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特殊T細胞會用「超級炸彈」轟炸靶細胞,從而殺死...

2020-12-23 前瞻網

科學家首次發現:特殊T細胞會用「超級炸彈」轟炸靶細胞,從而殺死危險異類

 Evelyn Zhang • 2020-05-11 15:48:17 來源:前瞻網 E398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我們免疫系統的殺傷性T細胞成為了一大「病毒攻擊能手」。它們破壞了受感染和患癌的細胞,而最新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又揭示了有關其工作方式的新細節——這些細胞,竟然會用裝有致命化學物質的蛋白質「炸彈」(bombs)轟炸它們的靶標。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免疫學家戴維·馬索普斯特(David Masopust)等人已經破解了細胞毒性T細胞(CTL)殺傷靶細胞的詳細過程。他們表示,這項研究「顯然是在完善我們對這些免疫細胞如何清除危險細胞的認識方面的重要一步」。

殺傷性T細胞,也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CTL),其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是穿孔素(perforin),一種刺穿靶細胞外膜的蛋白質。然後,同樣由T細胞釋放的稱為粒酶(granzymes)的酶,會湧入並引發目標受害者「自殺」。

不過,殺傷性T細胞是僅噴出顆粒酶和穿孔素這些活性物質,還是依靠特殊的結構將致死分子轉運至靶細胞?這點尚不清楚。

為了找到答案,牛津大學的免疫學家麥可·達斯汀(Michael Dustin)及其同事追蹤了攻擊這些殺傷性T細胞時溢出的分子。他們使用螢光標記了殺傷性T細胞中的顆粒酶,和分泌溶酶體裡的糖蛋白。

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細胞將這些分子「包裝」到了被團隊稱為「超分子攻擊顆粒」(SMAP)的容器中。通過分析這些炸彈的有效載荷,科學家們發現SMAPs不僅包含了穿孔素和顆粒酶,還包含了280多種其他蛋白質。

為了更仔細地研究SMAP的結構,研究人員轉向一種稱為「直接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direct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DSORM)的超解析度成像,該技術可以透視和查明單個分子。細胞釋放出一些類型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包裹在脂質中,但是SMAP具有穩定的糖蛋白外殼,並在其核心中帶有顆粒酶、穿孔素和關鍵的血小板反應蛋白(TSP-1)。

電鏡顯示,SMAP呈環狀,平均直徑120nm,表面有一個糖蛋白外殼包裹。平均每個免疫突觸內會形成27個SMAP。

CTL殺死靶細胞的過程,研究的已經不少了:CTL四處巡遊找到靶細胞,跟靶細胞接觸形成免疫突觸,從分泌溶酶體裡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穿孔素在靶細胞上打孔,顆粒酶從打好的孔進入靶細胞,啟動多種細胞凋亡途徑誘導細胞凋亡。但研究人員還總結說,殺手T細胞不僅釋放了穿孔素和顆粒酶,還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容器來運送它們。

為了模擬殺傷性T細胞與其受害者之間的相互作用,Dustin和他的團隊又將T細胞置於脂質的雙層結構上,該脂質類似於包裹細胞的膜。SMAP迅速出現在膜上,表明T細胞在「開閥」後開始放電。

當研究人員將殺傷性T細胞從表面拔出時,一些SMAP仍然留在後面。研究小組報告說,就像分子「炸彈」一樣,它們可以保持自身攻擊殺死細胞的活性長達1天之久。

Dustin說,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的研究可能已經發現了SMAP的跡象,但是直到最近,研究人員還沒有使用成像技術來探測其結構。

而該研究發現,CTL的細胞毒性物質——穿孔素和顆粒酶,並非直接被釋放到靶細胞周圍,而是互相結合,組裝成一個超分子攻擊粒子(SMAP),釋放到靶細胞細胞膜上。

卡爾加裡大學的免疫學家克里斯多福·莫迪(Christopher Mody)說,該論文因「穿孔蛋白和顆粒酶如何在靶細胞膜上融合」而「提出了一個新的範例」,值得讚揚。但是,他告誡說,作者尚未證明殺傷性T細胞是先產生然後釋放SMAP,還是釋放組分,然後在靶標處組裝成SMAP。

Dustin說,SMAP的複雜內容表明它們可能還具有其他功能。例如,這些顆粒包含吸引​​免疫細胞並控制其行為的分子,這暗示著交流可能是其作用之一。達斯汀說:「我們知道他們對殺死(某些感染和癌細胞)很重要,但我們懷疑這還不止於此。」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5/immune-cells-blast-infections-and-cancer-protein-bombs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5/06/science.aay9207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Science》揭示人體免疫新細節:殺傷性T細胞的蛋白質「炸彈」
    當人體遇到外敵入侵時,先天性免疫細胞首當其衝,它們會迅速作出殺敵反應。如果出師不利,作為人體免疫最後一道防線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殺傷性T細胞,CTL)會被召集,它們憑藉多種生物學功能去殺死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這一過程已被我們所熟知。
  • 《科學》:T細胞殺死有害細胞的方式,我們搞錯了!科學家首次發現...
    細胞毒性T細胞,工作細胞中的黑衣服壯漢,拿把刀對著癌細胞等等靶細胞捅來捅去。它那把刀捅完,還會在靶細胞上留下數枚「炸彈」。近日,牛津大學的. Balint和M. L. Dustin等破解了細胞毒性T細胞(CTL)殺傷靶細胞的詳細過程。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
    2020年5月2日訊/生物谷BIOON/---細胞毒性淋巴細胞,主要是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和自然殺傷細胞(NK),是殺死受到病毒感染的細胞或發生癌變的細胞或組織移植物的主要效應細胞。這種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於FAS死亡受體途徑或更常見的顆粒胞吐途徑的下遊。
  • NK細胞:我殺死癌症的時候,連我自己都害怕!|NK細胞|靶細胞|癌症|...
    NK細胞是體內負責殺傷老化、受病毒感染、腫瘤等異常細胞的最主要「戰士」。NK細胞與人體其他150多種白細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自己單獨就能識別和攻擊外來細胞、癌細胞和病毒。
  • 科學家研製超級「NK細胞」,更強的活性,抵禦外來細胞
    導讀: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和刪除一個關鍵基因,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超級NK細胞,這種免疫NK細胞,對某種形式的白血病具有明顯更強的活性,保護著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和穩定。這一發現發表在2020年6月11日在線發行的《細胞》中。
  • 七年後又獲進展,英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形成
    近日,英國科學家首次在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的形成。到2016年,他們發現G-四聯體存在於調控基因特別是癌症基因的DNA區域內,這表明它們扮演著基因開關的角色。先前的研究都需要殺死細胞或使用高濃度的化學探針來觀察G4的形成過程,因此研究人員還未在正常的活細胞中追蹤到它們的實際存在。
  • 靶細胞裂解死亡為何屬於細胞凋亡?
    Tc的效應過程包括:效-靶細胞結合。在外周淋巴組織增殖、分化的Tc,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向感染灶或腫瘤部位聚集。Tc識別並與相應靶細胞結合,在細胞接觸部位形成緊密、狹小的空間,使Tc選擇性作用於靶細胞;Tc的極化。Tc結合靶細胞後,Tc內某些細胞器極化,細胞器重新定向,從而保證Tc分泌的效應分子有效作用於所接觸的靶細胞;致死性攻擊。
  • 用磁場殺死腫瘤細胞——萬融實驗
    科學家已經找到了遙控細胞自毀的方法。通過磁場控制微小金屬顆粒的行為,可以打開細胞死亡的開關,從而開始破拆行動。這種方法可能有一天能在不使用藥物或造成創口的情況下,用來殺死癌細胞或協調其他的細胞事件。 在這項新研究中,有少量蛋白將這些含鐵的納米顆粒引導至死亡受體4,這個名字響亮的受體就像是細胞外的一個把手,充當著細胞末日的分子開關。
  • 新發現顛覆對殺傷性T細胞的傳統認知,有助開發出更好...
    2020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一類稱為「殺傷性T細胞」的免疫細胞,也被稱為細胞毒性或溶細胞性CD8 T細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殺傷性T細胞通常會留在血液中,不會進入器官和其他組織。
  • 科學家發現負責清除損傷神經元的大腦細胞
    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大腦中特殊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在大腦損傷後清除損傷組織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題為「Neuronal integrity and complement control synaptic material clearance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這種關閉開關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敲除細胞中的特定基因,從而使得細胞對特定營養物產生依賴才能生存下去。在實踐中,患者會在細胞治療的同時服用特定的營養物。如果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就會停止服用這種營養物,從而耗盡體內的治療性細胞,減少或停止副作用。
  • 邵峰團隊發現觸發細胞焦亡的新途徑
    邵峰團隊發現觸發細胞焦亡的新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8 14:29:59 近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團隊發現,細胞毒性淋巴細胞來源的顆粒酶A切割GSDMB從而觸發靶細胞焦亡。
  • PNAS:科學家首次識別視神經幹細胞,為治療失明帶來希望
    正文   科學家首次識別出視神經幹細胞,或者治療視力喪失。   目前,大約有300萬美國人患有青光眼,並因此導致12萬患者失明。青光眼是由視神經受損引起的疾病,這種神經損傷通常與眼內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內壓力升高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視覺盲點會逐漸擴大。
  • 《自然》:科學家發現全新免疫機制,普通細胞也能誘捕並中和超級...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真不知道人體還有多少神奇的秘密等著科學家去發現。前不久,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Ken H. Cadwell和Victor J.他們發現,人體細胞在發現超級耐藥菌的DNA之後,竟然會把細胞膜表面能被細菌毒素結合的蛋白以外泌體的形式分泌出去。如此以來,超級細菌釋放的殺傷性毒素就被外泌體誘捕了,讓細胞躲過一劫。不得不說,咱們人體細胞這招「壁虎斷尾」的手段,實在是高明極了。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一種對抗細菌感染的全新先天性免疫機制[2]。
  • 拉斯克獎背後的故事:T細胞B細胞發現與抗癌藥赫賽汀的誕生
    T細胞與B細胞的發現獲得基礎醫學獎的Max D.Cooper和Jacques Miller的主要貢獻在於發現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B細胞和T細胞,從而推動了現代免疫學的進程。在給予他們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就,提供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組織原理。
  •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自然殺傷免疫細胞可以殺死頭部和頸部的腫瘤細胞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已經設計了一種自然殺傷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殺死小鼠頭部和頸部的腫瘤細胞,而且還可以減少免疫抑制的髓樣細胞,從而使腫瘤逃避免疫應答。電子生活.
  • ...首次在活細胞中追蹤到的四重螺旋DNA,可抑制癌細胞分裂增殖
    ,四鏈的DNA結構(G-四鏈體)首次被證明在某些類型的乳腺癌中發揮作用,這為個體化醫學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全新治療靶標。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劍橋大學的兩位科學家提出的DNA纏繞的「雙螺旋」結構逐漸被廣泛認可。
  • 《Science》:釋放「超級炸彈」炸開癌細胞
    作為最具毒性的殺傷性細胞,T細胞的殺敵手段可不僅僅這麼簡單而已,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CTL(細胞毒性T細胞)可能還會釋放超分子攻擊顆粒(SMAP),這些顆粒會直接附著(並破壞)靶細胞,或者自動留在細胞內環境中。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在兩篇新的論文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用「智能(smart)」細胞療法破解這一難題的互補策略:除非被僅在癌細胞中同時出現的一組蛋白所激活,否則這些活的細胞藥物會保持惰性。這種通用方法的生物學方面已經在Wendell Lim博士及其同事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設計計劃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的合成免疫學中心的實驗室中探索了好幾年。
  • 研究發現:細胞內的脂肪滴是細胞的「兵工廠」
    帕頓教授說:「以前人們認為,入侵的細菌是把細胞內的脂肪滴當作食物,但我們發現,這些脂肪滴參與了我們的細胞與病原體之間的鬥爭。」脂肪滴是細胞軍火庫的一部分,細胞製造有毒蛋白質,將其包裝成脂質滴,然後向入侵者發射。「這是細胞自我保護的一種特殊的方法,它將脂肪作為一種隱蔽的武器,給我們提供了對抗感染的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