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郊本是窮酸秀才,憑一首詩得到美女與錢財,詩中一句話人人皆知

2020-12-27 小佛說史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時期的鼎盛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有大才的人,他們寫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歌,然而,存在書本中的詩歌不少都敗給了歲月,或散佚、或被戰火所毀、或被世人遺忘,小佛最近在看《唐詩紀事》和《唐才子傳》,看到那些沒有流傳下來的詩歌集名字或者是「原集散佚」,以至於一些才子僅有一兩首詩歌得以傳世,比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張巡《聞笛》、楊敬之《贈項斯》,想來實在是可惜。

才子們能夠流傳下來的孤篇,不少是技壓群雄,最有名的當屬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聞一多曾評論這首詩,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今天咱們來讀一讀孤篇詩人崔郊的佳作《贈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 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家境貧寒,父母傾其所有依舊沒有錢讓他讀書,便送他前去投靠姑母,姑母嫁的丈夫家條件不錯,讓他能夠讀書識字,而他也沒有讓父母、姑母失望,唐憲宗元和年間,崔郊憑藉自己的才華考中秀才,唐朝的秀才不同於明清時期用來代指一般的讀書人,隋朝設科舉考試後,有進士科,秀才科,考中秀才科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秀才。然而,崔郊不認識高門大族中人,沒有人推薦他做官,他只能掛著秀才的名頭,繼續過著貧寒的生活,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他喜歡詩詞歌賦,喜歡吟詩作對。

崔郊長期生活在姑母家,與姑母身邊的一個婢女眉目傳情,奈何那年崔郊回老家處理家事,離開姑母家半載,等他回來的時候,婢女已經被姑母賣給了襄陽刺史於頔,崔郊聞此之後,整日長籲短嘆,茶不思飯不想。

第二年寒食節,崔郊得知婢女要回鄉祭拜,於是前去偶遇,見到婢女,心如刀絞,想想此後再難有相見的時刻,於是寫下一首《贈婢》贈給婢女,表達自己深深的思念,以及斷腸之痛。

公子王孫整天跟在你身後,你一滴滴淚水滴落在羅巾上,顯貴人家宅院深似海,今生今世我們恐怕難以再見,慢慢地我就會成為陌生人,被你遺忘。崔郊心中恐怕如刀割一般。

不知什麼原因,這首詩被於頔知道了,動了惻隱之心的他召見了崔郊,盛讚崔郊的絕句寫得好,並且很認真地說:「我家門並不是深似海,你要是當初直接見我,她早就回到你身邊了。」說完,便讓崔郊領走了婢女,並且送了一筆錢給崔郊,讓他安安穩穩和婢女一起過好自己的日子。

雲戲友議:其姑有婢女端麗,鬻之襄州刺史於頔,郊思慕不已,寫詩贈婢,於頔見詩,遂命婢同歸。

崔郊一生作品僅這一首流傳,尤其是「侯門一入深如海」一句,被人們倒裝為「一入侯門深如海」以及濃縮成「侯門似海」,來表達封建時期的等級差距,高門大戶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入,現在用來指代因地位懸殊而疏遠的親朋好友。

參考資料:《全唐詩》,《唐才子傳》

相關焦點

  • 崔郊的詩:「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是指的誰?
    就是因為這句詩,讓崔郊之名在大牛雲集的「大唐好詩榜」上熠熠生輝;就是因為這句詩,讓窮秀才崔郊沒買房、沒買車一樣抱得美人歸;就是因為這句詩,給我們留下了「侯門如海」、「蕭郎陌路」兩個意境深遠的成語…這首詩的名字很騷氣,叫《贈婢》,是崔郊寫給深愛的小婢女的一首訣別詩。
  • 一入侯門深似海?醒醒,你可能背了個假詩!
    也許很多人都會回答:一入侯門深似海。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錯誤的。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從此蕭郎是路人」的上一句到底是什麼。「一入侯門深似海」,這一句應該是化用了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與友人對酒吟》,原詩為: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新墳侵古道,白髮戀黃金。
  • 崔郊傳唱千年的一首詩,打動無數讀者,還演變成一個成語
    人生的舞臺上也會遭遇各種不同的人,既有關心自己的親朋,也有嫉恨自己的對手,當然還有夢想中希望得到、而現實裡無法如願的人和事。下面介紹崔郊傳唱千年的一首詩,打動無數讀者,還演變成一個成語。贈去婢唐代:崔郊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是唐代元和年間的一位窮秀才,他寫得一手好詩,長得也文質彬彬、氣宇不凡。
  • 唐朝窮秀才因戀人被奪,憤而寫下一首詩,最終抱得美人歸
    唐朝元和年間有個秀才名叫崔郊,他一生只留下一首詩,卻收錄在《全唐詩》,其中一句「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流傳了上千年,其詩背後的故事一時傳為佳話。 這首詩短短四句,卻包含了兩個典故。崔郊愛慕的這個婢女自然是極美的,這在前文中已說過,美人自然是讓人趨之若鶩的,於是那些公子哥閒來無事就來追求美人表達愛意,而美人對此毫不在意,卻在見到情郎的時候哭成淚人。首句用「王孫公子」的追逐襯託女子的美麗,第二句用「綠珠」的典故反映女子承受的痛苦與悲傷。
  • 此人籍籍無名,僅有4句詩傳世,其中一句卻是無人不知
    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優秀的古詩詞都敗給了歲月,或散佚、或被戰火所毀、或被世人遺忘。而很多傑出的詩人詞人本應由詩詞文集傳世,卻也在千年歷史中散佚殘缺,有些人甚至僅僅有孤篇傳世。比如張若虛,僅有兩首詩傳世;比如北宋詞人朱服,傳世的也只有一首詞。而這些傳世孤篇很多都是少有的絕佳之作,才能經受住歷史的考驗,傳誦千秋。
  • 他僅有六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卻成千古絕唱,人人皆知!
    因此我們品讀唐詩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忽視每一位詩人的每一首詩。即使他相比較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來說毫無名氣可言,即使他現存的詩歌數量屈指可數,但不影響他的詩歌成為人人皆知的千古絕唱。譬如,張繼的《楓橋夜泊》、崔顥的《黃鶴樓》,以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由唐代詩人崔護所創作的《題都城南莊》。
  • 「侯門一入深似海」有錯字,難住詩詞大會大半人,小學生輕鬆答出
    這道題看起來簡單,卻難住了百人團50%以上的人,但小學生選手卻輕鬆答出,讓我們來看看這道題:划去以下詩句中的錯誤項:A.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B.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因為是找出錯誤項,所以答案是B。這個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畢竟我們平日裡經常掛在嘴邊的正是「深似海」,這也正是百人團會錯的原因。
  • 總有幾句詩寫到了你的心裡(值得收藏)
    如今的你是否也被這些詩驚豔到了呢?今日小編就來個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讓我們驚豔的詩詞。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譯文: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而心中喜歡著的你啊,你卻始終卻不知道。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變化得超出人們當初的理解,沒有了剛剛認識的時候的那麼美好淡然。那麼一切停留在初次的感覺多麼美妙。當時的無所掛礙無所牽絆,一切又是那麼自然。初見時的美好結局,超乎想像,勾繪的人生總有那麼幾許淡淡的遺憾和哀傷。
  • 佛家說人生有七苦,都被詩人寫在這7首詩裡了
    秋天本就是文人最傷感的季節,何況此時的杜甫蒼老、多病、貧窮,而且是客居他鄉。他把這種種靈魂深處種種痛苦都寫在這首詩裡,實際上也是在感慨這個王朝已經如同他一樣衰老多病,如同瑟瑟秋風中黃葉,馬上就要凋零了吧。死:《夢微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 這七首千古名詩,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詩詞故事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酬答樂天「頻夢」之作。當時元稹貶通州司馬,白居易謫江州司馬,一南一北,相隔數千裡之遙。加之「山水萬重」,音信不通,只有夢中相見。白居易多次夢見元稹,白居易寫了四句詩給元稹: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 十首愛情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詩中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
  • 七歲小孩寫了首詩,詩中的生活,令許多人無比嚮往
    蘇軾能夠在千百年來,不僅是因為他的才學,更因為他在人生幾十年的旅途中,一直懷著顆赤子之心,從起點到終點。所謂赤子之心,便是如嬰孩一般,最原始、純粹、真摯的心靈。人越成長、經歷的越多,心中的牽絆和顧慮也就多了,對於事物的判斷,再也不是憑本心,而是考慮各種各樣的得失。在一次次選擇中,得到的或許越多,但心靈的枷鎖卻越來越緊、越來越重。
  •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杜牧這首詩很美,也很令人惆悵
    南宋詞人蔣捷有詞雲「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豔豔的櫻桃,綠油油的芭蕉,本是何等燦爛之景,然而當它染上了歲月的色彩,便化作無奈的嘆息。還有「砌下梨花一堆雪」,潔白的雪花像梨花一樣美,然而緊接著一句「明年誰此憑闌幹」,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惆悵。
  •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為「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大約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句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電視,裡面出來個窮秀才,搖著把扇子唱到這一句,伯父「啪」的一下把電視關掉。
  • 向古人學習如何誇美女,這首詩對美女的描寫被稱為千古絕唱
    為此,美女首先得有一雙美腿,所謂明眸流盼、勾人心魂。嬌美的瓜子臉或鵝蛋臉則上升為男人青睞美女的第二大標準。手指纖細而柔軟、細腰、肢體透香也是非常必要的。 為做到這樣的美女,紅唇的性感,清香的體味以及修長的小腿必定成為每天的裝扮健美奮鬥目標。女人的好身材就像是一道永遠明亮的風景。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回顧古文和古詩詞中對美女的讚美和描寫,看看古人是如何誇讚自己心目的美女的。
  • 此人只有兩句詩傳世,卻是家喻戶曉,還因此誕生一成語
    諸如乾隆那般,寫了數萬首詩,只有一首《詠雪》被人記住,而且還有爭議,若非他頂著一個皇帝身份,或許誰也不會知道,有一個叫做愛新覺羅·弘曆的人,寫了數萬首詩。即便如陸遊這般有名的大詩人,在其9000多首詩作中,能夠為人們熟知傳誦的作品,也不過是極少數的一部分。
  • 這8首詩,絮絮叨叨沒完沒了,比唐僧還囉嗦
    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經典散文精選美文,我們一起品讀。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還記得《大話西遊》裡面的唐僧嗎? 他的囉嗦逼死了妖怪,逼瘋了悟空, 是電影中的一個「奇葩」。
  • 因朱自清的《春》中提到這首詩,現在火得一塌糊塗,幾乎人人皆知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語文課本中收錄了好幾篇他的文章,比如說《背影》中就對父親買橘子的一系列動作進行了細膩的描寫,有人說朱自清因為《背影》這篇文章,和父親的關係有了很大的緩和,其中的細節描寫也讓讀者感同身受,讀完不禁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