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乾貨,離職員工未休年休假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1-01-14 墨菲HR

文:楊潔蓉

聽說最近流行這麼照顧男朋友。

男朋友:我打遊戲輸了。

女朋友:多喝熱水。

男朋友:我喝醉了。

女朋友:多喝熱水。

男朋友:我……

女朋友:多喝熱水。

哈哈哈哈,突然感覺女寶寶翻身的機會來了。

忍不住想要試一試,可是,男朋友怎麼還不回來,是不是又去撩妹了,是不是又去打遊戲了,氣死我了,我要和他分手。

咦,我好像還沒有男朋友~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是一本正經的分割線……………

案例:員工在協商離職時,要求公司把他5年來沒有休息的年休假工資全計算出來發給他,否則就去告公司,請問離職員工未休的年假該怎麼處理?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析

一、帶薪年休假的仲裁時效如何確定?

案例中的這個員工,要求把他這5年沒有休年休假的工資發放給他。那這個員工的這一請求是否可以獲得支持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如何認識未休年休假工資的仲裁時效問題。

什麼是仲裁時效?

仲裁時效是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這個法定期限,就是仲裁時效,如果超出了仲裁時效,當事人就喪失了勝訴權。

仲裁時效到底多長?

法條連結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第四款: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法條解讀

1、絕大多數情況下,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這個叫勞動爭議的一般仲裁時效)

2、在職期間拖欠勞動報酬的仲裁時效不受一年的限制,但是,如果離職的,從離職之日起算一年。(這個叫拖欠勞動報酬的特殊仲裁時效)

未休年休假工資的仲裁時效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認識未休年休假工資的法律性質問題,司法實務中有兩種觀點:

觀點一:未休年休假工資屬於工資報酬的範圍。

理由:《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工資包括「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該規定第十條明確「定期休假」屬於「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帶薪年休假應是定期休假的一種,相應地未休年休假應享受的待遇應屬於工資報酬範圍。

仲裁時效認定:單位拖欠未休年休假工資屬於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的爭議,執行的是特殊仲裁時效,即在職的,仲裁時效不受一年的限制,離職的,從離職之日起算一年。

案例連結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法院「(2016)渝0109民初4815號」 《民事判決書》事實部分:2015年12月30日,被告以原告未支付年休假工資為由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2013年至2015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庭審中查明:原、被告勞動關係於2015年12月30日解除。

裁決部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節法》第二十七條第四款的規定,被告向原告主張未休年休假的仲裁時效起算點應為雙方解除勞動關係之日。而本案雙方解除勞動關係的時間為2015年12月30日,故被告主張2013年至2015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並未過仲裁時效。

觀點二:未休年休假工資不屬於工資報酬的範圍。

理由:帶薪年休假實質屬於福利,由於帶薪年休假是基於法律的規定,故屬於法定福利。單位確因工作需要而無法安排勞動者休假時,實際上剝奪了勞動者的上述法定福利,故應當支付相應的補償,勞動者獲得未休年休假工資時並未付出相應的勞動作為對價,故該補償的法律性質不屬於勞動報酬的範圍(因勞動報酬是要付出勞動作為對價的),屬於法定福利的範疇。

仲裁時效認定:單位拖欠未休年休假工資執行一般仲裁時效,即從應當安排休年休假年度結束之次日起計算1年。

如何認定應當安排休年休假年度結束之次日呢?

法條連結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實務中又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故當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的仲裁時效,從次年的1月1日起開始計算1年。即只支持申請仲裁前1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案例連結

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2014)翔民初字第2283號」《民事判決書》

事實部分:2014年8月13日,何付飛以南洋學院為被申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3、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應休未休年假工資。

裁決部分:關於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問題:對於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支付2013年度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其他年度應休年假超過仲裁時效,本院不予支持。

另一種觀點認為:在年休假的安排上儘管需要考慮勞動者本人的原意,但是單位居於主導地位,單位可以在1個自然年度內安排年休假,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還可以跨年安排,且在進行跨年安排時,並不需要履行相應的批准程序,仍然是單位自行決定即可,勞動者並不參與這一過程。故未休年休假工資的申請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從第三個年度的1月1日起開始計算1年。即只支持申請仲裁前2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案例連結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粵03民終11225號」《民事判決書》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年休假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也就是說,年休假可以在第二年才安排,故如在第二年12月31日前柏森公司未安排張偉進行休假,亦未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張偉才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因此,未休年休假工資的申請仲裁時效期間應從第三個年度的1月1日開始計算。張偉於2015年11月6日申請勞動仲裁,其關於2013年至2015年期間的未休年休假工資並未超過申請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柏森公司主張張偉該項請求已過時效,不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

小結:未休年休假工資的仲裁時效有三種觀點。

1、執行的是拖欠勞動報酬的特殊仲裁時效,在職的,仲裁時效不受一年的限制,離職的,從離職之日起算一年。

2、執行的是一般仲裁時效,從次年的1月1日起開始計算1年,即只支持申請仲裁前1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3、執行的是一般仲裁時效,從第三年的1月1日起開始計算1年,即只支持申請仲裁前2年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二、對於擬離職員工,是安排休年休假好還是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好?

1、經濟成本上

對於擬離職員工,如果安排休年休假的,則單位只需按100%支付休年休假期間的工資報酬。

如果不安排休年休假的,則單位需要支付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因為300%中包含了正常工作期間100%的工資收入,故300%—100%=200%。)

法條連結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2、法律風險上

對於擬離職員工,如果安排員工休年休假,休假期間,雙方還是勞動關係,一旦年休假結束前,員工反悔了,不願意辦理離職了,則存在著不確定的法律風險。如果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則雙方的勞動關係即時可以解除,不存在著不確定的法律風險。

3、操作流程

根據1,單位應該安排員工休年休假,因為經濟成本低一倍。

根據2,單位應該在安排員工休年休假時,提前辦理好離職手續,比如:2017年5月10日跟擬離職員工(剩餘5天年休假未休)辦理交接手續,在手續中確認:休年休假的時間為2017年5月11日至2017年5月17日(因雙休日不計入年休假假期),離職時間確定為2017年5月18日。單位支付工資至2017年5月17日止。

這樣子操作,既可以做到只支付一倍的工資,又避免員工日後反悔的法律風險,因為,雙方已經確認了離職時間是2017年5月18日,而且,也已經辦理了離職交接手續,反悔不得了。

三、員工不休年休假,應該怎麼辦?

案例:員工籤署了《承諾書》,內容為:「因公司季節性生產的特殊性及本人工種的實際情況,本人自願放棄公司安排的年休假,由此產生的相關責任由本人承擔,特此承諾。」

問題:員工籤署了這樣的《承諾書》,單位是否還需要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法條連結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法條解讀

員工不休假,單位只支付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不再額外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1、單位要安排員工休年假;2、員工本人原因不能休假(不能是工作原因不休假);3、員工書面提出不休假的申請。

法條解讀

案例中,不具備第2個條件(員工本人原因不能休假)。實際上,員工是因為工作原因無法休假。故即使員工籤署了這樣的《承諾書》,單位也是要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的。

案例連結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粵03民終1075號」《民事判決書》

關於未休年休假工資:本案中,沙彼高公司雖於2015年1月9日發出通知,安排高紹軍從2015年2月26日至2015年6月17日休假,但高紹軍書面明確表示由於工作需要,無法在公司規定的期限內休假,並表示想與沙彼高公司協商處理休假及相關工資事宜。高紹軍上述書面表示並不屬於上述規定中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形。故沙彼高公司其關於高紹軍因本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主張事實依據不足,原審法院不予採信符合法律相關規定,本院予以維持。

解讀案例

案例中,不具備第2個條件(員工本人原因不能休假)和第3個條件(員工書面提出不休假的申請)。實際上,員工是因為工作需要無法休假,而且,員工也沒有書面提出不休假的申請,他寫的是會跟公司協商處理休假的事宜,故單位需要支付員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注意:一定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行,特別是第二個條件,幾乎是我們HR不注意到的。我們HR往往存在著這樣的誤區,認為,只要員工書寫不休假申請,單位就可以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了,我們要注意到,必須是員工個人原因不能休假,不能是工作原因不能休假。

相關焦點

  • 離職年假未休,員工要求賠償,結果……
    但是如果離職的時候年假未休完怎麼辦呢?有沒有相應的賠償?一起來看看~基本案情2016年2月,趙先生入職了一家電腦公司,擔任高級招聘顧問一職,每月工資12000元。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員工工作滿一年,每年可享受12天年休假。
  • 以公司不核發未休年休假工資,員工申請離職,能否要求經濟補償
    最近有網友私信作者,諮詢關於公司如果不安排年休假,又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員工以該理由離職,是否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金的事宜。對於該網友的諮詢,作者本文就分享一下關於這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們先看一個案例。薛某自2003年10月起到淄博某水泥公司工作。
  • 怎麼休?離職時年假會清零嗎?一文讀懂帶薪年休假!
    這裡要特別注意,即使員工未主動申請休年假,並不代表員工就放棄了休年假的權利,單位依然有主動安排員工休年假的義務!不能因為員工未主動申請休年假就默認員工放棄年假自動清零。員工申請休年假,單位可以不批(拒絕),但是如果因為單位不批准員工休假又不能安排員工休假導致員工有未休年假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按三倍工資標準補償,後面我們會詳細講)。年假可以分幾次休完,也可以一次休完,具體可以看單位安排。
  • 員工提前離職,多休的年休假天數能否從工資中抵扣?(還有更多)
    9、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計算方法;10、未休福利年休假的工資計算方法與風險防範方法;11、員工提前離職,多休的年休假天數能否從工資中抵扣?12、年休假爭議的法律風險控制方法;13、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如何適用?二者出現差額如何處理?14、女職工產假內提前返崗或未安排哺乳時間是否按照加班費支付?
  • 從公司辭職了,未休的帶薪年休假,能休嗎?該如何處理?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就是帶薪年休假休假的基本條件是什麼?一、休年休假的條件首先你需要時連續工作滿一年的在職員工,你所在公司有勞動合同關係,同時加入公司的時候上一家公司能夠證明你沒有休當年的年休假的。
  • 2020的年休假逾期未休就作廢?別慌,法律可不答應!
    若單位規定年休假逾期作廢,這是不合法的。年休假未休完應該安排下一個年度休,如果用人單位因為經營等原因不能安排,那需要進行工資補償,而且跨年度安排年休假需要徵得職工同意。 勞動者放棄休假只有採取以書面方式明示的行為方才有效。如果用人單位未主動安排年休假,勞動者也沒有提出休假申請的,仍然視為用人單位未履行法定責任,應當支付未休年休假補償。
  • 規章制度規定福利年休假離職前未休完視為自動放棄不違反法律規定,公司無須支付未休福利年休假工資報酬
    上述規定作為合同附件已送達給員工,並已在公司內網公示,且員工每年的年休假天數已超過了法定標準,現員工主張公司須補償其未休福利年假的工資,無相應的法律依據。年休假是勞動者的法定享有權利,未休假天數應按照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報酬,故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應支付陳昌祺2012年至2015年未休年休假工資。故請求法院:一、撤銷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粵03民終7671號民事判決。二、請求依法改判:1、解除陳昌祺與被申請人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籤訂的《十年服務期協議書》。
  • 年休假未休工資如何結算?新區總隊高效處理職工投訴
    近日,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接到一名退休職工的勞動投訴,反映單位未足額支付其在職期間未休年假工資。執法人員立即與投訴人所在公司電話聯繫,卻始終無法接通。目前疫情逐漸好轉,企業正陸續復工,執法人員決定直接上門調查。
  • 帶薪年休假的正確計算方法
    符合休假資格員工入職當年度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剩餘日曆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符合休假資格員工離職當年度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過日曆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當年度已休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
  • 離職了,沒休的年假怎麼辦?
    案件概述2015年7月21日,剛從大學畢業的小胡應聘到某文化傳播公司做婚禮策劃師。工作期間,她一直沒休過年休假。2018年1月,因為個人原因她打算申請離職。她想在走之前把年假歇了,但公司沒有批准。她又與公司負責人溝通希望把未休的年休假折算成工資,雙方也沒能達成一致意見。於是小胡訴到仲裁,希望討個說法兒。■仲裁員說案員工的年休假休了還是沒有休,用人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如果單位沒有證據證明員工休了年假,那麼就需要按照法律規定支付員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 帶薪年休假到底怎麼休?勞動監察幫你識破這些「霸王條款」
    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因為擔心過期清零,不少勞動者都準備趕在年底前把年休假休完,還有部分入職新單位的勞動者表示並沒有享受到帶薪年休假……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說法都是正確的嗎?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合法嗎?近日,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帶薪年休假「霸王條款」進行了梳理解讀。什麼是帶薪年休假?
  • 2020年好消息!離職後未休年假不會作廢,這幾種情況可以獲得補償
    沒有休的年假能要求公司補償嗎?馬上要過年了,很多朋友人雖然還在公司,但是心思早已經飛了。這個年該怎麼過?要不要多請幾天假?怎麼請假不扣錢?這個時候啊,很多朋友都會把積攢的年假拿來一起休了,這可能是最划算的一種方式了。
  • 工作10年從沒休過年休假,辭職後,可以要到幾年的年假補償?
    你們公司有沒有按照規定給員工休年假?很多公司可能從來沒有安排員工休過帶薪年休假,甚至不知道員工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隨著疫情期間各地方建議企業優先安排員工休年假,勞動者們才對年休假慢慢有了了解,也隨之產生了不少的勞動爭議。
  • 人社部發話:未休年假離職時應折算成經濟補償
    人社部發話:未休年假離職時應折算成經濟補償  黃琨 • 2020-01-03 09:21:09
  • 離職前未休年假,法院判按日工資三倍補發報酬
    大洋網訊 你享受帶薪年休假?沒有休成的假,能否爭取相應報酬?法官告訴你,這個可以有!9日,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
  • 離職前未休年假?男子的一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昨天,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離職前未休年假訴3倍支付報酬據鬥門法院通報,2014年9月,陳某入職珠海某醫院擔任保潔員。
  • 京東員工哀嘆:走異動流程,HR要求離職再入職,結果被hr坑得想哭
    結果,最後又告訴我有政策不允許回流京東現在基本在失業邊緣,工作經驗不滿一年,找不到好的工作,學歷背景自認為都不錯,不知道怎麼會落到這種境地,也找不到出路……太難受了,被hr坑的想哭……該員工更是表示到。
  • 【提醒】男子離職前未休年假,這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8月9日,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據鬥門法院通報,2014年9月,陳某入職珠海某醫院擔任保潔員。
  • 年休假不能不明不白就「清零」
    2020年即將走到盡頭,沒休的年假的如何補償、是否作廢等又成了熱議的話題。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對於職工離職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都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企業安排員工休假,但員工因為自身原因不休年假,視為自動放棄,只有常規工資。
  • HR別再算錯:年休假天數正確的計算方法,不足1天的算不算年休假
    大家好,這裡是幫助企業降低用工風險的「小灰聊職場」,我們這一章節繼續來講這個年休假,上期我們留了個尾巴。年休假我們要怎麼去防範這個風險?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比如說我們在仲裁的時候,要判斷他這個員工的工齡,就要去看他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工資流水等等一些證據,那麼就是說那我們單位遇到員工一進來就要年休假的,那我們就可以要求員工提供以前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銀行流水、工資條等等一些材料。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他的連續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