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流血上市

2020-12-15 騰訊網

日前,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在AI產業中,曠視科技、依圖均披露上市文件,曠視科技的港股IPO已經被擱置,商湯科技的上市計劃還未見雛形。

招股書顯示,由於高額的研發投入,雲從科技三年半虧損23億,本次IPO預計募資37.5億元,繼續投入到AI研發中。高投入低回報是目前AI企業的通病,產品落地能力也飽受質疑,在外界看來「AI第一股」多是為製造噱頭,傳統巨頭也在自主研發AI產品。

雲從科技與友商相比虧損並不算多,但是其成本控制能力也與競爭隊友有一定差距,在盈利能力方面也不及對手。雲從最早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布局的金融和安防的賽道也充滿競爭對手,之後行業競爭加劇,盈利或許遙遙無期。

(7579413)

相關焦點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經過三四年,一級市場培養的人工智慧的項目,在當前加速了上市的步伐。11月底,海天瑞聲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12月以來,依圖科技、雲知聲先後進入科創板上市問詢階段,而雲從科技、雲天勵飛均進入科創板上市受理階段。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第一季度,人工智慧的上市潮即將到來。
  • 雲從科技IPO上市,AI四小龍同路不同歸
    越來越多AI明星公司上市,有意思。在雲從科技IPO上市節奏明確、招股書披露後,當初外界因AI視覺而並稱的「AI四小龍」,現在已有3家走向公眾市場。而且果不其然,首先被關注的焦點都集中於財務數據,集中於營收、淨利和盈利。
  • 四小龍跑步IPO,巨虧23億的雲從科技會成AI第一股嗎?
    12月3日,「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了。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巨虧23億,雲從流血上市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周繼鳳 蘇琦來源:深燃 (ID:shenrancaijing)12月3日,「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了
  • 去年虧了17億,還會繼續虧下去: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衝刺科創板
    12月3日,雲從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申報稿),「AI四小龍」之一的雲從僅成立五年,是AI頭部企業中最年輕的一家。孵化自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天生帶有「國家隊」基因的雲從科技,獲得各類國家基金支持,收穫了近十輪股權融資。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三年半淨虧23億
    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家,核心創業團隊來自中科大及中科院,結合其全內資與政府基金背景,有國內「AI四小龍」中的「國家隊」之稱。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三年半淨虧23億
    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家,核心創業團隊來自中科大及中科院,結合其全內資與政府基金背景,有國內「AI四小龍」中的「國家隊」之稱。
  • 「流血」上市:AI獨角獸的自救
    比如,業內享有盛名的CV(圖像視覺)四小龍之一—雲從科技,成立至今共虧損達23億元;近日衝刺科創板的雲天勵飛,自2017至今虧損達16億元;深耕AI領域的雲知聲,在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也已虧損了6.9億元。從這些企業的表現來看,AI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實在讓人憂心,而這也正是導致資本加速退場的主要原因。
  • 「AI四小龍」 誰會先在A股「舞」起來?
    原標題:「AI四小龍」,誰會先在A股「舞」起來? 摘要 【「AI四小龍」 誰會先在A股「舞」起來?】
  • AI四小龍:從「貼身肉搏」到各走一邊
    來源:第一財經網文/邱智麗 近日,「AI四小龍」最年輕的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在業界,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並稱為計算機視覺的「AI四小龍」。過去幾年,四家公司在計算機視覺領域高歌猛進,但因為算法瓶頸以及應用場景同質化問題,「AI四小龍」開始踏上不同的徵程,伴隨曠視、依圖、雲從招股書對外披露,外界得以一窺它們的AI版圖。
  • 「AI四小龍」難解虧損「魔咒」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 楊雪梅12月1日,人工智慧公司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AI行業逐步進入下半場競爭。之後,曠視科技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書,正式打響第一槍。
  • AI獨角獸排隊上市,盈利「遙遙無期」
    原創 深燃團隊 深燃 收錄於話題#硬科技14個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周繼鳳 蘇琦編輯 | 金璵璠12月3日,「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了。
  • AI四小龍穿越周期:黃金時代、集體困境、賽道突圍
    「AI四小龍」進入了新的一波競賽——上市。 近十年前,中國計算機視覺(CV)時代拉開序幕,之後曠視、商湯、雲從和依圖共同踏上了這條賽道。 如今,他們又幾乎同時開始了上市的進程。 另外,依圖在今年9月9日於上海證監局進行A股上市備案。 商湯雖未披露出明確的上市計劃,但隔三差五就會傳出上市計劃。  AI市場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四小龍」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金推進商業化。 若上市成功,還會有大量資金繼續支撐它們前行。  不過,從曠視此前衝擊港股遇阻的情況來看,上市之路不一定那麼好走。
  • 周曦科創板掘金:雲從科技核心技術營收佔比不足50% 盈利無期
    12月3日,雲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作為「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成員,雲從科技此次遞表,給「AI第一股」花落誰家增添了更多想像空間。但事實上,相較於同行而言,較低的毛利率空間、遙遙無期的盈利時間表,雲從科技流血上市背後到底還有多少待解難題?
  • 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AI四小龍」三缺一
    來源:獵雲網依圖、雲從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唯獨商湯科技尚未有確切信息傳出。作者丨王非1月12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下稱:曠視)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
  • 雲從上市,「國家隊」選手的隱憂
    02 雲從的盔甲與軟肋根據IDC的數據,從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雲從、依圖、商湯、曠視佔據了國內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的60%,這也是「AI四小龍」稱號的由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與落地,四家公司的業務領域也逐漸區別開來。
  • 「四小龍」跑步IPO誰會成AI第一股?
    近日,人工智慧公司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AI行業逐步進入下半場競爭。之後,曠視科技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書,正式打響第一槍。今年,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先後跟進,開啟上市進程。同時,商湯科技的上市傳聞也從未斷過。「AI 第一股」之爭變得異常火熱。
  • 嚴重資不抵債卻估值500億:「AI四小龍」依圖科技闖出一個未來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木盒流程編輯 | 小白「「AI四小龍」中,依圖科技與其他三家相比,路線的不同之處是從算法切入到了上遊人工智能晶片領域;人工智慧晶片與寒武紀相比,略遜一籌,但商業化前景比寒武紀好。商湯科技、曠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並稱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的「AI四小龍」。過去幾年,這四家公司在計算機視覺領域高歌猛進,市值也不斷猛漲。然而,AI四小龍的上市之路都頗為坎坷。首先是曠視科技。
  • 「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擬登陸科創板 號稱「AI四小龍」之一
    天目新聞 記者 甘居鵬圖源:證監會網站1月12日晚,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曠視科技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企業,與商湯、依圖、雲從並稱AI計算機視覺領域「四小龍」。
  • IPO雷達|研發投入偏低,AI公司雲從科技 「中庸」到底?
    記者 | 曹立CL編輯 | 陳菲遐1近日,雲從科技披露了上市招股書,揭開了這個最年輕AI小龍的面紗。雲從科技在AI四小龍中絕對算是異類。虧損似乎是AI企業們最不在乎的一件事。市場之所以給AI企業高估值是由因為他們有核心的研發實力傍身。但云從科技作為四小龍之一,卻奉行「中庸之道」,研發以及科研投入都是幾家中最低的。快速發展的AI賽道,有雲從科技容身之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