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
閱讀不但能夠開闊自己視野,拓寬自己的思維角度,更能讓人在一些低谷的時候,找到信念,看到光明。所以我也一直想讓女兒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她愛上閱讀。經過我長時間的努力,終於開始收穫了,現在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前,女兒都會主動讓我給她讀繪本。早上我再也不用費盡腦筋地想怎麼讓她起床了,因為只要我一問:「你今天還要讀書嗎?再不起來我們可沒時間讀書了哦。」然後跑到床邊的書架上拿來繪本,讓我給她讀。讀完後才心滿意足的去刷牙洗臉。有時晚上女兒在等我洗澡時,也會先拿出繪本自己看,但因為現在識字量還不夠,大多時候都是看圖,等我好了,我再給她讀。一起閱讀不但讓我們的親子時光變得更加美好,有時我也會跟她探討書上的內容,女兒的角度總是讓我眼前一亮。
有一次我們一起共讀《小王子》這本繪本,讀到最後有一句:「只有用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我說:「因為重要的東西,都需要用心去感受,比如媽媽愛你,但是你看不到愛,可愛卻一直都在媽媽的心裡。」女兒回答說:「我知道了,就像我生氣時,我就能感受到你的愛。」女兒說:「因為我生氣的時候,我不知道我還愛不愛你,但我用心去感受到你的愛時,我就愛你了。」是呀,很多人在跟最親的人生氣時,總是會質疑對方對自己的愛。可當你能夠靜下心來去感受對方的愛時,你會發現,對方是愛你的,而你也是愛對方的,就不會被情緒衝昏了頭腦。平時女兒在生活中,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很好的,我覺得這很大一部分是閱讀的功勞。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在培養女兒閱讀習慣時,所採用的5個方法,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所以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孩子的習慣和性格做出相應調整,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1、閱讀興趣的培養
孩子都喜歡新奇好玩的東西,順應孩子的天性就會事半功倍。所以一開始讓女兒接觸書時,我選的都是非常有趣的立體書、帶有觸感的書或者是能一起玩遊戲的書。這時候主要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主,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先放一放,因為連興趣都沒有,那習慣的培養是很艱難的。如果一開始就強迫孩子看一些乾巴巴或枯燥的書,很容易就把孩子的興趣打壓下去了,後期想要再挖掘,就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了。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關於猶太人引導孩子愛上讀書的故事,當猶太人的孩子剛懂事時,母親就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舔書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雖然不能論證這個故事的真假,但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讓孩子愛上讀書,得先讓她愛上書。現在我家孩子從一開始喜歡立體書、遊戲書已經過渡到現在喜歡繪本。閱讀習慣的培養欲速則不達,一開始先得讓孩子愛上書,再慢慢地引導孩子去讀一些有點挑戰又不太難的書,孩子才能接受,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心理學中把「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禁果效應」的心理實質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這個效應也同樣適用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上。最開始讓我想到這個方法的是因為看了蘇軾和蘇轍小時候的故事:小時候的蘇軾和蘇轍並不怎麼喜歡讀書,他們的父母為此想出了一個辦法,每當他們在玩耍時,他們的父母就故意躲起來讀書,他們一來,就故意把書藏起來,以此勾起他們的興趣。果然,等父母不在家時,蘇軾和蘇轍就偷偷地把父母藏起來的書拿出來讀。就這樣日復一日,讀書後來就成了他們的樂趣,最終成為著名的文學家,與父親蘇洵被譽為「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後來我就改良了一下方法,當女兒拿著繪本找我讀的時候,我就故意適當地拒絕她,或者告訴她:「我現在在忙,等我忙完了才能給你讀。」等我忙完後,再跟她說:「我現在只有15分鐘,如果你要讀繪本的話,就需要快點過來哦。」以前,我總是想要給她讀繪本,可她反而沒有那麼專心,一會想要玩玩具,一會想要吃東西的。當我改成這個策略時,女兒反而感受到讀繪本這個機會來之不易,所以開始好好珍惜,從而會更用心去聽,也就更容易被書中的內容吸引。3、和孩子一起選書
既然書是給孩子看的,那麼選書的權利也要適當給到孩子,讓她一起參與選書的過程,這不但是一個儀式感,更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做主的感覺。當書是自己選的,而不是父母塞給自己時,孩子對讀書這件事所感受到的意義也會不同,對於自己選的書,當然也會更樂於去讀。我經常會跟孩子分享我讀書時的收穫,雖然孩子小,不一定能理解我說的內容,但是她一定能感受到讀書對我是一件多麼有益的事情。繪本一般都是插圖比較多,孩子會被書上的插圖所吸引,便會迫不及待地問我這是什麼意思。但我不會直接回答她,而是告訴她,那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文字,就知道她們在幹嘛了呢。這樣讀書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個探索她所感興趣的東西的一個過程,增加了許多的趣味,自然也會更用心去聽。所以說要讓孩子喜歡讀書,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讀書於她來說有什麼好處。不管是讀書使得你心情愉快,心情平靜,還是吸收到新的知識,又或者解決了一個難題,這都是我們要讀書的初心。雖然這是一個比較功利的說法,但是做一件事,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你想做它的動力是不是就沒有那麼足了呢?一本書再好,如果我們把它放到角落裡,時間久了,我們就會忘記它的存在。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不管我們前面花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TA對閱讀的興趣,可如果書一直都不出現在孩子的世界裡,那孩子就會忘記它。一開始,她的書架是放在客廳和玩具一起並排放著的,可每次我家娃都會忽略書架上的書,直奔玩具框。只有我們叫她拿書過來一起讀時,她才會注意到:「哦,原來玩具框旁還有這麼多書呢。」後來我就把書架移到我們的臥室靠陽臺的那面牆放著,還在書架旁邊布置了一個小小的讀書角。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樣的距離對於我家娃來說「太遠」了,她不經常到那個地方去,更多時候她更喜歡在客廳呆著,所以書又再一次被忽略了。再後來,我把書架移到我們的床邊,想著這樣她起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書,晚上上床睡覺,也需要經過書架,這樣書在她的面前出現的頻率夠高。而且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這兩個時間不會有太多東西來爭奪她的注意力,也很方便她拿來閱讀。果然,她開始被書架上的書吸引,早上起床時和晚上睡覺前,經常會在書架上翻一翻,看到想要讀的繪本,就會拿過來讓我讀。放書架的地方真很關鍵,選擇一個好的地方,能夠節省我們很多的精力。但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同,你也可以觀察一下你家孩子對於你現在放書的位置的態度如何,不斷調整來找到最佳位置。雖然會麻煩一些,但是值得啊。當閱讀習慣培養起來後,就輕鬆多啦,現在我只要花點時間給孩子讀書就好了。當然新的挑戰也來了,因為現在我又開始準備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等有收穫的時候再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轉發給家人朋友。
對啦,因為微信公眾號改版了,看完記得點個在看,這樣你才能及時看到我的文章呢。
ps
為了感謝大家平時對我文章的支持和轉發,特開設了「語姐讀信」欄目,回答大家個性化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MBA,10+企業品牌定位諮詢經驗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身心療愈、個人發展諮詢
專注於個體成長發展,尤其思維、認知、視野的提升
還著有系列幽默、溫和、富有深意的育兒實踐文章
育兒系列文章(點擊標題即可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