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體內體積最大的臟器,為五臟之一,居於首位,在身體中主要負責分解毒素、促進膽汁分泌、合成蛋白、儲存肝糖等職能,為維持身體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肝病患者大概在2.5億人,其中大部分患有肝病的誘因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一天三頓,通過攝取足夠的食物,以此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但是在生活中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危害身體健康。
3種食物堪稱「傷肝利器」,個個傷肝不淺,為了肝好,勸你少吃
食物1:鹹菜
蔬菜的保質期非常短,為了度過漫長的冬季,會將蔬菜進行醃製,以此延長保鮮時間。但正是家家戶戶都會吃的鹹菜,卻是肝病的「加速器」。
蔬菜中含有一種硝酸鹽的物質,它在蔬菜生長的過程中產生。蔬菜在醃製的過程中,經過細菌發酵,硝酸銨會逐漸轉變為亞硝酸鹽,當我們吃下含有亞硝酸鹽的鹹菜後,肝臟會對其進行分解進而衍生出亞硝胺。
亞硝胺可謂是強致癌物,它是四大食物汙染物之一,若經常吃這類食物,會危害肝臟健康,造成大量的肝細胞死亡,增加肝臟癌變風險。
食物2:久泡木耳
木耳屬於菌類食物,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身體非常好。
新鮮的木耳保質期非常短,因此出現在市面上的木耳大多為乾貨,我們在食用前需要對其進行泡發。
但是木耳浸泡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非常容易滋生「米酵菌酸」,這類物質含有非常強的毒性,經常食用,會偷襲肝臟,大量的肝細胞及組織在這場戰役中死亡,肝臟活性逐漸減弱,進而會誘發肝病。
食物3:燻烤食物
肉類食物經過燻烤後,肉汁四溢,鮮香撲鼻,實在是美味,這也導致路邊經常出現燒烤店,到晚上會有很多人。
但是經過炭火燻烤的食物,會增加肝病的患病機率。
肉類食物架在燒烤架上,在高溫炭火的燻烤下,自身的脂肪結構會發生改變,進而衍生出自由基,自由基形成後與油脂發生化學反應,進而產生苯並芘的物質。
苯並芘屬於高活性間接致癌物,看似和善,不會直接對肝臟造成傷害,但是當它進入人體後,會與肝臟附近的細胞微粒體相結合,進化成為最終致癌物,會損傷肝細胞,甚至有癌變風險。
若想肝臟變得更健康,建議常做3件事
第1件:補充營養
機體想要正常運轉少不了微量元素,其中的硒元素、類黃酮、水蘇鹼等成分,可有效促進肝臟健康。
雲臺冰菊營養元素豐富,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水蘇鹼、類黃酮等物質,非常適合飯後飲用。
硒元素可加快受損肝細胞自我修復及再生進程,提高肝細胞抗氧化,使其免疫功能增強,加快毒素和垃圾排洩,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水蘇鹼對脂肪有較高的親和力,可加速肝內脂肪溶解,減少脂類物質在肝臟附近沉積,降低肝臟病變風險。
類黃酮可加快毒素排洩,減少毒素聚集、變性損傷肝臟,在《類黃酮研究的現狀及發展》中有過記載,它可提高肝臟的活性。
雲臺冰菊就含有以上3種營養物質,用熱水悶泡,會容易獲取營養。
第2件:早睡早起
電子設備的普及,很多人在睡覺前會拿起手機想要放鬆一下,但是手機一旦拿起就很難再放下,一不小心熬了夜,成為了「夜貓子」。
肝臟工作的時間是在晚上11點至凌晨2點,在這段時間,更多的血液會回歸肝臟,讓肝臟會更高效地完成任務,加快毒素排洩,進而變得更輕鬆。
但是經常熬夜會損耗肝血,血液回流的數量急劇減少,肝臟分解和處理毒素的能力減弱,長期如此,肝細胞及組織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增加肝臟病變的機率。
第3件:飲食清淡
肝臟比較挑剔,不太喜歡油膩的食物。油膩食物的脂肪含量非常高,脂肪一般都是由肝臟進行分解,若常吃油膩食物,身體中的脂類物質增多,肝臟負擔加重,會損傷肝細胞及組織。此外,大量的脂肪會在肝臟附近沉積,在重重包圍下,容易誘發脂肪肝。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高油脂食物攝入,常吃一些清淡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