡胤怒回一句話成千古名言
    但是,在過去的三年中,南唐在做什麼?有首詩可以告訴我們答案:「隔江猶唱後庭花」。南唐的皇帝李煜這時仍然陶醉於美酒佳餚和歌曲舞蹈中,不是看歌曲,就是欣賞風景、繪畫,日子過得好不舒坦,還不知道他即將被囚禁呢。
  • 李煜的南唐往事.
    他本有等待時機約同契丹逐鹿中原的計劃,但因深知兒子性格軟弱,只寄望他能本分守業。李璟流著淚連連點頭。是日,55 歲的一代雄主李昪崩。那一年李煜還未滿 7 歲。李煜的一生,就是南唐的一世。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後,祖父就受禪稱帝。又兩年,國號才從「齊」改為「唐」。史書記載李煜「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
  • 南唐後主李煜,主動投降趙匡胤,為什麼是一個令人尊敬的選擇
    文章引言:南唐後主李煜,以詩詞名震千古,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將其當時的心境,刻畫得淋漓盡致。李煜42歲之時,死於開封,為何而死,至今都是千古之謎。然而他主動投降趙匡胤的選擇,確值得人們尊敬。
  •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君主,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6子,於宋建隆2年(961年)登基,史稱李後主。開寶8年,宋軍破南唐國都,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趙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給過李煜3次體面投降的機會,都被拒絕
    961年,南唐國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稱南唐後主。歷史很有意思,將一位柔弱書生丟到了強悍的趙匡胤的臥榻之側。北宋建立後,趙匡胤旋爾開始了中原的統一大業。963年滅荊南,965年滅後蜀,971年滅南漢後,南方政權只剩下南唐和吳越。趙匡胤的下一個目標只能是南唐,這一點南唐後主李煜,即使再無能也看的很明白。
  • 宋朝滅南唐時,李煜曾兩派使者求和,趙匡胤一語卻成千古名句
    宋朝的野心公元960年,趙匡胤於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兵不血刃地便奪走了後周的江山。不過,他雖然快速擁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龐大根據地,但此時天下形勢卻也並不樂觀。放眼天下,此時仍然眾強林立,天下派系勢力眾多。趙匡胤心知,如不將它們徵服,以後宋朝將面臨著無窮無盡的麻煩。
  • 這首悽婉的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個字,道盡人生悲涼
    在幽幽深宮之中出生,在一眾夫人的身邊長大,他品行高雅、溫文儒雅,生活環境是真正的養尊處優。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結合了許多矛盾為一體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受人議論。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個失敗的皇帝,卻不知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頗深。李煜身在皇室卻不善也不思朝政,整日夜夜笙歌,貪戀奢靡華貴的生活。
  • 她是南唐第一美人,李煜為她作《虞美人》,美豔動人
    小周后 南唐第一美人 小周后比姐姐小14歲,嬌豔欲滴,婀娜多姿,實為南唐第一美人。因為入宮探望病重的姐姐與姐夫李煜碰面,誰知李煜對她一見鍾情。李煜為小周后作詩,小周后喜歡奢侈,李煜便為她大肆揮霍。公元968年,李煜用皇家最高規格禮儀迎娶小周后。婚後,二人如膠似漆如神仙眷侶。靡靡之音更像是亡國之音,公元975年,北宋趙匡胤攻破南唐,同年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從那以後,李煜傷春悲秋的痛苦日子到來了。
  • 因詞亡國亡家亡自己的南唐後主究竟有多慘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
    「當初如果李煜能用作詩的功夫治理國家,今日又怎會淪為朕的階下囚。」 ──趙匡胤清清不禁在想,南唐亡國,只是因為後主李煜沒有治理好南唐嗎?只是因為李煜這個「昏君」嗎?清清認為並不全是的,李煜的故事很短,但卻充滿了屈辱和艱辛。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公元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讓人感動
    坐在床榻帷簾前的這位男人,正在目不轉睛的看著桌上還剩 短短一截正在燃燒的蠟燭。他形容的枯槁,在舉手投足之間依稀可見昔年意氣風發的貴族之氣和才情,但是今天更多地就是僅剩的顯而易見的頹唐。他就是一國皇帝「李煜」,他在開寶八年,經歷了南唐兵敗,國破家亡,作為南塘皇帝的「李煜」在國破家亡之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俘居在汴京之中,還將他封為「侯爵」。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趙匡胤兩次派使者通知他到開封朝見。李煜怕趙匡胤殺他,稱病不去。於是趙匡胤以此為藉口,派十萬大軍徵伐南唐。第二年初,宋軍抵達長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為宋軍無法渡過長江,整天在宮內和一班和尚道士講經說法。
  • 李煜的一首冷門詩,全詩僅有10字為人知曉,意境卻美到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可以說是位悲慘人物了,原本是享受人間繁華的皇上,一朝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階下囚。無數人欽慕他的才華,一首《相見歡》將他的落寞和黯然神傷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傲霜鬥雪的青松變成委身廳堂的盆景,這一轉變更使他滿腹愁腸。
  • 這首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字,道盡人生悲涼,令人動容
    開寶八年,南唐最終還是敗在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李唐江山就此結束,而身為南唐最後一個皇帝的李煜卻以侯位的虛名,被囚禁於深宮之中。在文理方面,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生在尋常百姓人家,亦或是官宦世家,定能於亂世中脫身,於盛世中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