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為電子工業出版社書籍《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書摘,筆記俠經電子工業出版社授權發布。作者簡介:黃有璨,現任網際網路新職業大學三節課(sanjieke.cn)聯合創始人,《運營之光》《運營之光2.0》作者。責任編輯| 武德 審校 | 金木研 值班編輯 | 胡鐵花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在商業世界裡,決定勝負的關鍵詞,常常有兩個,一是價值,二是效率。
如果你已經工作三四年,會時常發現,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看起來,往往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人看到的是單點,有人看到的則是一個系統。
而那些在特定問題上擁有系統思考能力的人,往往具備優質策略制定能力,依靠策略來贏得競爭,而不是拼執行。在我看來,普通人與高手的一大區別,就在於系統思考和制定高質量競爭策略的能力。
一、何為系統思考能力?
首先,什麼是系統思考能力呢?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次,我跟幾個朋友討論到底怎樣才能辦好一場線下活動,有很多人的建議和反饋是這樣的:
我們應該找幾個知名大咖來分享乾貨。我們是不是在活動開始前搞幾個有意思的互動小遊戲?我們應該在現場布置方面把活動的檔次弄得高一點。……然後,有一位朋友H,突然站起來,在黑板上邊寫邊說,畫了個圖。
這張圖一出,現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只能在心中默默讚嘆。
他把「如何辦好一場活動」拆解為活動傳播和活動參與體驗兩個維度,並在兩個維度上,按照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進行劃分,對整件事更進一步拆解,找出了決定一場活動參與體驗是不是足夠好、活動傳播及影響力是否足夠大的一些關鍵要素。
這樣一來,你頓時感到,關於「如何辦好一場活動」這個問題,在你的腦海中變得非常立體和全面,你擁有一個更加完整的體系來對整件事進行思考。
不止是「如何辦好一場活動」,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類工作,背後可能都對應著一個系統。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由諸多系統構成的。從一輛車、一個小區、一家企業、一條河流,乃至一個國家,都可以看作一個系統。
系統有大有小,但任何一個系統必然存在著:
1.該系統的特定功能和目標。
2.某種特定的系統結構。
3.諸多相互影響的系統要素。
4.系統運轉中的各種約束規則。
例如,一家企業的基本功能和目標,就是追求盈利和商業價值最大化;它的組織結構和業務結構,就是其系統結構;類似戰略方向、市場競爭態勢、人才結構、業務模型等,則是這家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系統要素;至於經營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各種市場基本規律,乃至法律法規等,則是約束規則。
所謂「系統思考能力」,是一種整體性的思考方式,要求你從一個系統的目標、整體結構和各種系統要素中思考,最終尋找到一個圍繞實現目標的最優解。
上面我們所舉的朋友H對「如何辦好一個活動」的思考,就是最好的範例。
假如你是一個程式設計師,在職業生涯前幾年,你通過學習各種工具、熟悉各種常見代碼和腳本、學習各類語言來提升自己,但到了一定階段,你必須理解系統架構,以及掌控大型複雜開發項目的項目管理。
假如你在一家投資機構工作,最初幾年,你需要熟悉各種信息獲取渠道,做好基本的各種行業分析,並能對一家公司進行基本估值。而到了後來,你必須在腦海中對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和創業者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統思考結構和判斷邏輯。
二、如何提升系統思考能力?
無論你想成為一個頂級專家還是一名商業操盤手,系統思考能力的提升都是你的必經之路。那麼,如何向高手學習,提升自己的系統思考能力呢?
首先,你在一個領域內要有足夠豐富的實踐,並能夠熟練解決各類單點技能問題。
如果你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負責用戶增長,卻連基本的「轉化率如何提升」「怎麼寫文案更能吸引用戶」「用戶留存率比較低該如何分析」都沒有實踐過,也完全不知道如何思考,那麼當你拿到「如何為一款產品搭建一個增長體系」這樣的命題時,註定是懵的。
其次,在對應問題面前,你要能夠看到並深刻理解一類已經被驗證行之有效的系統模型,並用它理解和思考部分問題。
好比在用戶增長方向,AARRR模型就是一類非常經典、被無數公司使用並驗證過的模型。你先 充分理解它,並通過它思考如何為一款產品搭建增長體系。
再次,你也需要在同一個領域或同一個問題下,看到更多相關的系統模型,或者是來自其他專家或高手理解的系統模型——在同一類問題面前,不同的高手有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思考體系。
在這一過程中,你還要不斷深入去思考更多系統模型之間的關係、差異,以及背後的原因,只有這樣,你的系統思考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在任何一個領域,你只有在以上過程中反覆實踐和自我修煉,才能獲得系統思考能力的提升,全無捷徑。
當然,你也許意識到了,在我們可見的所有系統中,商業就是一類非常龐大和複雜,直接影響我們的職業成長系統。想要在職業成長的遊戲中通關,你必須能夠伴隨著自己的職業成長和系統思考能力的提升,對商業也逐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認知。
唯有如此,你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商業環境下的各類決策和競爭。
三、商業世界中的兩種高質量思考習慣
下面,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些重要的商業認知和系統思考方法。
若把「商業競爭」看作一個系統,它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公司和個人在充分遵守各種商業競爭規則(即約束規則)的情況下,通過制定自己的競爭策略,合理執行並贏得競爭,獲得收益。
在整個「商業競爭」系統中,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是競爭策略的制定。很多時候,兩個商業組織之間的對抗,勝敗往往在於決策者的認知思考水平高低,以及能否做出優質的決策。
制定策略是為了贏得競爭,而在商業世界裡,決定勝負的關鍵詞,常常有兩個,一是價值,二是效率。
為了進一步窺見所謂「優質商業思考邏輯」的重要一角,我將圍繞價值和效率向你介紹兩種商業和職業領域內非常有價值的思考習慣。
第一種思考習慣是:始終關注價值,而非具體問題的執行路徑、難度和過往經驗。
當你面臨一件事要不要做,或者遇到某個問題很難被解決的時候,要優先關注「事情被解決後的價值有多大」 。
就像2015年,在所有學習時間較長、內容較多的在線課程中,用戶的打開率、完課率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困擾,包括MOOC在內的很多優質在線課程的平均完課率都在3%左右徘徊。
然而,三節課認定了「完課率」背後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對這一問題死磕,也一點點讓三節課在線課程的完課率從最早的15%提升到30%,再到40%、50%。
最終,到2018年上半年結束時,三節課的在線課程完課率已經達到60%。這些投入和付出也帶來了可觀的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到2019年,三節課連續完成了3輪融資,成為新職業教育賽道的領跑者。
第二種思考習慣是:始終思考和關注現有工作流程及業務鏈條中效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的可能性和機會。關於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就不再贅述了。
這兩種思考習慣,致力於幫助你找到一些「價值更高」的問題,讓你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而不是仍然還在執行上努力。
往小了說,這兩種思考習慣能夠幫助你不斷實現個人提升;往大了說,在當下「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不再的商業時代,甚至為你帶來「很有想像力」的商業機會。
四、競爭策略三級思考法
那麼,在商業競爭環境中,高手是如何思考的呢?這裡我想給大家介紹一個小工具——競爭策略三級思考法。
當你在一個行業或崗位中面臨競爭時,皆可試著從三個層次進行一些思考和提問,制定出你的較優競爭策略。
首先,要問自己第一個問題——你所在的行業/業務有哪些基本規律?
這個問題的關注點更多地在於行業和你所做的業務類型。舉個例子,影視娛樂是一個行業,而經紀人則是個具體的業務;教育培訓是一個行業,為中小學、高校提供家校互通管理工具則是個具體的業務;醫療健康是一個行業,而提供醫生在線問診則是個具體業務。
接下來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你所處的平臺/生態內有什麼競爭規則/常見玩法?
你首先要意識到,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下,每一個大行業,都可以被細分為N種生態,而每一個生態,也都會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比如,同樣做電商,淘寶、京東、拼多多甚至微信,每個平臺都有不同的規則和典型玩法。
例如淘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通過聚划算做爆品給其他商品帶貨」就是一種比較管用的特定玩法,而一個網店的商品上下架的時間會部分影響到店鋪的流量;在微信生態下,更典型的玩法是基於個人IP做衍生品,或搭建一套近似微商的分銷體系。
第三個問題——你面對怎樣的競爭對手,有什麼機會或優勢?
如果你已經深刻理解所處行業/業務的基本規律,也比較熟悉所在平臺/生態的競爭規則和常見玩法,接下來,你要對將要面臨的競爭對手和你自身進行評估,找到你最大的機會點。
要知道,競爭這件事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從來不絕對。每一個人或每一家組織,都擁有某些鮮明的特點,在一種競爭邏輯下,這可能是劣勢,換到另一種競爭邏輯下,這也可能就成了優勢。
所以,你需要充分了解你的競爭對手,也要善於利用你自己的獨特之處制定更適合自己的策略。
在了解了這些工具之後,我們來通過案例具體分析一下高手的系統思考之路。
五、高手是如何系統思考的?
任何人都知道,在制定策略的能力上,一個普通人和一個頂級高手之間的差距,不是1和2的差距,而可能是1和100,甚至1和1000 的差距。
因此,要想提升自己制定策略的能力,最好向那些頂級高手學習,首先學會以系統的視角看待很多問題和現象,發現諸多基本規律和約束法則,更好地順勢而為,在規則範疇內為自己贏得更大的收益。
2017年前後,我對電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一年我走訪了不少電商高手,與他們的對話讓我對電商行業的運營和競爭策略有了全新的理解。
其中有一位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電商高手,是嵐姐姐。嵐姐姐是國內最早一批電商培訓師,上海交大客座教授,曾經是淘寶大學的1號講師,當時已有14年電商經驗。
截至2017年,她累計已在淘寶生態下創下數十億元銷售額,曾經帶領一家新店一年內實現從零到5000萬元業績突破,也創造過帶領一家成長型店鋪,實現一年內銷售額從 2000萬元到 1.94 億元的奇蹟。
在我跟她的對話中,嵐姐姐給到我兩方面特別有價值的信息。
首先,在我問她「如何制定一個電商店鋪的運營策略」時,她向我分享了她經常採用的兩種策略:
第一種叫作對標型策略。一般在你所在的品類和賽道中有一個比你強一些的競爭對手時比較適用。這個策略的基本邏輯是,鎖定比你強的競爭對手「往死裡打」,好比我和其他店鋪賣同一個品牌的榨汁機,我會很細緻地研究競爭對手的商品介紹、服務、文案、價格變化規律等,總是找到空間比對方做得更好或更有差異化。同時在推廣投放上,也一定會搶關鍵詞,搶入口,跟對方拼點擊率,直到全面壓過對方。這就是「對標進攻」。現在電商的流量紅利時期已經過去了,平臺上商家的競爭更加激烈,流量和銷量經常是此消彼長,只要能從競爭對手那裡搶到更多的流量和銷量,我們自身的競爭力就能得以提升,就跟遊戲打怪升級是一個道理。第二種策略叫作上新型策略。一般女裝、零食這樣的品類經常使用這種策略。這種策略的核心,就是保持穩定的上新頻率,比如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一次,在這些品類,新品的購買轉化率往往更高,且每一次上新你都有機會獲得一些平臺的宣發資源和流量。因此,只要選品沒問題,定期做好上新,並且配合每一輪上新把平臺流量的運營和面向店鋪老用戶的推廣運營都執行到位,那每一輪上新都能為你帶來不錯的增長。
我採用「競爭策略三級思考法」對她的答案進行了解構,如下兩圖所示。
於是,我們發現,頂級高手的系統思考方法也是圍繞著行業/業務基本規律、平臺/生態的競爭規則和常見玩法、競爭對手及我們的優勢這三方面來展開的。
在同一類問題面前,不同的高手有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思考體系。
這些不同的思考模型之間沒有什麼對或錯,但每一類思考模型,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和邊界。就像嵐姐姐給出的答案,特別適用於淘寶店的運營策略制定,但假設你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微信生態下做好微商,則她的答案可能就不適用了。
站在學習和成長的角度,只有在一類問題面前,看到更多系統思考模型,並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差異,以及背後的原因,並用它指導你的決策和實踐時,你的系統思考能力才更容易得到提升。
我也是如此,當我把原有的「競爭策略三級思考法」與嵐姐姐的電商運營方法論進行對照思考的時候,我對於電商領域的運營和競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關於系統思考,還包括很多豐富的內容,比如頂級高手如何預見未來、其進行複雜思考背後的簡單法則、如何向外尋求系統思考能力的成長。
限於篇幅所限,本文就講述這麼多,更多內容參見黃有璨全新力作《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