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工作制#
疫情基本控制,萬物復甦。找工作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最近,是網上一個招聘故事引發網友熱議。
內容:【昨天視頻面試了一個大四的學生,面試過程中她的舉止、語言表達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都很強,我直接就給她發了offer,她很激動,表示下周一定回去公司報導的。
但沒想到的是,今天她居然打電話告訴我說她不想來我們公司了,我問她:是什麼原因?她說:我覺得你們的上班時間有點不合理,晚上9點才下班,那我一天裡都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坐那麼長時間我覺得我肯定做不下來,我還是再找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吧。
聽完她的話,我簡直不敢相信,現在的孩子們都這麼不能吃苦嗎?職場上8小時工作量是常態,而且我們公司是下午1點才上班,上午的時間完全屬於你自己。晚上9點才下班,也是因為我們是教育機構,輔導小孩子們寫作業都是要到這個時候,既然你想做這份工作,又不想吃苦,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呢?】
其實我覺得這位的觀點也並不是說不能吃苦,而是說時間點的問題。這也是現在追求自由生活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更注重考慮的點。
他覺得早上那一段時間完全可以是在公司上班的,而晚上那一段私人的時間會更重要一些,可以用來家庭聚餐等。相反,一上午的時間可能很快就過去,他很多事情都做不了,而且會有著急忙慌的感覺。就像我覺得上學那會,周六是開心的,周末上午就感覺過得好快……因為下午入校。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晚上活動,六點下班,六點之後哪怕他熬夜,都是自己的自由,這樣感覺自由時間顯得更多!
我個人也是寧願早上早點起來去上班,然後早點下班跟家人團聚,有更多的時間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而且說真的,我感覺晚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更好,而且晚上人多熱鬧。大早上的讓你起來嗨,你也嗨不起來不是?
而且吃苦是為什麼?吃苦耐勞,只是淳樸人民的優秀品質,但是如果我們有這個條件可以不吃苦,為什麼非要逼著自己去吃苦?人生本就繽紛多彩的,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想做且更有意義的事情,誰願意每天朝九晚五加班加點地去重複地做一件事情呢?
不過是生活所迫,為生計奔走罷了。這種吃苦說白了,也是為了自己的明天可以不吃苦
所以說,同樣是八小時,我願意選六點下班的。這跟吃不吃苦沒有關係。特別是一個女孩子,晚上九點下班回到家洗漱、睡覺,早上起來渾渾噩噩。等到上班,然後晚上九點下班洗漱睡覺,每天這樣的日子沒有一點點的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時間。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意義是什麼呢?吃苦奮鬥的動力是什麼呢?
還是那一句話,我們辛苦只是為了可以過得更好。但每天的日子是一點點的過的,我們為什麼不每天都開開心心的?生活已經很難,每天能有一點自己的私人時間已經是救贖!
從交通情況來看,晚上九點下班就只能打車回家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開車上下班。晚上九點到十點,騎電動車、騎自行車上下班已經是非常危險了。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
雖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我們面試的時候公司都會特意問你接不接受加班這件事。說實話,一個理智面對社會的人他不可能直接跟面試官說我不接受加班。但是要知道加班這個事情本身就是額外的。
還有一種常見現象,就是工作消息非工作時間發。我在非工作時段,其實還在上班……
前段時間看新聞,某地準備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引導員工周末外出休閒度假。
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時長不變的情況下,周末變成2.5天,其他上班時間延時。有些人認為這很人性化。
其實現在很多地方企業員工上班都實行的是上12歇24。像醫生、警察、還有一些特殊職業基本上是996。這樣的高強度的情況下,你還想著周末2.5天,這是不切實際的。有點錯峰的意味,幹活的累死,不幹的閒死。我覺得這樣毫無章法、毫無節奏感的工作調整制度,只會讓人的身體被搞垮,生活節奏被打亂,更多的佔用一個人的私人時間。
充分給予人性化安排?充分發掘一個人的社會價值?
這是莫大的諷刺。社會價值固然重要,但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私人的自由可支配時間,更是支撐這個社會幸福指數的精神支柱!
而且說真的,除了公務員,其他公司雙休都難。還是先搞雙休吧!
除特殊職業崗位,一般大家上班時間都是七八點鐘。下班也都在六七點鐘,我覺得這就可以了。大部分人的上班時間能控制在這個點就不錯了!當然,我覺得上12歇24會有更多的個人時間。畢竟,請假這種事,不是那麼容易的……
周末2.5彈性作息,我覺得會讓平凡崗位上的人,更忙!
其實現在的人找工作,尤其是年輕人,不僅在意工資,更在意上班時間。反而是職位上升空間沒那麼看重。
大家覺得找工作的時候,八小時工作制,幾點上下班重要嗎?(當然,這跟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也有關係,但是很多單身狗都會抱怨沒時間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