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言文賞析|法不赦故人

2020-12-22 我愛文言文

原文

濮州①刺史龐相壽坐貪汙解任②,自陳③嘗在秦王④幕府。上⑤憐⑥之,欲聽歸任。魏徵諫⑦曰:「秦王左右甚多,恐人人恃⑧私恩,足使為善者懼。」上欣然納之,謂相壽曰:「我昔為秦王,乃一府之王;今居大位⑨,乃四海⑩之主,不得獨私故人!」賜帛遣之,相壽流涕而去。

注釋

濮(pú)州:古州名,在今山東境內。解任:罷官。陳:說。秦王:李世民在稱帝前被封為秦王。上:指唐太宗李世民。憐:同情。諫:規勸。恃:倚仗。居大位:指做皇帝。四海:天下。私:偏愛,偏袒。帛:絲織品的總稱。此指帛劵,可作貨幣流通。

譯文

濮州刺史龐相壽犯了貪汙罪被罷官,自己上奏說曾經在秦王幕府中做事。唐太宗李世民同情他,想要聽從他的請求讓他回去復職。魏徵規勸說:「秦王身邊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要依仗私情恩惠,這足以使從善的人害怕。」皇上愉快地採納了他的意見,對龐相壽說:「我過去做秦王,只是一個王府的王;現在作為皇帝,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單單偏袒過去的朋友。」賞賜給他帛劵讓他走,龐相壽流著眼淚離開。

文言知識

說「坐」:「坐」同「座」,如「置之坐」,意思是把它放在座位上。又指「因為」,如杜牧的詩「停車坐愛楓林晚」。它在文言文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義項,指「犯罪」、「辦罪的原因」。上文中的「坐貪汙解任」,意思是犯了貪汙罪被免官。又如《晏子使楚》中的「何坐?」,意思是犯了什麼罪?所謂「連坐」,即因牽連而被辦罪。

人物介紹

魏徵(580年~643年)即魏徵,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治河北省晉州市鼓城村),唐朝宰相,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早年跟隨魏公李密,參加瓦崗起義,不得重用。後歸降唐朝,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成為「一代名相」。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啟發與借鑑

古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法不興,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都是古人留給後人的戒訓。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夠開創一代盛世,這與他秉公執法、善於納諫是分不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身居高位的人,更加不可以徇私枉法,反而要以身作則。如果徇私枉法,那麼就會導致上行下效,那麼世道如何清明呢?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相關焦點

  • 經典文言文賞析|塞翁失馬
    人皆吊④之,其父⑤曰:「此何遽⑥不為福乎?」居⑦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⑧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⑩。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釋塞:邊塞。善術者:擅長術數的人。善,擅長。
  • 學法指導:中學文言文的「七步學習法」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優秀的文言作品往往蘊含著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佔了很大的比重,學好文言文對學生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經典文言文賞析|點石成金
    其人再拜⑧,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⑨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⑩,吾欲汝之指頭也。」呂祖倏不見。注釋虔奉:真誠地信奉。乃:是。赤貧:極端的貧窮。那個人拜了兩次,說:「不想要。」呂洞賓非常高興,說:「你如果能這樣,沒有私心,可以傳授給你成仙的真道。」那個人說:「不是這樣,我是想要你的那根手指頭。」呂洞賓忽然不見了。文化常識說「道教」: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
  • 經典文言文賞析|陸賈說漢高祖
    ……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⑤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⑥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⑧,凡⑨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⑩其書曰《新語》。注釋陸生:即陸賈。
  • 經典文言文賞析|驃騎將軍霍去病
    原文驃騎將軍①為人,少言不洩②,有氣敢往。天子③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④如何耳,不至⑤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⑥,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⑦重愛之。不洩:不輕易抒發感情。天子:指漢武帝。方略:方法與謀略。不至:不必。治第:建造住宅。第,大宅子。
  • 經典文言文賞析|與朱元思書
    賞析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亂,官場黑暗。所以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與朱元思書》就是吳均融合其情後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本文是用駢(pián)體寫成的一篇山水小品,駢文常用四字六字組織,故亦稱「四六文」。
  • 高考語文文言文背不過?直接放棄6分默寫,可以嗎?!
    言歸正傳,我們不談感情了,我們談分數。文言文背誦只為了6分默寫嗎?並不是!是為了整個古詩文閱讀的模塊。可以說,文言文背誦是古詩文閱讀的基礎中的基礎!文言文的學習雖然和英語很像,我們需要積累詞彙,但我們不能像英語那樣背單詞書(雖然我個人認為英語直接背單詞書也不是好方法),我們需要在語境中學習文言詞彙,而課內文言文就是最基礎的材料,而要背誦的篇目就是這其中的經典例題!
  • 經典文言文賞析|河豚之死
    譯文河裡的魚中,有一種名字叫豚的魚,它在橋墩之間遊動,撞到橋的柱子,不知道要離開橋柱遠點。河豚惱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張開面頰立起魚鰭,因生氣而鼓起肚子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動。飛過的老鷹用爪子抓住了它,撕裂河豚的腹部把它吃了。
  • 經典文言文賞析|陳涉有鴻鵠之志
    文言知識說「少」:文言文中說某人「少時」,多指年輕時,而不是指孩童時。從上文看,陳涉少時與人傭耕,能給人做僱工的,顯然不可能是八九歲的孩子。古人對三十歲以下的人都可稱為「少年」。俗語「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個「少年」也指年輕人。
  • 經典文言文賞析|呂蒙正不記人過
    原文呂蒙正①不喜記人過②。初任參知政事③,入朝堂,有朝士④於簾內指之曰:「是⑤小子亦參政⑥耶?」 蒙正佯⑦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⑧怒之,令詰⑨其官位姓名,蒙正遽⑩止之。罷朝,同列猶不平,悔不窮問。譯文呂蒙正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錯。他剛擔任參知政事,進入朝堂時,有一位朝中的官吏在帘子後面指著他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假裝沒有聽見就走過去了。
  • 經典文言文賞析|顧榮施炙
    顧榮說:「哪有整天端著烤肉而不知道它的味道的人呢?」後來顧榮遇上戰亂過江避亂,每逢遭遇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保護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這樣,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自己烤肉的人。啟發與借鑑顧榮給端送烤肉的人吃了一塊烤肉,那人不忘恩情,當他有災難時常在旁相助,這叫報恩。中國人是講情義的,有恩必報。《史記》上說,韓信年輕時家境貧寒,生活無著落,他在淮陰水邊釣魚時,有個每天來水邊漂洗絲綿的大娘見他挨餓,便經常撥出一點飯食給他吃。韓信拜將封侯後,找到了這位大娘,並以重金報答。
  • 經典文言文賞析——《法大於才藝》
    上曰:「汝輩所惜羅程藝耳,朕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注釋 1. 武宗:指唐武宗李炎。 2. 上:指唐宣宗李忱。 3. 素:一向。 4. 尤:尤其。
  • 《有翡》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盤點 《有翡》經典臺詞句子賞析
    《有翡》這部劇目前來看和原著的貼合度是比較高的,在原著小說中有很多經典的句子在劇中也有體現,讓人印象深刻,突出了人物的一些性格特點,下面小編就帶來《有翡》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盤點,經典臺詞句子賞析。  《有翡》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盤點  1、鯤鵬淺灘之困,蒼龍折角之痛,我等河鯽聽不明白,先生不必跟夏蟲語冰。
  • 經典文言文賞析|烏鴉喜諛
    文言知識說「雅」:「雅」在文言文中是個多義詞。上文「雅教」、「雅曲」中的「雅」,均作「美好」解。所謂「高雅」,是指高尚而美好。今贈人作品,而題以「雅正」,意思是請高雅的人指正。「雅」又指「正確的」,《出師表》中有「察納雅言」,「雅言」即正確的言論。「雅量」本指酒量大,後多指寬宏大量。
  • 經典文言文賞析|勤訓
    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誠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與力,何獨不然?勞則思,逸則忘,物之情也。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聖賢不若彼者乎?因此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蛀蝕,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實在是上天不想要萬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一樣嗎?勞苦了就會用心思考,安逸了就會迷惑昏亂,這是一般人的常情。像大禹那樣的聖人,尚且愛惜每一寸的光陰;像陶侃那樣賢明的人,尚且愛惜每一分的光陰;又何況在才能、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們的人呢?
  • 一首詩寫盡李杜兩人肝膽相照的深情友誼,杜甫《夢李白》翻譯賞析
    【賞析一】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續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切。
  • 經典文言文賞析|包拯家訓
    不從⑦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⑧珙刊⑨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⑩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注釋包孝肅公:即包拯,他的諡號為孝肅。仕宦(huàn):做官。不聽從我的志願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家訓一共有三十七個字。包拯在家訓後面籤字時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的文字刻在石碑上,把石碑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告誡子孫後代。」家訓又多了十四個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兒子。
  • 經典文言文賞析|原谷諫父
    父不從⑥,作輿⑦,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⑧具?」谷曰:「他日⑨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⑩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注釋捐:拋棄。有:同「又」。諫:好言規勸。兇:不吉利。他日:將來,將來的某一天。是以:因此。
  • 天赦日:恕你無罪!2021年天赦日
    天赦日口訣說:春逢戊寅夏甲午,秋值戊申天赦露,冬月甲子最為良, 兇神遇見反吉助。也就是說,天赦日為春季戊寅日、夏季甲午日、秋季戊申日、冬季甲子日。人生在世,有時明知不可為的事卻也必須為之,因此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些麻煩和糾纏不清的後果。對此,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天赦日擇吉時,起壇拜神祈禱消災化煞,減一切業障罪孽,將其危害性降至最小。此日行法效果極顯。這也是命理改運的一種很有效的日子運用。
  • 經典文言文賞析|管仲巧用老馬之智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⑨過乎?注釋管仲、隰(xí)朋:齊桓公手下的兩個重臣。從:跟隨。孤竹: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不難:不以……為難,即願意。不亦:常用於表肯定意思的反問句,句末多有"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