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大米,看準米袋上這行字,不管啥牌子,都是好大米!
生在魚米之鄉,從小吃米長大,儘管現在生活在北方,但是一天都離不開大米。前陣子宅在家,父母將自家種的大米郵寄了20斤給我,看到自家種的大米,去殼後還都保留著淺黃色的胚芽,煮出來的粥黏稠好喝,蒸出來的米飯香噴噴,而這麼優質的大米父母賣給米販子才一塊多一斤,我開玩笑說這純天然的帶胚芽的大米打上包裝得賣十塊錢一斤!
現在買大米,一進超市,那真是眼花繚亂,各種品牌、各種包裝的大米正是眼花繚亂,有人買大米看重的是品牌,有人重的是等級,還有人看重的是價格,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大米才是好大米呢?真的是大米越貴越好嗎?其實我們只要認準大米的「身份證」,不管啥牌子的大米都是好大米。
首先,買大米我們得弄清大米的分類。
大米分類秈米、粳米和糯米。秈米為長粒米,米粒較長較輕,黏性低,米質較脆,蒸米飯的話出飯率比較高。而粳米為橢圓形,顏色多為半透明色,黏性較大,用來熬粥尤其黏稠,米油較多。而糯米很少會用來蒸米飯熬粥,大多用來做點心,口感黏糯。所以,買大米的時候我們要根據自己需要,如果熬粥比較多就買粳米,如果蒸米飯比較多就買秈米。
其次,我們要看清大米的「身份證」。
大米跟醬油一樣,是有標準分等級的,米袋子後面的那幾行字要看清楚。目前,大米的執行標準分為GB、GB/T、NY/T,GB是國家標準,GB/T是推薦性國家標準,NY/T是農業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是最基礎的標準,而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農業行業標準必須參加國家標準,且高於國家標準,我們比較熟悉的盤錦大米、五常大米都屬於推薦性國家標準的範疇。各種執行標準又大致分為4個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為了口感,每提升一個等級,價格也就會越高,但是雖然口感上更加柔和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越是加工精細的大米,往往營養成分也流失一部分,而留有麥麩和胚芽的大米,雖然口感粗糙一些,但是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買大米,不是越貴越好,兩塊多一斤的大米也是好大米,看準標籤很重要。
另外,到底買散裝米,還是包裝米。
喜歡逛超市的都知道,超市糧食區經常搞活動,一大堆散裝大米搞活動,其實不建議大家買散裝大米,價格雖然便宜,但是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汙染灰塵不說,還容易滋生細菌,吸收空氣中的潮氣,這樣的大米買回去極容易生蟲。所以有條件還是買包裝米,真空包裝的最好。
目前,網上好多朋友都忙著囤大米,其實沒有必要,我國的糧食儲備數量是足夠的,不信謠、不傳謠,無需恐慌。即使囤了大米,眼下天氣漸熱,也要注意得當保存。
大米如何儲存?
1、買來的大米放在通風的地方,不要放在牆角或者直接放地上,以免受潮。
2、家裡的油桶或者大飲料瓶用完清洗乾淨晾乾,用來儲存大米最好不過了,夏天大米也不會生蟲。
3、用紗布裝上一把花椒放在米袋子裡面,或者放入幾個大蒜,花椒散發的味道和大蒜中的大蒜素會抑制蟲卵的產生。
我是若愚媽媽,喜歡做飯,喜歡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喜歡分享我的一日三餐,分享我的做飯心得!關注若愚媽媽在廚房,每天跟您分享美食菜譜!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期待您在留言區跟我分享!圖文均為本人原創,嚴禁搬運,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