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達成目標,最重要的是擁有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用絕對理性的態度來應對這個複雜的世界。
總結規律和提煉投資的規則,還有標準,那就要堅持把每一筆投資的交易邏輯記錄下來。
人類最大的悲劇,就是傲慢和自負,害的我們帶著錯誤觀點去做事,還不願意接受質疑。我們慣有的思維模式,可能會讓我們沒辦法準確地認識和判斷形勢。
由於人的天性,所以在觀點受到挑戰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承認錯誤,而是先給自己辯解,有時候辯解都做不到,就直接生氣了。
頭腦中的我們,一個是理智的,一個是情緒的,總是在相互反對,相互制約,爭奪著對我們大腦的實際控制權。
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我們要保持極度開放的態度,承認自己有缺點和短板,接受外界對我們的質疑和批評,從而不斷進化自己。
對待生活要有科學家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才能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精準地記錄時間的開銷,用主動而科學理性的方法去對待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感性的經驗變成理性的總結。
一個企業想要成功,不是看創始人有多牛,也不是看手上有多少資源,而是看這個企業能不能奉行「優秀想法至上」的原則。
在一個企業裡,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優點和缺點,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角度,自然也有局限性。
讓企業最高效的運作,離不開企業每個人的精確運作和各盡其職。對於企業員工,首要的是完成原本的本職工作,其次就是維護好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印象,隱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展現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
也唯有隻做最自然,最舒服的自己就夠了。減少維護自身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精力。
生活原則,工作原則,重要的不是原則,是原則背後的思考,只有形成自己的原則,才能更好的決策,原則也只能來自於自己的「痛苦經歷加反思」。
如何讓自己更加理性地思考問題?那就要讓自己的思維跳出原有的模式,進入到「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思維模式中。
理性地把自己的錯誤和反思都記錄下來,人類大腦的默認設置是超短記憶的,只要我們不是刻意去記憶某個東西,我們獲得的經驗也好,想到的好創意也好,很容易就會被遺忘。「好了傷疤忘記疼」的人生腳板也是時常上演。
要把感性層面的經驗,理性地進行記錄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