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山寺桃花
嶽陽樓
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於江州司馬(司馬之事盡去,唯員與俸在)貶謫任上造訪江州大林寺(今江西九江)。是時,山下四月已是芳菲落盡,但不期於高山古寺之中,遇到一片盛開的桃花,詩歌通俗易懂,寫實狀景,有感而發,抒發詩人惜春忠君情懷和樂觀心態。
從文中可見,白居易貶謫江州司馬,人生心態發生分水嶺變化——從「兼濟天下」到「獨善其身」。
古代文人多有被貶者,和後者北宋範希文《嶽陽樓記》中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其中彰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和「先憂後樂」、「有為擔當」的崇高格局,和前者高下兩分。
正所謂:
古來淪落天涯人,
爭春時節遭貶遷。
覓花不及登樓難,
居易豈比希文遠。
編後語:當下疫情全球爆發,對人類是一個嚴峻挑戰。無論是為政者、公民、企業家、科技工作者還是普通員工,當以身作則,與國同憂,始終保持樂觀積極心態,遵守組織管理,盡職盡責,勇於奉獻,共克時艱,贏取全面抗疫的最終勝利。眼下,趁著春天還依稀可見,諸君記得去尋找身邊的春意,不一定要長途跋涉。春天的美景好尋,然則,如創業遭遇寒冬,親友罹難,諸君在心靈深處一定要給春天留一塊存放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