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老闆》父母對子女的愛,學會分享愛,才是愛的真正意義

2020-12-16 迷兔愛看劇

《寶貝老闆》這影片實則是一位爸爸給自己女兒講述的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因為女兒對妹妹的到來患得患失有些牴觸,畢竟出現新的競爭對手就是意味著瓜分父母的愛,更有可能父母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妹妹身上,自己則被拋棄,沒人愛。

由三口之家變成四口,對父母而言只是需要多照顧一個寶寶,可是對孩子而言則是多了一個來搶奪父母愛的「敵人」。

對於小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自己的全世界。試想,如果自己的世界要被一個外來人瓜分,你願意嗎?

二胎,對父母來說,可以給小孩一個伴,父母因為年紀關係,未必能守護自己孩子一生;最終能相互扶持一生的終究還是兄弟姐妹。這就是每對父母選擇生二胎的理由吧。

然而父母在為孩子謀劃將來時,卻忘記要跟老大說明要二胎原由,也許是覺得老大還小,說了也不懂。可是年紀再小的孩子,在家庭變動時是敏感的呀。

覺得說了孩子也不懂,認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問題時,為什麼不反省一下自己的講述方式有問題呢?既然面對的是小孩,那就不該用大人的思路去對話,應改用小孩的思維。

就像《寶貝老闆》這影片講述的故事,一個易懂的故事加上可愛的動畫,講述二胎的到來並不會奪走父母的全部愛,而是分享愛。

通過兄弟倆人,從針鋒相對到互惠合作,一起經歷打怪,救父母,最終培養出感情,成為真正的兄弟、家人。

《寶貝老闆》

故事開始於,一個叫蒂姆小男孩擁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愛,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著。突然一天晚上睡覺前爸爸問蒂姆想不想要個弟弟;蒂姆一口回絕說:「謝謝!不用!有我一個就夠了」。但帶著「寶寶從哪裡來?」的疑問入睡。

《寶貝老闆》

然而,事實並沒如蒂姆所願。

某天清晨醒來,蒂姆在窗口看見一個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帶著公文包的寶寶從計程車上下來往自家走來;受到驚嚇的蒂姆趕緊下樓,卻見到出現在大門口的父母,手裡抱著那個穿西裝的寶寶。

《寶貝老闆》

蒂姆提出各種疑問都一一被父母打圓過去,而這個「不速之客」就這樣堂而皇之入住家裡。不,不是入住,而是入侵,因為家裡到處都是這寶寶的東西,就連父母都對他唯命是從。動不動就用哭發號施令,這舉動讓蒂姆很是反感,為此一定決定要找到能把他趕出家門的證據。

《寶貝老闆》
《寶貝老闆》

可是,這不是普通寶寶,而是寶貝老闆,他有助手。經歷了一場難分勝負的鬥爭,蒂姆被父母以為故意傷害弟弟而勒令關禁閉;在寶貝老闆以為自己勝利時,被告知禁閉期間兄弟兩人學會相處為解禁期。

無法出門寶貝老闆就無法完成任務,為此與蒂姆談判,因為目標一致,就是寶貝老闆離開這個家。

既然目標一致,就沒必要針鋒相對;寶貝老闆帶蒂姆去了解了自己公司的環境,講述自己的理想與目標。

為了幫助寶貝老闆完成任務,被抓、被監看、父母生命因此受到威脅;面對種種困境,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最終取得勝利。

寶貝老闆從中感受到家人的愛,而渴望家庭;蒂姆感受到兄弟的相互扶持,從而接受弟弟。

因為寶貝老闆完成任務了,所以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升職做大boss了。可是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蒂姆看著沒有寶寶用品的家,心裡非常寂寞,反而覺得孤單,這是以前沒有的感覺。

始終需要有人踏出一步的。

蒂姆給寶貝boss寫信,說想念他。Boss寶貝放棄高官厚祿選擇去做一個普通寶寶,去享受家庭的溫暖、愛。

三角形變成心形。

人生就是不斷在做選擇題的一場考試。

相關焦點

  • 《寶貝老闆》:家庭中愛的爭奪戰,做「局內人」才是共享愛的基礎
    《寶貝老闆》電影背景和概述《寶貝老闆》是一部喜劇動畫,由湯姆·麥克格雷斯導演,這位導演可謂多才多藝,曾擔任多部影視作品的演員、配音、編劇、監製,代表作有《寶貝老闆》、《獸群》、《馬達加斯加的企鵝》、《超級大壞蛋》、《貓狗大戰》等。《寶貝老闆》是被眾多家長和孩子喜歡的一部代表作。
  • 《寶貝老闆》:願意把全部的愛分享給親愛的你
    該片講述了7歲男孩提姆對於新嬰兒弟弟的到來感到不滿,兄弟二人開始展開一場父母愛爭奪戰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3月31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1月23日,《寶貝老闆》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一位腦洞大開的7歲小男孩提姆本來是受到父母獨寵的唯一的寶貝,直到一個嬰兒出現,三口之家的平衡被打破,爸爸媽媽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這個弟弟身上,讓他非常不爽。 不過更讓他震驚的是,在為父母愛爭奪戰的過程中,這個弟弟並不像他看起來那麼單純無辜,他穿得像個老闆,是個來自寶貝公司肩負重任心思縝密的優秀員工。
  • 《寶貝老闆》——一部關於愛與和平的動漫
    不過更讓他震驚的是,在為父母愛爭奪戰的過程中,這個弟弟並不像他看起來那麼單純無辜,他穿得像個老闆,是個來自寶貝公司肩負重任心思縝密的優秀員工。一開始他只想奪回父母的愛,但機緣巧合下,提姆開始和「弟弟」聯手阻止小狗公司顛覆世界的陰謀。寶貝老闆的主人公呢?
  • 383萬人圍觀「不愛父母,正常嗎」:父母該如何面對子女的不愛?
    偶爾打電話,父母也頂多問問今天吃什麼,然後就是催婚什麼的。而他每次聽了都會很煩,覺得父母根本沒有權力幹涉他的生活。這個發牢騷似的提問引來了383萬人圍觀,當代社會的父母應該怎麼和成年子女相處?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迫在眉梢的社會問題。父母和子女成長的時代不同,對事物的認知、看法和處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 伊能靜:得體的退出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學會放手是父母的必修課
    書中對於這種父母用情感綁架孩子的行為做出了解釋:對於操控型父母來說,子女的婚姻是極具威脅性的。他們將子女的配偶視為爭奪子女感情的競爭對手,與之發生激烈戰爭,而子女為了兼顧兩邊的關係,往往腹背受敵。還有一些父母他們會直接去操控子女的配偶,這些行為很容易破壞小夫妻的關係,從而引發婚姻中的矛盾。現實中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父母所做的這些行為的背後深層次原因就是怕不在被孩子需要,以及對遭到遺棄的恐懼。
  • 父母對子女最好的愛,是一碗湯的距離
    《愛的釐米》中,一個是嚴重缺少父愛,一個是母愛過於旺盛,雨晴、清風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代表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的兩個極端。其實,這兩種相處模式,都不健康。劇中佟麗婭為家庭真的已經做得夠好了,出錢給父母買房子,買保養品,關心父母的身體,一直完美地完成了一個女兒的角色。可是,他的父親呢,偏心兒子偏心到了一定的程度。兒子要結婚,讓姐姐給買鑽戒,讓姐姐搬出去騰房子,讓姐姐放棄房子過戶給兒子。連兒子要開網約車,都來要姐姐把自己的車給他。
  •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強迫孩子分享,教不會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作者有金寶貝多年一線教育經驗和現場授課家長超十萬,這本書從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出發,總結一系列解決方案具有理論依據、有落地解決方法。本書涉及內容眾多,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一方面,孩子的物權得不到尊重,父母強行分享會讓孩子學會於習慣討好別人,即使遇到自己最愛東西,為了讓大家高興,也不會主動去爭取;一方面,當自己物權不被尊重,孩子可能也學會不尊重別人物權,學會搶別人的玩具。2歲是孩子自我意識崛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對物權意識,就是表現在對玩具、零食等保護上面,覺得很多東西都是我的,不容得別人侵佔。
  • 愛你寶貝培訓託管中心
    愛你寶貝
  • 「我打你是因為愛你」:中國父母對孩子不缺愛,缺的是尊重與接納
    《高情商養育》是徐婧英十幾年教育諮詢和育兒經驗的總結,她提出了父母之愛的3大誤區,並分享了如何正確愛孩子,才能給孩子想要的尊重、理解與接納。徐婧英在《高情商養育》裡說:「每種教育的誤區,都是父母愛的誤區、認知的誤區。」
  • 從一個衝突看:什麼樣的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我問:「強迫你違反規則的人是在愛你嗎?」孩子答:「是的!」我很詫異這個答案,因為孩子以前能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想知道他這樣想的原因,便追問:「為什麼呢?」孩子答:「因為他是想讓我吃到東西呀!」為了在離開我們以後他能為自己的生命和將要付出的愛擔負起責任,我們需要在他整個的成長期裡為他裝備上各種他所需的能力和品格。第二個方向則認為,孩子是一個永遠都需要我們扶助的人。
  • 好好愛自己,就是愛父母最好的方式
    來源:蜂虻(ID:fengmeng2019)文 :慧唲前兩天逛知乎,看到一個提問:「作為子女,應該如何愛自己的父母?」下面很多回復,都在說要多花時間陪伴父母,但也有幾條,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迷人的人生贏家:1. 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和自己的家庭。2. 有能力給父母養老。3. 經常關心關心父母。以上,足夠了。
  • 缺愛的人要怎麼學會愛自己
    但是我家庭正常,父母很愛我,也不是單親。上大學的時候看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被擊中了。「生而為人,很抱歉。」感覺就像中了詛咒一樣,越渴望,越得不到。後來才知道,不只是父母不愛自己會缺愛,父母之間感情不和也會造成嚴重的缺愛。從小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環境裡長大,就很難收穫到一個有安全感的內在。解決缺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愛自己。
  • 叫你寶貝的男人,不一定愛你,而叫這三個愛稱才是真愛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到底愛不愛自己,到底對自己是不是真心實意。其實,在這兩個問題上,從另一半叫這三個愛稱中就能夠看出來,不一定叫寶貝的才是真愛,真正能夠懂你的才叫真愛。而真正能夠懂得你的,真正愛你的男人,叫出這個稱呼肯定是有愛的,並且叫出這個稱呼也是能夠證明一個男人對你的肯定,此時的男人已經把你當成另一半對待了,就是已經決定跟你攜手共度以後的生活,如果不是真愛,肯定就不會這麼叫了。
  • 爸媽,我希望你們學會比愛我們更愛自己
    最後老人將包寶寶一口吞下,無疑展現出老人對孩子的放不下的愛。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父母也總是愛我們比愛自己多得多。但作為一個95後,我想在這裡為現在的成年了的「孩子」發聲:爸媽,請你們讓自己更愛自己多一些。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我很羨慕papi醬。我認同她的觀點,也喜歡她母親的行為。
  • 什麼是真正的成熟:自律性和真正的愛
    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能夠被父母陪伴,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他會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忍受的。而反過來,如果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遇到了錯誤,遇到了困難,他的父母總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試圖把這件事情跟父母本身的責任區隔開的話,父母沒有學會延遲滿足感,這個孩子將來長大了也不會。
  •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別人
    她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大半年,直到最近她諮詢了心理醫生,才猛然發覺:原來,她自己一直沉浸在初戀時的那種感覺中,現在,早已經過了那段激情歲月,她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她無法將目前婚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與原來卿卿我我、如膠似漆的甜蜜等同起來。所以,才變得這般患得患失起來。
  • 愛情中,愛自己很重要,但是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嗎?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其實現在想想,說的很對,愛自己其實一點也不矯情,更不會抽象,所謂的愛自己也就是照顧好自己,只不過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同時學會如何照顧自己而已。所以說愛自己的前提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為別人帶來不愉快,懂得這個前提,你才能夠真正地做到愛自己。
  • 再讀《傲慢與偏見》,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亙古不變
    在《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為了勸說太后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做人質,說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太后把長安君的地位提的很高,封地很多,卻沒能讓他有功於國,因而很難在趙國立身,長安君送到齊國做人質,等到太后百年以後長安君也可靠自己立於趙國。父母真正愛孩子,應該多為他的長遠考慮,於是趙太后同意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做人質。
  • 今天是關於愛的節日,當然也是我們當父母對孩子說愛的日子
    如果你家寶寶經常問你這幾個問題,說明孩子很愛你,心裡有你。一、媽媽/爸爸,你愛我嗎?兒子也總喜歡問我這句話,老母親在年輕的時候也不愛說愛不愛的,但是有了寶寶以後,經常會給寶寶說媽媽非常的愛你,孩子改變了我的性格,兒子有時候也會難為情的說我也愛你,後來也成習慣了。
  •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這些知識依然來自《少有人走的路》,一個人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才能夠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否則,你經常會看到一個人以愛的名義,在傷害,控制,佔有對方。那我們先看看什麼不是真正的愛?墜入情網,算不算愛?有人說:「真愛不就是談戀愛的那段時間嗎?我愛的要死要活的,這難道不是愛嗎?」墜入情網不是愛,那只是一種欲望,是你體內的激素分泌,為什麼這麼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