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1],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2],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3],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4],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5],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6],不扶而直[7]。蘭槐之根是為芷[8],其漸之潃[9],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10]。
【注釋】
[1]蒙鳩:即鷦鷯( jiáo liáo),又名巧婦鳥,體約三寸。此鳥微處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於自足者。
[2]葦苕(tiáo):蘆葦的嫩條。
[3]完:完備,牢固。
[4]射(yè)幹:一種草本植物,根可入藥,又稱烏扇。
[5]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尺,漢制七尺。
[6]蓬:草名,又叫飛蓬。
[7]此句下當脫「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八字(王念孫說)
[8]蘭槐:香草名,又稱白芷,開白花,味香。古人將其苗稱為「蘭」,根稱為「芷」。
[9]漸:浸泡。潃(xiǔ):尿。
[10]中正:正確的事物,呼應上文「神莫大於化道」之「道」。
【今譯】
南方有一種鳥,名字叫蒙鳩,它用羽毛搭窩,還用毛髮將它編織起來,系在蘆葦的嫩條上。一陣風吹來,蘆葦嫩條折斷了,窩裡的鳥蛋摔碎了,雛鳥也摔死了。這並非由於它的窩不牢固完善,而是由於窩所系的地方使它這樣。西方有一種草,名字叫射幹,它的莖只有四寸長。它生長在高山上,俯臨百丈深淵。這並不是由於它的莖能長得這麼高,而是它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蓬蒿生長在大麻中間,它不需要扶持就長得自然挺直;把潔白的沙子摻和到黑土中,它就變成和黑土一樣黑。蘭槐的根就是白芷,如果把它浸泡在尿中,君子就不會再接近它,百姓也不會再佩戴它。這不是它的本質不夠美好,而是由於浸泡在尿中的緣故。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好鄉裡,出遊一定要結交賢士,這是為了防止走上邪僻,而要接近中正之道。
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波評註
【原文】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1],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2],風至若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3],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4],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5]。蘭槐之根是為芷[6],其漸之潃[7],君子不近,庶人不服[8],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9],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釋】
[1]蒙鳩:即鷦鷯( jiáo liáo),一名巧婦鳥。
[2]葦苕(tiáo):蘆葦的花穗。
[3]射(yè)幹:又名烏扇,一種草本植物。
[4]仞: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
[5]「白沙」兩句:此八字原脫,據王念孫說補。溼,黑土。
[6]蘭槐:香草名,一名白芷,其根為「芷」。
[7]漸:漬。潃(xiǔ):泛指汙臭之水。一說溺,尿(楊倞說)。
[8]服:佩帶
[9]就:靠近。
【譯文】
南方有一種鳥,名字叫做蒙鳩,它用羽毛築果,並用毛髮將它編織起來,系在蘆葦的花穗上,一陣風吹來,葦穗折斷,鳥蛋摔碎,幼鳥也摔死了。不是它的巢不完善,而是巢所系的地方使它這樣的。西方有一種草,名字叫做射幹,莖長四寸,生在高山上面,俯臨百丈深淵,並非它的莖能長得這樣高,而是它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蓬蒿生長在麻中,不需要扶持就自然挺直;潔白的沙子摻和在黑土中,就和黑土一樣黑。蘭槐的根叫做芷,把它浸泡在臭水中,君子不會接近它,百姓也不會佩帶它。這不是它的本質不好,而是被浸泡在臭水中的緣故。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好鄉裡,出遊一定要結交賢士,這是為了防止走上邪僻,而接近中正之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