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藤原定家"事可然體"和歌的美學詮釋

2020-12-23 中國社會科學網
道法自然:藤原定家"事可然體"和歌的美學詮釋

2020年06月17日 08:59 來源:《東北亞外語研究》 作者:李東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Tao Way Follows Natere:A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yle of Koutousikarubeki" Tanka of Teika Fujiwara

  作者簡介:李東軍,蘇州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日比較文學,中日比較文化。江蘇 蘇州 215006

  原發信息:《東北亞外語研究》(大連)2019年第20191期 第75-80頁

  內容提要:在藤原定家「有心」詩學體系中,「定家十體」的詩體學佔據重要地位。其中「有心體」與「事可然體」起到統領作用,概括來說,含蓄蘊籍的思想內容與道法自然的表現方法是二種和歌體的核心。「事可然體」的「可然」有「讚許」之義,包括和歌的題材、立意、構思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崇真貴實、無意為文、思與境諧等和歌創作的審美思維。「事可然體」的主要詩學特徵是「崇真貴實」,表達真情實感,或宇宙人生的攝理法則:在表達技巧層面上樸實無華,摒棄矯飾雕琢。

  關鍵詞:和歌/事可然體/道法自然/無意為文

  標題注釋: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藤原定家詩學思想與和歌藝術」(14BWW010)的階段性成果。

 

  藤原定家(1162-1241)在《每月抄》《定家十體》等歌學著作中將和歌體分成十種:幽玄體、有心體、事可然體、麗體、長高體、直體、濃體、面白體、有一節體、拉鬼體。其中「幽玄體」「有心體」「事可然體」「麗體」為和歌的「本體」(正體),其餘為變體( ,1973:126)。日本學者久松潛一(1963:78)將「定家十體」分成四類,即「創作態度」「知性內容」「感性內容」「統一綱領」。「有心體」與「事可然體」為統攝「定家十體」的總綱領,關乎和歌的本體論內容。

  「可然」原本是和歌的批評用語——「判詞」。「事可然」「理可然」「心可然」等用語由藤原俊成首創,藤原定家繼承了其父歌學思想,創立了「事可然體」。簡單來說,「事可然體」最主要的詩學特徵可用「崇真貴實」四個字概括,表達詩人的真情實感,以及宇宙人生的攝理法則,從而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其次,在表達技巧層面上具有樸實無華、清新自然、摒棄矯飾雕琢等特徵。

  限於篇幅原因,本文對「事可然體」與「有心體」的關係不展開論述,而是圍繞「事可然體」進行討論。「事可然體」除了是一種詩體之外,還包括多個方面內容,主要有創作思想、審美風格、表現方法等內容。紀貫之《假名序》云:「和歌者,以(人)心為種子」(轉自 ,1981:15)。細分起來,此文中的「心」字包括「人心」(主觀)與「歌心」(客觀)兩方面內容,可以理解為思想、感情、哲理、真理等。好的詩歌必須具備深刻的思想,正如古人所說:「以意為主」「以意取勝」;但思想內容還必須依靠好的形式表達。因此,紀貫之主張「心詞相兼」或「花實相兼」(轉自實方清,1974:2-3),這與孔子提倡的「文質斌斌」是同一個道理。

  如果只是在「文質說」「文意說」的層面上來談「事可然體」則未免簡單了。按字面的意思,「事可然體」的「事可然」是「值得讚許」之義,和歌的內容當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則是表現的形式與技巧,尤其是審美思維。「事可然體」的構成要素有「正確」「真誠」「率直」等主觀性思想,再加上客觀理性的巧妙制衡,不偏不依,心與物遊,思與境偕,暗合道家「道法自然」「法天貴真」的審美思想。

相關焦點

  • 老子講「道法自然」,為什麼並不是詮釋一種自然規律?
    老子的答案是「道法自然」!而「道法自然」這四個字,到底說了什麼?其實「道法自然」這四個字,很多人都誤以為老子講的是「道是一種自然運轉的規律,萬事萬物都不可能離開這一種規律」,這種認識當然是一種誤解。老子雕像那麼,為什麼說老子所講的「道法自然」,並不是詮釋一種自然規律呢?
  • 「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與生活美學
    莊子在其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受人詬病,他辯護說:「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這個說法與莊子為他的「無情」說辯護時所主張的「常因自然」相一致。所謂「自然」,具體而言就是有無生滅、四時交替的自然演化過程。
  • 中國古代文明的政出在於道德經的道法自然
    由於道是大腦中心形式統攝者的現代性哲學定義,以及道法自然的道德經的終級哲學結論,我們就可以從哲學的視野和哲學的角度,論證中國古代文明的政出根據,是老子道德經的道法自然。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王。
  • 《風雅和歌》:日本人的《詩經》,越過四季、寫盡和式傳統與美學
    漢詩傳入日本後,文學創作者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逐漸再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形式與韻味,和歌便是兩國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詩歌體。和歌(わか)這一名稱,是漢詩相對而言的,日本人稱自己為「大和民族」,加之寫了詩要吟唱,所以就有了大和之歌,也就是「日本的歌」。
  • 道法自然都知道,什麼才是自然?在內家拳中又該如何掌握自然之道
    傳統《易經》對內家拳的影響莫過於「自然」這兩個字最具代表性。更多人對「自然」二字的認知源於一句「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習慣上多者把這四個字如此理解來讀:「道法自然」,感覺上好像是一種法術要自然一樣,其實不是這樣的;應該這樣來解讀:「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也就是萬物之道要遵循自然。
  • 中日雙語 | 趣談·和歌與中國(1)我與和歌二三事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與其說和歌是「三十一字」,不如說是「三十一音」更加準確。北京に住んでいて、普段、和歌に接する機會は滅多にないが、いつだったか、裡千家のお茶會に出席したとき、藤原家隆(1158~1237年)の和歌が紹介された。 我現在住在北京,平時沒有什麼接觸和歌的機會。
  • 老子「道」的哲學:道法自然
    一句「道法自然」更是深入人心。雖然很多人並不完全清楚其中內涵,潛意識中依然喜歡引用。那麼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是什麼?這章中老子回答了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中國茶道理論思想和精神內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的理論思想,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茶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人草木茶禪文化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瀰漫,仿佛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無我」的境界。
  •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筆者看到很多人將道法自然的自然理解為大自然,認為道法自然就是道取法和遵循大自然或自然世界,不僅啞然失笑。道作為最高位格的存在,是萬事萬物的本原和規律,是萬事萬物的起始和歸宿,怎麼可能去取法和遵循自己創造的大自然世界呢?那不是捨本逐末嗎?那不是本末倒置嗎?那麼道法自然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答案其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 《天道》:王志文完美詮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他曾經和芮小丹說過: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跟文化屬性有關,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凡人是用人性和他自身的本性感覺來處理事情。而丁元英借用的是事物的運行規律,也就是道法自然來看待事情。
  • 道法想要靈驗,必須具備這三件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含義是什麼
    道法要想靈驗必須要修煉,修煉就是道,道為體,法為用。道以法而顯,法以道而靈,道法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自古以來很多正一道高道都是修煉高人。比如張天師、許天師、葛天師、薩天師,以及三十代虛靖天師等,他們都是修煉高人,都是以內煉煉神之法成道。大家可以看看《王侍宸先生家話》以及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裡面都是講修煉為主的。
  •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法字含有依據的意思,不僅僅是效仿,或以什麼為標準。2、「人法地」的地,還指大地上生存的萬事萬物,不僅僅是土地。所以人法地,實質是指人要觀察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尋找其中的規律,或者學習萬事萬物能夠生存下來的本領,並以此為法。
  • 陰陽師:藤原這人不簡單,看看藤原家的勢力就知道了,日本大家
    除此之外,這個NPC和其他的平安京陰陽師的外貌和建模都不一樣,所以,關於他的身份,玩家們就眾說紛紜了。有說他可能成為晴明庭院中的第五個陰陽師,之後和晴明等人一起拯救、保護平安京,成為主角團中的一員;但是也有人說,主角團中的四人那個不是陰陽術的集大成者,一般陰陽術菜的人不可能當上主角的;也有人說,這個戴著眼鏡的二五仔,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而且荒川之主剛剛為民身亡他就跑過來搞事,這人真的人神共憤!當然,雖然藤原道綱這人作為陰陽師可能很菜,但是作為政治家,真的會把人搞死。
  • 由「道法自然」探究道是什麼?
    我回復:是啊,道法自然。坦然面對每一天,不強求正確,不迴避錯誤。謝謝你站在十字路口為我們指點正確的方向。朋友對「道法自然」很感興趣。考證四字來源,在江西龍虎山三清宮門口有一幅對聯,上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法?什麼是自然?
    自然可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什麼客觀規律。自然就是他自己的那個樣子,古人的話都是一個字一個意思。自己服從自己就是。道法自然。下面的視頻中我講到了中庸的中,這個中就不是道法自然了。這就是道法自然。如果說中國的禪宗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或者是把道家思想與佛教思想相結合。你可以理解這裡面就有道法自然的意思。到了宋朝,有了所謂的狂禪變得更加的自然。這裡沒有時間多講。現在我們看到的景象是所有的人是說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各自執著著各自。都是以所謂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的標準。
  • 經典反思:道法自然,造化萬千!
    寫字,我們寫不過晉朝,那時有書聖王羲之;做詩,我們超不過唐朝,那時有李白和白居易。每個時代,都有登峰造極的造化。《道德經》一出,照亮了華夏文明的天空。《文始真經》思想與《道德經》一脈相承,又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星空。
  •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是什麼?法是什麼?自然又是什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道無疑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然而,在《道德經》中老子並沒有縱情於從哲理上論證道的存在,而是具體地從現實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展開對道的描述。因此,老子的整個道觀浸透著深厚的實踐品格和現實意蘊。
  • 道法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道」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頂針的文法,將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深層規律精闢涵括、闡述出來。「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根本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規律。所謂「法」,可作為動詞,是效法、學習的意思。
  • 《天道》|如何解「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的玄機(深度推薦)
    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解讀便是對「天道」理解。《天道》裡,死刑犯王明陽在臨死前對此說出了一句非常精闢的解讀:「這一句話就把基督教,道教和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了。」第二,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產生於或遵循的意思。人是產生於地,受大地的規律控制和影響。地是由於天上的變化運動產生的,所以地面的狀態,受天上的變化運動的規律控制而影響。天的變化是受到宇宙根本規律控制和影響的。
  • 《道德經》中的「神即道,道法自然」怎麼理解?
    道法自然,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說,道在神之先,不知其名而謂之。老子深信大道宇宙在神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人在這裡其實指的是千萬平民,地則是指諸侯,天是指天子和神。而道是在這些之先的,宇宙自然衍生出來的規律如來,是出自佛家的經典,感嘆世界如恆河沙塵,無所如來,無所如去,後來被中土佛學信徒形容大覺者。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是本質,術是表象,道以不變應萬變,而術可千變萬化。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