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千多年前,一條絲綢之路將東方的西漢帝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連接了起來。羅馬帝國的君主凱撒在公元前44年打敗了所有的對手,成了羅馬帝國的最高執政官,大權獨攬。
有一次,凱撒大帝凱旋歸來,在羅馬大劇院舉辦了盛大的演出。這本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慶賀演出,凱撒大帝的出現卻轟動了全場。怎麼了?
只見他穿著一身精美絕倫的長袍,輕柔的質地是羅馬人從未見過的。此時的凱撒在這種輕柔華服的襯託下,就像一位天神。
大帝的新裝究竟是什麼?
貴族們私下打聽,才知道這是用來自中國的絲綢做成的。
一時間,絲綢服裝成了羅馬帝國備受追捧的奢侈品。最高的時候,一斤絲綢可以賣到十二兩黃金。
絲綢是怎樣從遙遠的東方中國來到西方羅馬帝國的呢?絲綢之路。
2
沿著絲綢之路向東,走回7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14年,在東方的西漢帝國,有個叫張騫的人去世了。
眾所周知,張騫就是絲綢之路的開闢者。
張騫生於哪一年、死時多少歲?無人知曉。但歷史告訴我們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花了23年。就是在這期間,張騫從無路的地方硬生生開出了一條絲綢之路。
太難了。可究竟有多難呢?
困難的根源與威脅漢王朝的匈奴有關。
處在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匈奴,驍勇善戰,不斷騷擾中原。等到漢武帝時期,國富民強,京城的錢多得爛在了國庫裡。於是,老被欺負的漢人開始反擊匈奴。
漢武帝一邊派出衛青、霍去病這樣的猛將去打匈奴,一邊派出使者去聯合西域各國夾擊匈奴。
張騫原本是長安的一個馴馬小官,有幸成了出使西域的外交官。
這一年是公元前138年。張騫帶著一百多人的使團出發,可過了十多年才回到長安,活著回來的只有兩人。發生了什麼呢?
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月氏(主要在今阿富汗境內)。大月氏和匈奴有血海深仇,假如能夠聯合大月氏必定可以重創匈奴。但是半路上,張騫被匈奴遊騎俘虜了。
好在,匈奴單于賞識張騫的膽量勇氣,不願殺他,只是將他囚禁在了匈奴王庭,還給他娶了一位胡人妻子。
困在匈奴之地的張騫和胡人妻子生了一個孩子,整整過了十年,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總在伺機逃跑。
機會很快來了,張騫帶著僅剩的夥伴堂邑父逃離匈奴王庭,憑著一腔熱血,繼續前往大月氏。堂邑父是胡人,善於騎射又十分忠心,多虧了他,張騫才能到達大月氏。
可時間畢竟過去了十年,大月氏遷移到中亞,過上了安寧的生活,不願再與匈奴爭鬥。張騫沒能說服大月氏夾擊匈奴,呆了一年多後只好回國。
沒想到回國的路上,張騫再次被匈奴抓捕。直到匈奴內亂,張騫才帶著胡人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長安。
後來,張騫第二次受命出使西域,帶了300人和無數的財寶去說服烏孫王夾擊匈奴。但烏孫王老了,不願也無力對抗匈奴。張騫再一次失敗。
可妙就妙在,張騫雖然沒能完成出使任務,但他意外走通了一條「絲綢之路」。
當時,還沒有「絲綢之路」這個叫法,但人們看到西域的特產如毛布、汗血馬、石榴、葡萄和中亞的箜篌、琵琶等都通過這條路傳到了中原。
漢武帝通過張騫得知崑崙山外還有一個廣大的世界,他看到了「絲綢之路」的價值。從此以後,各國的商人在絲綢之路上往來不絕。
凱撒大帝的新裝所用的絲綢就是這樣從長安出發,跨過黃河,經過中亞,一直送到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
一條路,影響了兩個超級大帝國,也改變了沿途許許多多的國家和地區。
3
絲綢之路上有許多城市:西安、寶雞、天水、蘭州、西寧、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伊寧、和田、喀什。
想要逐個了解這些城市的漫長歷史,恐怕是件苦事。但假如一起來聽聽關於這些絲路古城的傳奇故事,也許就好玩得多:
關於西安,有本文提到的凱撒大帝的絲綢新裝、張騫的西域「越獄記」;
關於其他城市,則有諸葛亮的蜀錦夢、左宗棠鎮撫蘭州、青海道傳奇、《三國演義》裡的武威、《西遊記》裡的流沙河、神秘的夜光杯、小和尚的大事業、兩千年前的吃瓜貴人、唐朝學生的作業、丘處機遊覽天池、解憂公主的傳奇經歷、婦好墓裡的和田玉、馬可·波羅眼裡的喀什……
想要通過故事來了解絲路古城的歷史?
可以來讀一讀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程遂營教授寫的《絲綢之路上的古城》(河南大學出版社)這本書。
程遂營教授很會講故事,前面提到的種種好玩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都能看到。《絲綢之路上的古城》,推薦給大家。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但是歡迎轉發關注呀。
我是@文史有意思,關注我,了解有趣靠譜的文史知識呀。
#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