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賨人客(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筆俠,很高興分享文章給大家,今天來說一說日本這個國家名稱的由來。
「日本」的願意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但眾所周知的是:日本原本並不叫這個名字,它的原名叫「倭」,是中國(漢朝)賜予的,且延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後來,日本才改名日本。這中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故事?日本為何要改名呢?接下來,筆俠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我國秦朝以前,日本還處在歷史的開端,也就是說:以前是沒有歷史的,都是神話。原始日本島人過著漁獵、採集的生活,還處在新石器時代。
後來,隨著徐福東渡,以及漢王朝的徵戰四方,文明的火種傳到了日本島,日本島人開始了農耕生活。
光武帝劉秀即位後,日本島一個政權仰慕大漢神威,派遣使者向大漢朝貢並請求賜封。光武帝根據日本人的形象和地位賜予他們「倭奴國」的稱號,並賜「漢倭奴國王印」給其統治者,中國從此稱他們為倭奴國或倭國。
倭奴國王非常看重大漢的賜封,並把光武帝賜給他的金印視為權力的象徵,到死都不願落入別人手中,藏了起來。這顆金印也因此被保存了下來,直到1978年在日本九州志賀島上出土才重見天日。
此時的日本島人對中華文化只學到了皮毛,對倭奴的意思不夠了解,所以欣然接受。既然是大漢皇帝親賜的,那肯定是比較高大上的,甚至在現今日本的古代地圖裡(漢朝時期),日本都用倭來表示自己,如圖:
日本真正進入文明時期是從我國的南北朝以後,也就是日本的古墳時代。由於中國戰亂,大量中原人和朝鮮半島人湧入日本,給日本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日本島人才逐漸認識和深刻理解中華文化。
此時,他們才慢慢認識到「倭奴」是個不好的稱呼,但由於戰亂,也沒人去理會這件事情,這個稱呼就一直沿用到了隋朝。
隋煬帝時期,倭國國王給隋煬帝上了一道國書,國書裡面自稱「日出處天子」,並把隋煬帝稱為「日沒處天子」,隋煬帝勃然大怒。由此可見:此時的倭奴國王開始有些膨脹了。
唐朝建立後,準備聯合新羅控制朝鮮半島,倭國又想橫插一槓,於是聯合百濟和唐朝打了一仗,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戰」。
結局可想而知,倭國不自量力,完敗於大唐,這時他們才重新認識到了中國的威力。
中國正式承認「日本」這個名稱是從武則天稱帝以後。日本文武天皇見大唐強大,又派遣使者向中國通好。武則天本就是個喜歡接受新事物的女人,就同意了倭國的請求,從此正式稱倭國為日本。此時,距光武帝賜封倭奴國已經過去了700餘年了。
沒想到,當初的這個倭奴國,今天竟成了世界強國,不過,誰都無法否認的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深、不可磨滅。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如果你喜歡作者的風格,請不吝賜贊,在此謝過。
明天繼續……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文章和風格,不要忘了點讚,謝謝!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