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了絲綢之路的張騫,是哪裡人呢?

2020-12-14 舟瑜888

提起絲綢之路大家都知道,那麼絲綢之路是由誰開闢的呢,答案是張騫。他也因為出使西域的巨大功勞被封為博望侯,那麼你知道張騫是哪裡人嗎?

絲綢之路是我國西漢時期由張騫開闢的一條通往西域的道路,這條道路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促進了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共同的發展!張騫因為出使了西域,所以被後世們稱作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張騫一共兩次出使過西域,也就是這兩次的出使,徹底地開闢了絲綢之路!

張騫,字子文,西漢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他體魄健壯,性格開朗,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無花果,鴕鳥等。

漢武帝元鼎三年也就是前114年,張騫病逝於大漢帝都長安,歸葬漢中故裡,現今位於陝西省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可謂是歷經了艱辛萬苦,前後歷經13年,曾被匈奴俘虜兩次。他用堅韌不拔的精神、超強強的意志力完成了任務,創造了絲綢之路。 他辦事靈活,善於待人處事,審時度勢抓住機會兩次成功逃脫 。

張騫的兩次西域之行是中國古代史上彪炳千古的一件大事,絲綢之路的開闢增強了漢朝的經濟繁榮,增進了漢族與西域各少數民族的交流,對後世的民族融合影響深遠!

相關焦點

  • 絲綢之路的開闢不比發現新大陸容易,但哥倫布比張騫更出名?
    但提起絲綢之路,大家或許會想起 「一帶一路」;也或許會想起那條商業古道,但幾乎不可能第一時間想起張騫這個名字。張騫,活動於公元前164年到114年,這個時期中國歷史上稱為西漢。公元前139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開闢了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這條路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為中國本身的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張騫開闢絲綢之路是為了什麼?
    ,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司馬遷稱讚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從此中國人通過這條通道向西域和中亞等國出售絲綢、茶葉、漆器和其他產品,同時從歐洲、西亞和中亞引進寶石、玻璃器等產品。張騫被譽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 文化視窗‖ CCTV6今晚18:30首播《鑿空者》,漢中人張騫 開闢絲綢之路熱血傳奇
    古代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歷史符號。人人都知道絲綢之路,但並非人人都知道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之艱難。 弘揚「一帶一路」精神為主旨的古裝史詩大片《鑿空者》,正是以「鑿空西域」第一人張騫破題,再現那一段艱難跋涉卻意義重大的歷史時空。
  • 周穆王與西王母一見鍾情開闢了絲綢之路
    而有關史料的分析,最早開闢絲綢之路的是還早於西漢張騫一千多年的周穆王姬滿以及與他做成第一次絲綢交易的西王母。只是由於後人加油添醋,又附會了不少美麗的想像於其中,使周穆王與西王母的瑤池相會變得具有神話色彩了。「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於公元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一書。
  • 張騫:絲綢之路「帶貨一哥」
    說起絲綢之路的歷史一個人「難脫」關係也是我們中學課本上的「釘子戶」那個人就是—張騫25歲的熱血青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
  • 張騫去世70年,羅馬凱撒大帝穿上從絲綢之路運來的長安絲綢新裝
    只見他穿著一身精美絕倫的長袍,輕柔的質地是羅馬人從未見過的。此時的凱撒在這種輕柔華服的襯託下,就像一位天神。大帝的新裝究竟是什麼?貴族們私下打聽,才知道這是用來自中國的絲綢做成的。一時間,絲綢服裝成了羅馬帝國備受追捧的奢侈品。最高的時候,一斤絲綢可以賣到十二兩黃金。絲綢是怎樣從遙遠的東方中國來到西方羅馬帝國的呢?絲綢之路。
  • 絲綢之路是如何開闢的
    張騫動漫像張騫率領100餘人西出陽關出使西域,中途被匈奴騎兵襲擊包圍,雖奮勇抵抗,但寡不敵眾,被俘後押送到了單于位於進呼和浩特的王庭扣留了起來。10年後,張騫與部分夥伴逃出匈奴,來到了位於今俄羅斯中亞西亞的大宛國。大宛國王設宴招待張騫一行,他們聽到了由琵琶、胡琴、胡笛等奏出的動聽樂曲,吃到了黃瓜、菠菜、胡蘿蔔等食品,還品嘗到了香醇的葡萄酒,這一切令張騫等人大開眼界。張騫沒有忘記出使西域的任務,經康居國(今巴爾喀什湖附近)到達了大月氏,但此時的大月氏已經定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不想再與匈奴作戰。
  • 張騫,第一個睜眼看世界之人
    張騫,西漢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張騫,出生於漢中城固縣,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勳就是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極為艱險的外交旅行,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學考察。張騫第一次出使前後用了十幾年時間,第二次用了四年多時間,基本靠雙腳走完了全程。吃盡苦頭,受盡磨難。在當時極其惡劣環境下,能完成這麼艱險的出行任務,是常人無法勝任的。張騫出使西域,是對中國開闢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先行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至今萬古流芳。張騫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張騫出使西域的「西域」是現今的哪裡?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
  • 【教學研究】《溝通中外文化的「絲綢之路「》教學課件
    4、張騫精神師:張騫出使西域這一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呢?生:被匈奴人扣押十餘年,語言不同,環境艱苦,缺衣少食。師:面對被匈奴人扣押,張騫始終不忘使命,遇到眾多困難,也不屈服。由此我們可以學習到張騫什麼樣的精神呢?生:不怕艱難險阻,堅強勇敢,有膽有識,不屈不撓 。
  • 張騫出西域故事之一—— 不辱使命開闢道路 歷盡千險終抵西域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國交流溝通的「絲綢之路」,今天的絲路歡樂世界,為這條「絲綢之路」注入了新活力,成為絲路起點上一顆耀眼的「新星」。帶領這隊人馬的,就是剛剛被漢武帝任命為使者的張騫。張騫出長安此時的他回望著即將離開的故土,難捨之情溢於言表,而與此同時,他更深知自己身肩著聯通西域諸國、共同抗擊匈奴的重任。回想到此,張騫遠眺西方的天空,在檢查隨行車隊人馬之後,便騎馬拂袖而去,隨著夕陽西下,車隊漸漸消失在遠方.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盛大啟幕 電影《大漢張騫》備受矚目
    昨日下午,由唐滔導演,張寧江、石兆琪、陳曦、張凱元等主演的歷史動作片《大漢張騫》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發布,吸睛無數。本次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數百位影壇名流匯聚西安,除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多個優秀劇組之外,電影《大漢張騫》也收到了電影節的特別邀請。電影《大漢張騫》由橫店影視旗下浙江橫店柏品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馨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北京馨友影視獨家製作。
  • 【 每日一故事 】30: 張騫出使西域
    「絲綢之路」是漢朝開闢的一條商路。絲綢之路是由誰開闢的呢?又是怎樣開闢出來的呢?張騫是城固(今陝西城固)人,生活在西漢朝廷對匈奴由防禦轉入進攻的時代。漢武帝聽說匈奴北面有個月氏國,是匈奴的仇敵,於是決定選拔使者前去聯合月氏國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正式任命張騫為使者,派堂邑父給他做翻譯。堂邑父本是匈奴一個姓堂邑的貴族的奴隸。
  • 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張騫,怎麼樣跋山涉水出使匈奴?
    漢武帝是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內心十分渴望打敗匈奴,永絕後患,但是軍事裝備和力量確實技不如人,他聽說月氏的頭領被匈奴人殺死並做成了酒杯,月氏人都很痛恨匈奴人,於是漢武帝就想要聯合月氏人一起攻打匈奴。想要報效祖國的張騫主動請纓,出使月氏說服他們。
  • 絲綢之路路線圖
    最早使用「絲綢之路」一詞的是德國歷史地理學家弗迪南德"馮"李希霍芬,他在1877年首先使用了這一地理概念。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 張騫出使西域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the Silk Route),亦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 「鑿空」西域張騫 |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本文節選自《遠略雄心 | 西域兩千年》第一篇《鑿空西域的張騫》作者:張安福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張騫(前175?一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漢武帝時期,張騫應募出使西域,東西文明的交往從此進入了新紀元。
  • 絲綢之路:人類文明的脊梁
    有人說,能夠穿越沙漠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為了信仰的僧侶,一種是為了金錢的商旅。其實,在這裡應該加上一種人,即為了不辱使命的使者。今天,當我們談論絲綢之路的時候,最不應該忘卻的便是鑿空西域的使者張騫。當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遇上無所畏懼的張騫之後,隨著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匈作戰的同時,一次長達10多年的偉大探險也拉開帷幕。絲綢之路的開闢,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與不辱使命的張騫君臣的結晶,張騫無論是在古人還是今人的眼裡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 張騫出使西域最遠到達哪裡?
    於是,失望的張騫只能重新踏上兇險的回頭路。這意味著來時的兇險,回去也要重新經歷一遍。果然,張騫又落入了匈奴的魔掌。可是這次比較幸運,匈奴因內亂無暇他顧,張騫只羈留了一年多便逃了回來,而且還帶上了自己的匈奴妻子。公元前126年,張騫終於回到長安。可是從長安出發的百人隊伍,到最後只留下了張騫和一個叫甘父的胡人,可能是因為胡人適應西域的緣故。
  • 絲綢之路的「青春」——關於我的歌詞《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抵達敦煌後分為三道:南道出陽關,經羅布泊、若羌、且末、和田、莎車;北道出玉門關,經吐魯番、焉耆、庫爾勒、輪臺、庫車、阿克蘇。南道和北道之間隔著茫茫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在喀什交匯後南道登帕米爾高原,經塔什庫爾幹到伊朗;北新道後來開闢,經哈密、烏魯木齊、伊寧、塔什幹。北道和北新道之間隔著綿延的天山山脈,在撒馬爾罕交匯後到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