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武田等巨頭紛紛加注在華投資|跨國藥企...

2020-12-16 美通社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期間,跨國藥企發布多項最新在華投資,企業合作項目碩果纍纍。

強生

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子公司強生創新在進博會上宣布了與其戰略合作夥伴的三項最新合作。強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製藥公司,與強生創新JLABS上海的一家專注人工智慧藥物發現的入駐企業Insilico Medicine建立合作關係。強生中國肺癌中心通過其附屬的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點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研究合作。強生醫療(上海)有限公司與泰康在線保險有限公司(Tk.cn)籤署協議,攜手開發一款創新運動損傷保險產品。

輝瑞

輝瑞與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及公益組織 -- 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及紅十字基金會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輝瑞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聚焦醫患服務,提供給患者可信、可及、可持續的全程管理,以科技創新驅動我國健康醫療發展,共同加速網際網路醫療生態圈建設。

雅培

進博會上,雅培與1藥網正式籤署協議,雙方將在全渠道藥品商業化、慢病專業化管理、患者教育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藥健康市場的廣闊藍海。依託1藥網的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平臺、數位化技術,雅培豐富的藥品資源將在中國廣闊市場實現覆蓋率提升;1藥網也將憑藉豐富的銷售網絡、數位化營銷能力幫助雅培加強零售渠道管理,提升患者觸達率,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準確有效的健康解決方案和服務。

艾爾建美學

全球醫美生物製藥領軍企業艾爾建美學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在展會現場就醫美新產品研究與培訓籤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艾爾建美學和博鰲樂城先行區將在JUVDERM VOLUX規模落地和臨床數據收集項目的經驗基礎上,共同致力於將更多醫療美容領域的創新產品引入博鰲樂城先行區,並進一步開展醫美相關醫療器械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合作。同時,雙方將聯合開展學術交流和產品相關培訓,共同推動醫美新產品的規模落地。

瓦裡安

「上海市級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籤約儀式及新品首發式」如期舉辦,瓦裡安醫療繼首屆、第二屆進博會,再度受邀參加並連續三年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籤署採購協議,持續加速推動上海腫瘤放射治療「高質量發展」。

GE醫療

丹納赫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泰維康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和GE醫療集團旗下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籤署。雙方在產品、渠道和客戶資源上形成強強聯合與互補,圍繞乳腺腫瘤進行市場聯合推廣,包括:共建乳腺臨床一體化解決方案樣板醫院,推進乳腺影像活檢解決方案, 共創影像和乳腺外科跨科室課題等。

波士頓科學

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波士頓科學與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冠脈介入腔內影像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稟賦,不斷提升本土醫療在自主研發及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能力,推動本土醫療產業的轉型升級,賦能精準醫療持續創新發展。

丹納赫

丹納赫診斷平臺與陝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協議,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將在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共建研發中心,在醫學檢驗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轉化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並為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先進的免疫檢測流水線,開發數位化的智能解決方案。

BD

進博會期間,BD將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多家醫院集團、省級採購中心等國內各方合作夥伴籤署多項合作協議,從新產品引入、產品臨床使用、綜合能力賦能等多維度展開合作,

GNC

GNC健安喜還與嗨購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GNC健安喜預防營養線產品的發展。未來,嗨購科技將利用網際網路整合營銷、電商渠道等方面的經驗,加速推廣GNC健安喜旗下的預防營養線產品。

羅氏

羅氏診斷中國宣布與海南第一成美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合力為海南省腫瘤醫院、博鰲超級醫院打造全院床旁診斷信息化質量管理系統。此次達成的合作意向涵蓋海南省腫瘤醫院、博鰲超級醫院全院的床旁診斷信息化質量管理系統的建設。相關儀器包括cobas b123全自動血氣電解質生化分析儀、cobas h232心臟標誌物監測儀和羅氏 Inform II 聯網血糖儀等。

諾華

諾華製藥(Novartis)(中國)宣布,其中國商業創新聯盟Biome全面啟動。該戰略旨在打破行業疆界,與中國各方夥伴一起加速創新數位化醫療解決方案的落地。作為Biome在中國的首個落地項目,諾華製藥(中國)與微醫集團在此次進博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以期強強聯手,共同探索大數據賦能及數位化健康管理創新模式。

賽諾菲

法國製藥企業賽諾菲集團與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賽諾菲與博鰲樂城先行區的合作領域包括「永不落幕藥械展」、創新藥品和疫苗先行先試、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樂城全球特藥險等多個方面。雙方將發揮各自獨特的優勢,致力於將更多的全球創新、臨床急需的好藥帶到中國。

阿斯利康

本屆進博會上,無錫政府與阿斯利康、泰格醫藥、中金公司等公司聯合發布「無錫國際健康投資創新峰會」計劃,將加快提升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影響力。瑞典BioVentureHub也與創新園達成中瑞醫療創新戰略合作。基於阿斯利康未來診所iClinic的創新項目,無錫、杭州創新園內企業診賦和深至也在進博會上簽約,將開展創新合作,未來一年將在基層推進100萬人次的疾病篩查工作。今年4月落戶的觀合醫藥,在短短2個月內便迎來了「無錫觀合醫學檢驗所」開業,8月初成功取得醫學檢驗實驗室資質,並與阿斯利康達成了伴隨診斷聯合開發及商業化合作。

葛蘭素史克

本次進博會期間,GSK與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基金會、醫療機構等眾多合作夥伴籤署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具體包括:與中國癌症基金會籤署戰略合作,聚焦宮頸癌疾病防治,展開包括公眾疾病教育,接種醫師的專業培訓等一系列合作,使更多有宮頸癌防護需求的女性能受到疫苗的保護;攜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共同籤署「健康中國·長三角項目」合作協議;布局「網際網路+疫苗」新模式,與京東健康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合力提升中老年人帶狀皰症疾病預防意識,共同助力我國實現「健康老齡化」;籤署深化處方藥領域合作的戰略合作備忘錄等。

拜耳

1、北京市醫藥交易團在第三屆中國進口博覽會醫藥展館與拜耳籤下合約。北京市屬醫院積極參與此次進博會醫藥購銷合約採購,在拜耳展臺籤署了藥品採購意向協議,計劃採購完成時間2021年。

2、拜耳與上藥控股、國藥集團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舉行籤約儀式,拓展國內合作朋友圈。除上藥控股和國藥集團外,與拜耳籤約的合作夥伴還有仙樂健康、江南大學和微康生物等。拜耳健康消費品事業部與上藥控股再次籤訂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上藥控股將為拜耳提供商業和物流領域服務。拜耳影像診斷業務部還分別與國藥集團聯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及國藥集團重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籤訂了2021年合作意向,總籤約額達到3.8億人民幣。

3、拜耳將投入超過5000萬歐元,用以大幅提升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這是繼1億歐元的北京工廠綜合擴建項目後,拜耳再次加大投入提升在華產能。此次產能提升項目將配備新的全自動高速生產線及配套的全自動物流系統。該項目預計將於2022年底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北京工廠的年產能預計提升約40%,再次強化其作為拜耳處方藥全球最先進生產基地之一的重要地位。

德國默克

1、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與全球生物治療公司創勝集團共同宣布一項戰略技術合作,共同推進治療性蛋白藥物的連續流生產。這項合作夥伴關係將持續多年,第一階段將致力於開發和設計工藝技術,一次性系統和自動化,而第二階段將致力於擴大工藝和數位技術的範圍,以優化連續流生產技術。這種高度合作的關係將憑藉默克的BioContinuum平臺和在連續流生產技術的豐富專業知識。

2、默克宣布與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合作意向協議。它將試行一項新的進口通關流程,為用於創新生物醫藥和分析用途的科研材料的海關通關提供便利。

勃林格殷格翰

在中國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全球領先的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宣布與中國卒中學會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深化在卒中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協議籤署後,雙方將繼續推進中國卒中學會「卒中綜合培訓中心項目」對全國範圍內卒中防治醫學領域醫生的培訓工作,並啟動四川(成都)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的建設項目。

西門子醫療

1、西門子醫療與西藏阜康醫院就首次亮相進博會的5G方艙CT車載解決方案達成採購協議並完成現場籤約。

2、西門子醫療與美康生物、復星長徵籤署合作協議。西門子醫療委託美康生物和復星長徵生產運行在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系統Atellica上的國產試劑,在保證嚴格的試劑質量要求的情況下儘可能降低試劑成本,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生化菜單、質量優異且性價比卓越的綜合產品解決方案。

依視路

全球領先的視光企業依視路與星創視界(寶島眼鏡)籤訂合作協議。根據此協議,星創視界(寶島眼鏡)將採用依視路先進的篩查、矯正和眼健康防護儀器,為消費者提供更易觸達的創新視光解決方案。根據協議,星創視界(寶島眼鏡)將向依視路採購價值7300萬人民幣的近視防控及眼健康儀器,重點產品包括依視路光學生物測量儀(BIOMETER)和綜合檢眼儀(WAM700)。

愛克發

愛克發(Agfa NV)分別與中國醫保、蘇美達國際技術貿易公司和廈門國貿集團國貿股份有限公司籤約,合作意向總金額約一億美元。蘇美達國際技術貿易公司與愛克發籤訂採購意向合作書,將以醫療器械為主要採購內容,包括愛克發其他工業用品、新材料和進出口業務。

衛材

上海市醫保局在進博會現場首次舉行帶量採購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意向籤約,衛材全球高級副總裁、衛材中國總裁馮豔輝女士出席並代表公司與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和上藥控股有限公司籤約,採購意向金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

歐姆龍

百聯集團旗下的第一醫藥股份與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有限公司,本著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協同共進的原則,籤訂了1100萬元的採購合作協議。這也是兩家公司第三度在進博會達成採購合作。

蔡司

蔡司與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探討、研究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為近視防控提供更多適宜技術和解決方案。雙方宣布啟動青少年兒童眼健康標準多中心研究項目。

武田

武田中國創新合作峰會於上海舉辦。會上,武田與丁香園、eDoctor脈絡洞察1藥網副總裁汪亮、健康通等數位化創新平臺合作夥伴們達成合作意向,未來將1)開發及應用罕見病人工智慧模型,提升篩查診斷效率;2)挖掘真實世界數據,精準地反饋新產品研發;3)建立基於新型數位化患者關愛平臺的患者服務模式,滿足患者對疾病知識的需求;4)構建全新網際網路醫院模式服務患者,提升患者服務滿意度和擴展藥物可及性。

編輯 / 卓悅

聯繫美通社

+86-10-5953 9500

info@prnasia.com

相關焦點

  • 跨國藥企紛紛拆分業務,意欲何為?
    2020年開年以來,短短一個月內已有3家跨國藥企宣布了業務拆分計劃。2019年11月,賽諾菲還透露了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的計劃。不僅僅是默沙東、GSK和賽諾菲開啟了業務拆分計劃,多家跨國企業也紛紛將業務拆分或併購整合。業界分析,隨著全球專利懸崖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重磅藥物將持續降價,醫藥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跨國藥企將迎來新一輪的併購潮。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布。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從近年來,跨國藥企的年報情況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阿斯利康等企業的逆勢增長都與其戰略部署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
  • 法國賽諾菲公司和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推遲新冠疫苗上市:對老年人...
    法國賽諾菲公司和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推遲新冠疫苗上市:對老年人效果不佳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11 22:49:10 Fri    海外網12月11日電 法國賽諾菲公司和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11日表示,考慮到其研發的新冠疫苗中期結果顯示對老年人的免疫反應較低,因此疫苗的上市分發時間將被推遲至
  • 武田製藥管線被藥企新秀海森收購,背後有怎樣的戰略新布局
    從2019年以來武田的交易事件上看,收購方既有諾華(53億美元收購乾眼症藥物Xiidra)、強生(4億美元收購外科手術止血貼片TachoSil)這樣的跨國藥企,也包括有Hypera Pharma(8.25億美元收購18種品牌處方藥和消費者保健藥物在拉美地區的權益)、Acino International(超2億美元收購約30種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在中東和非洲市場的權益
  • 15家跨國藥企2019年收入曝光,5家企業兩位數增長,中國是重要貢獻者
    從業績增長情況看,至少默沙東、羅氏、阿斯利康等企業在華市場表現仍然可圈可點,甚至可以說,中國市場是跨國藥企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受到新冠肺炎,以及醫改持續推進帶來的影響,分析人士認為,跨國藥企2020年業績增長恐怕會受到影響。這些企業要想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還需要做出更多改變。
  • |阿斯利康|布局|製藥|藥企|疫苗...
    通過搜集整理製藥巨頭2020前3季度的財務數據,動脈網進行了製藥企業的營收前十排名(由於羅氏、默沙東、強生非製藥業務佔比過大,我們進行了非製藥業務數據的剔除),並且從研發管線(創新指數)、新聞資訊梳理等角度對營收排名前十的藥企進行了分析總結,力圖帶領讀者一探世界TOP 10藥企巨頭在2020初至今(2020.1.1-2020.12.9)所做的戰略布局,進而帶來一些啟思。
  • 2019全球頂級藥企營收Top10:輝瑞(PFE.US)位列第一
    )、葛蘭素史克(GSK.US),其餘企業均有變動。以2019為分界,輝瑞的新模式逐漸浮現——「一家基於科學、專注創新的藥企。」新輝瑞也將隨著轉型,或許會淡出連續多年保持的全球藥企收入前三名。同時是在TOP 3中研發投入比最高的製藥巨頭。
  • 微評丨新冠疫苗、跨國藥企數位化創新、首個國產ALK抑制劑
    在當下各家跨國藥企紛紛推進數位化創新之時,億歐大健康也對此事保持長期關注。在前不久的進博會上,億歐大健康聚焦跨國藥企布局,撰寫了跨國藥企的數字醫療「合作經」。與此同時,也通過採訪賽諾菲中國首席數字官賴文德(Ted Lai),試圖窺探賽諾菲在數位化創新布局上的策略。
  • 全球藥企排名大洗牌!4家中國企業進入TOP50!
    羅氏首次問鼎榜首,繼去年中國生物製藥和恆瑞醫藥進入榜單後,今年又多了兩家中國藥企的名字:雲南白藥和上海醫藥,共4家中國藥企進入該榜單,數量創歷史記錄。其中,恆瑞醫藥以33.21億美元處方藥銷售收入排名榜單第43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榜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中,恆瑞醫藥以5.18億美元位列第36名,位列上榜中國醫藥企業榜首。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帶量採購、2020醫保目錄調整方案、強生
    企業動態方面,賽諾菲、葛蘭素史克、吉利德、再生元、諾和諾德、京東健康等企業均有所動作。帶量採購現場丨跨國藥企多個品種「棄權」,不中比中標過得好?20日,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中標結果已經流出,其中,多家跨國藥企因報價接近原價或者價格過高,都已直接出局。據悉,這些流標的原研產品皆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此番報價,或許暗示了跨國藥企對「帶量採購」的保守態度。
  • 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隨著各公司年報逐漸公布,一批跨國藥企領導者的最新薪酬也隨之曝光,強生、禮來、阿斯利康、輝瑞、羅氏、諾華、GSK等跨國藥企CEO薪酬陸續公布,其中,強生CEO Alex Gorsky總薪酬最高,達25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年度總薪酬強勢增長59%,羅氏執行長Severin Schwan由於公司薪酬計算方式改變與上年基本持平
  • 專訪賽諾菲中國區總裁賀恩霆:跨國藥企是時候與本土網紅公司合作了?
    每經記者:鄭潔 每經編輯:陳俊傑近日,在賽諾菲位於上海市西康路的一處辦公室,賽諾菲中國區總裁賀恩霆博士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從2019年3月開始,賀恩霆(Pius Hornstein)上任賽諾菲中國區總裁已有一年多時間,這一年多以來,無論是醫藥企業的外部環境還是賽諾菲中國的內部架構都發生了較大改變: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第三輪4+7帶量集採即將開始,賽諾菲中國也在去年更新了內部架構。
  • 跨國巨頭中國研發上演「敦刻爾克」大撤退
    一周之內,兩家跨國巨頭醫藥企業宣布關閉或調整位於中國的研發中心。在更早之前,包括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諾華(Novartis)等都曾調整位於中國的研發機構或研發項目。 裁撤中國業務不止發生在醫藥巨頭。2014年9月,Adobe突然宣布關閉中國研發中心,裁員400人,調整後,Adobe今後在中國只保留銷售部門。2017年初,跨國巨頭希捷突然宣布關停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蘇州工廠。
  • 2020進博會開幕,全球性藥企紛紛亮相,它們帶來的創新產品有哪些?
    在備受矚目的生物醫藥領域,阿斯利康(AstraZeneca)、百時美施貴寶(BMS)、諾華(Novartis)、強生(Johnson & Johnson)、輝瑞(Pfizer)、羅氏(Roche)等全球性醫藥企業,紛紛攜帶自家創新成果精彩亮相。 本文中,我們將盤點部分全球性藥企,看看它們今年都帶來了哪些創新產品和技術?
  • 賽諾菲插足愛可泰隆併購案,300億美元太多了?
    不久前,強生剛剛宣布因價格問題無法達成一致,退出與愛可泰隆的收購談判。最新消息是,另外一家製藥巨頭正在與愛可泰隆收購談判進行中,這家公司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在強生與愛可泰隆談判時橫插一槓的賽諾菲。收購價格是強生和愛可泰隆談判崩裂的主要原因,據了解談判時強生的報價為270億美元。
  • 大批「王牌藥」遭阿斯利康、GSK拋售,跨國藥企進入打折季
    跨國藥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再也不能繼續了。在此背景下,剝離非專利藥業務,更加專注創新藥研發、管線收購,已經成了跨國藥企的普遍選擇。除了GSK、阿斯利康之外,輝瑞、諾華等諸多跨國巨頭也都在不停地通過「賣賣賣」、「買買買」等途徑,尋求新的增長點。
  • AZ、GSK、武田、波科,2020下MNC的動蕩與轉型!
    394億美元天價併購,直接躋身全球跨國藥企Top10隨後,12月12日,阿斯利康又宣布以394億美元收購亞力兄製藥(Alexion),增強免疫管線。阿斯利康「天價收購」的背後:論商業化能力,作為全球Top20的跨國藥企的阿斯利康成就斐然,阿斯利康的2019年的全年銷售額超過235億美元。無論是在北美、歐洲還是中國等新興市場,阿斯利康現金流能力顯著。
  • 集採常態化下,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加速變革
    尤其是經歷幾輪集採後,原研過期藥降價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而這對在中國的跨國藥企正產生一系列影響,具體就表現在跨國藥企的業績裡。目前,因藥品集採而業績受到影響的跨國藥企,也不僅僅只有輝瑞。此前,賽諾菲在第三季度業績公告也表示,波利維、安博維和亞莫利三款產品受藥品集採影響,銷售額分別下降64.1%、37.8%和44.4%。而賽諾菲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整體收入,也同比下降8.9%,為7.75億美元。
  • 18位RDPAC會員企業在華掌門人寄語第三屆進博會
    我們將以「深化中國承諾,創領未來醫療」為主題,以中國總部加五大區域總部為主線,呈現阿斯利康的在華全新布局,借力進博會這一絕佳的交流和展示平臺,展現我們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生物製藥企業,將全球智慧接軌中國機遇的最新成果和創新理念,以及我們持續投資中國的決心,踐行我們「在中國,為中國」的不變承諾。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跨國藥企中國區業績「變臉」。今年各大跨國藥企三季報裡,中國區業績迅速「變臉」。 近日,輝瑞公布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全球收入為1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生物製藥部門在第三季度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102.15億美元。但是,普強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