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老闆》這影片實則是一位爸爸給自己女兒講述的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因為女兒對妹妹的到來患得患失有些牴觸,畢竟出現新的競爭對手就是意味著瓜分父母的愛,更有可能父母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妹妹身上,自己則被拋棄,沒人愛。
由三口之家變成四口,對父母而言只是需要多照顧一個寶寶,可是對孩子而言則是多了一個來搶奪父母愛的「敵人」。
對於小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自己的全世界。試想,如果自己的世界要被一個外來人瓜分,你願意嗎?
二胎,對父母來說,可以給小孩一個伴,父母因為年紀關係,未必能守護自己孩子一生;最終能相互扶持一生的終究還是兄弟姐妹。這就是每對父母選擇生二胎的理由吧。
然而父母在為孩子謀劃將來時,卻忘記要跟老大說明要二胎原由,也許是覺得老大還小,說了也不懂。可是年紀再小的孩子,在家庭變動時是敏感的呀。
覺得說了孩子也不懂,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問題時,為什麼不反省一下自己的講述方式有問題呢?既然面對的是小孩,那就不該用大人的思路去對話,應改用小孩的思維。
就像《寶貝老闆》這影片講述的故事,一個易懂的故事加上可愛的動畫,講述二胎的到來並不會奪走父母的全部愛,而是分享愛。
通過兄弟倆人,從針鋒相對到互惠合作,一起經歷打怪,救父母,最終培養出感情,成為真正的兄弟、家人。
故事開始於,一個叫蒂姆小男孩擁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愛,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著。突然一天晚上睡覺前爸爸問蒂姆想不想要個弟弟;蒂姆一口回絕說:「謝謝!不用!有我一個就夠了」。但帶著「寶寶從哪裡來?」的疑問入睡。
然而,事實並沒如蒂姆所願。
某天清晨醒來,蒂姆在窗口看見一個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帶著公文包的寶寶從計程車上下來往自家走來;受到驚嚇的蒂姆趕緊下樓,卻見到出現在大門口的父母,手裡抱著那個穿西裝的寶寶。
蒂姆提出各種疑問都一一被父母打圓過去,而這個「不速之客」就這樣堂而皇之入住家裡。不,不是入住,而是入侵,因為家裡到處都是這寶寶的東西,就連父母都對他唯命是從。動不動就用哭發號施令,這舉動讓蒂姆很是反感,為此一定決定要找到能把他趕出家門的證據。
可是,這不是普通寶寶,而是寶貝老闆,他有助手。經歷了一場難分勝負的鬥爭,蒂姆被父母以為故意傷害弟弟而勒令關禁閉;在寶貝老闆以為自己勝利時,被告知禁閉期間兄弟兩人學會相處為解禁期。
無法出門寶貝老闆就無法完成任務,為此與蒂姆談判,因為目標一致,就是寶貝老闆離開這個家。
既然目標一致,就沒必要針鋒相對;寶貝老闆帶蒂姆去了解了自己公司的環境,講述自己的理想與目標。
為了幫助寶貝老闆完成任務,被抓、被監看、父母生命因此受到威脅;面對種種困境,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最終取得勝利。
寶貝老闆從中感受到家人的愛,而渴望家庭;蒂姆感受到兄弟的相互扶持,從而接受弟弟。
因為寶貝老闆完成任務了,所以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升職做大boss了。可是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蒂姆看著沒有寶寶用品的家,心裡非常寂寞,反而覺得孤單,這是以前沒有的感覺。
始終需要有人踏出一步的。
蒂姆給寶貝boss寫信,說想念他。Boss寶貝放棄高官厚祿選擇去做一個普通寶寶,去享受家庭的溫暖、愛。
三角形變成心形。
人生就是不斷在做選擇題的一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