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一體兩翼齊飛 構建「大縣城」格局

2020-12-23 今日惠州網

清晨的一抹陽光,刺穿了籠罩著城市的薄霧,斜照在惠東平山惠東大道路面上。如火如荼的創文工作,讓惠東大道異常整潔。不同的草木栽種組合,讓道路中間綠化帶生機盎然,讓人彷佛置身花園中,身心愉悅。西枝江畔,商業林立,綠水點綴,整潔美觀的惠東平山,猶如出水芙蓉。

經過多年的發展,平山逐漸具備現代化氣質,但從區域發展和惠東縣發展格局而言,平山已經不能完全代表惠東縣城。多年來,惠東縣實施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戰略,大嶺撤鎮設街道後併入縣城,實現縣城擴容。同時,增光片區劃入九龍峰旅遊區,打開了惠東山區發展的大門。如今,惠東縣城「一城兩街道一區」雛形顯現。未來,惠東縣將實施精當規劃精細管理,深入實施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戰略,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構建「大縣城」格局。

同時,惠東以推進惠州大道東段延長線升級改造為牽引,強化稔山廈深鐵路惠東站客運接駁功能,抓好廣汕高鐵惠東南站建設,加快平山、稔山「雙城一體」發展;高標準抓好九龍峰旅遊區保護開發建設,以推進國道228線市政化改造為抓手,推動白花整體提檔升級,形成「兩翼齊飛」的生動發展局面。惠東縣突出抓好城市品質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與創文深度融合,推進城市文明建設,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顏值和氣質。

擴容提質「三步走」

1構建「一城兩街道」城市空間布局(形成平山和大嶺「兩街道」的縣城格局),以公共設施和文化創意產業帶動縣城新區開發。

2構建「雙城一體」城市發展格局,著力打造新型現代化產業聚集區。

3構建「一城兩翼」區域發展格局,以惠東縣城為中心,以產城融合帶動白花和增光兩個片區協同發展,形成「一城兩翼」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縣城擴容

大嶺、平山同城化 增強縣城輻射帶動力

今年1月,惠東縣九龍峰旅遊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成為惠東縣打造「一城兩翼」「大縣城」格局的重要載體,標誌著惠東縣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戰略邁出堅實的一步。

「感覺熱鬧了很多,乾淨了很多,城市的面貌不一樣了。」居住在大嶺街道沙梨園路的周潔敏是大嶺街道本地人。在她的印象裡,以往的大嶺好像是縣城平山的附屬,雖然只有一水之隔,但品位和氣質完全不一樣。「你敢想像大嶺沒設街道之前,一個房地產項目都沒有嗎?」周潔敏說,這是鄉鎮和城市的區別。

2017年年底,大嶺正式撤鎮改街道,如今已經過去兩年多,「剛開始沒多大感覺,可是現在對比以前,就發覺變化很多」。如今,大嶺大洲片區正在如火如荼開發當中,市政設施、衛生、教育等事業發展得到了穩步推進。縣城擴容提質釋放的紅利,讓居民幸福感大大地提高了。

縣城擴容,是惠東縣實施精當規劃精細管理的重要體現,該縣通過不斷的規劃研究,提出了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策略。如今,在大嶺街道和九龍峰旅遊區相繼設立後,縣城擴容提質邁出了堅實步伐。未來,惠東縣將繼續深入實施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戰略,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構建「大縣城」格局。推進「一城兩街道」,提高大嶺街道城鎮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完成一批市政改造工程,推動大嶺、平山同城化,增強縣城承載和輻射帶動力。

同時,惠東縣將突出交通建設,加速構建「大縣城」格局。未來將全力加快市「豐」字交通主框架1號公路(南北軸線)惠東段和新吉鹽公路新建、縣道213線改造、深汕西高速改擴建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啟動環島高速建設,暢通與惠州機場的對接路網,構建現代化大交通格局。實施縣城擴容提質「三步走」戰略,全力推進環城西路等項目建設,加快大洲片區開發,提升縣城輻射帶動能力;高標準抓好九龍峰旅遊區保護開發建設,以推進國道228線市政化改造為抓手,推動白花整體提檔升級,形成「兩翼齊飛」的生動發展局面。

雙城一體

提升雙城通勤效率 帶動沿線區域開發

惠東縣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雙城一體」發展戰略,以稔山濱海新城起步區建設為重點,在規劃編制、項目布點、設施配套對接上統籌謀劃,實現平山、稔山「雙城一體」發展。

為有效實施「山海統籌、雙城一體」發展,惠東縣以山海統籌為路徑,厚植山區、沿江、沿海三大片區環境和產業優勢,大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首先,惠東縣將深入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約束作用,結合「多規合一」編製成果,深入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和重點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儘早實現「一張圖管理」目標。

近年來,惠東縣以國土「三調」數據為基礎,以惠東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三線」評估及優化研究、國土空間規劃數據整理等專題研究為支撐,穩步推進《惠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空間規劃編制內容,為重點項目建設做好規劃服務。

根據中共惠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高標準謀劃建設惠州灣」的精神,該縣在開展《惠州灣地區(惠東)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工作的同時,全力推進《惠東縣工業控制線劃定》《惠東縣「三舊」改造年度維護及調整》等6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其中2項已完成)。

未來,惠東縣將加速「雙城一體」,依託稔山和陳塘兩個高鐵站點,提升雙城通勤效率,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帶動沿線區域開發建設。開展「惠州灣」發展戰略研究,促進「大縣城」沿江向海發展。突出「一城兩翼」,推進九龍峰旅遊區保護開發和白花片區新型城鎮化,形成牽引縣城發展的「雙翼」。

優化城鄉基礎設施。完成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和85宗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220千伏多祝(白盆珠)及110千伏燕山(中科)變電站建設,完成110千伏港口、多祝輸變電工程,升級改造城鄉配電網。實現全縣20戶以上自然村光纖及4G網絡全覆蓋,建設一批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基建」設施。推進縣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三期項目建設。

環境整治

深入推進垃圾分類 城市氣質穩步提升

「環境越來越乾淨了,出行更加文明舒心了。」近期,平山街道的很多居民發現,他們居住的城市變得越來越乾淨整潔,道路通行也越來越順暢,行人車輛通行更加文明有序,隨著創文工作的深入推進,從細節處發力,整個城市的品位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城市面貌的變化,居民的感受最深。「現在的平山,已經開始有了『大城市』的感覺。」平山居民劉以誠說,實際上,劉以誠並不是惠東本地人,他是這些年入戶的「新客家」。

劉以誠原籍湖南永州,今年45歲,前年,他把全家戶口遷到惠東平山,決定紮根惠東,做一個「新客家」。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決心呢?「這幾年惠東變化很大,尤其是城市的面貌,變得乾淨有序,讓人住得舒服。」劉以誠早年來惠東工作,已經有10多年,對惠東非常熟悉。在他的印象裡,剛來惠東平山的時候,平山更像是一個鄉鎮,而非城市。然而經過這些年惠東深度推進創文工作後,城市面貌變化極大,觸動了劉以誠的心。劉以誠說,灰塵飄揚的街面,如今整潔乾淨,路旁的垃圾桶也成為一道風景線,「藍、紅、綠、灰」4個顏色的垃圾分類桶依次排開,很是好看。現在,星羅棋布的街頭公園也建起來了,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城市內在魅力,是落戶的主要原因」。

在創文工作的深入推進下,惠東整個城市面貌如穿衣戴帽般,變了個樣,充滿了吸引力,讓在惠東務工的異地人員愛上這座城市。

城市面貌、氣質的提升關鍵在於環境的清潔程度。據介紹,隨著惠東縣深入推進創文工作,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惠東縣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邁出堅實步伐,惠東街頭巷尾的垃圾桶搖身一變換成了「藍、紅、綠、灰」4個顏色的垃圾分類桶。在縣城機關單位、小區、學校共建設了230個集分類宣傳和分類投放實用功能於一體的垃圾分類亭,配套擺放了與「小分類」相對應的垃圾分類桶。同時,惠東縣城的主次街道共規範設置擺放了440套(1720個)垃圾分類桶,完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

今年,惠東縣城共更新安裝了集收儲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滅煙功能的分類果皮箱1500個,果皮箱表面的圖標顯眼易懂,方便行人扔紙皮、果屑和菸頭,大大提高了街道路面的潔淨度。

另外,惠東為推進管理更科學有序,在創文工作中首推路長制。由縣委書記擔任縣城主要道路的總路長,縣四套班子領導成員掛鈎擔任縣城各主要道路的路長,是本道路城市建設管理和文明創建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道路及可視範圍的巡查督查、協調整改、考核監督等工作。需定期巡查、走訪沿路商鋪住戶,聽取群眾意見,並督促相關部門履行職責、落實工作任務,協調解決本道路建設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問題。路長制實施至今,效果明顯,道路路面始終保持乾淨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路上行人講文明蔚然成風。

精細管理

從細處發力 塑造精緻城市品位

城市品位的提升,除了整體面貌,更需要一些精細的管理。街巷雖小,與百姓生活卻息息相關。每一條小巷的整潔美觀,才能營造出整個城市的整潔美觀,品位自然上去。

今年以來,惠東縣在這些細節方面發力,計劃投資3000多萬元,集中啟動惠東縣城29條內街小巷改造,以路面整治改造、排水設施升級、路燈照明建設等為主要內容。同時,實施背街小巷及內街巷道維修維護24項工程,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通過實施內街小巷改造和維修維護項目,實現「路面平、排水暢、路燈亮、設施齊、環境好」的目標,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改善縣城居民生活環境,給縣城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紅嶺社區濱河公園是近期開放的街頭公園之一。建設街頭公園也是惠東縣深入推進創文工作的惠民舉措之一,旨在通過增加縣城生態綠化面積,配套娛樂休閒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綠色宜居的生態格局,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引領縣城居民回歸自然、追尋和諧。至去年底,惠東縣城已建成街頭公園8個,正在抓緊施工的6個,正在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即將開工建設的3個,今年安排實施建設5個,以上街頭公園計劃明年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針對市政基礎設施、城市精細化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惠東縣今年安排7000萬元文明創建民生工程項目專項資金,確定了30宗民生工程項目,涉及縣城內街小巷改造及維修;東盛廣場、金光景逸2號小區、平山大堤管理所旁修復圍擋及公益廣告;完善前進路、東進大道、富祥路等部分道路排水設施及管道疏通清淤等,目前,該30宗項目已基本完成。

接下來,惠東縣將繼續深入落實創文舉措,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建設工作通過國家驗收。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人民路、東進大道等人行道改造及江南路、新平大道人行道護欄安裝;開展黃排河兩岸沿河公園建設,建成7.8公裡休閒、健身綠道;建設一批街邊小公園綠地,打造更多充滿活力的城市風景線;升級改造縣城十處內街小巷。開展縣城內4處易積水點整治,減少城市「水患」。大力推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優化市容環境。統籌城市建築群天際線和公共空間色彩,讓城市景觀更具魅力、更加和諧。

本版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洪鵲兒

特約通訊員黃少卿

通訊員葉衍達

相關焦點

  • 市規劃資源局總規劃師師武軍: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中共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天津北方網訊:在昨日中共天津市委召開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市規劃資源局總規劃師師武軍介紹了本市加快構建「雙城」發展新格局的相關情況。
  • 深化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攜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
    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在深舉行深化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攜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上作出更大貢獻王偉中張碩輔講話 溫國輝陳如桂通報有關情況石奇珠劉悅倫駱文智林潔出席
  • 同心協力 銳意進取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
    2020年,上海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依靠發展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狠抓安全防範化解風險和挑戰,把安全發展貫穿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各領域和全過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川渝合作,形成協同一體推進格局。今年以來,先後召開7次聯席會議,形成「1+1+6」協同推進工作格局,加強川渝戰略協調、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
  • 重慶印發《方案》加速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網絡
    日前,市政府印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力爭三年投資4200億元,開工幹線(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管道等)6500公裡,全力建設9大基礎網絡,實施40項百億工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先行。」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遂寧路徑」
    面對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的態勢,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何推動遂寧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是與會人員關注討論的熱點。
  • 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運輸9大...
    市政府日前印發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力爭三年開工幹線(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管道等)6500公裡,全力建設9大基礎網絡。9大基礎網絡如何實施?
  • 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產品 東陽加快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
    資料圖中秋假期,在橫店夢幻谷景區,一輪直徑12米的「人造月亮」,吸引了眾多遊客組團前來打卡留念;在湖溪鎮象田村,各色民宿大受追捧,遊客紛至沓來。花間晚照民宿的負責人張依萍忙得不亦樂乎,她說自家民宿雖然走親民線路,但收入一樣可觀。
  • 黑龍江具有潛力的縣城:哈爾濱雙城,景點豐富,網友:抓緊過來
    我想肯定是省會哈爾濱,但是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走進的不是哈爾濱,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但是這裡被評為哈爾濱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那就是雙城。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增長,黑龍江也不斷的發展壯大,雙城更是突飛猛進的進步,GDP已經大大的超過了周邊的幾個城市。而且雙城的建設也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縣城應該有的水平,不論是交通還是綠化都已經變得很發達。
  • 天津優化空間布局 打造雙城發展格局
    貫徹新發展理念,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增強城市承載力和服務輻射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提出,「濱城」城市綜合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眼下,濱海新區衛健委正在加快完善專項規劃。
  • 羅佳明:打通大動脈 暢通微循環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12月24日下午,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四川分會場,廳黨組書記、廳長羅佳明代表廳作了題為「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驗交流發言。發言中,羅佳明重點圍繞「四個強化」,匯報了四川交通以協作促協同,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先行推動川渝交通一體化,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情況。
  • 德安「十橋三十路」構建大交通格局
    原標題:德安「十橋三十路」構建大交通格局   德安縣城地理位置獨特,母親河博陽河繞城而過,形成「一河兩岸」框架。
  • 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推動國家戰略...
    通過前段時間學習討論,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本質要求是高質量發展,要聚焦「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 天津將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根據建議,天津將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所謂「津城」,是指天津中心城區。所謂「濱城」,是指天津濱海新區。根據建議,天津將「按照城市標準規劃建設濱海新區」,未來,「津城」現代服務功能明顯提升,形成若干現代服務業標誌區,「濱城」城市綜合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基本建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空間布局更加優化。
  • 融入天津雙城發展格局的「高新」實踐
    作為推動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創新的生力軍、野戰軍、排頭兵,天津高新區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立足新發展階段,融入「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用創新的思路、措施加快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高新」作為,實現改革創新的快速轉化落地。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召開
    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協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批合作事項加快落地見效,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日益深入人心,雙城經濟圈建設起步紮實、開局良好。通過前段時間學習討論,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 天津:四點發力建「雙城」
    11月27日,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了《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將「『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列入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
  • 津濱雙城最新交通規劃來了!
    「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中謀劃津城、濱城長遠發展的重大舉措未來津濱雙城的交通>將形成什麼樣的格局?今年10月1日濱海新區繞城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標誌著「雙環」格局基本形成。兩帶構建京津濱、津濱雄兩個交通帶,將津濱雙城全面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大格局。沿京津濱發展軸已建成三條通道,將適時啟動擴容改造。
  • 搶抓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機遇 在大有可為中更加作為
    近年來,長安民生物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機遇,打造「一帶一路」國際業務生態圈、成渝對流精品線,推動汽車物流堅定不移向「五化」(科技化、一體化、平臺化、智慧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頒獎典禮結束後,重慶兩江新區組織召開了「融入新發展格局 展現新時代作為」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暨重慶經濟年度人物座談會。
  • 天津打造雙城發展格局 新政引京冀居民在濱海新區安家置業
    近期,在天津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打造「雙城格局」——津城與濱城,這將促進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助推濱海新區在落實新發展理念中率先突破。 同時,濱海新區要深度實施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濱海新區將通過打造「出海口」、「產業區」和「後花園」,進一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新政策也將吸引京冀居民在濱海新區安家置業。
  • 擴大內需要抓住雙城經濟圈的機遇
    供給側和需求側是市場經濟的一體兩面,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也必須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需求側管理的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就必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通過需求拉動經濟發展。要把握好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促進作用,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