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秒針繞一圈是一分。
分針繞一圈為一時。
分秒必爭,時間能掐算得分毫不差。
現在已經步入12月,南方已經正式入了冬。
從冬天再等到春天,要經歷三個月,大約近90天的時間。
早上剛看到某則推文,介紹柿餅的工藝。
霜降後,據說吊柿子的加工要等足三、四十天,才能生成糖心。
可見平日的生活裡,大家對於等待的定義,已經習慣成自然。
只仿佛,按既定的時間範圍等下去,最終期待的結果就必然會出現。
不過將這樣的認知放在茶葉裡,會有很多「不兼容」的地方。
比如說,白茶藥香的出現時間。
很多茶客覺得,藥香的出場時間都是固定的,等上5年,等上10年,白茶就會陳化出藥香。
其實,這完全是不一定的。
品質好的茶,藥香出現的時間會提前。
品質不好的茶,藥香出現的時間會推後。
究竟一款白茶要存多久才能出藥香?背後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要是某茶掌柜敢斬釘截鐵的表示,白茶存十年會出藥香。
那麼別理他,這完全是騙紙一枚嘛。
《2》
在弄清白茶要存多久才能出藥香之前,有個問題更迫在眉睫。
那就是,什麼才是藥香?
有許多覺得「白茶存放多年才能出藥香」的茶友。其實對白茶藥香的定義就理解錯了。
因為白茶的藥香,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新白茶的藥香。
一是,老白茶的藥香。
大家別覺得奇怪,藥香並非是老白茶的專屬品。
新白茶裡同樣會有藥香!
白茶在不同的存放階段,往外彰顯的藥香是不一樣的。
按照傳統的加工方式製作白茶時,沒有揉捻,沒有殺青,沒有焙火,沒有煙燻。
只有再基礎不過的萎凋、乾燥等制茶工序。
由此,白茶能實現最大程度的保留,自身的植物清新氣息。
白茶本身擁有的藥香,亦是植物正常該有的,天然的,原生態的氣味。
新白茶是資歷尚淺,渾身上下洋溢著尚新,尚鮮的風味。
是以,新白茶藥香,大多數時候得從比較新鮮的草藥草木植物身上還能找到相似的香氣。
比方說,新鮮採下來的根莖葉類的新鮮草藥。
連莖帶葉的魚腥草,有花有葉有藤的鴛鴦藤(金銀花),夏枯草,紫蘇葉,蒲公英,清明草,帶莖的野菊花,百花蛇舌草……
這些清一色的清新草藥裡,混合著清麗的野花香,植物香,草藥香。
綜合起來,便是新白茶裡常常能出現的藥香。
這種氣息,對福建、廣東一帶的朋友來說,非常親切與熟悉。
因為那是從小喝到大的,夏天煮「涼茶」的味道。
而對外省的茶友而言,要實在聯想不到,一堆新鮮的草藥(鴛鴦藤、蒲公英等)聞起來該是什麼感覺。
那也沒有關係,買上一罐某吉的涼茶,聞一聞,喝一喝。
那些三花兩草的配方草藥香,便能讓你直觀的代入想像。
《3》
老白茶的藥香,又是什麼?
當新白茶轉化成為老白茶的時候,身上包含藥香在內的香氣,又大大的改變了。
最鮮明的變化曲線,是從草本草藥的香氣,轉為木本根莖種類的藥香。
比如,秋冬時間燉補身湯時,常常會加入的當歸,黃芪等。
以及熟地、防風、辛夷等藥物香。
這些根莖、塊莖類的藥香,聞起來比較沉鬱、渾厚、悠揚。
當你在喝老白茶時,這些帶有藥香的芳香分子們或氤氳在蓋子上,或浮動在茶湯內,或潛伏在葉底中。
很多人在聞到這股氣息時,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原來這就是藥香!
而是一直將這些濃鬱沉穩的藥香,當成比較泛的老茶香氣,是植物老去後的陳香。
其實不然。
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很多喝了一兩年白茶的茶客,只要買到品質好一些的茶,那麼大概率上你已經和白茶裡的藥香,打過了很多回照面。
只是,沒能及時分辨出來而已。
白茶的藥香,是一種天然的植物香。
使用蓋碗衝泡白茶時,注入沸水,快速出湯。
倒出並瀝乾茶湯後,揭蓋細細去聞,趁熱感受白茶的藥香。
那麼,深藏在茶葉內部的清鬱沉穩藥香,便能清清楚楚的浮現。
當然白茶的藥香陣營組成,包含多種天然的香氣物質。
這些香氣分子們,釋放沸點有高有低。
趁熱去聞,茶香高揚,芳香物質釋放充裕。
稍涼了去聞,也能感受到低沸點的藥香保留。
只不過,對比熱聞時感受到的香氣,沒有那麼熱情奔放。
《4》
新白茶有藥香,是草藥香,草本香,清新植物香。
老白茶也有藥香,是中藥香,根莖塊莖植物的沉穩甘香。
是以,可以回答開篇的問題。
一款白茶到底要存多久才能出藥香?
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白茶的藥香形成,重點不在於存茶年份,而在於品質。
品質好的白茶,哪怕在新茶時期,它也能釋放出類似「三花兩草」等草藥配方般的綜合香氣。
草藥香,花香,竹葉香,荷葉香,綜合為一體。
這背後,得益於好茶的天然積累。
產區環境卓絕,生於高山茶園,備受充足的陽光、雨露、雲霧滋潤的高山白茶。
早在茶青鮮葉內部,就擁有豐富的天然芳香物質。
等經過後期加工,及時攤晾,薄攤薄晾,日光萎凋,細緻烘乾後。
白茶內部的芳香物質得以保留,天然的植物清香魅力,草藥清香,清麗動人無比。
恰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飾。
此外,品質好的新白茶,它在剛加工完畢不久,存放了三兩個月,便能出現清爽的草藥香。(尤其是在春壽眉身上,最為典型)。
等到白茶經過多年的用心存茶。
用三層包裝;用隔牆離地;採用密封、乾燥、陰涼、清潔等,順利的呵護白茶的陳化之旅。
等到白茶終於存滿三年,成為老白茶後,它的茶香其實也在不斷的轉變。
從清香鮮香,逐漸變為甘香沉穩。
從草藥香,慢慢變為當歸、防風般的藥香。
原料好,工藝好,倉儲到位,白茶的藥香變化之旅,過渡得更順利,平穩。
而原料差,粗製濫造,存茶不當,白茶的藥香生成之旅,一波三折,充滿坎坷。
先天產區不佳,原料內質積累不足,芳香物質有限的情況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哪怕在新茶階段,草藥香氣就特別寡淡,聞起來不明顯。
對此,更不能指望這樣的香氣缺失的白茶,能夠在後期生成沉穩型的藥香。
粗製濫造,工藝過程有問題,沒有及時攤晾,被渥堆或高溫烘乾等傷害後的白茶,內質受傷受損嚴重。
最終的成品聞起來,香氣淡淡,藥香缺位。
最後,如果是產區不佳,工藝不精的白茶,那麼後期儲存過程註定坎坷。
不論你的存茶方式方法,做得再好再用心。
理想當中的那些,擁有甘香醇厚,藥香清揚風味的老白茶,根本不會登場。
不論等再久,也沒有用。
所以,如果你關心一款白茶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存出藥香?
與其關注白茶的年份高低,不如將重心放在品質上!
《5》
藥香,持久悠揚。
不論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
淡然安神,清鬱雅致的藥香,為白茶平添別樣風情。
我們都能夠,透過淡淡的藥香,感受藏在草木裡的詩意。
傳統的中草藥裡,古人們給它們取上了好聽的名字。
防風,白芷,地黃,當歸,黃芪,鴛鴦藤,紫蘇……
這些草藥名,本身就是草木的名字。
茶葉,本為草木的一種。
尤其是白茶,更是保留了極盡天然的自然原味。
是以,白茶的茶香裡,能夠擁有極為有靈性的藥香。
新茶的藥香,清新。
老茶的藥香,沉穩。
兩派不同風情的藥香,各有所長。
喝白茶,別再糾結一款茶要存多久才會出藥香。
選對了好茶,哪怕是初出茅廬的新茶,也能從中邂逅到讓人傾心的藥香!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