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2020-12-16 影像科豪大夫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從磨玻璃結節,到7釐米的晚期肺癌,需要長几年?

不著急回答,我們先看一個晚期病例,比較遺憾:

這是一位70多歲老爺子,咳嗽、咳血半個月,CT發現右肺7.0cm大腫塊,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低分化,已經無法手術。

而且腫瘤已經進入加速生長期,僅僅40天後複查,腫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一步增大,很麻煩了……

老人這個肺癌發展到7釐米,長了多少年呢?

我們查詢老人既往的檢查資料,他7年前曾經做過一次肺部CT,當時發現他有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6.3mm,建議定期複查:

很遺憾,這7年來,老人沒有回來哪怕複查一次,這個肺結節利用這段無監督的時間偷偷長大了,變成了7.0cm的晚期肺癌……

這個病例提醒大家,磨玻璃結節(包括混磨)定期複查很有必要!

磨玻璃結節的科學處置

很多朋友問:幹嘛要複查?直接切了不更好?複查長大了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肺結節太多了,良性遠遠多於惡性!就算是磨玻璃結節,大多數也是惰性病灶,可以幾十年不變化,沒有必要過度醫療,花錢、傷肺、甚至發生一些併發症。

所以對於比較小的磨玻璃肺結節,首次發現時通常選擇先觀察。一般首次複查建議間隔3個月,避免漏掉少數生長快速的結節,無變化的話,以後延長複查間隔。

於是很多人就擔憂另一個問題:萬一這個結節是肺癌,隨訪觀察會不會耽誤治療?癌細胞會不會在觀察期擴散,從而失去手術機會呢?畢竟地球上沒有後悔藥,有也是假藥!

豪大夫今天整理了幾個病例,給大家演示一下磨玻璃肺結節的隨訪結果,包括混合磨玻璃結節,讓大家安心。

第一種結局最美麗,結節複查消失

對於首次發現的磨玻璃結節,如果沒有確鑿的惡性徵象,通常是先隨訪觀察,某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最好的結果),如下圖:

這種情況不少見,多為炎症性結節,可以通過抗炎治療、增強免疫力等方法促進吸收,甚至有些結節不採取任何措施也能吸收消散。

所以,首次查出的磨玻璃結節,先等等,別著急手術,有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第一種結局

第二種結局:長期不變,結節保持穩定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不著急手術,定期複查就好:

上圖是一位50歲男子,體檢發現4個磨玻璃肺結節,最大的這個5mm,定期複查,已經7年了沒有任何變化,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變得安心、理性了。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只要沒有體積增大和密度增加,就可以繼續安心觀察。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也許以後會有無創傷的治療方法出現。

長期穩定,可能伴隨終生,這是磨玻璃結節的第二個結局,也是最常見的。

這種長期穩定的肺結節,很多人有焦慮心理,要慢慢克服。

即使是多發磨玻璃小結節也不必焦慮。在三項專門針對多灶性磨玻璃結節的研究中,60-95%的純磨玻璃結節保持穩定,少數減少或消失,僅少數增加或變成部分實性(提示切除)。

第三種結局:複查進展,需要積極治療

某些磨玻璃結節會進展,變成危及生命的毒瘤,通常表現為密度增加和/或體積增大(混合磨玻璃結節內部實性成分增加,也提示進展),就需要胸外科醫生給它執行處罰措施,清理出身體: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右肺純磨玻璃結節1.1cm,定期複查,3年後好像增大了一點,直徑大約1.2cm,邊緣出現少量細索條影,她不想再觀察了,做了胸腔鏡微創手術,病理是原位腺癌

與肺癌相關的磨玻璃結節,通常包括: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潤性腺癌(MIA)、貼壁生長型腺癌(LPA)。其中前兩種屬於浸潤前病變(AAH、AIS),大多為惰性病灶,可以長期隨訪,不會轉移擴散。

再舉個例子: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3mm微結節,8個月後增大為9mm的磨玻璃結節,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MIA)

磨玻璃結節隨訪增大、或者密度增加,需要手術治療,可以治癒!這是第三種結局。

第四種結局,置之不理,少部分進展為晚期肺癌

如果查出肺結節,不遵從醫生指導定期複查,只憑保持心情愉悅,或者某些偏方,就有可能出現第四種結局,如同本文第一個病人,7年後進展為晚期肺腺癌了:

這種是最遺憾的,原本通過科學的隨訪觀察手段可以阻止,可以治癒。

最後補充一句:肺結節的複查儘量去同一家醫院,使用同一臺CT,方便醫生對比;另外,對於存在肺結節的人群,不推薦低劑量CT複查,因為低劑量掃描降低了圖像清晰度,不利於細節觀察。

好,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

最近很多網友留言,擔憂自己的磨玻璃結節,希望本文內容能為大家解惑。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癌症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發現肺結節應該多久複查?間隔時間越短越好?會不會造成轉移?
    據新聞報導:一位企業的老總因體檢查出了肺結節,醫生建議3個月後再複查。但患者非常焦慮,非常怕結節短時間內發展成癌症,於是患者每個月複查一次。臨床上,這樣的病人還真不少,許多患者寢食難安,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 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嚴重嗎?該如何處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核心提示:肺磨玻璃結節是低密度亞實性肺結節的一種類型,在胸部CT檢查中呈雲霧狀的薄影或圓形結節,類似磨砂玻璃。根據是否含有實性成分,肺磨玻璃結節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部分實性結節。 「醫生,體檢CT報告說我有肺磨玻璃結節,這個嚴不嚴重的?不會是癌症吧?」
  • 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一個磨玻璃結節狀的肺腺癌先看一個簡單病例,很多朋友都會診斷。2.混合磨玻璃結節這種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容易診斷的,如下圖4位病人,都是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肺腺癌,都表現為混合磨玻璃結節:這4位病人的手術都很成功,最長的已經隨訪7年無復發。
  • 肺結節是肺癌嗎?查出肺結節怎麼辦?聽聽醫生怎麼說
    因此,很多人都提高了對肺癌的警惕性,在進行體檢時會重點對肺部篩查。經常能夠看到:有不少人在體檢過程中,都發現了「肺部結節」,擔心會不會是「肺癌」,然後開始擔驚受怕,茶飯不思。 據調查數據顯示:純磨玻璃樣結節惡性的概率大約為有18%左右,實性結節惡性的可能大約為7%左右,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的惡變率最高,能達到63%左右。此外,通過肺結節的大小也可以判斷良性惡性:通常,越小的結節癌變率越低,而直徑小於5mm的肺結節,癌變率一般低於1%;直徑在5-10mm的肺結節,惡變的概率大約為6%~28%;直徑大於20mm的結節,惡變率能達到64%~82%左右。
  • 這個4MM的磨玻璃影考慮是肺癌嗎?
    現在的呼吸科專家門診,基本上一半時間在和病人解讀肺結節的報告。這是一個女性病人,42歲,三個月前體檢發現了肺結節,沒有什麼症狀,大家可以看看CT報告:右肺上葉可見小磨玻璃結節影,邊界欠清,邊界見血管影走行,大小約3.0*4.0mm。
  • 肺結節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教你看CT片,有2種可能是肺癌
    這種程度的創傷沒有生命危險,保守治療1周出院了,後來小夥子複查CT,肺裡留下了一個3mm的光滑小結節:這是個良性實性小結節,是血腫吸收不徹底形成的,不要緊,不需要定期複查。炎症或肺結核,形成肺結節,有些可以吸收下圖左邊是一個炎症性結節,右圖是結核球,都是形態不規則,邊緣有毛刺,伴有胸膜牽拉:這種結節有時單純從CT片的形態分析,跟肺癌鑑別困難,需要抗炎治療後複查,或者增強CT看結節的強化特點,炎癥結節常常明顯均勻強化,結核球一般不強化或者環形包膜樣強化
  • 裴女士,右肺下葉5mm磨玻璃結節,3個月後複查肺結節已消失
    於是在2019年4月5日體檢發現肺混合磨玻璃結節,密度不均勻,大小約3.3x5.2mm,邊緣模糊。醫生告訴她沒事,只要定期複查就可以。但是自己總覺得肺裡長了個東西,就好像有個定時炸彈在身裡一樣,每天弄得自己茶不思飯不想。於是她女兒幫她網上查看治療結節的辦法,無意發現中醫可以治療結節。
  • 專注胸外科24年的醫生精心總結:肺結節,看這一篇就夠了!
    肺內小於3釐米的佔位性病灶叫結節,大於3釐米的叫腫塊。肺結節包括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以及實性結節。其中以混合磨玻璃結節最可能為惡性。 2、做什麼檢查來發現肺結節?PET-CT對肺結節意義大不大? 薄層胸部CT掃描是發現肺結節的最佳手段。胸片對肺結節價值有限。
  • 一年看了上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告訴你:如何判斷肺結節是...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3、為啥要查肺結節?
  • CT查出肺結節,癌變可能有多大?如何從檢查報告上看出「問題」
    直徑小於8毫米的肺結節中,只有約3%左右存在惡性的可能。大多數患者在被發現長有肺結節之後,醫生是不會立刻展開治療的,囑咐患者定期複查即可,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儘管如此,「漏網之魚」還是隨時可能存在的,如何才能保證不出現萬一呢?要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非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不可。
  • ...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告訴你: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3、為啥要查肺結節?
  • 正確了解肺結節,不要亂治療,也不要被嚇死
    今天一大早,健康群裡就有人問:查出磨玻璃結節,醫生說當普通肺炎治療。 那麼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肺結節?什麼是磨玻璃結節?如何正確對待肺結節?再考慮磨玻璃結節是否可以當普通肺炎治療。
  • 結節=癌?那些「興風作浪」的結節,專家教你辨良惡
    可從以下4個方面初判乳腺結節惡性的風險: 01 看BI-RADS 分級 BI-RADS(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1-2級的無需過於擔心,定期隨訪,一年複查一次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其實老陳的結果蠻好,三個月後肺部CT複查,顯示他的結節明顯變小。  「只是炎症。」陳恩國醫生說。老陳長出一口氣。  事實上,很多人像老陳一樣,看到體檢報告中「肺結節」的提示,心裡就會 「咯噔」一下,「馬上想到,會不會得肺癌?」  其實,「肺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結節。」
  • 筆耕到爆,不服來戰——一位最專注於肺磨玻璃結節的胸外科醫生
    網上義診的成就關鍵詞:最專注於肺磨玻璃結節的醫生在2018年,我作為負責人,在重慶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家「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僅我個人的門診量由2000例已經增至2020年的5600人次/年,個人手術量達到800臺次/年,現在「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是這兩年全國磨玻璃結節肺癌治療經驗最豐富的單中心。
  • 一例高危磨玻璃結節網絡問診和隨訪8年無明確答案
    以下轉自患者留言:2012年,我做ct查出左上肺胸膜下有一磨玻璃結節,因為上網查不到什麼相關資料,就跑去多家大醫院諮詢,當時很多醫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有一位醫生告訴我:「你還年輕,建議暫時不手術,先觀察。」可是這位醫生到最後也沒告訴我要怎麼觀察。心大如我,既然醫生說觀察,我就覺得應該不嚴重,所以8年期間我只隨訪過1次。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2.結節的危險性 體檢時發現肺結節並不代表有肺癌。 但即便現在是良性結節,日後也有惡性病變的可能,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定期複查隨訪,有需要時也得採取一定的幹預手段。
  • 一醫青年專家說科普⑮丨胸外科劉瑜:肺部「小結節」是肺癌嗎?
    人工智慧CT均能篩查出肺結節,甚至1~2mm的肺結節都會被發現。因此大約20%~30%的人會被發現肺裡有小結節。聽到這樣的消息,很多人會驚慌失措,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也有些人不以為然,對體檢報告中的定期複查置若不理,等結節增大了,往往從早期變為中期,甚至晚期,錯過了手術最佳治療時期。         那麼應該怎么正確對待肺結節呢?
  •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
    體檢時發現肺結節並不代表有肺癌。但即便現在是良性結節,日後也有惡性病變的可能,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定期複查隨訪,有需要時也得採取一定的幹預手段。03. 結節不能「一刀切」很多人會想,既然結節有癌變風險,立馬切除就好。
  • 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西門子Force 開源CT給你診斷
    52歲的紀女士也發現左肺上葉一混雜密度磨玻璃結節,為求進一步診治到城陽區人民醫院通過西門子SOMATOM Force開源CT做肺小結節三維成像,經綜合評估影像學徵象考慮肺癌的可能性較大,患者選擇胸腔鏡手術治療,術後病理示浸潤性腺癌,與影像學結果對比一致。肺癌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仍然是目前提高肺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