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好久不見的一個朋友去吃飯,他選了一家烤魚店。這家烤魚店在我們當地比較有名,除了特色烤魚之外,朋友還稱讚他家的米飯好吃。
吃上之後覺得確實不太一樣,蒸熟的米飯油亮亮的,而且顆粒飽滿,入口還有一點點甜味,特別筋道,真的蠻好吃的,所以就順嘴問了一下他家的服務員。
服務員跟我朋友講,這是他家專門去採買訂購的。
「正宗五常大米做出來的米飯,那肯定是好吃啊!」
我本身是北方人,愛吃米飯,吃大米這麼多年,算是個比較挑剔的人。在外面吃飯,很少碰到有滿意的米飯。
後來自己去超市買了一袋子,專門選的五常大米,價格還不算便宜。回到家,自己也是開開心心煮了一鍋米飯,結果味道完全不一樣。沒想到在超市,居然還能買到假貨,真太難吃了!
可能很多朋友都跟我遇到過同樣的問題。
明明同樣都是「五常大米」,可煮出來的味道卻天差地別呢?
這到底是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到底有什麼貓膩?
普通人想吃上一口純正的五常大米,真的就這麼難嗎?
去哪才能採購到真正的五常大米呢?
為了防止再次上當受騙,自己也查了不少的相關資料,還去諮詢了賣糧油的老叔,這才搞明白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五常大米了,給大家也分享一下~!
線上商超平臺、線下超市……各種五花八門的大米太多了。這些大米的米袋子做的讓人眼花繚亂,米袋子名字也用了很多修飾詞。
比如說「五常特供享米」、「五常寒地香」、「五常臻香米」、「五常稻花·香米」等等……
請記住!凡是在名字上做文章的,都可以立刻判斷並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五常大米,在產品名稱上要麼寫的是「五常稻花香大米」,要麼是「五常大米稻花香」。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名字,也不用其他的修飾詞。
聽到過那麼一句話嗎?
「五常大米不一定是五常大米,稻花香不一定是稻花香。」
五常大米是產自五常的大米,可真正的五常大米指的卻是稻花香2號。
五常大米的營養價值有口皆碑,口感也是出了名的。從清朝開始就是皇室貢米,得到慈禧太后的高度評價「非此米不可進食」。五常這個地方,還是當時清政府專門以「三綱五常」中的「仁義禮智信」取的名字。
獲得這麼多人推崇的五常大米,是東北大米的代表之一。
要仔細說五常大米,它跟稻花香卻並不是一回事兒。之前稻花香打出名號的時候,許多人不了解這個品種,卻知道這就是產自五常的大米。當地對產品產權的知識概念也不明顯,1997年,被福建福州米廠搶先註冊商標。所以許多人在南方,也能見到所謂的「稻花香」大米。
可南方賣的,味道卻跟東北大米的味道很不一樣,這也恰恰說明了原因。此稻花香非彼稻花香。
回到我們前面說的那個問題,啥樣的才是正宗五常大米?
具體說法網絡上一大堆,咱簡單了解下面幾點:
注意——
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廣泛意義上指的是產自五常的大米,但只有稻花香這個品種,才能代表真正的五常大米,也是獲得過國家地理標誌的產品。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條件,讓大米能經過至少138天的漫長生長。純正的稻花香不僅顆粒飽滿,而且擁有自然香味,蒸熟之後飯粒「油汪汪兒的」。
正宗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大米質地堅硬,色澤透亮。顆粒飽滿,飯粒油光豔麗。由於晝夜溫差大,水稻中的乾物質積累多,營養成分高,可速溶解的雙鏈糖含量高,吃起來口感筋道綿軟,要比其他大米的口感好很多。
除了這些,我們還能通過簡單一行字來辨別五常大米是否正宗。
五常大米能量產,但產量如果供給全國,那產量就看著很少了,往往都是供不應求的場景。聽人說,有些人都提前一年預定稻子,新米下來磨米發貨,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這的。
靠譜的鑑別方法就是購買的時候,認清楚米袋子外包裝上的執行標準GB/T19266。
並且原產地一定要在五常,這樣的大米才是正宗的五常大米。
市場層面上有很多參差不齊的大米品牌,往往讓大家挑的眼花繚亂。可選來選去,也不見得自己真能挑到滿意的。見過太多人噴五常大米了,可五常大米確實是能量產的好品質大米。有些人黑五常大米情有可原,因為他們不見得吃過正宗的。真的能代表五常大米的,只有稻花香2號,種子是五優稻4。大家在買的時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
許多想嘗嘗純正五常大米的,不是漂泊在外、思念家鄉的異鄉人,不然就是想嘗嘗五常純正本地特色的南方人。許多人想吃,可又怕花了冤枉錢買到假貨。
給大家推薦這家五常大米,純正的五常稻花香2號。大米從播種生產、收割磨米到最後包裝都是清晰可見的。每年專門去種子站買種,回來播種、插秧,一年只收割一次,所有過程肉眼可見。
今天的目的就只有一個,教會大家如何辨別正宗的五常大米,不要再被無良商家矇騙。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