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非常經典,它將戰爭與和平聯繫在一起,將戰爭與和平聯繫在一起,這是非常好的。長時間的和平讓每個人都忘記了戰爭的痛苦,也許有些野心家會挑起戰爭。但是,同樣地,長時間的戰爭,自然也會孕育和平,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戰爭的痛苦。
曾經有一種說法,人類的文明總是在不斷地向前,不斷地螺旋上升,不斷地被戰爭與和平所纏繞。歷史上基本上都是這樣。
但是,人又是一種理性的動物,在面對戰爭時,總是能夠了解自己的痛苦,並會利用它們來抑制戰爭的衝動。縱觀許多歷史,無論雙方打得多麼慘烈,總會有明智的人呼籲和平。甚至在抗戰期間,日本國內也有一些反對軍國主義的人,可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戰爭,戰爭更多的是一種手段。
過去一個世紀裡,曾發生過一次大戰,這次大戰破壞了中越之間的友誼。許多人認為是越南一方忘恩負義,結果引發了戰爭。但是,實際上,越南人民還有許多高級將領,不想和我們打起來,比如曾經存在過五大親華派,那他們的下場又如何?
第一,黃文歡
這五個人物中,第一個要談的是黃文歡。據悉,黃文歡是越南駐中國的代表,也是首位在華大使,他與我國的關係更能體現出中越兩國曾經的友誼。那一年,黃文歡在1926年參加了胡志明在中國開辦的革命訓練班,一方面受過革命教育,有了革命之心,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在中國生活,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感情。
隨後在1930年,他又成為越南共產黨的創立者之一,當時越南共產黨還被稱為印支共產黨。從此,他又輾轉於中國進行革命,其中經過南京、長沙、昆明等地,見識了許多中國的風土人情,並與中國革命黨人始終合作,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直到1942年,他才回到越南。
一九五○年,黃文歡被正式任命為越南駐中國大使,為促進中越友好做出了很大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能像中國通一樣,流利地說中國話。在越南統一後,他於1976年當選為國務委員會副主席,但遺憾的是,由於黎筍的排華政策,導致黃文歡遭到排斥,後來又因為他繼續無視越南當局的政令而被判死刑。
但幸運的是,黃文歡在北京好好的生活了12年,直到1991年才在北京去世,而他與中國的友誼一直延續到他去世。
第二,武元甲
說到厲害的人物自然要數武元甲大將。有一次武元甲大將和我們的軍隊決戰,雖然彼此都打得頭破血流,但武元甲大將對中國仍然有很深的感情。這一年越南獨立戰爭期間,武元甲大將和我軍許多優秀指揮員曾有過深入的合作,且大家齊心協力,打贏了奠邊府戰役,可謂情誼深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武元甲大將雖然是越南的第一位大將,但自1969年胡志明同志逝世後,其地位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狀態,尤其是1972年復活節攻勢之後,武元甲大將的軍權被取消。
從那以後到1978年,因為他反對和中國同志們搞矛盾,並主張緩和矛盾,被黎筍暫停國防部長的職務,後來也被開除黨籍。從那時起,他就一直在尋找中越關係,直到2013年去世。
第三,朱文晉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人物,儘管他可能沒有武元甲那麼高,但也是在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這位將軍的祖籍是中國廣西龍州,7歲時才移居越南。所以他與中國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一回越南,他在當年不久就當上了四大戰略區的司令官和政委,地位極高,後來又當上將軍,僅次於武元甲大將。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一直竭盡所能地支持對華政策,但結果卻遭到黎筍集團的強烈排斥。一九七六年越共十大代表中,他因年老而被開除黨籍。此後一直鬱鬱寡歡,1983年過世,他的去世確實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第四,鄧春區
這個人物也很了不起,他是越南革命的代表人物,他在1941年曾任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印支共產黨的書記,後51年成為越南勞動黨總書記。這個人物一直以來都支持中越之間的友好關係,而且他的名字是為了了解中國的二萬五千裡長徵而故意改的,可見他對中國的態度。
但遺憾的是,這一年他在與李隼的政治鬥爭中失敗了,1956年被免去總書記的職務。直到黎筍死後,黎筍才於1986年再次擔任總書記,並於上臺後恢復與中國的關係。隨後,她又扶植同樣親華派的阮文靈掌權,不僅使越南逐漸有了發展的機會,也進一步緩和了中越關係。該人物於198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