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舊著被譯回《旗人風華》徐展舊京風俗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高凱 攝

1939年到1940年,羅信耀先生在當時北京唯一一家英文報紙《北平時事日報》上連載了系列文章,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北京文化,後結集出版。

該書英語版本和日語版本相繼出版,海外影響巨大,被認為是外國研究北京民俗的必備書籍。70年後,羅信耀之子羅進德先生根據初版和日文本相對照,花了十餘年的功夫終於將本書回譯出來……

近期,這本由一位老北京人寫就的漢學名著得以以中文版本與此間讀者見面,回譯後名曰《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據悉,本書的作者羅信耀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在燕京大學做英文文秘,結識埃德加·斯諾。斯諾鼓勵他用英文寫作,並將他推薦給《北平時事日報》。其子羅進德也是翻譯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聯合國職員,精通多國語言,2005年被中國翻譯家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在《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中,羅信耀仿馬克吐溫的小說筆法,虛構了禮士胡同的吳家三代,以吳小禿兒的出生到生子的全過程,描寫了北京民俗的方方面面。

這本舊作在文體上頗為新穎,似小說,似紀實,全文並無曲折故事情節,一切記述看似平淡,卻蘊涵著種種值得細細體會的生活滋味,讀者從其中對日常的點滴記述中既可讀出當時北京和北京人的性格氣質,亦能窺見當時的特殊社會背景,更可在書中的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與譯者父子兩代對於故鄉靜水深流的情感。

據介紹,當年羅信耀先生的文章邊連載,邊結集,1940年、1941年出版單行本(分為第一集和第二集),英文版一出,當年內就有了日文譯本,1941年出版的日文譯本題名「北京的市民」,1943年「續北京的市民」出版。

當年日譯者將書送給周作人,周作人給予很高評價:「雖是原來為西洋人而寫,敘述北京歲時風俗婚喪禮節,很有趣味,自繪插圖亦頗脫俗。」

有資料稱,葛兆光讀到該譯本,曾寫一篇《禮士胡同的槐花飄香》,他說:「我在日本京都讀書,讀的倒是寫三十年代北平的書,這本寫於三十年代北平的書本來不是用中文寫的,卻是用英文寫的,它發表在北平的英文報紙,卻被日本人先譯了出來。」

據悉,一直以來,該書日譯本被很多中日比較的學者在論文中引用。

作為2020年北京十月文學月的大眾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圖書生產事業部日前特別組織「在小說與民俗之間」《旗人風華》閱讀分享活動,活動主講者季劍青系北大現代文學博士,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一直從事北京文化研究。

據介紹,季劍青2015年6月就在《北京觀察》雜誌發表了《羅信耀和他的北京旗俗書寫》一文,討論英文原版的《旗人風華》是如何把旗俗作為普遍意義上的北京風俗來記述的。

對於本書的中文名定做《旗人風華》,季劍青介紹稱,羅信耀是滿洲正白旗人,「羅」這個漢姓大概是後來改的,對應的滿洲老姓是薩克達。在當年的《小吳歷險記》(英文直譯)初版的序言中,羅信耀稱自己是一個北京人(Peking-jen),並為此而感到驕傲。1940年前後,八旗制度早已成為歷史,旗人把自己當作北京人是很自然的,而在一部面向英文讀者的介紹北京風俗的書中,作者似乎也沒有必要提及自己的旗人出身。

他指出,《小吳歷險記》的主人公小吳,是一個北京吳姓家庭裡的小名「小禿兒」的男孩。作者從他的出生寫起,一直寫到他長大結婚妻子懷孕,仿佛完成了一個「生命周期」。這本書以他的成長為線索,穿插起北京的各種歲時風俗,如借小吳爺爺的去世寫喪葬的習俗,借小吳奶奶去娘娘廟為小吳祈福,詳細描繪妙峰山香會的盛況,諸如此類,故事中的人物只起到引子的作用,並不承擔敘事功能。從書中間或提及的時代背景推斷,小吳大概出生於1915年前後,差不多在1939年即作者動筆時結婚。這正是北京旗人開始放棄旗人身份逐漸與北京人融為一體的歷史時期。

當日對話人系青年作家侯磊,多年傾力於口述史及北京史地民俗的研究。侯磊認為,除了帶著分析和批判眼光對於當年的北京風俗進行了完整且珍貴的記錄之外,《旗人風華》同時具有很強的文學性。雖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但其整體語言風格輕鬆流暢,儘管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但對當時北京人日常生活的描摹生動而鮮活,於平平淡淡中引人入勝,可讀性很強。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旗人風華:漢學家必讀著作,老北京百科全書,國難前的末日輓歌
    近年來,以舊日北京風俗文化為主要元素的一些著作或者影視劇,總是被冠以「京味兒文化」而廣為人知。遠的有老舍的很多作品,近的比如前幾年熱播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等等電視劇,都成為「京味兒文化」的絕佳表現。談起老北京,旗人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彙。自從清軍1644年入關進入北京城以來,八旗子弟就成為了這座城市人口構成的重要部分。
  • 見證近80年變遷,舊高雄火車站將移回當新站出入口
    「高雄點Kaohsiung.」在臉書分享當年遷移舊站入口大廳的紀錄照。
  • 「30年前的舊衣服,給我兒子穿?」婆婆一句話回懟,兒媳無言以對
    「30年前的舊衣服,給我兒子穿?」婆婆一句話回懟,兒媳無言以對小天在去年生了一個兒子,剛成為母親的她很是興奮,給兒子買了很多可愛的衣服。只是,小天有一次無意間發現,兒子穿的衣服並非是自己買的。雖然衣服看上去很乾淨,但是衣服卻比較舊。
  • 暢銷書單|105種漢譯名著經典(含最新50種)
    >3.高盧戰記 [古羅馬] 凱撒 著4.羅馬史 [德] 特奧多爾·蒙森 著 5.風俗論 [法] 伏爾泰 著 6.俄國革命史 [蘇] 列夫·達維多維奇·託洛茨基 著 7.歷史是什麼 [英] 愛德華·霍列特·卡爾 著
  • 果脯、小吃和舊京滿族節俗
    除夕吃雜伴兒是舊京特有習俗,又是舊京乾鮮果行到年底進行清倉和推銷的一種方式。上述三種雜伴兒有三種用途:暖冬會吃的叫「糙(粗)雜伴兒」,一般待客用的叫「幹雜伴兒」,專供除夕守歲用的叫「細雜伴兒」。舊日售幹細雜伴兒的主要有四處:德勝門、朝外大街、果子市、天橋。許多商店是前店後廠,如開業於道光三年的老字號「元興昌」就自已製作山楂糕、果脯向外批發。
  • 滿族風俗:老北京旗人生活的講究!
    老北京旗人的生活自古以來就是豐富多彩的。旗人對吃非常有研究,對禮節也很重視。
  • 《去年天氣舊亭臺》:走進京城舊夢,從市井深處去探尋老北京文化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溥侗從小酷愛崑曲與京劇,又常接觸一些當時的京昆著名藝人,加上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遍訪名師,終於達到了京劇、崑曲、文武各行的演唱和伴奏無所不能。有學者研究說,清代的京劇發展是「雙軌制」,一方是科班出身的專業藝人們,一方是旗人們的京劇愛好者,又稱票友。正是由於他們相互學習,兼容並蓄,京戲才從戲園子裡走進老北京四通八達的胡同巷口。
  • 漢京集團開發,龍崗新塘圍舊改項目,籤約率80%,拆遷在即!
    開發商:漢京集團 進度:籤約率80%左右 手續:轉讓協議、開發商籤約 條件:一次性付款、無需深戶社保 項目經過舊改造城市升級之後,在完善片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同時,將配備大型購物中心,規劃建設成為集高端住宅、商業及配套設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 三水舊八景,四個在昆都山片區!帶你即刻領略三水半壁風華
    清代三水(現佛山市三水區)舊八景,西南街道昆都山片區就集聚了四個,因此坊間曾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到過昆都山,就領略了三水半壁風華」。走近昆都山片區,你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劉禹錫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李光輝責任編輯:李晶2020-03-09 09:45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 賣舊手機「回血」買新iPhone,舊手機估價哪家高?
    很多果粉想趕在iPhone 12上市前賣掉自己的手機回血買新iPhone,就問換換君舊手機估價哪家價格高?很多人可能覺得手機回收一般賣不了多少錢,其實你錯了。對於成色好的iPhone手機來說,有些甚至賣的錢可以買一個高配置的安卓旗艦機。所以每年在蘋果手機上市前,都會有一陣換機潮。
  • 周杰倫曬20年前舊照,年輕的時候顏值真高
    #周杰倫曬20年前舊照#,年輕的時候顏值真高22日深夜,周杰倫社交平臺上傳了一張20年前舊照,照片中的杰倫清秀,帥氣,五官有輪廓,立體感十足,顏值極高。周杰倫所發舊照據悉,這張照片周杰倫20年前的自拍,今年杰倫41歲,那麼這就是當時他21歲時所拍了。
  • 上海博物館舉辦夏衍舊藏珍郵展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舉辦夏衍舊藏珍郵展 夏衍  廣州日報訊(記者劉麗琴攝影報導)4月4日至5月3日,上海博物館將舉行「方寸寄懷——夏衍舊藏珍郵展」。這也是上海博物館第一次為郵品舉行專場展覽。
  • 嫦娥5號採用蘇聯50年前舊技術?和月球16號一對比,就知道了
    看到中國的成功,不少印度人嗤之以鼻,稱中國嫦娥5號只不過是使用了蘇聯50年前的舊技術成功獲取月球樣品,要知道50年前的1970年9月,蘇聯月球16號成功獲取了101克月球樣本,創造了人造物自動取樣的歷史。嫦娥5號真的是使用了50年前的舊技術嗎?
  • 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將奮不顧身「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展現我的軍人本色,看到那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逆行戰友們和醫務人員背影,還有基於一線的黨員群眾及志願者築起的疫情聯防聯控的「紅色堤壩」......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我願意在國家陷入危難之際儘自己一份力量,作為一名共產黨人、退役軍人和一名藍天救援隊隊員,要時刻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 鼓浪嶼自來水公司舊址修繕完成 修舊如舊讓文物古蹟重現歷史風華
    鼓浪嶼管委會文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鼓浪嶼為迎接第44屆世遺大會完成的修繕項目之一,施工人員在修繕過程中注重遵循文物古蹟保護的不改變原則、完整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等,盡力尋找相近材料,讓文物古蹟重現歷史風華。  尋找材料 更換三分之一瓦片木樑  舊址的圍牆邊堆疊著一米多高的瓦片,「這些是修繕屋頂後留下來的。」
  • 舊正月|春節2021年
    主顏色:メインカラー紅燈籠:赤い提燈(あかいちょうちん)倒貼「福」字:「福」の文字を逆さまに貼る春節也可以說是家庭團圓的日子,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回老家吃團圓飯,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
  • 周杰倫曬年輕舊照,看清20年前的模樣,這顏值被實力耽誤太多了!
    近日,周杰倫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20年輕的舊照,看到他發布的照片,很多粉絲都愣住了,幾乎都快忘記自己一開始正是因為他的顏值才喜歡他的。雖然現在的周董看起來發福了很多,整個人看起來不太帥氣,但是他的才華這麼多年在粉絲們心中是沒有變過的,並且還有不斷進步的趨勢。
  • 嫦娥5號用蘇聯50年前的舊技術?和月球16號一對比,結果出來
    看到中國的成功,不少印度人嗤之以鼻,稱中國嫦娥5號只不過是使用了蘇聯50年前的舊技術成功獲取月球樣品,要知道50年前的1970年9月,蘇聯月球16號成功獲取了101克月球樣本
  • 紹聖元年修內司制「梅花落」雙鉤詩文玉勒:韓館《回眸兩宋特展》
    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由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正在韓天衡美術館隆重舉行。本次展覽著眼於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選取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描述江南士人日常風雅的四般閒事中的「點茶、焚香、掛畫、插花」等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