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跑步場地,預防運動損傷

2020-08-03 廣州關節科王教授

原創:黃髮義醫生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跑步由於其簡單易行,是深受運動者喜愛的運動之一。然而研究發現,在跑步者中有著較高的運動損傷發生率。


如何選擇跑步場地,預防運動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2020年昆明醫科大學王嘉瑛等在《跑步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中指出,跑步愛好者下肢運動損傷的發生率為50.46%,其中膝關節的損傷發生率為,26.75%;其次為踝關節和足部,分別為13.07%、10.64%;75.85%的跑者跑前熱身時間低於10min,53.38%的跑者跑後放鬆低於10min;對於運動損傷,43.36%的跑者選擇運用牽拉進行預防,其次有 19.25%的跑者選擇使用泡沫軸進行預防。


跑步愛好者下肢運動損傷的發生率過半,其中膝關節的損傷發生最多,其次為踝關節和足部;雖然多數跑者已有運動損傷預防意識與方法,但大部分跑者仍沒有建立起運動前充分熱身與運動後系統放鬆的習慣。

如何選擇跑步場地,預防運動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北京體育學院朱雨在《跑步時運動場地邊面切換對下肢生物力學特徵影響的研究》中,指導11名參與者在水泥地和塑膠跑道切換,證實&34;。


上海體育學院張雨在探究不同地面跑步時人體的運動學調整,以及由於這些調整引起的下肢關節動力學、足底壓力變化的基本規律特徵時發現:在極端軟地面上,接觸地面峰值屈髖角度會高於其他地面,同時踝關節最大蹠屈角速度小於其他地面,說明在極端軟地面上,形變較大而彈性勢能轉換為動力勢能較慢,導致離地的時候產生的蹠屈速度更低。因此,在極端軟地面,跑步效率更低,應避免在此種地面跑步。在接觸地面時,神經肌肉系統會進行預激活調節下肢剛度,在混凝土地面上踝關節吸收了大量動能,導致踝關節負荷承載較高。在較軟地面,為了獲得和硬地面相似的速度,膝關節會產生較大的伸膝峰值力矩,導致膝關節的負荷承載較高。


上海體育學院姜嘉懌認為不同的跑步落地模式可能會通過不同的下肢生物力學機制,進而影響運動損傷的發生率及損傷的發生部位。然而,對於不同跑步落地模式的下肢生物力學的研究多為矢狀面的研究,對於合併冠狀面、水平面的三維生物力學研究較少。他著力於研究比較不同跑步落地模式的受試者在跑步時,人體的下肢三維運動學、動力學相關參數的基本規律特徵,進一步討論不同跑步落地模式對下肢肌肉骨骼功能以及跑步運動損傷的影響,從而對運動跑步健身提供現實的指導。

如何選擇跑步場地,預防運動損傷

圖片來自文獻


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納入60名男性業餘跑步者,根據落地指數分為習慣前足落地組和習慣後足落地組,每組30人。使用vicon紅外動作捕捉系統(200Hz,Vicon T40, Oxford, UK)合kistler測力臺(2000Hz, Kistler InstrumentsCorp. Switzerland)採集所有受試者跑步過程中的三維運動學和動力學數據。


如何選擇跑步場地,預防運動損傷

圖片來自文獻:不同落地模式垂直於地面反作用力的對比

研究結果表明:

(1)兩種落地模式在運動學上存在差異。前足落地模式具有較大的踝觸地蹠屈角度以及踝內外翻角速度,這可能增加踝關節扭傷的風險。後足落地模式在觸地時具有較小的屈膝角度,這可能增加股關節負荷。

(2)兩種落地模式在動力學上存在差異。前足落地模式具有較大的踝蹠屈力矩意味著前足落地模式的跑者更多的使用踝關節吸收衝擊,可能增加踝關節的損傷風險。後足落地模式具有較大的伸膝力矩意味著後足落地模式的跑者更多的使用膝關節吸收衝擊,可能增加膝關節損傷風險。此外,採用前足落地模式的跑步者由於前腳掌承受過大的水平方向的衝擊力,可能增加蹠骨應力性骨折的風險

所以跑步時選擇合適的場地,正確的跑步姿勢尤為重要。

跑步場地應避免極端軟地面、硬地面,選擇軟硬適中的塑膠跑道為宜;跑步主要的姿勢為,其頭、肩、臀、觸地點(跑步時)均處在同一條直線。頭部:頭部擺正,兩眼目視前方地面,頭部並保持在雙肩上方。軀幹:保持直立微前傾。身體稍向前,雙肩放鬆,骨盆保持中立,不要撅著屁股。在跑步過程中保持整個軀幹有水平向前的趨勢。上肢:前不露肘,後不露手。隨跑步節奏而自然擺動。下肢:觸地後用力往前,切勿往上使勁。腳步均勻有序擺動,注意避免內收導致兩膝相撞。跑步時呼吸要自然,一般採用鼻吸嘴呼,體力下降較為嚴重是可以採用嘴吸嘴呼方式。步幅(每一步的距離)宜小,步幅過大容易傷膝。步幅小了,步頻(跑步換腿的快慢)自然就快上來了。感覺自己步伐輕快就對了。


參考文獻

[1]王嘉瑛,李令嶺,馬梁,矯瑋.跑步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0,41(01):151-157.

[2]姜嘉懌,王琳.跑步落地模式對運動損傷及下肢運動生物力學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18,37(09):801-806.

[3]張雨,王琳.不同地面對跑步下肢運動生物力學的影響[J].醫用生物力學,2018,33(06):577-582.

[4]朱雨. 跑步時運動場地表面切換對下肢生物力學特徵影響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相關焦點

  • 如何健康的跑步?如何預防跑步傷害?
    跑步被認為是一種較為劇烈的運動,具有方便、耗時少、形式多樣、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優點。有研究認為跑步是最為負擔得起的低廉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健康的同時增進精神放鬆。那麼你真的會跑步嗎,真的知道在跑步中怎麼預防傷害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健康的跑步。
  • 十大運動項目常見損傷及預防之一:中長跑
    跑步是最常見運動方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跑起來,隨著馬拉松的普及,喜歡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不可忽視的運動損傷成了影響跑步效果的最大因素。如何瀟灑跑起來,不受傷呢?下面就分析一下中長跑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
  • 11種常見的跑步運動損傷,如何預防和處理?
    跑步中發生的運動損傷大部分都可以歸因於跑鞋的減震性能有問題,訓練強度過大及忽視了熱身,拉伸或體能恢復等問題。肌肉損傷後,受傷部位不能再進行拉伸。攝入大量蛋白質會加速細胞增長及肌肉修復。跑步中發生的不同程度的肌肉損傷,從過度勞累後的肌肉酸痛到肌纖維撕裂甚至肌肉撕裂都有可能。發生肌肉損傷後,休息,冰敷法,壓迫法,抬高法是幾種常見的恢復方法。
  • 運動減肥很好,但運動損傷,該如何預防?
    在運動過程中,相當於普通人負重運動,更容易造成關節和肌肉的損傷。跟腱損傷這是由於長期做劇烈的跑跳動作導致跟腱鍛鍊過度而引發的,常見於跑步,籃球,足球,團操,舞蹈等運動。在長期高強度的健身過程中也會因疲勞而產生跟腱損傷。預防方法:平時加強小腿肌肉的拉伸和鍛鍊,如有受傷,及時冷敷。
  • 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9種損傷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因此,每一個正在跑步或準備參與跑步運動的跑者都需要對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有所了解,可以在跑步時有效預防受傷,並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處理。
  • 跑步損傷,「預防」遠大於「治療」!
    運動員在訓練、比賽過程中引起的肌肉、骨骼等部位的損傷稱之為運動損傷。從運動訓練的角度出發,凡是從事競技體育運動,就一定存在受傷的風險,特別是對於長期堅持大運動負荷訓練的馬拉松運動員,因傷病影響系統訓練或導致過早退役的運動員不在少數。從運動醫學的角度出發,主動預防運動損傷,遠比發生運動損傷再去治療更為重要。
  • 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看這一篇就夠了!
    如今,跑步已成為了一項潮流運動。跑步不僅考驗著跑者的體能,也在磨練著跑者的意志。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
  • 跑步害怕受傷?注意以下幾點,輕鬆預防常見跑步損傷
    一、如何正確跑步1、學習跑步姿勢跑步姿勢是整個跑步運動過程中最重要的,雖然之前可能是錯誤的跑步姿勢,但及時改正就不晚,它能讓我們靈活使用巧勁,跑起來更加輕鬆,預防跑步過程中遇到的危險。我們無法預測危險來臨,只能提前做好預防準備,因此日常跑步運動可以搭配肌肉鍛鍊,有效預防傷病損傷。
  • 跑步膝蓋總受傷?如何預防膝關節損傷
    在跑步的疼痛當中,膝關節的疼痛佔50%以上。跑步當中的疼痛不是偶然發生的,是壓力在某處進行聚集造成的。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此外,不正確的跑步姿勢、膝關節附近肌肉不平衡等原因也有可能導致壓力的聚集,從而引發膝關節損傷。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就有必要為大家歸納和分享六大最常見的跑步損傷,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 恢復和預防 在恢復期間減輕訓練量、循序漸進,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做前傾過度到跑步的練習。要把腳拉到臀部下方和以前腳掌著地這兩個動作,留意體會足弓的彈性作用。向前跑20-30米,重複以上動作3-5次。
  • 5種常見跑步損傷+如何治療和預防損傷
    作者:張斌跑步是具有強烈衝擊力的重複運動,這可能導致許多過度使用的傷害。跑步時受傷很普遍,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受傷(例如,穿正確的鞋子,在平緩的地面上跑步以及在必要時休息)。了解最常見的跑步傷害有助於了解如何治療甚至預防。
  • 蘭灣足行 3D列印定製鞋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已經達到5億,《2009-2014健身行業產值規模》表明經常運動的人運動損傷率達到85%以上,與美國等部分發達國家發病率幾乎接近,在運動過程中人們的科學自我防護意識也相當薄弱,全民健身潮帶來的運動損傷人群激增。
  • 六個常見跑步損傷,原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恢復和預防放緩跑步訓練,冰敷腳跟、足弓等部位。抓住腳趾向後拉伸足弓。使用泡沫軸按摩放鬆。增強核心力量訓練。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其損傷的主要誘因為跑前熱身準備不充分、跑量過度、小腿肌肉贏弱以及扁平足等。恢復和預防多做提腳跟的動作。避免小腿肌肉過度拉伸。扁平足一定要選擇一雙適合足型的跑步鞋。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或夾腳拖。
  • 5種常見跑步損傷+如何治療和預防損傷
    跑步時受傷很普遍,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受傷(例如,穿正確的鞋子,在平緩的地面上跑步以及在必要時休息)。了解最常見的跑步傷害有助於了解如何治療甚至預防。PT,DPT羅伯特·吉蘭德斯(Robert Gillanders)告訴mindbodygreen,當看一組跑步者時,大約30%至40%的人會遭受至少五種最常見的跑步傷害之一。
  • 到底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到底如何預防運動損傷?8月15日晚,廣東隊在CBA總決賽第三場,以2比1的總分衛冕成功。然而這個奪冠之夜並非十全十美。最讓人心疼的是:阿聯,重傷離場。「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發生的損傷,包括急性和慢性兩類,損傷的組織涉及神經、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皮膚、軟骨等,還可能傷及內臟器官。
  • 拉伸可以預防跑步損傷嗎?
    他們認為積極的熱身有助於提高跑步成績,漸進式訓練可以減少損傷風險。研究人員為《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信息圖系列的作者。該系列圖旨在將跑步的「真相」與「傳說」分開。研究小組認為有證據表明,拉伸有助於關節靈活度的保持,但並不會促進或不利於運動表現。
  •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在日常帶學員訓練時,你有沒有將學員的運動損傷預防放到第一位,有沒有想過怎麼樣的動作容易引起損傷,又該如何預防?今天我們一同探討。我們應該先了解動作的模式、關節運動的模式、揮桿中動作的模式。從脊柱出發,在日常訓練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員擊球時的脊柱如下圖,這個是脊柱的伸展。
  • 想要輕鬆完成跑步運動?掌握以下幾點?有效預防跑步受傷
    導語:在大家心中跑步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全民熱愛的跑步運動,可在專業人士眼中,這也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究竟危險在哪兒呢?熱愛跑步運動的朋友們,應該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既然跑步就一定有面臨受傷危險,既然它這麼危險,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有效預防吧!跑步運動不可怕,但也要了解過後再進行,不打無準備之仗。
  • 如何科學合理地運動,遠離意外運動損傷?
    同學中懂些運動損傷知識的馬先生,趕緊跑來幫忙處理。王先生鬱悶地說:「還沒活動開呢,怎麼就受傷了?」馬先生一邊處理,一邊給他分析:「你二十年都沒有這樣劇烈運動了,頭腦和身體哪裡還記得以前的狀態。絲毫沒有準備就上場,不受傷才怪。」  病例 2  體重180斤的老陳準備運動減肥。疫情期間沒法去健身房,他選擇了去郊外跑步。
  • 急性運動損傷治療及預防
    運動急性損傷治療原則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日益增強,健身的人越來越多,難免就會發生一些意外。但是我在這強調的是任何疾病的或是運動損傷的發生,大多數是可以做到預防的,因此觀念是:疾病治療預防為主!一、運動前的熱身運動1.400米標準場地慢跑兩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