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心理更健康

2020-12-27 傑哥說文學

心理學是一把雙刃劍,有的人學心理學是為了治癒自己或別人。有的人懂點心理學,卻是為了在無形中佔盡便宜。

這種人就是傳說中的小人了。小人是一種存在於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奇葩物種,有的是先天使然,有的是後天長成。他們知道怎麼在方寸間,挑逗起別人的怒火,摧毀你的自信,讓你不知不覺間被他左右和控制。在別人看來,卻是你的錯。怎麼對付小人,有一門學問叫厚黑學,專門講這個。但是作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是不是值得為了對付所謂小人,就把自己變成類似的物種呢?當然不!你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把自己鍛造成優勢者。脫離小人的獵食鏈,成為職場叢林裡的優勢物種。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豐盈呢?

我們很多人對於心理學或許很陌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學習來改變自己,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有中科院專家寫的一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為我們解釋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困惑,更為我們開啟一扇了解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的機會。如果您也對心理學感興趣,那就跟我一起走進《心理學優勢》這本書吧。

這本書有什麼特別之處嗎?讓我細細道來。

1.整合式訓練方法

本書中運用了心理學思維,通過認知信念、行為與思維方式的不同層面進行切入訓練,以及配合生物—心理—社會的聯合手段進行心理優勢的訓練, 讓我們在面對人生不同階段時期的各個任務時,就像打怪升級一樣走出人生的閉環。

2.即學即用的心理優勢訓練方法。

本書實踐性與實操性強,每章都有針對性問題與解決方案,分階段與步驟的實操方法讓你拿到書就能開始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其中的實踐性讓我們讀者能從中找到解決自己困惑的辦法。

3.可讀性與通俗性強,讀者無須具備心理學背景。

本書還是一本理論聯繫實際的心理學科普讀物。在這本書裡,雖然有理論部分,但沒有使用大量的「專業名詞」,避免了贅述太多的理論。從理論上我們通過找出各種劣勢心理的「病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從實踐方法上提供優勢心理的訓練方法,從而達到標本兼治。更可以把這看成是一本指南,也避免了很多尋求成長的讀者稍不留神就遇到了「偽心理學」的困境。

4.意義感豐富。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回顧了過往,進行了很多總結,當其中的一些方法與案例在我的筆下重現時,這些案例生動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充滿了生命力與意義感,這些成長的方法讓我獲益良多,也能幫助更多還處於泥濘中的人靠自己的力量爬出泥坑。希望這些面對過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技巧及我們分享的練習方法能幫助到你。

內容簡介

建立心理優勢,提高心理韌性及抗挫能力,塑造強大內心。

○ 國內一線心理學專家,理論結合實踐,實操性的整合式訓練法。

● 擺脫「弱者心態」,尋回心理主動權。

如何來閱讀本書呢?我覺得可以有兩種方式來閱讀本書。

第一種可以通讀全書,在了解本書的整體關聯與布局後會對心理優勢及其訓練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

第二種方式可以按需閱讀,看到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最想要了解的部分開始閱讀。也就是說,你不用像啃心理學大部頭一樣苦讀,你可以像查閱工具書一樣,尋找你最需要的章節,缺哪兒補哪兒!

作者簡介

孔 儷 國家心理諮詢師,多年身心疾病幹預及健康教育工作經驗。

李 蕾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職博士。

李曉霞 國家持證二級心理諮詢師,職業心理諮詢師,四川心理學會會員。

《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說:不確定性就像一個巨幕的投影,投射出我們每一個人眼中的「現實」。站在這個瞬息萬變、不斷向前的時代齒輪上,不確定性事件時刻都在發生,我們則避無可避。如何用心理優勢來面對這種不確定感,也許你只是缺少一點勇氣,而心理優勢訓練則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希望我們每個都已經長大的孩子還能成為你自己。正如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臺詞「只需一點點勇氣,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轉個身」。

加油!你可以的,翻開這本書去遇見另一個聰慧強壯的你吧!

優勢者,是小人的天敵,小人在心裡優勢者面前被一覽無餘,甚至都不用過招,就被前者的氣場秒成渣,是不是很爽?!但是,什麼樣的人是優勢者呢?優勢者只能是成功人士嗎?

你在社會上是個成功人士,有房有車,但是經常焦慮不安、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被生活推著往前走,情緒總是難以自控、仿佛頭頂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內心自卑而外表又狂妄自大。

你看起來是個平凡人,但是你眼睛裡有光、你自信、你有夥伴相互扶持、遇到困難很快就站起來、不卑不亢、情緒穩定而良好、總是笑對人生。

你認為誰是優勢者呢?你願意成為哪個人?答案在你的心裡,也許你希望還有第三種選擇。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路如何走?是基因?是性格?還是什麼原因? 這就是心理優勢發揮的作用。

我更願意把心理優勢力稱為「優商」,心理優勢帶給我們隨時發現生活中的積極意義並讓我們成長為自己,更是一種讓我們手握人生主導權的能力。我們肉眼所及的只是有形資產,但無形資產還需要通過我們內觀去捕獲、去鍛造。擁有強大內心的人,並非總是強勢、咄咄逼人的,相反他可能比較內向、溫柔,但是穩定而積極的內在優勢資源,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並收穫心的獨立、自由,逐漸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說:「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發現,就是人能夠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正如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所強調的,心理學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我們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初心不變,這也是我想把一本書呈現給你們。這本書也許能讓你以後面對成長難題和生活矛盾時,不會總是下意識的失控和逃避,能更懂得滋養自己,讓自己更自信、更快樂,擁有充滿安全感的人生,成為優勢者。

中科院專家的

9堂自愈成長課

相關焦點

  • 兒童心理健康重要,媽媽心理健康更重要
    現代社會紛繁複雜,兒童由於缺乏判斷力,對於各種信息沒有鑑別力,所以造成兒童心理問題很多,兒童心理健康是現代教育的熱門話題。但是在大家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同時,很少有人關注到媽媽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幾年由於媽媽心理問題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
  • 心理測評|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嗎?點擊獲取專業評估(免費)
    心理測評|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文 / 嚴瑞婷 字數 / 939字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個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
  • 運動是如何改善情緒的?堅持正確健身可以讓你精神更健康,更快樂
    利默裡克大學的博士Brett Gordon指出,運動後的改善心理健康的期望和運動時的社交互動和社會支持力量訓練是減緩壓抑情緒的兩項心理機制。同一組的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力量訓練也是治療焦慮症的有效方法。再加上一些過去的研究已經證實跑步,遊泳或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可能與減輕抑鬱症的常規療法一樣有效。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民眾應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重點關注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心理衛生工作服務面廣,涉及部門多,影響人群大,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更要重點關注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殘疾人、嚴重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弱勢群體。
  • 心理健康的九個參考標準,保持心理健康的六個秘訣
    心理健康通常被稱之為良知、本能、知識、常識或內心的聲音,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固有的能力——或者說那是一種不學而知的樂觀精神,它是特定的,就如同我們身體的自愈功能一樣,它知道如何使傷口癒合或骨折後如何痊癒。
  • 心理健康中心建設:團體心理輔導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學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情感危機和神經衰弱等。面對日益沉重的心理壓力,我們高校教育者應引起高度的重視。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往個體諮詢與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課、媒體宣傳等以知識普及式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由於受人數及效能的限制,已不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
  • 孫偉都乾貨:關愛女性心理健康更重要
    這次,孫偉都跟大家聊聊關於女性健康的話題。女性健康不僅僅在於身體健康,還在於心理健康。 如今,女性的偉大不止體現在賢妻良母、相夫教子上,還得體現在工作的壓力、家庭的操心、養兒育女、贍養老人這些都要做好,很多時候,說是「撐起了家庭和社會的半邊天」也不為過。更別說還有月經周期、妊娠期、絕經期……這些特殊生理時期,每一個對女性心理健康都是一種考驗。
  • 心理健康的「及時雨」來了~
    1月6日,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財經大學「醫教結合」心理健康服務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精衛中心會議室舉行。籤約前,與會人員展開了積極交流。上海財經大學認為,在校學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視,有限的心理服務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心理諮詢需求,如何對有心理和情緒問題的學生進行篩選、評估和幹預,如何實現專業資源帶動內生資源的質量,如何為高校心理輔導員進行減壓,這些都是當下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區精衛中心詳細介紹了醫院服務群體「從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延伸至全人群」的轉型過程,並闡釋了學生群體是虹口區「四進」工程服務的重點幹預群體之一。
  • 哈佛大學心理學概括心理素質的內容,對照一下你的心理素質如何
    你是行為目的明確、果斷採取決定、在行動中堅韌不拔、具有良好的自制力,還是盲目從眾、優柔寡斷、行為難以堅持、遇事衝動?第四,是個性。你對個性了解有多少?你的性格特徵如何,是開朗樂觀,還是較為悲觀?第五,是學習。
  • 【科普】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請牢記這十條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在身體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心理健康事關個體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一方面,心理健康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消極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水平下降。
  • 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更影響健康,年輕心態才是健康良藥!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更影響身體狀況。相同生理年齡下,心態年輕的老人患慢性病的機率更小,服藥、看醫生的次數更少,保持體重正常的可能性更大。俗話說「人老心不老」,心年輕,才能人年輕,往往看上去就會神採奕奕。可見,年輕的心態是身體健康的良藥。
  • 殺人惡魔馬加爵,也是心理健康的受害者!不要忽視孩子心理健康了
    最近幾年,我在從事教學工作的時候,一直很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因為我發現心理健康對於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課業成績。心理健康的人會覺得去走極端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根本想像不到出現心理疾病的嚴重性,不過慶幸的是,他最終走了出來,而他採取的辦法是不斷的看心理學方面的書,還有就是告訴自己永遠不能放棄,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任何時候,在我們覺得困難無助想要尋求幫助卻又找不到人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一個人值得你去信賴,值得你去相信,那就是你自己,王自健就是很好的證明
  • 心理積極正面,你會更長壽!
    以往研究已經證實,過早死亡與不健康行為(如吸菸、酗酒和體力活動少),以及身體疾病(包括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和慢性疼痛)有關。但即使在完全校正了這些因素、教育水平及收入後,對人生持消極態度者全因死亡風險仍增加了14%。心理積極人生豐盛而健康積極心理學是通過積極的心理體驗研究人格特徵,從而獲取愉悅、樂觀的生活態度。
  • 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那才是生命脆弱的根本
    他還是沒有在意,認為沒事,僥倖的心理讓他沒有去做複查。和他同期做放療的癌症病人,都恢復得很好。而爸爸卻因為不重視,因為擔心家裡沒錢,錯過了最好的診斷時期。到最後,他放棄了希望,不再對生命有期望,認命了。在他放棄自己的生命,覺得自己真的過不去的時候,他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體重一天天的暴瘦,就算是我從外地趕回去,他也沒有了欣喜。
  • AXA發布全面健康指南,為國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AXA發布了兩份全面健康指南,通過優質與全方位的服務與支持,進一步解決客戶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兩份健康指南,由AXA與哥倫比亞大學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心理健康中心聯合編纂。其中,《從「心」出發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企業如何保護員工心理健康》面向企業管理者,該指南重點討論了疫情期間員工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告知了管理者如何與經受心理壓力的員工進行溝通等相關問題。
  • 我的孩子,你在煩惱什麼? |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展板內容對讓同學們和老師們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了解到疫情防控下各項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開展的情況。「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自測「發洩你的情緒」拳擊發洩減壓本次活動不僅成功引導了青少年樹立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的意識,也加強了社區、學校層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知,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關注度
  • 送上「心理口罩」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
    為此,惠城區教育局防患於未然,組織具有豐富經驗的心理教師,組建志願服務團隊,從2月4日起開通心理熱線,在疫情期間面向惠城區師生、家長提供免費心理熱線諮詢和線上心理輔導服務。各學校也迅速拉起心理健康防線,在線上開啟心理援助。此時此刻,老師們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是孩子們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 心理所通過面部活動識別個體心理健康症狀
    除量表方法外,已有研究提出可以使用行為數據建立機器學習模型來自動識別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致力於識別某一種心理疾病的存在或程度,在一些非專業診斷的場景(如自我檢測或大規模監測),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或許更有幫助。
  • 淺析老年人心理健康(一)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已是全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重要表現。因此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應當從哪些方面來維護?
    心理健康是我們生命健康的第一個環節,要想健康時時在,心理健康必先行。 要保持心理健康必須先養神,否則就是空談。中國古代先賢就指出:「安神以固形,修心以煉性,鍊形以修命。」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形體與精神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精神因為有形體而得以存在,性命則要靠精神來主理。