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源自1983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所列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名單,均為中國大陸(不包括中國港澳、中國臺灣)境內漢族地區重要佛教寺廟,共142座。
北京重點寺院
廣濟寺:相傳創建於金代。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
法源寺: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修建。北京市內現存最古名剎。現為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
佛牙舍利塔:原名「招仙塔」。遼鹹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鄭氏為安置佛牙舍利建造。1900年被八國聯軍炮火所毀。後塔基中發現佛牙,1958年中國佛教協會於舊塔基西北重建新塔供奉,為中外佛教徒朝禮及宗教活動勝地。
廣化寺:建於元代。為北京名剎。現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通教寺:北京市著名尼寺。解放後一直為北京市尼眾學修及宗教活動場所。
雍和宮: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正三年改成今名。乾隆九年(1744)改建為喇嘛寺院。建築壯麗宏偉,宮內萬福閣有著名的檀香木雕大佛立像,為有中外影響的蒙族喇嘛廟。
西黃寺:建於清順治九年(1652),與東黃寺並峙,當時為西藏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修造。內有班禪額爾德尼六世墳塔──「清靜化域之塔」。「文革」前為班禪駐京辦事處管理,接待西藏來京喇嘛。
天津重點寺院
大悲院:清康熙年間(1662─1772)建造。為天津市佛教協會所在地,佛教徒主要宗教活動場所。
河北重點寺院
正定縣臨濟塔院:建於北朝東魏孝靜帝興和二年(540)。唐大中八年(854),我國佛教臨濟宗開宗祖師義玄駐錫此寺,逝世後建塔。為我國及日本佛教臨濟宗重要祖庭。
承德市普寧寺:清乾隆二十年(1755)為蒙族四衛拉特部創建。仿西藏三摩耶廟制。為與蒙族佛教徒有關的重要喇嘛寺院。
山西重點寺院
太原市崇善寺:唐代創建。太原市著名古剎。山西省佛教協會所在地。
大同市上華嚴寺:上華嚴寺建於遼清寧八年(1062)。為山西省著名寺廟。
交城縣玄中寺:建於北魏延興二年(472)。為淨土宗的發源地。日本佛教淨土宗及其系統各宗派均奉為祖庭。國內外影響甚大。
五臺山:顯通寺 塔院寺 菩薩頂 殊像寺 羅 寺 金閣寺 廣宗寺 碧山寺(廣濟茅蓬) 十方堂 黛螺頂 觀音洞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傳教傳為文殊菩薩道場。是漢、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禮的聖地。以上各寺,均為五臺山寺廟古建築群中著名的有影響的重要寺院。
遼寧重點寺院
瀋陽市般若寺:清初高僧古林智禪師創建。瀋陽市著名寺院。遼寧省佛教協會所在地。
瀋陽市慈恩寺:清天聰二年(1628)創建。為東北著名寺廟。
吉林重點寺院
長春市般若寺:建於1922年。長春市主要佛教寺廟。
長春市地藏寺:1926年尼僧祖圓建造。長春市主要尼眾寺院。
吉林市觀音古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為吉林市佛教徒宗教活動中心。在東北及香港等地佛教界中,有一定影響。
黑龍江重點寺院
哈爾濱市極樂寺:1923年創建。為哈爾濱市著名佛教寺院。
上海重點寺院
玉佛寺:創建於清光堵八年(1882)。寺內供緬甸玉雕釋迦牟尼說法像和涅盤像。上海市著名佛寺。現為上海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靜安寺:建於三國時吳赤烏年間(238─251)。為國內外知名的歷史古剎。
龍華寺: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247)。寺前有古龍華塔。為我國著名歷史古剎。
沉香閣: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建。為上海市著名佛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應慈法師道場,對國內外有影響。
圓明講堂:已故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圓瑛法師1934年創建。在東南亞僑胞及港澳同胞佛教信眾中有一定影響,是上海佛教重要寺廟。
江蘇重點寺院
南京市靈谷寺:建於南朝梁天監十三年(514)。為有中外影響的名剎。
南京市棲霞寺:南齊永明七年(489)創建。隋吉藏在此創立我國佛教三論宗。為國內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蘇州市西園戒幢寺: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為江南名剎。
蘇州市寒山寺:創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傳唐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寺。唐人張繼《楓橋夜泊》詠此寺詩,膾炙人口。為著名六朝古剎。
蘇州市靈巖山寺:東晉末年(五世紀中葉),太尉陸沅舍宅為寺。為近代我國有中外影響的淨土宗道場。
鎮江市金山江天寺:東晉時建。為近代國內四大禪林之一。
鎮江市焦山定慧寺:建於東漢興平年間(194─195)。為我國佛教江南名剎。
常州市天寧寺:唐初貞觀,永徽年間(627─655)建造。為江南有名大叢林。
常熟縣虞山興福寺:建於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為江南著名寺院。
南通市廣教寺(大聖寺):建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位於狼山。為長江下遊名山古剎。
揚州市大明寺:建於南朝劉宋大明年間(457─464)唐開元年間律宗著名高僧鑑真東渡日本前,住持此寺。為中日佛教文化關係史上著名古剎。具有國內外深廣影響。
邗江縣高明寺:隋代創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賜額「高明寺」。該寺為我國禪宗道場,與鎮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寶光寺並稱禪宗四大叢林。
句容縣隆昌寺:又名慧居律寺,位處寶華山。相傳開創於南朝梁代(502─557)。明神宗賜額「護國聖化隆昌寺」。數百年來是禪宗首剎。近代影響最大的傳戒道場。
浙江重點寺院
杭州市靈隱寺:相傳為東晉鹹和三年(328)印度高僧慧理創建。為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禪宗從林。在宋代列為禪宗五山之一。日本古代高僧覺阿上人等先後曾在本寺參學,與日本佛教有很大關係。
杭州市淨慈寺:周顯德元年(954)吳越王錢 建。為禪宗五山之一。與日本佛教臨濟、曹洞宗有很深歷史淵源。寺後有宋高僧如淨禪師墳塔,日本佛教曹洞開宗祖師道元即受學如淨。為日本臨濟、曹洞宗廣大信徒嚮往朝禮之地。
寧波市七塔寺:唐大中十二年(858)建。為浙東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剎。現為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鄞縣天童寺:晉永康元年(300)始建。宋代以後,我國禪宗著名高僧長翁如淨等人相繼住持此寺,為禪宗叢林的重心。日本佛教臨濟宗及曹洞宗均以天童為祖庭。
鄞縣阿育王寺: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始建。日本古代來我國求法高僧多數曾住此寺。稱為我國佛教禪宗五山之一。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
新昌縣大佛寺:建於南齊永明年間(483─493)。寺內有「三生石佛」。為國內外佛教徒瞻禮勝地。
普陀山:普濟寺 法雨寺 慧濟寺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傳為觀音菩薩道場。普濟、法雨、慧濟,世稱普陀山三大寺。與日本佛教曹洞宗、臨濟宗有歷史淵源。
天台縣國清寺(包括智者塔院):隋開皇十八年(598)創建。智 於天台山開創我國佛教天台宗,此寺為我國天台宗根本道場。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蓮宗均以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還有很多佛教宗派均與我國天台宗有直接或間接的淵源。
天台縣高明寺:始建於唐天祜七年(910)。明代天台宗著名的傳燈大師復興天台宗,於此新建天台祖庭。
天台縣方廣寺: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建,紹興四年重建。原有上方廣,中方廣、下方廣三寺,現上方廣已廢。為天台宗著名寺院。
溫州市江心寺:唐鹹通(860─873)時建。為浙東著名古剎。
安徽重點寺院
合肥市明教寺:建於唐代宗大曆(766─779)年間。為合肥市有影響、規模宏大的古剎。
安慶市迎江寺:建於後晉天福二年(937)。寺內有著名的振風塔,為長江中下遊重要古剎。
潛山縣乾元禪寺: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時高僧寶志禪師所建。為禪宗著名古剎。
滁縣琅琊寺:唐大曆(766─779)年中建造。是安徽省著名古剎。
蕪湖市廣濟寺:建於唐乾寧(894─897)年間。世稱「小九華」,國內外來朝九華山的一般必在此燒香設供,有較大影響。
九華山:化城寺 肉身殿 百歲宮 甘露寺 祗園寺 天台寺 旃檀林 慧居寺 上禪堂 九華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傳為地藏菩薩道場。以上各寺均為九華山名剎。
福建重點寺院
福州市湧泉寺:創建於唐建中時(780─783)。為福州著名五大禪寺之一。
福州市西禪寺:唐鹹通八年(867)興建。為福州著名五大禪寺之一。
福州市林陽寺:創建於五代後唐長興二年(931)至後晉(936)間。為著名福州五大禪寺之一。
地藏寺:創建於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為福建著名古寺。
閩侯縣雪峰崇聖寺:唐鹹通十一年(870)建。為福州著名五大禪寺之一。
廈門市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為閩南著名佛教勝地。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
莆田市廣化寺:建於隋開皇九年(589)。歷史悠久。國內外有影響。
莆田市囊山慈壽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建。為福建省著名古剎,在海外佛教徒中有一定影響。
莆田市光孝寺:始建於宋元豐八年(1085)。為閩南規模宏大著名古寺。
福清市萬福寺:唐貞元五年(789)建。為日本佛教黃檗宗信眾嚮慕朝禮的祖庭。
泉州市開元寺:創建於唐垂拱元年(685)。是閩南佛教著名大寺。建築宏偉,規模為國內禪林所罕見。中外知名,對臺灣及海外僑胞佛教徒有較大影響。
晉江縣龍山寺:建於隋大業十四年(618)。閩南名剎,內供奉有巨大木雕千手、千眼觀音立像一尊。為閩南及臺灣信教群眾所尊奉。自明代寺僧肇善至臺灣鹿港修建鹿港龍山寺後,在臺灣各地相繼建有大量龍山寺,與晉江龍山寺有密切關係。
漳州市南山寺:建於唐開元年間(714─741)。閩南著名古寺。
寧德縣支提華嚴寺:宋開寶四年(971)建。由於佛教華嚴經中有「不到支提不為僧」之說,歷代僧侶雲遊多至此寺。為福建歷史名剎。
江西重點寺院
九江市能仁寺:創建於南朝梁武帝時(502─547)。為江西名剎,九江三大叢林之一。
九江市東林寺:東晉太元九年(384)慧遠創建的道場。後世尊慧遠為佛教淨土宗初祖。為淨土宗重要祖庭。
永修縣真如寺: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為雲居山歷史悠久名剎。
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寺:始建於唐景龍三年(709)。唐代高僧禪宗七祖青原行思禪師道場。
山東重點寺院
濟南市千佛山興國禪寺:為以北魏、隋代石刻佛像所在地、著名的千佛山首剎。
青島市湛山寺:1932─1935年建。原辦有湛山佛學院,培養僧才甚眾。因此,國外沿用湛山寺之名修建的寺廟甚多,影響較廣。
河南重點寺院
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永平十一年(68)創建,為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廟。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在此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典《四十二章經》。今尚存有攝摩騰、竺法蘭墓。為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寺廟。
登封縣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國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此創立禪宗,為我國禪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國內外有深遠影響。
湖北重點寺院
武漢市歸元寺:清順治十五年(1658),佛教禪宗、曹洞宗祖師白光創立。為長江中遊名剎之一。
武漢市寶通寺:興建於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是武漢市四大叢林之一。
黃梅縣五祖寺:唐鹹享年間(670─673)佛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興建,是有中外影響的禪宗重要祖庭之一。
當陽縣玉泉寺:隋開皇年間(581─600)隋文帝為佛教天台宗祖師智 修建。與靈巖、棲霞、國清並稱為天下叢林四絕。
湖南重點寺院
長沙市嶽麓山寺:建於西晉泰始四年(268),是歷史悠久的著名佛寺,被稱為「湖湘第一道場」。
長沙市開福寺:五代楚王馬殷(907)建。殿宇宏偉,為著名佛教古剎。
南嶽祝聖寺:唐肅宗時(756─761)建。當時高僧承遠於此宏揚佛法,為南嶽著名古寺,信徒朝禮之地。南嶽佛教協會所在地。
南嶽福嚴寺:南朝陳光大元年(567)高僧慧思所建。慧思又稱南嶽大師,是天台宗智 的師傅。寺旁磨鏡臺,是六祖慧能弟子懷讓傳法於馬祖道一的著名遺址。
南嶽南臺寺: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3─519)。陳高僧海印、唐無際大師希遷道場。日本曹洞宗尊為祖庭。
南嶽上封寺:原為道觀,隋大業年間(605─618)易觀為寺。在祝融峰頂,為南嶽名剎。
廣東重點寺院
廣州市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為佛教禪宗六祖唐代高僧慧能道場,廣州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曲江縣南華寺: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三年(504)。是唐代高僧佛教禪宗祖師慧能道場。現寺內尚保存有慧能肉身像和宋雕五百羅漢像,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
乳源縣雲門寺:五代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佛教禪宗文偃禪師創建。並在此開創雲門宗,為著名雲門宗祖庭。
肇慶市慶雲寺:唐代高僧智常禪師創建。唐鑑真東渡日本曾經此地,弟子日僧榮睿即在此去世。1963年中國佛教協會為紀念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及兩國佛教徒歷史友誼,立有榮睿紀念碑。
潮陽縣靈山寺:唐貞元七年(791)著名高僧大顛創建。在海外華僑及港澳同胞中有較深影響。
潮州開元寺:建於唐開元(713-741)年間。在海外僑胞及港。澳同胞中有較大影響。
廣西重點寺院
桂平縣洗石庵:廣西區著名古剎。
四川重點寺院
成都市昭覺寺:建於唐貞觀(627-649)年間。號稱四川第一叢林。為著名唐、宋高僧臨濟宗祖師休夢及克勤先後駐錫之所。寺內現有克勤禪師墳。日本佛教臨濟宗傳自我國,與昭覺寺有較深關係,視此寺為其祖庭之一。
成都市文殊院:始建於唐中和四年(884)。為四川名剎。我國佛教禪宗著名的四大修持場所之一。省佛協所在地。
新都縣寶光寺:始建於東漢,唐僖宗(874-888)時重修並建塔。清代以來,成為四川著名禪寺。
樂山縣烏尤寺:創建於唐,為著名的佛教寺廟。
峨眉山:報國寺 萬年寺 洪椿坪 洗象池 金頂 峨眉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稱為普賢菩薩道場,晉時佛教即已盛行於該山。以上各寺為峨眉山有影響的重要寺院。
重慶市羅漢寺:宋治平(1064-1066)年間建。重慶市著名禪宗叢林。重慶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重慶市慈雲寺:唐代建。重慶南岸著名寺廟。
梁平縣雙桂堂:清順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禪師創建。為川黔一帶著名叢林。
貴州重要寺院
貴陽市宏福寺: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高僧赤松住此。黔靈山為西南佛教名山,與南京棲霞山並稱。該寺為黔靈山名寺。
貴陽市黔明寺:建於明末崇禎年間。貴州著名佛教叢林。貴陽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雲南重要寺院
昆明市圓通寺:建於唐代蒙氏。雲南名剎。雲南省佛教協會所在地。
昆明市筇竹寺:建於唐貞觀初(627-)。雲南古剎。寺內有著名五百羅漢塑像。
昆明市華亭寺:元代延 年間(1314-1320)建。雲南著名佛寺。
賓川縣雞足山:祝聖寺 銅瓦殿 雞足山為雲南佛教名山。過去號稱有七十二寺。祝聖寺,明嘉靖中(1522-1566)建。銅瓦殿,明正統間(1436-1449)建,鑄銅為殿。均為雞足山名剎。
陝西重要寺院
西安市大慈恩寺: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為唐玄奘三藏法師翻譯佛經的譯場。玄奘創立我國佛教法相宗,此寺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為祖庭。
西安市大興善寺:創建於晉泰始至太康年間(265-289)隋唐盛時為翻譯佛經的國立譯場。其中,以唐開元年間來華的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翻譯了大量佛教密典,貢獻最大,稱開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師空海師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國後建立真言宗。該寺是有中外影響的重要古剎。西安佛教協會所在地。
西安市臥龍寺:創建於漢靈帝時(168-189)。為著名各宗並宏的道場,是西安歷史悠久的古剎。
西安市廣仁寺: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黃教佛寺。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來內地,經由西安駐錫的重要場所。
長安縣興教寺:創建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為玄奘三藏法師塔院,玄奘弟子窺基、圓測塔並列左右,稱慈恩三塔。是國內外佛教徒瞻仰朝禮有重大影響的古剎。
長安縣香積寺:建於唐神龍二年(706)。為唐代高僧我國佛教淨土宗祖師善導大師塔院,淨土宗祖庭。日本佛教淨土宗亦奉為祖庭。 長安縣淨業寺 建於隋代(581-618)。為創立我國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師的道場。歷代尊道宣為律宗開祖。淨業寺為律宗祖庭。
戶縣草堂寺:後秦姚興弘始三年(401)始建。是我國佛教史上在翻譯佛經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鳩摩羅什大師譯場。三論宗奉羅什大師為開祖,草堂寺為祖庭。日本佛教三論宗以此寺為朝禮聖地。
寧夏重要寺院
銀川市海寶塔寺:東晉時,夏主赫連勃勃(406-419)建。寧夏著名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